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六代戰機是不是NGAD,NGAD是否真實存在,背後有沒有一個「真正的大秘密」,恐怕都得走著瞧。
▲資料圖。
文 | 陶短房
當地時間9月15日,美國空軍方面透露,美國第六代戰鬥機的驗證機已開始飛行並「打破許多紀錄」,這比普遍預期的要提早幾年。
一、突如其來的「官宣」
9月15日在美國空軍協會年度航空、航天和網絡戰會議上,空軍採購負責人羅珀(William Roper)宣稱,美國第六代戰鬥機的技術驗證機業已飛上藍天,「許多任務系統已在驗證機上進行測試且進展順利」。
所謂戰鬥機的「代」,是戰後噴氣式戰鬥機的概念。
通常前一代戰鬥機成批裝備後,航空大國都會啟動下一代戰鬥機的研發工作。
以美國為例,越戰期間「三代機」F-4如日中天,大多數「四代機」項目已推進多年,第一款標準「四代機」——F-14「雄貓」1970年即首飛,1974年9月22日便服役,此時越戰尚未結束。
「五代機」的方案早已在上世紀80年代末全面鋪開,全球第一種「五代機」F-22早在1997年便首飛,2004年量產,2005年服役,2011年12月13日便已完成合同宣告停產。此時美國以外,尚無一國將自己的「五代機」量產。
之所以如此「早起」,是因為航空技術越來越複雜,且兼容了其他技術領域的高精尖成果,開發周期被不斷拉長,如果不「早」,就難以持久把握戰鬥機這頂「航空工業皇冠」的主動權。
因此,自「二代機」以來,新一代戰機的研製周期越拉越長。美國以外的各國因為在科技能力、經驗、技術團隊和系統/分系統等方面,離美國還有些差距,研製周期就更長。
正因如此,人們曾普遍預期,美國第六代戰鬥機的技術驗證機,至少要等六七年後才能被公開提及。所以當羅珀突然說「它已經上天」,的確把很多人都嚇了一跳。
▲資料圖。
二、雲山霧罩「這一架」
自第二代起,歐美概念中的每一代戰鬥機,都有鮮明的共同技術特點:第二代是「高空高速」,第三代(舊美標「第四代」)是「多用途」和強化電子戰、雷達火控系統及使用制導武器能力,第四代(舊美標「第五代」)的技術特點曾被美國人概括為「4S」,即Stealth(隱形)、Super Sonic Cruise(超音速巡航能力)、Super Maneuverability(超機動能力)、Superior Avionics for Battle Awareness and Effectiveness(超級信息優勢)。一般認為「隱形」和「超級信息優勢」是更重要的兩個「S」。
那「第六代」的技術特點是什麼?
F-22服役之初甚至更早,很多技術論證方案指向高超音速的空天飛機,理由是「唯快不破」,只要「超快」便能肆無忌憚突防,隱形能力稍遜也無傷大雅。
信息技術和無人機技術發達後,用一架有人隱身戰鬥機藉助數據鏈帶領一群伴飛無人戰鬥機配合作戰的「無人僚機系統」,又被廣泛提起……時至今日,這些差異巨大的「六代機構想」誰也說服不了誰,而更激進的觀點則是「有人戰鬥機已死有事燒紙」,早在20世紀末就有人言之鑿鑿,五代機將是「最後一代有人戰鬥機」。
美國軍方的「官宣」至少表明,美國仍然在搞有人駕駛的六代機,這款機目前被軍方簡稱為「下一代空中優勢戰鬥機」(NGAD)。
羅珀在「吹風」中稱讚了「數字設計技術的巨大進步」,並暗示正是這種技術進步,讓NGAD的驗證機在極短時間內就從圖紙上飛出來。
但除此以外,「官宣」幾乎一無所言:新戰鬥機的驗證機代號;究竟有哪些航空製造商參與投標競爭,甚至有沒有投標競爭;空軍對第六代戰鬥機的具體性能指標和戰術要求……甚至,這個項目究竟是真實存在,還是「美國版戰略忽悠局」施放的「電子菸幕」,也仍然要畫個問號。
三、NGAD的真假虛實
作為世界第一科技大國、軍事大國,美國在開發「世界上最昂貴武器系統」——戰鬥機時,當然不會大大咧咧馬馬虎虎,畢竟一個不小心,上億美元就會無聲無息打了水漂。
正因如此,NGAD如此急切地被「官宣」,且驗證機居然在無承包商、無「紙面」競標方案出臺的情況下飛上了天,著實反常得有些匪夷所思。
對此,有聲音認為,這種匆匆「官宣」或許只是一種「政治手段」:或在軍費緊張、各軍種為爭奪自己重點項目「優先生存權」競相「秀進展」給美國國會,好佔據軍費「分餅」競爭的先機;或受到正忙於連選連任的現任總統川普的壓力,搶在11月3日總統大選投票日前給川普的競選「添磚加瓦、保駕護航」。
不過,事情可能不那麼簡單。
自冷戰結束後,美國在軍事上一家獨大,且越來越依賴制空權實現戰略、戰役,甚至戰術企圖,其戰鬥機也曾長期保持對其他軍事大國至少一代的「代差」。
但如今五代機技術似乎已不再神秘,中國殲-20已經批量裝備部隊,俄羅斯蘇-57成軍不過時間問題,一度沉寂的歐洲各國開始嘗試戰鬥機研發「重啟」,日本、韓國甚至土耳其、伊朗等國,如今也開始談論「國產五代機」的問題。
早早「官宣」六代機,不僅可保持對這些「軍事航空追趕國」的巨大技術壓力,也可以通過真真假假的方式,迷惑甚至誤導這些對手的五代機、六代機論證研發,使之走更大彎路、花更多冤錢,更難彌補自己和美國間的技術與裝備落差。
在欲言又止、欲止又言的「官宣」背後,NGAD到底隱藏了怎樣的秘密,它真實進展和真實設計意圖是怎樣的,以及美國第六代戰機是不是NGAD,NGAD是否真實存在,背後有沒有一個「真正的大秘密」,恐怕都得走著瞧。
□陶短房(專欄作者)
編輯:胡博陽 校對:王心
推薦閱讀:
9月15日,中美貿易衝突最具有標誌性的一天 | 京釀館
公辦高中豈能借「殼」民辦學校違規招復讀生?| 新京報快評
讓幼兒遠離功利化足球,考級考不出中國的梅西|新京報快評
指責拜登看提詞器,川普是為了凸顯自己很行 | 京釀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