中國最悲催的隱身戰機,彈艙比殲20還要大,卻被一種四代機逼下馬

2021-02-08 幀察小站

說到中國隱身戰機,可能軍迷們都會看向成飛和沈飛,但其實在中國啟動隱身戰機項目時,西飛也有一款隱身戰機正在研製,這就是「隱身飛豹」,在殲轟7A的總體設計完成後,西飛又根據部隊需求以及新時期作戰環境的變化,啟動了其後續機的研製預想,「隱身飛豹」就是其中之一。

飛豹與隱身飛豹(感謝圖片作者)

在20世紀90年代初爆發的海灣戰爭中,美國空軍動用了44架世界上第一種隱身攻擊機F-117A投入作戰,在整個作戰行動中表現出了巨大的優勢。雖然其數量只佔美國空軍參戰戰鬥機總數的5%,出動架次也只佔了美國空軍所有飛機的2%,卻成功擊毀了40%的預定目標,自身無一損失,這種強大的攻擊能力和戰場生存能力是所有非隱身攻擊機不具備的。

美軍F117機群

當然,F-117A受到隱身技術發展等原因的限制也存在很多不足(如不具備對空作戰能力,機動性差,維護複雜等),因而美國在海灣戰爭後就開始了新一代JSF隱身攻擊機的研製(即今天的F-35,F-117A在2008年匆匆退役),美國也在這個領域遠遠走在了世界各國前面。

也正是受到這種發展趨勢的影響,當時中、俄、法、英等世界各航空大國也加入了隱身戰鬥機的研製行列,但最終只有中、俄進入了隱身戰鬥機俱樂部。

殲20使我國進入隱身俱樂部

而西飛計劃在殲轟7A基礎上發展「隱身飛豹」,這是西飛自己提出的一種隱身機方案,並沒有得到軍方(無論空軍還是海軍)的認可和支持,完全是企業為了自身未來發展而主導的一個型號。

從這一點上看,「隱身飛豹」的不確定性甚至比當年的殲轟7A還要大。「隱身飛豹」的設計理念並不是將殲轟7A全面推倒重來的全新設計,其總體上還要保留殲轟7A至少60%的系統和設備,總體氣動布局也只是從減少雷達反射面積方面考慮,採取了局部隱身設計。

隱身飛豹(感謝原作者)

從西飛披露出來的一些早期氣動驗證和風洞試驗模型看,「隱身飛豹」的前機身進行了較大改進,採用了菱形機頭和類似F-22的加萊特進氣道,機翼在殲轟7A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設計,取消了翼前掛架和前緣鋸齒,改成了中等後掠角帶前緣機動襟翼的全新機翼,單垂尾改成了控制能力更強的外傾雙垂尾,這些都有助於隱身能力的提升。

當然,「隱身飛豹」也在機腹設置了彈艙,可以攜帶尺寸相對較大的對地攻擊彈藥(從模型上看,彈艙尺寸比殲20還要大一些),而機翼下也設有4個重型掛點,用於掛載彈艙掛載不了的尺寸更大的對地/海飛彈武器(如「鷹擊」12空艦飛彈)。因此,就隱身能力來說,「隱身飛豹」的設計並不徹底,相對於當時美國正在研製的F-35差距極大。

飛豹與隱身飛豹(感謝圖片作者)

同時,「隱身飛豹」的動力裝置仍然是渦扇9發動機,這就意味著其飛行性能和機動性不會比殲轟7A更好。另外,考慮到隱身機在機體結構強度方面要求更高,因而「隱身飛豹」即使應用了一定的複合或鈦合金材料,其結構重量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會比目前的殲轟7A小,其飛行性能和機動性甚至會進一步降低。

殲轟7A機群

此時,中國空軍從戰略思想和作戰需求兩方面的重新定位和考慮,已經比較排斥用途單一的戰機,在殲轟7A已經批量進入空軍服役的情況下,是否需要再裝備一種「隱身飛豹」這樣的專用攻擊平臺是需要深入研究的。畢竟,像「隱身飛豹」這樣具有一定隱身攻擊能力但機動性並不好的平臺,在未來作戰環境中是否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是否有足夠的戰場生存力都很難確定。

殲16機群

從整體上看,「隱身飛豹」實際上並不符合現代隱身戰鬥機的研製理念,殲16這種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已經開始研製,除了不具備隱身能力外,其性能較之「隱身飛豹」具有全面優勢。而在成本方面,由於對隱身和生產工藝有特殊要求,「隱身飛豹」相對於殲轟7A的成本優勢將不復存在。

殲16戰鬥機

所以,無論是對空軍還是對海軍航空兵來說,「隱身飛豹」都沒有多少吸引力,因此進行了一些前期研製工作後,2005年左右就停止發展了,隱身戰機卻被一種四代機逼下馬,「隱身飛豹」也堪稱中國最悲催的隱身戰機了,不過另一個角度來說,何嘗不是因為中國科技的進步,而海空軍有了更好的選擇,這也是中國整個空中作戰力量以及中國航空工業製造能力不斷增強的結果。

相關焦點

  • 中國殲-20戰機曝光巨大隱身彈艙:尺寸性能超越美國F-22猛禽!
    軍事專家研判這是我國殲-20隱身戰鬥機的彈艙試驗平臺。這也是我國首次公布隱身戰機內埋式彈倉的畫面。摺疊式艙門的內埋式彈艙,是第四代隱身戰機最重要的標誌性技術之一。F-22戰機為加強彈艙門的強度和開閉轉動自如,採用了摺疊式艙門。
  • 殲16已有三種型號,隱身版功虧一簣,價格可能比殲20還要貴
    自2013年3月首飛以來,目前已服役4年多時間,產量超過200架,平均下來每年50架,這在我國現役戰機中幾乎是生產速度最快的了。殲16的生產速度可能是國產戰機中最快的更重要的是,到目前為止,殲16已經發展了三個型號,分別為殲16基本型,殲16D電子戰型,還有隱身版殲16。
  • 隱身彈艙誰更強?蘇57淚奔,F22花落去,殲20和F35各具匠心
    採用摺疊式艙門的內埋式隱身彈艙,是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最重要標誌性技術之一。當年美國首開先河為F-22戰機設計了內埋式隱身彈艙。別小看這個早在二戰時期螺旋槳轟炸機就有了的內埋式彈艙,這可能是目前地球上最複雜的航空技術。內置彈艙會極大地改變戰鬥機的結構,過去設計戰機要圍繞著發動機而進行結構設計,現在還要加上彈艙對結構的影響。
  • 除殲-20外,中國又一款第四代隱身戰鬥機高調亮相!
    當前典型的隱身戰機機身塗有雷達波吸收材料(Radar-Absorbing Material,RAM),能吸收雷達信號,且通過特殊的外型設計來降低雷達反射;此外,設計時也考慮到抑制飛機本身所發出電子信號、熱能和噪音。 目前,世界上只有中、美、俄三個國家有能力研製生產隱身戰鬥機,而中國除了眾所周知的殲-20戰機外,還有一款隱身戰機,那就是殲-31戰機。
  • 比殲20造價更加高昂的四代機,隱身版殲16,技術特點獨樹一幟
    如今的殲-20已經成為中國空軍的核心戰鬥力量,是攻破敵方的防空系統的一把利刃。那麼由沈飛公司在殲-11戰機基礎上,研發出來的新一代雙座雙多用途戰鬥機殲-16,就是能配合殲-20將敵人防空系統體系擊潰的絕佳搭檔。
  • 海四代競爭出現第三者?除殲20殲31外,西飛也能造隱形戰鬥機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也有消息傳出,我國海四代的競爭,似乎出現了「第三者」,除成飛和沈飛之外,研製運20和轟20的西飛,也可能涉足其中。除了運輸機和轟炸機之外,西飛也能研製戰鬥機,意外不意外,驚喜不驚喜?西飛造艦載戰鬥機?還要競爭海四代?這個消息足以讓很多人驚掉下巴。
  • 我國最強戰機殲-20,在全球五代機中處於什麼水平?
    而要說目前中國最強的戰機是什麼,那肯定非殲-20莫屬,因為它是中國空軍裝備的最新型戰機,也是技術方面最為先進的一款戰鬥機!為什麼說殲-20性能強大呢?因為殲-20戰機是除美國外,全球唯一一款正式服役且形成戰鬥力的第五代戰鬥機,單單就這一一個「指標」就可以說明殲-20的強大之處,要知道,第五代戰鬥機以其獨有的特性是可以吊打其他任何三四代戰機的。
  • 隱形飛豹變身殲17,擁有四代機最大內埋彈艙,綜合戰力超過殲16
    ▲真正的殲17,可不是它「飛豹」戰鬥轟炸機面世之後,雖然填補了我國國防領域的一個空白,但大家都明白,它只是一種基於二代機機體上的空中飛彈發射平臺,與殲8II同屬於一個時代,性能甚至比不上歐洲的因此,西飛又集中力量推出了一款隱身化的「飛豹」戰機。
  • 殲-20戰機全解析!
    殲-20此次機動性展示說明,中國空軍對四代機的空戰機動性要求不僅不遜於三代機,甚至還有過之。那麼,這種要求背後的深層原因又是什麼呢?在這種情況下,潛在對手第一島鏈外的諸多作戰資產,特別是遠程打擊平臺和大型特種機平臺,才是我軍四代機優先打擊的目標,這就需要第四代戰機在具備超聲速巡航、隱身能力的同時,還要有著極大的作戰半徑。說到隱身性能,從常理來說,利用這種單向透明的優勢,四代機的作戰方式應以非接觸式的偷襲為主,在全向攻擊紅外成像格鬥飛彈擴散後,正面對抗,特別是空中格鬥已愈發危險。
  • 四代機時代,殲-11日子怎麼過
    對於關注中國空軍發展的人來說,現在正是這樣的時代。一方面,殲-20已經入役;另一方面,殲-11B「剛年輕就老了」。在第四代戰鬥機展翅的天空裡,還有殲-11的位置嗎?殲-11B是中國空軍的制空主力,但面臨「剛年輕就老了」的問題
  • 逆襲的中國隱身戰機:殲20和殲31誰將成為我國航母下一代保護神?
    然而作為我國研製的第二款隱形四代機,殲31從誕生那一刻起就遭受了大量非議,有人甚至列舉了殲31十宗罪來表達對其的不滿,引發各種不滿,最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於殲31僅是企業自主研製的中型隱身戰鬥機,並未取得國家立項,因此沒有資格與國家立項的重點型號殲20相提並論。
  • 央視官宣:「更威猛的殲-10」即將出現!隱身版殲-10要亮相了?
    ,中間突然加了一句「殲-10家族或將迎來更加威猛的兄弟」這一句話,然後繼續說殲-20的事,表示「殲-20在戰機信息化、智能化方面永不止步,引領中國特色的技術發展,將飛行技術推向極致」。相比較「往下」,殲-10D的改進策略堪稱「脫胎換骨」:需要給殲-10戰機做隱身化修型,增加保形油箱提升燃油係數,甚至增加腹部彈艙或類似於F/A-18E/F Block3的EWP武器莢艙。而航電系統自然也要向殲-20看齊,同時,經過這麼一番升級之後,原有的FWS-10「太行」系列發動機推力必然不夠,故而大概率要配FWS-15型發動機。
  • 殲-20彈艙裡最大的「疑案」,蝶形翼飛彈是不是霹靂-15?
    (歡迎朋友圈及微信群轉發本文,無需授權)都說2018珠海航展閉幕最大的彩蛋不僅是殲-20的四機編隊,還有內置彈艙裡的新型空空飛彈,軍迷圈為了爭論是霹靂-15,還是霹靂-12,甚至霹靂2X,霹靂1X撕得不亦樂乎。恩,就是這圖。
  • 「窮人版殲20」解決四代機難題,沈飛殲31迎頭趕上
    從照片當中可以看到,該型第四代戰鬥機的體型明顯比殲20小一圈,是屬於第四代中型戰鬥機。但是,該機儘管比殲20體積小,卻具備了殲20所擁有的大部分特點。由於其單價便宜,適合經濟相對落後的第三世界國家裝備,因此該機也被網友譽為「窮人版殲20」。從圖片中不難發現,成飛的這型中型四代機成功的解決了飛機隱身和氣動布局之間的矛盾。
  • 終極版殲10即將露面?四代半戰機市場的有力競爭者
    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灘上」,隨著殲20的橫空出世以及新一代航母艦載機的呼之欲出,我軍正在加快向著五代機時代邁進,殲10儼然淪為了過氣網紅,不少人希望它早日停產,以便騰出產能全力生產五代機。不過最近官媒卻爆料說殲10家族即將迎來更加威猛的兄弟。
  • 殲20五代機機群規模已超20架:彈倉世界第一急需新彈
    據媒體報導,我空軍殲20戰機進行了一次實戰演練,此次實戰演練我空軍殲20和殲10C、殲16戰機聯合執行作戰任務,體系作戰能力相當出色
  • 經略圖說 殲20:壯志凌雲的中國五代機
    此外,從三代機開始,戰機向多任務、多用途發展。這一代戰鬥機的代表仍是美俄兩大國的F-4、米格25等機型。友情提示:如果你認為作者是俄國人,那你就像黃章晉一樣,杯具了)中國五代機的出現,在相當程度上化解了上面那個令人尷尬的問題。殲10遇上F22仍然是未來空戰中可能出現的景象,然而更可能的情況,是殲10、殲11等中國四代機和殲20等中國五代機高低搭配,協同作戰,執行各種任務,又或者中國五代機的外貿版撞上F22那位有點營養不良的兄弟,F35。
  • 殲20,中國戰機崛起之路
    「臺海危機」落幕後,中國軍方痛定思痛,決心在軍機的設計製造上不再受制於人,大力進行高水平空軍建設,大成本投入新機種新裝備研發,尤其是作戰半徑大、機動性強、可以在空中格鬥中佔據上風的第五代單座雙發重型戰鬥機的研製。
  • 小國都想造四代機?美媒驚嘆中國的殲31忽悠人
    美國作為實際上唯一的大國,也就開發了兩款四代機,F-22/F-35並且仍然存在諸多的問題,剩下全世界就中國在同時進行兩款四代機項目,殲-20/殲-31。這給別人一種假象,四代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所以讓諸多小國,甚至沒有航空工業基礎的小國都躍躍欲試。當然他們也有自己的考慮,有一些項目目的也不單純,不過他們或許會覺得自己做不好趕不上F-22,但是起碼能趕得上中國的殲-31吧。這種中型雙發基於現有設計快速開發的四代機,不過中國人的這款四代機,很可能會跟美國的YF-23或YF-32那樣被打入冷宮,因為中國不需要它。
  • 中國「戰機之王」殲-20是不是美軍F-22的對手
    相信很多網友表示現在中國殲-20的隱身技術再次突破,整體實力會提升到什麼程度?相信大家都很期待殲20與F-22的交手,那麼作為中國「戰機之王」殲-20能否全面碾壓美軍F-22?美國空軍F-22戰鬥機殲-20的橫空出世,狠狠的扇了美國一臉,從最初的不屑一顧到外媒專家聯手大肆貶低殲20還不配與F22和F35一戰,口水大戰不知淹沒了鄰近多少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