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曝光最新一架殲-15戰鬥機,可以在機身處明顯看到「113」的編號。作為艦載機的殲-15,在中國航母上成功著艦標誌著海軍航母戰鬥機的提升,可以說是一個中國海軍一個裡程碑。
不過在中國未來多艘航母上,殲-15是不是會繼續擔任艦載機還是一個謎題。因為即使未來殲-15作為中國航母艦載機的主力軍,但是一旦航母配備上彈射器,殲-31艦載型就將成為主力。
在杜拜航展上,中航向中國空軍積極推薦殲-31最新戰機型號。殲-31,作為我國第四代雙發中型隱形戰鬥機,前輪採用雙輪設計,有利於更穩當地降落在航母跑道上。如果將殲-31部署在航母上,可以與殲-15形成高低搭配的戰鬥群。多動腦的雷達、隱形化的大型彈艙使得殲-31有能力攜帶空對艦飛彈。甚至在隱形方面,殲-31比殲-20更好。
殲-20在設計之初就沒考慮過艦載機的可能,因為它的尺寸放在航母上一點也不合適。如果殲-20要作艦載機,將要加掛尾鉤,還要做一系列改裝設計。這樣反而會破壞殲-20的隱身功能。不僅如此,如果著艦在航母上,殲-20要從2倍音速降至每小時300公裡,這又會破壞超音速巡航能力。可以說,殲-20要上艦會面臨一大串的問題。
因此殲-20上航母是不大可能的事情,殲-31是目前唯一的選擇。僅僅從外形上判斷,殲-31是以空戰為主,兼顧多用途的理念而設計,就此而言,殲-31的機動性、速度有可能還會超過F-3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