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威龍」是中國戰略空軍現代化進程中的傑作,殲-20的列裝是中國國防力量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填補了中國在現代化空戰領域的多項空白,並同時對周邊的美、日、韓、印等軍事強國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在未來一定時期內形成了極為有效的戰略威懾。
那麼五架殲-20「威龍」的戰力有多強呢?我們要從中國空戰部隊的編制與編隊開始:
中國空戰部隊編制
目前,中國的空戰部隊編制分為師、團、營、連四級,也就是航空師、航空團、飛行大隊和中隊。中國空戰部隊的戰術單位採用的是四機編隊,一個飛行中隊配備4架戰機,一個大隊配備12架戰機,一個航空團下屬為3個飛行大隊配備36架戰機,此外航空團還有直屬戰機4架,也就是一個航空團總計配備40架戰機,一個航空師下轄三個飛行大隊為120架戰機,師直屬4架戰機總計124架戰機。
中國空戰部隊作戰編隊
中國空戰部隊的作戰編隊對應戰術單位分為四種,分別是單機巡邏偵查、雙機主僚、三機一主兩僚和2+2雙機主僚,主題所問的五架殲-20那應該是三機一僚+雙機主僚的戰術搭配。
世界隱身戰機現狀
殲-20戰機是五代隱身戰機,「隱身」二字主要相對於四代機、三代機和二代機。殲-20的列裝服役對於中國空戰部隊而言需要摸索的東西還太多,也就是中國當前遇到了跟美國在十年前同樣的問題,那就是在條件還不具備的前提下獲取不到五代機VS五代機(比如殲-20VSF-22)實戰對抗甚至模擬的任何準確數據。
即使現在中國和美國都獲取了部分模擬對抗演練的數據,但跟實戰比起來差距還是非常大,總而言之,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對於把五代戰機作為空軍主戰機型的準備都不足,幾乎都處於同步摸索階段。
殲-20VSF-22、F-35
從理論角度來看,五代隱身戰機在航電系統、火控雷達、機載武器、隱身材料等核心領域差距並不大,因為決定最後空戰輸贏的因素很多,最核心的是要看誰的信息化水平更高,誰能最快獲取對方信息並先發制敵誰的勝算才最高。
提起隱身戰機對抗演練就必須說說RCS,據美國軍方透露,F-22的RCS為0.0001平方米(約等於7mm左右子彈的彈徑)優於F-35,這個數值已經是人類最大極限可以達到的一個最高標準。
從以往美國F-22和F-35戰機的實戰對抗來看,F-22並非可以完全壓制F-35,畢竟F-35戰機的航電系統更為先進,但F-22戰機的機動性和超巡能力要遠勝於F-35戰機。
同理,中國的殲-20採用的是十分經典的鴨式氣動布局,完全區別於F-22\F35的常規平直型氣動布局。殲-20戰機在航電、隱身材料等方面都要領先於F-22\F-35,此外,美國有GPS中國有更精確的北鬥導航系統等等……
綜合來看,如果未來殲-20與F-22\F-35真的發生遭遇,近距離格鬥方面殲-20的鴨式布局賦予的升阻力完全優於F-35;相對於F-22而言殲-20的航電、隱身又領先F-22不止一代,F-22也討不到太大便宜;殲-20戰機作戰半徑幾乎等於F-22\F-35的總和了……換言之除了航發動力系統以外,殲-20在其他任何領域都不屬於F-22\F-35,某種意義上來說,殲-20幾乎兼顧了F-22\F-35所有的性能優勢,這就是業內所謂的「後發技術優勢」。
殲-20的威力
從殲-20戰機的綜合性能和設計來看,殲-20的最主要目標非常明顯,主要的打擊對象就是當下各型四代戰機,因為殲-20具有極強的「穿刺」能力可以遠程攻擊預警機、反潛機、加油機等。打掉這些四代機的「眼睛」和「奶媽」等同失去了大半戰力,然後殲-20發起超視距攻擊基本可以把世界各國的四代機按在地上摩擦。此外,唯一的弊病就是載彈量少(所有五代隱身戰機的通病),需要多機聯合才能湊效。
五架殲-20戰機在極限狀態下可攜帶40枚飛彈(每架8枚),但一般情況下只攜帶6枚,由4枚中程飛彈(PL-10)和2枚超視距遠程飛彈(PL-12)組成。
以下均為推測數據:
按照1V5的最保守推測,假如敵軍出動一個國標航空團(36架)的四代戰機,我方出動三機一僚+雙機主僚的戰術搭配(5架)一次全殲敵軍28-30架戰機和2-3架預警機、空中加油機不成問題。
假如敵軍出動的是F-35,我軍只需稍做迂迴(肥電短腿)按照1V2/1V3的比例至少可以殲滅敵軍10-15架戰機,假如是F-22,按照1V1的比例也可殲滅5-6架。
當然,以上數據都是假設,殲-20和F-22從根本上來講主要任務都是國土防衛,真正的現代化空戰只要不打到本土在雙方都有五代戰機的前提下誰也不會輕易讓五代機直接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