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透露越南正與歐美商討進口颱風戰機相關事宜,預計會購買超過100架。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1月13日報導,越南正和美國、歐洲軍火商談判購買戰鬥機、海上巡邏機和無人機,由於美國對越南戰爭仍心存疑慮,因此出售戰鬥機的可能較小,而越南購買颱風戰鬥機的洽談已非常深入。越南希望在與中國的海上爭端中佔據優勢,所以需要海上巡邏及監視能力,它一直在和瑞典討論採購薩博 340預警機或薩博2000海上巡邏機,或是空客C-295的海上巡邏型,以及裝備P-8反潛機海上監視套件的C-130運輸機。
越南在南海的對空監視範圍,基本覆蓋我軍飛機所有南下通道。
毋庸置疑,越南採購軍機針對的是我國,自1970年代末邊境衝突以來,越南始終以我國為主要假想敵,當前主要衝突區域在南海。由於越南經濟形勢不佳、缺乏出口產品,外匯收入嚴重依賴石油出口。為擴大石油生產、增加外匯收入,越南不斷在南海進行石油勘探,同時積極侵佔我國南沙群島。
依靠地形優勢,越南在南海中部建立起從本土到南沙群島連貫的對空監視區域,可提前發現我國從海南島飛赴南沙的飛機。
越南空軍飛行團和訓練飛行學校部署位置
當前越南空軍共有8個戰鬥飛行團和1個飛行學校,其中蘇-27飛行團1個、蘇-30飛行團2個,各裝備12架飛機;米格-21飛行團3個,各裝備36架;蘇-22戰鬥轟炸機團2個,各裝備18架;作戰飛機總數約180架。為保障南海作戰需要,越南將1個蘇-27飛行團、1個蘇-30飛行團和1個蘇-22飛行團部署在南部地區,以便在蘇-27和蘇-30這兩種大航程飛機對我軍機實施攔截後,由蘇-22對我軍艦艇編隊進行攻擊。
2011至2012年,越南獲得了3架西班牙CASA C212-400巡邏機,該機最大飛行速度370千米/小時,航程1800千米,是一種低速輕型飛機,僅能用於沿海巡邏任務。由於缺乏對廣闊海域的監視能力,因此越軍難以抓住我軍艦艇編隊,只能在南沙島礁附近由守島部隊引導攻擊。在我軍大量裝備預警機和加油機後,越軍原有戰術的效能大幅下降,迫切需要大範圍海域搜索能力,以便在爭奪制空權的同時對我軍航渡中的艦艇編隊發起攻擊,這就是其計劃採購預警機和海上巡邏機的原因。
颱風戰機設計中側重高速截擊能力,能夠在蘇-27打擊範圍外搶先發起攻擊,從而贏得空戰勝利。蘇-27儘管十分經典,但畢竟是40年前的過時設計,早已不堪重任。
我軍部署預警機和空中加油機的另一影響,就是戰鬥機可以為艦艇編隊提供不間斷的空中掩護,越軍的返航偷襲戰術不再有效。為掩護攻擊機群,越軍必須與我軍戰鬥機進行正面空戰。當前我軍和越軍都裝備了蘇-27與蘇-30戰鬥機,該機是蘇聯於1970年代研製的第3代戰鬥機,空戰性能早已落伍。我軍另外部署有殲-10戰鬥機,空戰性能超越前者,足以壓制越軍戰機。
颱風是歐洲四國於1990年代專門針對蘇-27研製的新一代戰鬥機,曾在多次模擬空戰中取得勝利;由於發動機、雷達等分系統性能優越,也能壓制殲-10戰鬥機。越軍如果採購1-2個團的颱風,將能夠在南海地區中小規模衝突中取得空中優勢,進而對我軍艦艇編隊構成重大威脅。
雖然我國海軍裝備了遼寧號航母,但由於殲-15艦載機的空戰性能還不如蘇-27,更不是颱風的對手,因此遼寧艦很難在南海安全活動。從近幾年海空軍聯合演習情況看,會由空軍主導南海地區的打擊行動,遼寧艦則不參與衝突,至少不會在衝突初期就佔據主導地位。
2101架殲-20戰鬥機,這是預生產型的第一架,預計將於今年服役。只有大量裝備這型飛機,我國空軍才能在未來戰場生存,實現攻防兼備構想,完成保衛祖國的任務。
要徹底壓制颱風,我軍必須儘快部署殲-20戰鬥機。該機是與美國F-22同一代的先進隱身戰鬥機,對颱風等非隱身戰機具有絕對優勢,可輕易將其摧毀。越軍即使今年就籤署協議引進颱風,也需要2-3年後才能接收首批飛機。而殲-20的2101架已經開始地面滑行試驗,首批試生產型號很可能於今年開始服役,供空軍摸索如何應用四代機。
從時間上看,我軍A狀態殲20形成戰鬥力應該會早於越南所購的颱風戰機,或者至少差不多同步,所以我們並對越南購颱風戰機不能掉以輕心,但也不需要太擔心。而且歐洲產的武器裝備都非常昂貴,越南即便決心購買1-2個團、24-48架颱風,它的裝備進度也不會太快,否則年度支出壓力會非常沉重。
當然,為了未雨綢繆,我國還應加快南沙島礁機場建設,以便在南沙海域部署戰鬥機、預警機、電子幹擾機和電子偵察機,構建完整的空戰保障體系,依靠情報、通訊、指揮和電子對抗等方面的優勢壓制越軍戰鬥機。同時這些機場還可供從海南出發的戰鬥機降落加油,從而徹底打破越南的地理優勢。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軍事微信公眾號《講武堂》獨家稿件,禁止轉載,歡迎朋友圈分享。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