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1戰機新照曝光,機體出現重大改進,這一性能比殲20還強

2021-03-02 迷彩虎

沈飛最新的殲-31戰機(後文統稱為FC-31)試飛照片已經出現在網上,而且FC-31戰鬥機的外觀有了很大的改變。

空速管的取消表明飛行測試階段已經結束,離未來量產不遠了。

FC-31起步較晚具有後發優勢,因此借鑑了許多殲-20和F35的成功經驗。

此外,FC-31的空氣動力學布局相當簡潔,機身面積也比殲-20小得多,其隱身性能可能要優於殲-20。

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國的FC-31將成為世界上第五款批量生產的五代隱身戰機。

▲FC-31戰機試飛照

在早期試飛時,所有飛機都會將空速管安裝在機頭,因為此時樣機沒有配套的雷達等電子設備,大量的數據採集工作需要空速管完成。

現在FC-31已經取消了空速管,表示初步的技術驗證已經完成,相應的雷達和其他航電設備也已經準備好,即將進行下一階段測試。

FC-31為了更利於隱形性能,原型機的垂尾、主翼和平尾都經過了削尖處理,明顯借鑑了殲-20的成功經驗。

FC-31不像殲-20那樣追求超音速性能,也不像F-35那樣放棄超音速性能。

FC-31具有起步較晚的優勢,借鑑了許多殲-20和F35戰鬥機的成功經驗。

FC-31將配備類似於殲-20的航空電子設備,結合FC-31隱形性能的優勢,其將能夠在超視距空戰中壓制傳統戰鬥機,如蘇-30、蘇-35、F16和F15。

而且FC-31的空氣動力布局相當簡潔,機身面積也比殲-20小得多,其隱身性能可能優於殲-20。

殲-20是重型戰鬥機性能更強大,但成本更高,因此不可能大量裝備。

而FC-31在成本上有更多的優勢,它的性能優異,也足以碾壓大多數傳統戰機。

因此我國可以借鑑美國F22和F35的「高低搭配」組合,一個制空,一個對地,將殲-20和FC-31組隊。

雖然,FC-31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如f-35,但它仍是一款難得的五代隱形戰機,面對三代和三代半戰機絕對沒有問題。

F-35作為F-22的搭配機型,不側重空戰,聯合打擊才是F-35的初衷。

FC-31的戰場定位也是相同,追求亞音速和超音速之間平衡,所以FC-31和F-35的性能相差不大。

除了高負載和高作戰半徑,FC-31具有良好的短距起飛和著陸性能。

公開數據顯示,起飛距離約450米左右,這為FC-31未來入選我國下一代艦載機奠定了技術基礎。

▲FC-31艦載機(網友P圖)

而且由於其較小的尺寸,FC-31比殲-20更適合作為我國未來航母的艦載機。

除了F35C,世界上其他艦載機都是第四代機,無法與艦載機版的FC-31相比。

然而,在FC-31完全投入生產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仍然需要再等幾年,中國的第五代隱形艦載機才會出現。

相關焦點

  • 殲35的改進幅度很大?發動機依然是難題,機體已接近殲20?
    雖然國內網絡上關於31001/殲31戰機的爭論很多,但是關於上艦這一點,大家還是有共識的,那就是想要上艦,31001/殲31必須進行改進。
  • 殲35最新進展:改進幅度很大,機體已接近殲20,發動機依然是難題
    雖然國內網絡上關於31001/殲31戰機的爭論很多,但是關於上艦這一點,大家還是有共識的,那就是想要上艦,31001/殲31必須進行改進。
  • 中國怪異戰機亮相代號殲17 一架頂10架殲10
    從F-22和殲-20的研發進度來看,從2012年31001號「鶻鷹」中型機方案首飛或者2011年中型機方案確定來推算,即使FC-31「鶻鷹」項目一切順利,也要到2018-2019年左右才能確定「生產型」的技術狀態,因此並不排除在隨後的時間內,出現「鶻鷹A3」之類的持續改進版本。
  • 逆襲的中國隱身戰機:殲20和殲31誰將成為我國航母下一代保護神?
    它不僅代表了我國航空工業的最高水準,而且還早為認定為我國空軍未來空中優勢的締造者。和殲20截然相反,我國另一種第四代隱形戰機殲31從一面世開始,就伴隨著不斷的爭議。殲31 鶻鷹戰機有的人十分看好它的未來,聲稱它不但能夠與殲20組成高低搭配,兼顧高性能和龐大數量的需求,同時殲31還存在上艦的先天優勢,可以成為我國航母未來的保護神。
  • FC31變身為殲35,為上艦機體全面放大,性能真能比肩殲20?
    當然,現階段指望FC-31上艦是不現實的,截止到目前為止FC-31技術驗證機一共出現了三款不同型號的試飛機型,其中第三架原型機不僅外形更美觀,並且動力系統也進行了優化升級,似乎已經具備了上艦的資格。不過,據消息人士透露,這三款技術驗證機只是對飛機的氣動布局設計和航電系統進行了測試,距離上艦還有一段時間,因為它需要進行「深度」改進。
  • 殲-10C高清細節曝光 未來改進路在何方?
    近日,網際網路曝光了殲-10C戰機的高清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該型戰機的細節。雖然此前也有不少網友拍到了殲-10C戰機的畫面,但是由於該機和殲-10B戰機幾乎沒有多大差別,所以很多人無法從外形識別。與此同時,還有網友拍攝到殲-10C戰鬥機和轟油-6編隊飛行的畫面。
  • 中國殲系戰機大全,從殲1到殲31!
    殲-8Ⅱ殲-8Ⅱ殲擊機是瀋陽飛機工業公司研發的殲-8改進型高空高速戰鬥機。殲-8II摒棄了機頭進氣的氣動外形,採用機體兩側進氣道,便於機頭安裝機載雷達,提高了戰機的作戰效能。  2009年8月31日上午,國產殲-15戰鬥機在瀋陽成功實現原型機首飛。  殲-16  殲-16是中國瀋陽飛機公司基於殲11系列發展而來的新型3.5代(美標準)多用途雙座戰機。該機參考機型為俄式蘇-30戰機。  該機的研製過程較為保密。2013年初,中國正式公開該戰機。
  • 殲-31「鶻鷹」二號機大改後首飛 現場照曝光
    新機經大改良、換上新國產發動機後,據稱可能已在12月進行首飛。香港《經濟日報》網站12月21日報導稱,有「中國殲擊機搖籃」的沈飛集團,代表作是殲-8、殲-11,以及航母艦載機殲-15。至於研發中的雙發雙垂尾隱形戰機「鶻鷹」殲-31,與進展順利的成飛殲-20相比,命運就顯得撲朔迷離。
  • 殲-31改進版試飛成功 外國媒體的評價亮了!
    外界首次獲知殲-31是在2012年,當時,第一架原型機也是在瀋陽上空進行了試飛。報導稱,此次試飛的是第二架原型機,它擁有更好的隱形性能,電子設備更加完善,機身構造進行了一系列改進,有效載荷得到提升。它的最大起飛重量28噸、作戰半徑1250公裡,可以攜帶8噸以內的武器。除殲-31外,中國自21世紀初以來也在開發另一款第五代戰鬥機,即更重型的殲-20。
  • 中國海軍殲15已過時?重大改進型或能壓制隱身戰機
    不少軍迷認為,在世界範圍內航母艦載戰鬥機已全面進入隱身時代,殲-15作為一款典型三代艦載戰機,完全無法與隱身艦載戰機抗衡,應該儘快棄用,並推出我國自己的隱身艦載戰機。這一觀點的結論當然是正確的,贊同者的急迫心理也完全可以理解。不過,最新消息顯示,我國軍工在很可能已啟動國產隱身艦載機研製工程之餘,仍在對殲-15進行繼續改進,並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推出一款重大改進型。
  • 臺灣宣布自研隱形戰機 欲與殲20一戰?
    單從時間上來看,臺灣空軍對隱形戰機性能優越性的認知與渴求不可謂不早,與大陸方面可謂不相上下。而在大陸先後曝光了殲-20和殲-31兩款隱身戰機後,臺灣「自行研發」隱形機的呼聲可謂更加高漲。那麼,經過多年的發展後,臺灣究竟有無能力打造出一款堪與殲20對抗的隱形戰機?
  • 殲20與FC-31相比,誰是下一代航母艦載機?殲20優勢更明顯
    目前中國下一代航母艦載機成為了熱門話題,因為自從FC-31戰機得到改進後,這款戰機的綜合性能與國產殲20戰機也不相上下,那麼中國下一代航母艦載機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 殲-20戰機全解析!
    儘管這次殲-20亮相的時間非常短暫,但在珠海溼熱的天氣中,三道穩定清晰而又涇渭分明的機頭渦、鴨翼渦和邊條渦的出現,仍然體現了殲-20對這一系列氣動增升技術的成功應用,良好的全包線升阻比使殲-20機動性的「下限」都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當然,對這款「靜不安定」飛機來說,要實現高機動性,還得靠先進飛控系統控制下各翼面的高效配合才行。
  • 尷尬…臺灣「防長」分不清解放軍殲20和殲31
    據臺媒報導,臺灣民進黨「立委」蔡適應2日質詢臺防務部門負責人馮世寬時,展示解放軍空軍殲-20與殲-31型戰機圖片,要馮辨別,結果馮世寬卻搞不清楚這兩型戰機,而臺軍空軍參謀長範大維卻把殲31說成殲20。被問到臺灣空軍升級後的F-16V能否匹敵殲-20時,兩人均表示「有信心」。
  • 中國殲-20戰機曝光巨大隱身彈艙:尺寸性能超越美國F-22猛禽!
    日前,中航工業洛陽光電所推出了一個新宣傳片,片中曝光了一個神秘的隱身戰機分段,是隱身彈艙的試驗模型,包括一個位於中間底部的主彈艙,
  • 中俄五代隱身戰機空戰能力誰更強?殲-20多個性能突出
    就在今年,T-50被俄羅斯空軍正式賦予了蘇-57的編號,卻因為種種原因一再延遲服役,那麼這款俄制隱身飛機與殲-20相比如何呢?是否可以說殲-20的服役標誌著我國的飛機設計能力超過俄羅斯呢?這需要對該兩款戰機性能按照作戰場景進行詳細對比。現代空戰超視距解決對手是主流戰法,影響超視距空戰的因素主要有四點:一是飛機的雷達隱身性能。
  • 杜文龍一周軍評:殲-31軍徽塗裝模型曝光,中國空軍率先採購?
    近期,在央視《軍旅人生》節目中,採訪畫面裡出現了一款外形疑似沈飛研製的殲-31隱形戰鬥機模型。特別的是,這款模型被刷上了中國空軍的軍徽標誌。
  • 央視官宣:「更威猛的殲-10」即將出現!隱身版殲-10要亮相了?
    ,中間突然加了一句「殲-10家族或將迎來更加威猛的兄弟」這一句話,然後繼續說殲-20的事,表示「殲-20在戰機信息化、智能化方面永不止步,引領中國特色的技術發展,將飛行技術推向極致」。這個解說詞,稍微有點語文功底的人都會感到「殲-10家族或將迎來更加威猛的兄弟」這句話加的非常可疑,難道是讓殲-10具備殲-20一樣的隱身能力?此外,起碼到目前為止,殲-10型戰鬥機還有一型技術改進的型號沒有出現(也就是傳的沸沸揚揚的殲-10D),而且有可能很快就要出來亮相了。
  • 殲31現身"航母"甲板,開始上艦測試?那殲20還有機會嗎?關鍵看這一點
    細心的網友可能會發現該「航母」並非真航母,而是武漢中國艦船設計研究中心內「航母樓」,從中可以看到,此次曝光的新型艦載戰鬥機,外形上和中國沈飛研製的殲31戰機十分相似。據測算,即使是002型航母作為裝載平臺,機庫最多只能裝30架殲-20,而若換為殲-31,則至少能裝36架,載機量多出20%,這在實戰中是個不小的數字,或將扭轉局部戰局。
  • 殲-20要上艦?殲-31要涼?殲-20將發展「一機多型」,FC-31的壓力更大了
    而杜文龍的評價也很直接,從最近中航雙座型殲-20S戰鬥機的宣傳畫面出發,認為殲-20隱身戰鬥機未來將會走「一機多型」的發展道路。這幾個型號待會兒再來說所謂的「一機多型」,就是以某一款戰機為基本型,根據不同的任務環境,發展出針對不同作戰環境的特定機型。杜文龍認為,殲-20隱身戰鬥機,憑藉著本身的優勢,未來很有可能發展出殲轟型、加油型、電子戰型和艦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