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臺灣近海突現「風眼」,三颱風胚胎混戰開始!南海新颱風正在醞釀,或將影響我國

2021-02-25 騰氏水產商務網

8月14日上午,雷達在我國臺灣以東近海捕捉到了大片強雷達回波,在這當中一部分雷達回波還聚集起來,環繞成了一個圈,看上去像是打開了「風眼」。

而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更是可以看到,14日上午8點左右,臺灣以東的雲團緊密,當中有一凹陷結構形成,和雷達上的「風眼」結構對應。這個時候也有網友要問了「颱風來了」「7號颱風形成了?」「7號颱風都打開風眼了?」「要直奔臺灣福建來?」

但很顯然,這不是7號新颱風,因為它的「風眼」結構很快消失,到中午前後已經變成了一團散雲,甚至於氣象機構都沒有給它編號,它其實算是之前颱風胚胎06W消散後殘餘雲系發展起來的系統,但這種系統內部結構其實相對混亂,對於我國來說它只能是給臺灣等地帶來一些雷陣雨天氣。

不過,這個弱颱風胚胎的出現,仍然意味著目前西太平洋處在颱風活躍期當中。從14日中午前後的衛星雲圖上看,除了臺灣附近的颱風胚胎外,西太平洋關島以東的遠洋海域有著不少熱帶雲團,顯示出低緯度的熱帶系統仍然活躍。

目前,西太平洋其實已經三胚胎共舞的局面,除了臺灣以東的弱颱風胚胎外,遠洋馬紹爾群島附近已經編號了颱風胚胎98W,而更遠一些的換日線附近則已經編號了颱風胚胎97W。

雖然說三個颱風胚胎共舞,西太平洋看起來還是很活躍,但和8月上旬相比,目前活躍的颱風胚胎大都比較羸弱,超級計算機雖然是有一些反應,但反應並不強烈。比如從集合預報上看,我國臺灣和菲律賓群島附近的確有活躍跡象,而遠洋低緯度的颱風胚胎發展前景其實還不如臺灣和菲律賓附近,因此這一波多颱風胚胎共舞會不會生成新颱風其實還比較難說。但總的來說,西太平洋暫時還沒有完全平靜下來的痕跡,我們還是要提高警惕。

 

隨著颱風森拉克、颱風黑格比和颱風米克拉三個颱風連續影響或登陸我國後,時至8月15日西太平洋已經沒有新颱風活動,顯得平靜了不少。不過,西太平洋顯然還沒有完全沉寂下來,8月15日下午,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在菲律賓群島附近,似乎大規模雲團和水汽已經開始旋轉了起來。

這種情況正是這一帶有大規模上升氣流活動的表現,換句話說就是有一個弱颱風胚胎正在醞釀, 雖然這個颱風胚胎目前還尚未命名,不過從衛星雲圖上看它的確已經大規模的開始旋轉起來,這是它正在發展的特徵。超級計算機也對這一地區的上升氣流活動有了反應,指出目前東亞近海菲律賓附近-南海上的確有可能有熱帶系統發展。

不過,從目前超級計算機的預測上看,這個南海上發展的颱風胚胎未來發展潛力有限。超級計算機的最新預測中認為4天後來到南海北部時,中心氣壓可能還在1000百帕以上,這樣一來它可能還是熱帶低壓級別,能不能發展成7號颱風其實還有很多不確定之處。但目前按照超級計算機的預測,其進入南海後北側雨帶將聯合副熱帶高壓的東南風向廣東等地輸送水汽,可能讓廣東沿海多地下雨又降溫解暑。

而另一個情況是,從整個西太平洋的衛星雲圖上看,除了菲律賓附近有大量水汽湧動外,西太平洋遠洋低緯度洋面也有一連串雲團活動,這正是這兩天出現的颱風胚胎97W。目前一部分超級計算機認為遠洋低緯度的這個颱風胚胎也有一定的發展機會,這麼來看的話,西太平洋進入8月以來的颱風活躍期可能還沒到結束的時候,並且我國還可能還有颱風雨。

相關焦點

  • 確定了,今年中秋節我國沒颱風!衛星可見:有三個颱風胚胎在發展
    、颱風劍魚和颱風法茜三個颱風迅速的在西太平洋上生成,並且兩個給我國帶來了不少影響。好在,經過了上旬的颱風「極盛期」,中旬颱風活動暫時歸於平靜,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對於我國來說,今年的確是沒有「中秋颱風」,中秋節這天,我國近海地區都是一片平靜,沒有颱風來襲的特徵。
  • 颱風胚胎04W和南海熱帶低壓,未來幾天將影響我國!
    給出的路徑直指臺灣及福建。▲聯合颱風警報中心6月30日11時(北京時間)發布的04W後期路徑概率圖。圖片來源:美國JTWC(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與此同時,南海也有大塊熱帶雲團發展。由於6月29日,副熱帶高壓脊線已經越過南海,來到我國臺灣--福建附近,颱風胚胎04W和南海熱帶雲團受副高影響,它們將和颱風「聖帕」不同,將在強盛副高的引導下,朝著我國東南沿海而來!
  • 910百帕,295公裡每小時,全球風王多利安徹底爆了,13號颱風玲玲難定
    結果剛到9月,熱帶海洋就憋不住,又徹底爆發了,多風暴(颱風)共舞的日子,又即將到來,甚至或許比上一輪還要活躍,還要勁爆。在這其中,風暴多利安絕對是一個當之無愧的主角。具體來說,已經是9月2日了,全球熱帶海洋十分活躍,從歐美播報看,儘管只有6個風暴或風暴胚胎在共舞,但是北大西洋不一定,已經被全球風王多利安給徹底引爆了,還有3個熱帶雲團飛舞,正在醞釀新的風暴胚胎。
  • 140公裡每小時,埃普西隆13級還要加強,颱風沙德爾開始影響臺灣
    ,颱風沙德爾雲系覆蓋南海,臺灣局地暴雨這幾天,冷空氣在大陸肆虐的同時,熱帶海洋地區也在躁動。截止10月22日,北印度洋有2個風暴胚胎共舞,92A和93B,分別位於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一帶。北大西洋地區,新風暴埃普西隆正在增強,從8級,到12級,還在爆發。西北太平洋,雙颱風胚胎中,97W也被JTWC發布了熱帶氣象生成預警,而96W升級為新颱風一直在西行。
  • 颱風四級預警!最新颱風實時路徑圖:7號颱風洛克正向瓊海逼近
    颱風在這個7月月末集體爆發,其中5號颱風奧鹿和6號颱風玫瑰已經生成將不會對我國造成影響。  早上,今年第5號颱風奧鹿生成,下午6號颱風玫瑰生成,7號颱風正在醞釀。    位於日界線西側海面的將與奧鹿上演藤原大戲的另一個主角97W,已經在構建風眼結構。日本氣象廳在今天下午正式命名,今年第6號颱風玫瑰生成。現在有多個颱風胚胎,形勢異常複雜多變,玫瑰和奧鹿誰吃誰,怎麼吃都非常難說。
  • 預警!1號颱風升!級!了!這個周末要「泡湯」?
    預警!  臺!風!
  • 【颱風最新警報單!】三臺颱風「結伴組圖」,未來颱風或相互影響、發生"藤原效應"
    三臺颱風「結伴組圖」,未來颱風或相互影響、發生"藤原效應""燦鴻""蓮花""浪卡"三颱風結伴組團9號前後我省或將受雙颱風影響"三臺共舞",這在西北太平洋可不那麼容易見到!上一次三颱風還是2012年的蘇拉、達維、海葵,不過僅維持6小時。這一次!
  • 21號颱風「莎莉嘉」或今天誕生 !可能為超強颱風……
    >活動這其中,除了人畜無害的20號颱風桑達、奄奄一息的19號颱風艾利的屍體,還有三個颱風胚胎在迅速發展,它們都在菲律賓以東的西北太平洋上,在副熱帶高壓南側她生成後可能將先向西偏北移動穿過菲律賓進入南海,而進入南海後的路徑仍有待後期進一步監測分析;3、不管怎麼樣,福建的盆友需要密切關注「莎莉嘉」的動向!
  • 颱風停不下來!今年21號颱風「海燕」即將生成!或明夜登陸福建,還有一個新颱風將趨向浙江!
    中央氣象臺預計,該低壓將以每小時1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動, 有可能於24日夜間在福建沿海登陸(15-20米/秒,7-8級,熱帶低壓或熱帶風暴級)。無論這個低壓是否能編號,未來可能持續影響福建、臺灣、廣東等地,預報給出到27日,福建、臺灣的降水都不少。
  • 14號颱風「劍魚」生成!13號「玲玲」進入我國24小時警戒線,15號颱風正在路上!
    ,目前在我國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存在2個颱風、2個颱風胚胎、1個熱帶低壓。颱風「劍魚」將先以每小時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南偏西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不大,而後轉向東北方向移動,並將於明天中午前後再次進入南海,逐漸向海南南部沿海靠近,強度緩慢增強,最大強度可達熱帶風暴級或強熱帶風暴級 (8-10級,20-25m/s)。
  • 「艾莎尼」周末影響華南沿海,新颱風「艾濤」在關島南部醞釀
    、臺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南海北部及西部海域將有7~8級、陣風9~10級的大風,其中巴士海峽、南海北部部分海域的風力將有9~10級,「艾莎尼」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可達11~12級、陣風13~14級。預計,8日夜間至12日白天,受冷空氣和熱帶系統共同影響,東海南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南海大部海域將有7~8級、陣風9級的大風,其中臺灣海峽、南海中部和南部海域的風力可達9級、陣風10~11級。
  • 16號颱風浪卡登陸海南,17號颱風在醞釀!南方要一直下雨嗎
    按照官方判定,它是2020年海南省的首個登陸颱風。雷達圖可見,登陸前後浪卡有很明顯的核心區,達到了強熱帶風暴強度。浪卡登陸前,海南、廣東已開始颳風下雨,香港天文臺還為其發了史上最遠的8號波,打破了2014年海鷗颱風的紀錄。但總體來說,由於浪卡強度弱結構散,廣東和海南的風雨不強,完全可防禦。浪卡的「8號波」,也是史上最弱的8號波之一。
  • 大颱風飛奔而來 將正面襲擊廣東
    圖 7.31下午最新雲圖,妮妲正在穿過菲律賓北部,即將進入南海。由向日葵8號衛星拍攝為什麼說妮妲是一個大颱風?底圖來自wundermap最後但最重要的一點:她將正面襲擊廣東,南粵大地面臨「大颱風」的嚴重威脅。誕生於動蕩的背景中,妮妲的強度、路徑、影響,對於預報員來說是個大難題。所以,哪怕她的胚胎早已在暖池上醞釀數日,也沒有誰敢輕易斷言她將來的動作。她如同沉睡中的巨人、襁褓中的野獸。而現在,妮妲已經甦醒。
  • 7號颱風「海高斯」或將正面襲粵!對汕尾影響是…
    雖然後期強度存在不確定性,但鑑於今年襲擊我國的颱風「黑格比」和「米克拉」均具有近岸爆發的特點,廣東各地仍需提前做好防臺準備。預計熱帶低壓在加強後,會在8月19日夜間正面襲擊廣東省。颱風「海高斯」會給廣東帶來什麼影響?截至今天9時許,廣東已發布多個颱風預警信號。
  • 颱風"北冕"最強可達強颱風級(14-15級,42-50米/秒)!又有雙颱風胚胎緊追其後!
    、臺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北部灣、南海北部和中部海域將有6~8級、陣風9級的大風,其中臺灣海峽部分海域風力可達9級、陣風10級。受大風影響海域航行、作業的船舶,需注意航行安全。希望黃渤海、東海、南海漁民朋友們相互轉告,更多颱風信息關注下方公眾號:關注公眾號,實時關注颱風消息識別關注《實時颱風監測》,每天為您推送實時颱風信息。
  • 警報發出,1號颱風杜鵑或生成在即!超級計算機:已對準我國南海
    在這當中,位於菲律賓群島以東、帛琉附近的雲團特別濃密厚實,甚至衛星雲圖上看已經有開始旋轉起來的特徵,這是正在發展中的颱風胚胎91W。目前,日本氣象廳的預測也指出,這個未來的1號颱風將緩慢靠近菲律賓群島,可能在未來幾天內穿過菲律賓群島中南部。
  • 「泰利」持續北調,19號颱風即將生成並可能影響華南
    從衛星雲圖上看,上午九點前後,「泰利」的颱風眼隱約已現,南側和北側的高層出流明顯,未來強度仍將繼續加強。最新的預報顯示「泰利」登陸臺灣的概率在降低,而登陸浙江或者福建北部的概率在增大,中央氣象臺最新給出的預報意見是「泰利」將於9月14日夜間到15日早晨在在福建北部到浙江一帶沿海登陸(登陸時的強度可以達到颱風級或強颱風級13-14級,38-45米/秒),但不排除15日在浙江近海北上、以後轉向東北方向移動的可能。
  • 「莫蘭蒂」或為今年來登陸我國大陸最強颱風,將在汕頭至廈門之間登陸
    【今年第15號、16號颱風同時生成,三颱風大鬧中秋節】凌晨2點,南海颱風雷伊、太平洋颱風馬勒卡同時生成。這樣一來現在有三個颱風同時活動,它們都將影響我國。其中,雷伊沒有超能力,相反它最弱,會給海南帶去陣雨;強大的莫蘭蒂將直襲我國;馬勒卡將靠近華東,並有可能和登陸後的莫蘭蒂互旋,帶來複雜的影響。
  • 16號颱風生成或推遲,雙風暴再來,一個升為9級,一個路徑東調
    從14日最新數據看,全球一共6大熱帶氣旋存在,西北太平洋有3個颱風胚胎95W,97W和98W,而東北太平洋有一個90E,甚至還生成風暴,取名為KIKO-基科。北大西洋呢,更是不平靜,即使在全球風王多利安和風暴加布裡埃爾走後,這裡風暴胚胎依舊生成太多,目前有95L和96L,之前那個發源於非洲陸地的胚胎94L卻消亡了。不過從全球整個熱帶洋面看,新變化正在滋生。
  • 迪可寶小課堂(三) | 颱風的成因
    影響我國的颱風,主要發生在5~10月,尤以7~9月為最多。颱風的源地有地域性。颱風源地分布在南、北緯5°~20°左右的有島嶼分布的洋面上。影響我國的颱風主要形成於西太平洋菲律賓東側的洋面、日本的關島附近和我國南海中部等地。 一個發展成熟的颱風,按其結構和帶來的天氣,分為颱風眼、渦旋風雨區、外圍大風區三部分,從中心向外呈同心圓狀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