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韓有F-35了,我們的殲-15還能應對嗎?

2021-02-10 珊瑚橘

 

近日,日韓兩國分別爆出「大新聞」——首先是日本確定了F-35B「閃電II」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的採購計劃,將搭載在「出雲」、「加賀」兩艦上。而韓國也表示將建造兩艘3萬噸級的航空母艦,也要搭載F-35B戰鬥機。

 

(圖源:日本防衛省)

 

如果這些計劃全部順利實施,那麼在不久的將來,美日韓三國將會在中國周邊構成一支以四代艦載機為主力的航母艦載機部隊。

 

DDH-184「加賀」號直升機航母

(圖源:Wikipedia)

 

但看看日韓兩國的時間表,我們就會發現,日本首艘直升機航母「出雲」將在2020年進行大修,並進行搭載F-35B的相關改裝。而「加賀」號則要等到2023年才進行改裝。至於韓國的航母,計劃更是已經排到了2030年。

 

F-35C已經於今年2月

形成了初始戰鬥能力

(圖源:Wikipedia)

 

對於美國海軍來說,F-35C戰鬥機直到今年年初才形成初始戰鬥能力。陸戰隊的F-35B雖然形成戰鬥能力最早,但卻只能滿足對地支援的基本需求,全部戰鬥力的形成事實上是和F-35C同期的。而在未來F-35C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全面取代F/A-18E/F,而是兩者搭配使用。

 

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

(圖源:Wikipedia)

 

而等到美日韓三國的F-35C全部形成戰鬥力,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早於2025年。而到了那時,估計我國已經擁有了3~4艘航空母艦,且全部為6萬噸以上的重型航母和超過100架的艦載戰鬥機。這樣的實力無疑遠超日韓兩國的3萬噸級,載機量僅十餘架的輕型航母。

 

CVN-78「福特」號航母

(圖源:Wikipedia)

 

但相比美國,我們的實力差距仍然巨大。相比新銳的十萬噸福特級核動力航母和F-35艦載戰鬥機,我們的不足是顯而易見的。雖然在航母上,我們已經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艦載機卻是最終決定航母戰鬥力的裝備。

 

殲-15A戰鬥機

(圖源:Wikipedia)

 

目前,我國唯一的艦載機就是殲-15「飛鯊」戰鬥機。儘管相比四代機仍有很大的差距,但憑藉蘇-27這個優秀平臺,殲-15本身就已經是一架戰力強大的作戰兵器。在本期的《張召忠說》中,局座就對殲-15的性能和其他國家的艦載機進行了比較和點評。

 

 

不過,作為一種第三代戰鬥機,殲-15並未換裝相控陣雷達等先進航電設備,在航電上不僅落後於美國F/A-18E/F「超級大黃蜂」,在國內戰機中也早已不是頂尖水平。隨著殲-16、殲-10C等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新銳「三代半」廣泛服役,遼寧艦上的殲-15卻還是「老樣子」。

 

殲-16戰鬥機搭載了有源相控陣雷達

(圖源:中國軍網)

 

由於我軍仍然只有遼寧艦一艘航空母艦,現有艦載機部隊更大的作用是起到「種子部隊」的作用,為未來艦載機部隊的擴充積累經驗。因此對殲-15的升級換代並非首要需求,等到更多航母服役後再進行改裝也不遲。

 

(圖源:中國軍網) 

當然必須指出的是,在戰鬥機沒有代差的情況下,重型機對輕型機具備的是近乎碾壓性的優勢。在近些年的「金頭盔」飛行技能競賽中,奪得最多「金頭盔」的不是先進的殲-10B、殲-10C,而是一度被網友們嫌棄的「老將」殲-11B!這款曾飽受爭議的國產化戰鬥機也終於用戰果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圖源:解放軍報)

 

因此殲-15的機載設備雖然仍和十幾年前的殲-11B基本相同,但並不代表殲-15無法對抗更加先進的戰機。面對某假想敵大量裝備的F-16、F-2、「幻象戰機」甚至「經國號」,殲-15無疑有著巨大優勢。而相比F-15這種重型戰機,殲-15仍稱得上勢均力敵。

 

大家都懂的

(圖源:Wikipedia)

 

而殲-11D、殲-16等機型的出現,也證明我國完全具備對蘇-27系戰機的升級能力。未來根據需求,利用殲-11D、殲-16的技術對一脈相承的殲-15進行升級並非難事。在短時間內,將殲-15升級成不亞於蘇-35、「超級大黃蜂」的「超級三代機」,以及類似EA-18G的電子戰機「咆哮鯊」是完全可能的。

 

據稱是殲-15D電子戰機的原型機

(圖源:Twitter)

 

但第四代戰鬥機無疑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因此除了對殲-15進行升級挖潛,新型「海四」的研發也是重中之重。而依據現有機型來看,國內已有的四代戰鬥機不外乎殲-20和FC-31兩種。殲-20不僅要優先供應空軍,也沒有進行過上艦的優化設計,短時間內在殲-20的基礎上發展艦載機是不現實的。

 

殲-20無疑需要優先供應空軍

(圖源:中國軍網)

 

而目前殲-16已經基本換裝完畢,估計將在不久的將來停產,沈飛的繁重任務也隨之減輕。加之對殲-15的生產研發經驗,由沈飛和601所負責未來的艦載四代機生產研發無疑再合適不過。那麼在FC-31的基礎上發展一種中型四代艦載機,就成了最為現實的方案。

 

FC-31原型機

(圖源:Wikipedia)

 

但FC-31目前的狀態,距離真正服役甚至上艦仍然遙遠。而背後最重要的問題就是FC-31仍然缺少堪用的發動機。如果繼續使用現有的俄制RD-33發動機,戰鬥能力就會受到嚴重限制。只有等到國產新型中推完善之後,FC-31才能真正「轉正」。

 

RD-33原本是為米格-29設計的發動機

(圖源:Wikipedia)

 

而研發四代重型艦載機,在將來全面取代殲-15,實現艦載機部隊的全面隱身化,也並非沒有可能。如果未來的「重型海四」仍由601所研製,完全可以在之前的某些實驗型號上進行發展——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圖源:Wikipedia)

 

最後,當國產兩棲攻擊艦服役後,是否需要搭載類似美軍F-35B的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也是網友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但每一種武器裝備的設計都源自部隊的作戰需求,脫離實戰需求的研發是不切實際的。

 

LHD-2「埃塞克斯」號兩棲攻擊艦

(圖源:Wikipedia)

 

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F-35B,很大程度上就是出於其作戰方式——即完成「由海向陸」的登陸作戰後,即可將艦載的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部署在登陸部隊構築的前線機場上,為前線部隊提供近空支援。從「鷂」式戰機的時代開始,美國海軍陸戰隊就一直採用這樣的作戰方式。

 

(圖源:Wikipedia)

 

而我軍並沒有這樣的作戰基礎,也缺乏相關需求,因此根本沒有必要研製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事實上,針對目前兩棲登陸部隊的主要假想敵,陸基飛機完全可以覆蓋全部作戰地域,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根本沒有任何用武之地。因此短時間內,未來的國產兩棲攻擊艦上,很難見到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的身影。

本文到此為止,以下為微信平臺自動配送廣告,與本號無關。

相關焦點

  • 有了殲-20,我們還需要蘇-35嗎?
    俗話說得好啊,有圖有真相,可是圖片在哪裡啊 ┑( ̄Д  ̄)┍ 不會又是一次「狼來了」的故事吧……直到29日中國軍網上發表了一篇《蘇-35好是好,但希望這是咱最後一次「海淘」戰鬥機》,才算是正式確認了,12月25日,俄羅斯交付中國4架蘇-35戰鬥機。而蘇-35戰鬥機採購計劃被拖延近2年時間。2014年11月,蘇-35亮相珠海航展。
  • 殲-31:我不是中國版F-35,中國海五代,和F-35會有何不同?
    爭議和討論也一直都在那麼,中國海軍的「海五代」,會是中國版的F-35隱身戰鬥機嗎?如果不是,中國海軍的「海五代」又會是什麼樣子?美軍陸基戰機能用的空軍基地也不少所以,對於中國海軍來說,如果能夠獲得一款兼具空優和對海/對地打擊能力的重型艦載機,自然是最好的事情,比如殲-15「飛鯊」艦載機。
  • 如果中日韓爆發戰爭,日韓戰略能成功嗎?中國有哪些應對措施?
    因為我們都知道美國和日本、美國和韓國之間是軍事同盟,籤訂過協議的。一旦發生戰爭,日本和韓國是有義務加入戰爭裡的。當然了,我們中國是不認美日、美韓之間的所謂的這個軍事同盟的。如果戰爭爆發,中國將如何應對日韓這樣的局面呢?中美之間的關係戰爭已經討論過很多了,今天暫且不論,主要重點探討一下中日、中韓之間戰爭的可能性以及如果戰爭爆發,中國如何處理的問題。中國和日本之間爆發戰爭的可能性要比中國和韓國之間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大。為什麼呢?
  • 加緊部署殲20和核潛艇!美欲用隱身機「包圍中國」,決不讓其得逞
    然而,這真的是中國的一大樂事嗎?恐怕不行。更大的危險和挑戰可能即將到來我們知道美國海軍有11艘核動力「超級航母」。如果按照正常的部署輪換和維護機制,「0號航母」的場景將很少出現在西太平洋。因此,美軍即使暫時縮編兵力,也會召回航空母艦,而美軍必須對未來做出更大的規劃。事實上,目前,三艘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正在進行改裝,即「羅斯福」、「林肯」和「卡爾·文森」。
  • 殲35迎來比F35更難纏機型?6代艦載機研發,或殲20H應對
    目前國產第五代隱身戰機殲20已經入列很久,不過WS-15發動機還未到位,而國產艦載機也只有四代半的殲-15飛鯊戰機。
  • 殲35標配航發!別總盯著渦扇15,渦扇19它不「香」嗎?
    心中也是暗自竊喜,這種事情不正是自己立功之時嗎。於是便說道「敢問是不是丟錢了?」王員外此時也不敢在隱瞞於是連連點頭。看到這裡,王大拿表情異常精彩起來,於是說道「大人現在是不是還不知道小偷是誰?」王員外連連點頭,畢竟那些錢可不是俸祿,都是一些見不得光的錢,王大拿也不是官場之人,所以說一下也是可以,只不過稍微一筆帶過即可。「沒錯,我正想知道呢,你有消息?」
  • 頭條 美媒對比殲-31和F-35:隱形和第五代水平有多高
    參考消息網11月18日報導 美媒稱,當中國的雙發動機隱形戰鬥機殲-31在珠海航展上空直衝雲霄時,天空陰雲密布,但中國想傳達的信息很明確,北京不僅打算出售一款新戰鬥機——還想在世界舞臺上推銷自己。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11月15日報導,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東北亞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王棟說:「我認為殲-31的公開亮相無疑表明,中國軍方現在變得更自信、更透明了。」
  • 擔心F-35戰力不足,日本壓寶F-3隱身戰機,目標是超越中國殲-20
    日本政府認為,僅靠現階段F-35機群,在應對殲-20時,並無任何優勢。為此,應儘快研製國產隱身戰機F-3,使之總體作戰性能,特別是武器掛載能力,達到美制F-22戰機水平,以此才能對殲-20形成壓制。理想雖好,可裹足不前的F-3,真能對殲-20形成壓制嗎?自從美制F-22隱身戰機服役之後,對其垂涎三尺的國家不在少數,而日本就是一個。
  • 中俄演習之際,美日韓來了個猝不及防,巧合?
    【希特勒】一代梟雄希特勒被此人坑的有多慘,看完才知道什麼叫豬隊友!       12月11日,中俄兩軍在北京舉行「空天安全-2017」中俄第二次首長司令部聯合反導計算機演習。同日,美日韓三國在韓國和日本海域進行「飛彈預警演習」。兩次演習都沒有發射實彈。
  • 美國人認為:殲-20B無法擊敗F-22和F-35?其實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圍繞殲-20B隱身戰機的先進性能---超級巡航、隱身、電子設備造成的致命性的討論一直在進行。2019年出現的全新殲-20黃皮機顯示,殲-20B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的時間,將會比預期要快。  殲-20戰機因為裝配的是俄羅斯AL-31F發動機,其在動力方面遭到了不少質疑,這也是這款戰機經常被分析人士認為對抗F-22、F-35有困難的原因。
  • 美軍重新採購F-15不代表我國也要減少殲-20產量
    2011年,張局說,什麼隱身戰機,其實我們的心思就是殲-10改改   玩笑歸玩笑,美國空軍重新採購非隱身戰機F-15還真是符合美國國情的正確選擇。何解?,有那麼多國家有門嗎?中俄這樣的,門巨大堅固,其他,比如伊朗,至今還在用40年前的F-14、F-5,就算有門也是破門,F-22、F-35稍稍踹幾腳就玩了,接著還用F-22、F-35?費,太費了!  怎麼費呢?F-15EX也不便宜好嗎?144架,230億美元,算下來單價1.6億美元/架,F-35A不是都只要8000萬了嗎?都快趕上F-22的價錢了,美國佬這次腦子進水了!
  • 【重磅銳評】日韓對美提高的軍費擋不住,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也廢不了,美日韓鐵三角仍然瘸腿,卻對中俄的壓力並未減小,解讀真實的原因
    在亞洲,世界霸權主義的美國,一直希望在東亞建立美日韓所謂的鐵三角,來對中俄進行遏制。特別是在今天中國如此高速發展的時候,在美國看來,快速組建美日韓鐵三角更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但是到今天,也只能是美韓同盟和美日同盟的兩條邊,而日韓同盟這條邊根本就建立不起來。如今卻有越來越亂的跡象。造成這種亂象叢生的原因,就在當今產生了一個特立獨行的美國總統川普。
  • 四大疑問撥開臺灣F-35軍購迷霧
    ,層層撥開臺灣軍購迷霧,內容摘編如下:美媒近日引述了臺軍消息來源指出,臺灣軍方意向美國購買210架F-35戰機。       臺灣想要和美國購買210架F35戰機,這其中包括150架常規起降的F-35A和60架垂直/短場起降的F-35B隱身機。臺灣軍方對F-35情有獨鍾,對購買F-35戰機躍躍欲試,其原因有三:第一,臺軍戰鬥機已老化。
  • 美媒給出四代半機排名,蘇-35最具潛力,殲-16排名第幾?
    美媒給出四代半機排名  其實,所謂的四代半機,就是介於四代機與五代機之間的戰機,其他性能與五代機相似,唯一欠缺的就是隱身性能,而目前世界上比較著名的四代半機就是美國的F-15X、俄羅斯的蘇-35和我國的殲
  • 繼陣風之後,F-15也將成為中國空軍的對手?美媒:殲20的頭號威脅
    但是他們並沒有為此而得到滿足,目前,美現任三軍統帥拜登已批准波音公司可以將F-15戰機賣給印度,這意味著,繼陣風之後,殲-20的頭號威脅F-15也將成為中國空軍的對手?  其實這一結果也算不出所料,畢竟印度空軍老早之前就要求波音公司開放F-15戰機的出口權。
  • 美媒列出殲10C戰機一長串優點:對比F-16V有壓倒性優勢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美媒對中國殲-10C和美國F-16V這兩款先進的單發戰鬥機進行了對比,得出了殲-10C相比F-16V具備壓倒性優勢的結論
  • 踢館 | 我們現在有研製一款對標F-35B的垂直起降戰機的迫切性嗎?
    追求學♂問的分割線 問:堂主,美帝賣F-35(主要是B)讓許多國家的小平頂都有了制海制空的能力,當年鷂子上艦的時候飛機性能不那麼好還能應付,如今這隱身垂短起降的四代機上艦了,除了儘快研究海4,就沒有別的捷徑能暫時彌補差距了?
  • F-35「肥電」戰鬥機非常先進,已經大量服役了,我國應該如何應對它?
    然後,美國提出了著名的JSF「聯合攻擊戰鬥機」計劃,最終洛馬公司的X-35型原型機符合要求,這種戰鬥機就命名為F-35戰鬥機。因為它的形狀有幾分「肥碩」,於是軍迷就戲稱它叫「肥電」了。
  • 米格-35,F-35和蘇-35的故事
    本文第二部分我們講講三個35的故事。 本周,沉寂已久的俄羅斯米格公司終於有了新作品,他們舉辦了一個發布會,宣布米格-35戰鬥機「閃亮登場」。 俄羅斯媒體一如既往,開始大肆吹噓。說米格-35是「修正了米格-29的所有缺陷」啊,說它是「4++代戰鬥機」啊,說它「對米格-29的修改幅度不亞於美國F/A-18E/F超級大黃蜂」啊……不一而足。
  • 朝鮮成功進行第六次核試爆,美日韓還有什麼招?
    為了預防朝鮮的金家政權不被美日韓推翻,為了不重蹈薩達姆,卡扎菲的命運與結局,金正恩這位全世界最有權力的80後可是玩了命的追求其核武事業了。就在3日朝鮮第六次核試爆後,國際社會及多個國家除了對朝鮮的強烈譴責外,聯合國安理會應美日英法韓等國要求,4日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應對朝鮮核試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