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1現身"航母"甲板,開始上艦測試?那殲20還有機會嗎?關鍵看這一點

2021-03-02 軍工黑科技

近日,國內網絡上出現了一張在遠距離拍攝的「航母」和其甲板上1架艦載機不清晰照片。

細心的網友可能會發現該「航母」並非真航母,而是武漢中國艦船設計研究中心內「航母樓」,從中可以看到,此次曝光的新型艦載戰鬥機,外形上和中國沈飛研製的殲31戰機十分相似。

此前,航母樓上曾出現過殲-15、空警-600,後者是中國正在設計的類似於美國E-2的艦載空中預警機。顯然,航母樓上這次出現的殲-31也不是一個偶然。

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內展開了對到底是殲-20還是殲-31更適合作為未來航母艦載機的論戰。

殲-20的航程和載荷都要比殲-31大一些,這更有利於艦載機更少的中國航母擴大作戰範圍。雖然殲-20的尺寸會導致航母的載機量較少,但質量應該可以彌補數量的缺憾,尤其在針對美軍F-22、F-35的戰鬥中,殲-20的質量優勢肯定要比殲-31的數量優勢更重要。

雖然殲-31航程和載荷比不上殲-20,但其整體尺寸較小,可以讓航母攜帶更多數量的殲-31。

據測算,即使是002型航母作為裝載平臺,機庫最多只能裝30架殲-20,而若換為殲-31,則至少能裝36架,載機量多出20%,這在實戰中是個不小的數字,或將扭轉局部戰局。


其實,以上立場都有一定道理,但關鍵看實際交戰場景是怎樣的。

當面對美軍比較高端的F-22和F-35等五代機時,殲-20自然是更有優勢,殲-31可能沒有把握壓制住F-22,但對付F-35勝算還是不錯的。

但支持殲-20上艦的一派可能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殲-20再好,不一定非要上艦,完全可以依靠空中加油機來延長作戰半徑。

此前,已經有照片顯示殲-20機翼下掛4個大型副油箱用於轉場飛行。

我們應該知道,中國空海軍在實戰中是可以聯合作戰的。當美軍機型不是F-22時,中國航母裝殲-31是可以非常自信地出海交戰的;當美軍派來F-22時,空軍派出殲-20掩護中國航母向戰線後方機動。

不管怎麼說,作為中國自行研製的兩款第四代隱身戰機,殲31和殲20都代表著中國航空技術的最高水平。

尤其是殲20已經正式裝備中國空軍作戰部隊,表明殲20已經開始戰備值班,再其基礎上改裝成中國新一代艦載戰機,技術上完全是沒有任何障礙的。

相比較而言,沈飛研製的殲31戰機,雖然還在繼續試飛和改進階段,要想發展成為新一代艦載戰機,也有較好的改進潛力,畢竟沈飛研製的殲15戰機,已經成為中國遼寧艦的艦載戰機,從這個方面來說,在殲31基礎上研製中國新一代艦載戰機,速度可能比殲20更快。

不過,新一代隱身艦載戰鬥機最終花落誰家,這裡我們還不好做出最終的判斷,畢竟,航母艦載戰機是航母戰鬥群最核心的戰鬥力,中國新一代航母艦載機最終的考量標準,應該是符合未來戰爭的作戰需求,因此,不管是殲20還是殲31,只要能符合這一要求,我們都應該支持。

來源: 網易談兵

相關焦點

  • 殲20與FC-31相比,誰是下一代航母艦載機?殲20優勢更明顯
    就殲20戰機本身來看,殲20戰機的設計初衷就不是為了上航母,因為殲20戰機的戰術定位就是為了奪取制空權與敵方戰機進行空中搏鬥,而且氣動布局上,殲20戰機的三角翼也是不能摺疊的,就算是為了適配航母可以將三角翼改裝,那麼殲20在空氣動力學上就失去了實際意義,所以如果硬要殲20戰機上艦,那麼除非重新單獨設計出殲20的艦載版本。
  • 逆襲的中國隱身戰機:殲20和殲31誰將成為我國航母下一代保護神?
    而這些支持現在要成為艦載機的種種論調當中,經常強調的理由就是殲31體積相比殲20要小,有利於航母搭載更多的數量,可是對於一款以隱形為主要手段的四代機而言,殲31偏小的體型到底是優點還是缺點?殲31的體型真的能夠成為他上艦的先天優勢嗎?
  • 殲20批量生產,殲31還能開花結果嗎?艦載機還是外貿出口?
    殲20的批量生產早就開始進行,隨著殲20數量的增加,它的地位也將愈發重要。殲20的成功,讓許多人都遺忘了沈飛研發多年的另一款隱身戰機殲31,這都2021年了,殲31還有可能開花結果嗎?至少從沈飛自己來看,他們依然對殲31信心滿滿。
  • 殲-20要上艦?殲-31要涼?殲-20將發展「一機多型」,FC-31的壓力更大了
    首先,我們先來談談艦載型殲-20隱身戰鬥機。如果殲-20隱身戰鬥機確定要發展艦載機型號,那麼最受衝擊的,顯然就是目前沈飛的FC-31隱身戰鬥機,考慮到殲-20隱身戰鬥機現在的成熟度,FC-31隱身戰鬥機恐怕很難拿到殲-31的稱號,獲得轉正,殲-31估計得涼。
  • FC31變身為殲35,為上艦機體全面放大,性能真能比肩殲20?
    而在近期,網際網路上有一種言論稱,FC-31技術驗證機在研製之初並沒有想過與殲20去競爭空中優勢戰鬥機的項目,相反這款技術驗證機是專門為航母艦載戰鬥機準備的,將會是繼殲15之後沈飛研製的第二款固定翼艦載戰鬥機。
  • 殲31外形大變,或為國產航母而準備!
    中國國產航母001A 的下水,極大地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在眾多接踵而來的針對001A 的評論中,有不少評論提及未來001A 航母的艦載機問題。有不少聲音集中在原遼寧號航母艦載機的缺點上,認為遼寧艦的艦載機殲15屬於第三代戰機。
  • 殲-20成為航母艦載機?不可能,殲-31是唯一選項
    作為艦載機的殲-15,在中國航母上成功著艦標誌著海軍航母戰鬥機的提升,可以說是一個中國海軍一個裡程碑。不過在中國未來多艘航母上,殲-15是不是會繼續擔任艦載機還是一個謎題。因為即使未來殲-15作為中國航母艦載機的主力軍,但是一旦航母配備上彈射器,殲-31艦載型就將成為主力。
  • 什麼是殲-35?為什麼上艦會是殲-35?
    大家都知道新玩具要試驗的科目很多,比如殲-20戰機,2011年「首飛」,2018年才正式列裝作戰部隊,擔任戰備任務。戰鬥機比較小,這中間過去了7年,而國產航母又是新傢伙又是大傢伙,根據「閃懂」號建4年,試2年的經驗來說,03(18號),04(19號)航母最理想的情況是在2024年及2028年前後正式入列。
  • 殲-20和FC-31哪款會成為海四代?或許大家都錯了!絕不是這兩款?
    海四代也許是殲-18也許是殲-31,但絕不會是殲-20和FC-31。  今天說一個老調重彈的話題,就是海四代的爭議。自從有了直通甲板大航母項目,海四代之爭就沒有停止過。基本上都集中在殲-20和FC-31這兩款隱身戰機上。  實際上,按照觀察人士的觀點,這說法本身就是錯的。
  • 殲-31新照已看不到空速管,或將接近研發完成,未來很可能上航母
    隨著俄羅斯蘇-33艦載機的即將退役,中國殲-15艦載機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繼續服役的重型雙發艦載機。重型戰鬥機的載彈量大且性能優異,再加上這麼多年我國的技術人員不斷地優化,最起碼在最近幾年都是我國航母甲板的霸主。實際上,無論殲-15如何改進,換裝多麼優秀的發動機,從根本上來說它仍然只是一架四代機,充其量是四代半戰機。
  • 殲31最新試飛照曝光!這是要上航母的節奏?
    而最近,一架海軍灰塗裝高調亮相的FC31,讓不少軍迷們紛紛高呼看清了真正的答案,當然,對於那張流傳在網際網路上的照片,其實咱們也不必過度解讀,至少從現在來看,實際上殲20以及FC31,均不適合作為解放軍海軍航空兵下一代艦載機。
  • 還有人說殲20裝的是"三姨夫"嗎?
    雖然俄羅斯"禮炮"工廠最終開除了該發動機裝配工人和檢驗人員,全體裝配工人需考試合格後才能重新上崗,但裝配製造問題還是層出不窮。某國外用戶甚至還在某臺AL-31發動機外部管道中發現女士內衣,這充分說明其質量管理體系已形同虛設。
  • 004航母建造進展曝光:上核動力,排水量超10萬噸,甲板面積擴大
    知情人士稱,國產第4艘航母的CG圖已經曝光,這艘航母的甲板面積將會得到擴大,而擴大的甲板可以停放與殲-20類似的第五代艦載機。此前,軍迷關注的焦點是003號航母,這是我國第二艘國產航母,其整體設計與遼寧艦和山東艦並不相同,它很可能採用直通式甲板,並安裝電磁彈射系統。不過,在能源方面,003號航母還是會採用常規動力,而核動力航空母艦的成就,估計需要004號航母來達成。
  • 殲-15戰鬥機上艦多年,國產航母上,為何不見艦載教練機蹤影!
    ,中國第一艘航母是前蘇聯瓦良格號航母,經過多年改裝國產設備得到的遼寧艦, 2012年9月25日戰艦下水,緊接著2012年11月22日,中國首架殲-15艦載機在遼寧號航空母艦上成功進行首次著艦和起飛試驗,這一天意味著中國海軍進入航母時代,進入了世界航母俱樂部,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特徵:中國第一艘航母起步就配備了先進的重型戰鬥機,和美國海軍超級大黃蜂戰鬥機作戰能力類似。
  • 殲15著艦9周年,中國航母是如何實現笑傲英美的?
    9年前,一架黃色塗裝、編號552國產艦載機殲-15「飛鯊」降落在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的甲板上,隨後又滑躍而起……這是中國航母首次實現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完成了中國人駕駛固定翼飛機在航母上的首次起降。中國航母和中國艦載戰鬥機「艦機合一」,標誌著中國海軍正式進入航母時代,也意味著「中國的航母真正具備了戰鬥力」,中國也正式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培養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的國家。
  • 國產航母試航滑躍甲板留遺憾,這會導致殲15少掛飛彈?
    首艘國產航母從下水開始,官方媒體就開始了持續跟蹤報導,直至如今下水。因此人們對國產航母的外形並不會陌生,很顯然,國產航母的發展還是求穩為上,很大程度上借鑑了引進的「遼寧艦」。「遼寧艦」採用的滑躍式起飛甲板也出現在了國產航母上,對此有不少人嘆息「遼寧艦」上的滑躍甲板已經「害」殲-15不能全載重起飛,可惜國產航母還得受此「限制」。
  • 中國將研製新型5代艦載機,殲20和殲31為何慘遭落選?
    圖為殲15戰機 如今中國航母事業正在蓬勃發展,國產航母如今已經服役,而下一代航母也開始建造,對於中國新一代航母艦載機,各方也開始了遐想,有專家指出,中國很可能將研製新型第5代艦載機,超越F35不是夢,難道說殲20與殲31
  • 中國怪異戰機亮相代號殲17 一架頂10架殲10
    艦載版殲-31想像圖採用成熟設備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保證飛機在早期的測試中的安全性,有效減小因為設計缺陷而導致的停飛糾錯事故,從而更好地保護項目進度的正常進行殲-31「生存下去」最好的機會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利用體積小(小航母可以多裝艦載機)和隱身性能好的優勢,在首艘國產航母以及首艘國產彈射型航母的海試、建造機遇中獲得機會,成為一款艦載戰鬥機。
  • 殲20或無緣成為航母艦載機,一大短板暴露在外,專家:無法解決!
    說到上艦就不得不提到起降性能,這一點對於航載機來說至關重要。基於此,殲20可能無緣新航母。如此定論,並不是毫無根據的,下面我們就著重來聊聊殲20的「短板」。值得一提的是,航載機之所以對起降性能有著明確要求,主要原因在於航母作為「海上移動機場」,其甲板只有300多米,這就意味著航載機在航母上,有著比陸地跑道更難的起降難度。
  • 殲31外形有三點明顯變化 被指將成航母標配艦載機
    以前中國側重低端,現在如果把四代戰鬥機這種高端武器裝備在國際市場上進行展示,說明我國具備了高端合作能力和高端提供能力,這對於中國軍事工業,特別是軍事出口行業的一種形象改變至關重要。  專門針對出口 競爭能力何在  記者:網上有網友說,看到殲-31想起原來我國除殲-20,還有一型的四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