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報發出,1號颱風杜鵑或生成在即!超級計算機:已對準我國南海

2021-02-18 祥芝你好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 祥芝你好

點擊上方藍字 關注 祥芝你好

2月17日午後,從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今天西太平洋地區熱帶雲團風起雲湧,這是西太平洋上低緯度的水汽和對流活動重新開始活躍的特徵。

在這當中,位於菲律賓群島以東、帛琉附近的雲團特別濃密厚實,甚至衛星雲圖上看已經有開始旋轉起來的特徵,這是正在發展中的颱風胚胎91W。從風雲四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

今天下午,這個颱風胚胎已經建立起了一個比較緊密的核心雲系,證明它內部已經明顯發展。

今天上午,負責西太平洋颱風命名的日本氣象廳已經對帛琉群島附近的颱風胚胎91W發布了烈風警報(GW),

這是這個颱風胚胎即將在24小時內發展成為熱帶風暴的信號,

意味著它很有可能在未來1-2天發展為2021年第1號颱風,按照颱風命名表,它的名字應該是「杜鵑」。

目前,日本氣象廳的預測也指出,這個未來的1號颱風將緩慢靠近菲律賓群島,可能在未來幾天內穿過菲律賓群島中南部。

而目前超級計算機的預測中則認為,

這個颱風胚胎91W將可能在穿過菲律賓群島後並於下周進入我國南海,在南海上,

它將製造大風大雨天氣,給南海上的群島以及來往船隻可能帶來一定影響。

不過,從目前的分析數據上看,截至2月16日,我國南海大部的水溫其實都比較低,普遍在26度以下,特別是華南沿海,部分地區水溫還不到20度,這種情況下,這個新颱風進入南海後發展空間其實比較小,而且由於華南沿海水溫普遍比較低,登陸華南沿海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了,西太平洋一年四季都會生成颱風,只不過很大一部分都不會影響我國,因此大家也不必驚慌。

相關焦點

  • 第23號颱風「科羅旺」在南海生成,2020年颱風季即將收官
    12月20日傍晚,熱帶低壓在南海南部加強成為今年第23號颱風「科羅旺」。▲葵花-8號衛星監測到的位於南海南部的第23號颱風「科羅旺」雲圖動畫(時間段:2020年12月20日12時00分至20日17時00分)。
  • 今年第23號颱風「米雷」生成,未來移動路徑詭異
    今年第23號颱風「米雷」已於11月3日上午08時正式加強生成。
  • 今年第23號颱風「米雷」生成,未來移動路徑詭異!
    今年第23號颱風「米雷」已於11月3日上午8時正式加強生成。3日9時,「米雷」的中心位於距離菲律賓馬尼拉東方向1750公里海域的海面上,也就是北緯13.0°,東經137.1°,中心附近最大風速18米/秒(8級風,熱帶風暴級),中心最低氣壓998百帕,7級風圈半徑為100~150公裡。
  • 第30號颱風「帕布」或於近期在菲律賓附近海域生成
    ▲12月26日凌晨2點,葵花-8號衛星監測到的位於菲律賓東南部海域上空的熱帶低壓。
  • 「泰利」持續北調,19號颱風即將生成並可能影響華南
    從衛星雲圖上看,上午九點前後,「泰利」的颱風眼隱約已現,南側和北側的高層出流明顯,未來強度仍將繼續加強。▲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9月12日02時對於未來的19號颱風路徑的預測。受制於「泰利」的影響,這個熱帶低壓過去一天內持續向偏西方向移動,未來它將穿過菲律賓島進入我國南海。
  • 臺灣近海突現「風眼」,三颱風胚胎混戰開始!南海新颱風正在醞釀,或將影響我國
    比如從集合預報上看,我國臺灣和菲律賓群島附近的確有活躍跡象,而遠洋低緯度的颱風胚胎發展前景其實還不如臺灣和菲律賓附近,因此這一波多颱風胚胎共舞會不會生成新颱風其實還比較難說。但總的來說,西太平洋暫時還沒有完全平靜下來的痕跡,我們還是要提高警惕。
  • 下周或有1-2個颱風生成,一因素將決定它們走向
    目前,我國南海的北部灣附近海域和菲律賓東部海域活躍著三個熱帶擾動(注1),分別為92W、93W和94W(注2)。
  • 14號颱風「劍魚」生成!13號「玲玲」進入我國24小時警戒線,15號颱風正在路上!
    進入9月,隨著的海洋環境的轉變颱風生成的條件和季風水汽的加強,我國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出現了大量的熱帶系統,大家可以從實時衛星雲圖可以看到
  • 颱風胚胎04W和南海熱帶低壓,未來幾天將影響我國!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6月30日11時(北京時間)發布的04W後期路徑概率圖。圖片來源:美國JTWC(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與此同時,南海也有大塊熱帶雲團發展。由於6月29日,副熱帶高壓脊線已經越過南海,來到我國臺灣--福建附近,颱風胚胎04W和南海熱帶雲團受副高影響,它們將和颱風「聖帕」不同,將在強盛副高的引導下,朝著我國東南沿海而來!
  • 颱風停不下來!今年21號颱風「海燕」即將生成!或明夜登陸福建,還有一個新颱風將趨向浙江!
    ▲葵花-8號衛星監測到的南海擾動擾動92W動態雲圖(時間段:2018年8月23日01時30分至8月23日08時30分)熱帶低壓92W已經於今天(23日)早晨前後在臺南到高雄沿海一帶登陸。92W雖然強度不強,但是生於季風槽內的它含水量充足,登陸前後已自南向北給臺灣南部地區帶來了不小的降水。截至今天上午9點,臺灣南部的屏東縣多地日降雨量已超過100毫米。熱帶低壓92W將繼續向東北方向移動,於今天夜裡到明天上午穿過臺灣島進入臺灣東部海域。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已於昨天夜裡發布了颱風生成警報,同時臺灣省氣象部門也對外發布了熱帶低壓警報,92W未來有發展為颱風的可能性。
  • 17號颱風「塔巴」即將在臺灣東部生成,華東沿海需要關注
    因為9月以來,西北太平洋生成的4個颱風中有登陸朝鮮的13號超強颱風「玲玲」,登陸日本的14號強颱風「法茜」,還有兩個存活了一天的短命颱風「劍魚」和「琵琶」,但它們均沒有對我國沿海地區造成大的威脅。▲9月19日凌晨3點,風雲-4號衛星監測到的臺灣東部熱帶低壓。如今9月已過半,本月的第5個颱風,也就是今年第17號颱風「塔巴」即將在臺灣東部海域上空生成。
  • 警報升級!「納沙」即將來襲,10號颱風一起來搞事,雙颱風正迅速生成!啟動防颱風Ⅲ級響應
    9號颱風「納沙」步步逼近!強度持續加強!重要情報! 第10號颱風生成! 雙颱風或共同登陸福建!!今年第九號颱風「納沙」逐漸靠近,目前已進入我省24小時警戒線,28日18時泉州市將防颱風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預計「納沙」將在福建廈門-莆田沿海登陸,正面登陸泉州可能性極大。泉州市氣象部門預計,今年第10號颱風將於29日中午生成,並極有可能隨後登陸泉州市。
  • 第19號颱風「蘇力」已生成!今年江浙滬颱風為何特別多?
    就在「包郵區」忙著「籤收」颱風時,昨天又一個颱風「上戶口」了——今年第19號颱風「蘇力」(熱帶風暴級)昨天8時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8級(18米/秒)。「蘇力」未來三天對我國海區無影響。颱風專家錢奇峰分析,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颱風具有「三多」的特點——生成多:截至目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9個颱風生成,相較常年同期(11.6個)偏多7.4個之多。特別是最近一周(8月8日以來),接連有6個颱風生成。
  • 確定了,今年中秋節我國沒颱風!衛星可見:有三個颱風胚胎在發展
    、颱風劍魚和颱風法茜三個颱風迅速的在西太平洋上生成,並且兩個給我國帶來了不少影響。好在,經過了上旬的颱風「極盛期」,中旬颱風活動暫時歸於平靜,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對於我國來說,今年的確是沒有「中秋颱風」,中秋節這天,我國近海地區都是一片平靜,沒有颱風來襲的特徵。
  • 21號颱風「莎莉嘉」或今天誕生 !可能為超強颱風……
    你所關心的:1、今年第21號颱風「莎莉嘉」生成不成問題,她將會是個巨大的,強度也很有可能達到超強颱風級別;2、對於「莎莉嘉」的路徑,不確定性非常大,她生成後可能將先向西偏北移動穿過菲律賓進入南海,而進入南海後的路徑仍有待後期進一步監測分析;3、不管怎麼樣,福建的盆友需要密切關注「莎莉嘉」的動向!
  • 八年來首次11月份現雙颱風,其中「米雷」進入南海已成大概率,甚至會影響海南
    23號颱風「米雷」的胚胎90W,維持熱帶低壓的強度已近兩天時間。11月2日08時,它的中心位於距離關島東北方向約500公裡的洋面上,也就是北緯11.2°,東經137.9°,中心附近最大風速15米/秒(30節),中心最低氣壓1002百帕。
  • 颱風「浣熊」強度超預期,影響日本已成定局,第21號颱風即將在遠洋生成
    今年第20號颱風「浣熊」於昨天(10月18日)凌晨在巴士海峽東部海域上空生成,「浣熊」生成的位置恰好處於我國24小時和48小時颱風警戒線之間。
  • 颱風季來了!1號颱風「黃蜂」生成,大家關心的遊泳池也要開了
    街坊們注意1號颱風「黃蜂」生成今年颱風季的大幕已經拉開!
  • 2019年第2號颱風「蝴蝶」生成,今年的超強颱風可能來得特別早
    2月19日凌晨,日本東京颱風中心將92W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發布熱帶低壓消息。▲衛星監測到的「蝴蝶」動態雲圖(時間段:2月19日21時00分至20日04時30分)今天(2月20日)凌晨,熱帶低壓加強為今年第2號颱風「蝴蝶」。
  • 第22號颱風「雷伊」即將形成,將一路西進,或成今年12月第二個超強颱風
    就在今年第21號超強颱風「妮亞圖」變性成溫帶氣旋並逐漸消亡之後的一個星期之內,在西北太平洋遠洋赤道北側的低緯海域先後又形成了兩個熱帶擾動。▲12日9時50分,葵花-8號衛星監測到的位於關島南側的熱帶低壓。其中,熱帶擾動96W於12月10日凌晨形成,生成後便向偏西方向緩慢移動並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