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國殲35艦載戰鬥機現身:邁向「最強大的海軍」?

2021-12-21 戰略前沿技術


電話 | 010-82030532    手機 | 18501361766

微信 | tech99999    郵箱 | yw@techxcope.com


「J-35 很可能代表X國長期追求基於藍水航母的海軍航空能力的另一個重要裡程碑,」退休的美國海軍情報官員詹姆斯法內爾上尉說。


基輔消息:X國海軍在消除美國海軍享有的最後優勢方面又邁出了一步,即新型隱形艦載戰鬥機 J-35。

引起美國國防政策制定者注意的是,殲35出現在湖北省武漢市為X國海軍航空兵作戰進行研究的航母大樓。這張照片是X國航空愛好者多年來對武漢設施拍攝的最新照片,然後匿名發布在X國各網站上。這些照片多次被刪除,因為它們違反了其秘密和普遍的軍事安全準則。

「J-35 很可能代表X國長期追求基於藍水航母的海軍航空能力的另一個重要裡程碑,」退休的美國海軍情報官員詹姆斯法內爾上尉說。回顧作為負責海軍評估的最高級退休分析師的漫長職業生涯,他說:「 隨著X國海軍繼續向最強大的海軍轉型,我們看到(現已退休)海軍上將X勝利的目標正在實現。」


瀋陽飛機公司的飛機自 2011 年以來一直作為實際飛行平臺存在,此後經歷了三個主要設計迭代和幾個代號(F-60/J-31/FC-31),直到作為 J-35 飛機出現重新配置的機翼和細長機身,針對較低的雷達橫截面 (RCS) 進行了優化。

J-35 首次公開亮相是在 2014 年X國航展上以 J-31 身份亮相。該型號配備了兩個動力不足的俄羅斯製造發動機,最初是為米高揚 MiG-29 開發的。但即使是這種較早的配置似乎已經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 F-35 設計的雙引擎改編版。


J-35 的出現不僅是X國工業向現代航母力量進軍的重要一步,而且是X國海軍最初選擇具有艦載能力的戰鬥機的兩代飛躍,另一架 SAC 製造的飛機,殲15。

J-15 不是X國本土的發展,而是俄羅斯蘇霍伊 Su-33 航母戰鬥機的逆向工程副本。它還借鑑了 SAC 從當時烏克蘭控制的克裡米亞的海軍航空研究中心獲得的早期預生產 Su-27K 原型,該原型用於開發X國改型的許多細節方面。

作為 1980 年代的設計,幾乎完全由傳統金屬合金製成,J-15 也遭受了世界上最重的艦載戰鬥機的困擾。(重量因素是俄羅斯人在 2015 年宣布其 Su-33 設計過時的原因之一。)在無輔助、非彈射起飛、滿載燃料的情況下,它的 12 噸武器僅限於兩噸容量——兩臺 CASIC YJ-83K ASM 和兩臺老一代 PL-8 紅外製導 AAM。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解放軍軍方消息人士稱,殲15超重,「即使是美國海軍安裝在尼米茲級航母上的新一代C13-2蒸汽彈射發動機,也很難發射這種飛機。有效率的。」

這促使 SAC 將大量資源投入到 22,000 磅的 J-35 中。重量更輕,並在內部武器艙中攜帶飛彈,以保持飛機的隱身特徵。


等式的另一半是總體趨勢,即X國海軍正逐漸成為一支比美國海軍更大的力量。正如一位北約國家情報官員和解放軍專家所解釋的那樣,美國海軍航空兵仍然是「偉大的均衡器」這一現實,從而緩和了日益擴大的人數差距。(美國艦隊更大的噸位和殺傷力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美國核動力航母——以及核潛艇——是賦予美國海軍這種技術優勢和遠程打擊能力的原因。多年來,這已經彌補了兩國海軍之間日益嚴重的數字不匹配,」他繼續說道。

從數量上看,X國海軍目前擁有 400 艘軍艦和潛艇。根據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最近的一項評估,X國海軍將增加到超過 530 艘的總兵力。X國造船業的步伐是無情的。僅在 2015 年至 2017 年間,X國就生產了近 40 萬噸海軍艦艇,大約是同期美國造船廠產量的兩倍。

與迅速現代化的X國海軍相比,今天的美國海軍有時被描述為萎縮和過度擴張;截至 3 月,它運營著 296 艘軍艦和潛艇。

但是,當X國海軍的第一艘航空母艦 CV-16 遼寧號於 2012 年服役並在四年後宣布準備好作戰時,美國國防決策者的焦慮又上升了幾個檔次。

遼寧 001A 型是俄羅斯海軍 (VMF) 海軍上將庫茲涅佐夫的姊妹艦,比任何美國航母落後一代多。它依賴於滑雪坡道飛行甲板,而不是安裝在所有美國設計的航母上的彈射器。

第二艘 002 型航母,CV-17 山東艦是遼寧艦的近克隆型。它於 2019 年底投入使用,正在進行最後一次海試。西方分析人士表示,這兩艘航母實際上都是訓練平臺,將被使用彈射器的下一代航母所取代,命名為 003 型。


003 型將採用傳統的「平頂」設計。它的排水量為 80,000 噸,比 CV-16 和 CV-17 型號重 15,000 噸它旨在配備電磁飛機發射系統(EMALS) ——美國海軍現在才具備的下一代彈射器只是守備。

據報導,X國的彈射器沒有核反應堆為其提供動力,並得到綜合推進系統(IPS)技術的支持。這旨在顯著提高船舶常規發電廠的燃油效率。

問號是X國設計師對 EMALS 技術的熟練程度。這是一項創新,美國海軍已經投入數十億美元,並基於數十年在甲板上發射和回收飛機的經驗。2017 年底,X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裝備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尹卓少將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採訪時表示,過去幾年X國已經在 J-15 戰鬥機上使用 EMALS 進行了「數百次[陸基]測試」。

一位與 Breaking Defense 交談的美國海軍航空系統承包商表示,陸地測試和海上實際使用仍然是「兩個不同的現實。美國海軍的大量 [海軍航空] 專業知識為 EMALS 彈射器的設計參數和操作概念提供了大量信息。X國人現在正試圖在沒有任何操作經驗的情況下首先進入 EMALS 一代,也沒有經歷過蒸汽動力彈射器的一代。這可能被證明是一項重大的技術挑戰。」

鑑於這兩項中國軍事創新似乎即將到來,有人呼籲重新評估美國軍隊與X國軍隊之間的關係。

「我們一直對 J-35 和這些新航母等發展感到『驚訝』的原因是X方完全缺乏透明度——儘管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強調與北京的軍事接觸應該創造那樣的東西,」法內爾說。「這是一條近乎單向的街道,因為我們為計劃提供的洞察力幾乎沒有得到任何回報。現在是重新評估這種不負責任的安排做法的時候了。」


相關焦點

  • F-35「肥電」戰鬥機非常先進,已經大量服役了,我國應該如何應對它?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F-35B的發動機設計,F-35B型戰鬥機是專門為美國海軍陸戰隊設計製造的垂直起降型號,研製它的工作量已經接近研發一種新的飛機了。為了使F-35B戰鬥機實現垂直起降和短距離滑跑,美國創造性採用了很多新的技術,比如升力風扇和可以大角度向下偏轉的推力矢量尾噴口的組合等等。
  • 「清一色」還是「混一色」,中國海軍未來艦載戰鬥機將如何選擇
    有觀點認為未來應該學習美國,走殲-15和新一代隱身艦載戰鬥機搭配的「混一色」發展路線;也有觀點認為應該像英國海軍一樣一步到位,「清一色」裝備新一代隱身艦載戰鬥機。那麼,我們將如何選擇呢?眾所周知,早期國外傳統海軍強國的艦載機裝備都是根據不同的作戰需要,配備專用的機種,通過多機種混合編組、協同作戰。
  • 「電石榴」現身珠海,殲-16電戰機叫板美國咆哮者,造價超過殲-20
    於是在所有的空中突擊作戰裡,都需要有電子戰飛機提供掩護,即使是隱身戰鬥機也需要提供電子壓制支持。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期間,美國海軍的EA-6B艦載電戰機與美國空軍EF-111A和F-4G三種專業電子戰機一戰成名,將伊拉克軍隊的防空系統壓制的死死的。
  • 「殲-31」、「殲-35」還是FC-31?海外專家看中國另一款隱形戰鬥機(1)
    Photo by:微博 @9謝藝航6但是,在過去的幾年中,PLA海軍選擇了在FC-31基礎上衍生的機型,來發展第五代艦載戰鬥機。這使得FC-31確實獲得了「殲」開頭的編號。目前,有消息將這款戰鬥機稱為「殲-35」,但是這樣的命名與「殲-20」相比,在數值上發生了相當大的跳躍,與先前的命名規範不同。
  • FC31變身為殲35,為上艦機體全面放大,性能真能比肩殲20?
    而在近期,網際網路上有一種言論稱,FC-31技術驗證機在研製之初並沒有想過與殲20去競爭空中優勢戰鬥機的項目,相反這款技術驗證機是專門為航母艦載戰鬥機準備的,將會是繼殲15之後沈飛研製的第二款固定翼艦載戰鬥機。
  • 殲35可胖揍F35C!
    殲35,大概率是未來上艦隱形艦載主力戰鬥機的編號,誰讓超級大國現在兩種上艦隱形艦載機,一種叫F35C,一種叫F35B。
  • 海軍殲17飛機首飛成功?國產最貴戰機一架頂兩架殲20
    4月24日下午,我國新一代艦載電子戰專用戰機——殲-15艦載電子戰飛機(一些觀點認為其將被重新命名為殲-17飛機)首飛成功,這意味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研製重型艦載電子戰飛機的國家,具有裡程碑意義,這標誌著我國海軍艦載電子戰能力發生質的飛躍,一舉趕上世界第一強國,並具備與其核動力航母進行正面對抗的能力,軍事專家告訴記者,航母的威力主要來自其搭載的各型艦載機,形成體系化的航空作戰能力
  • 150架對21架,中國殲-20戰鬥機和日本F-35戰鬥機攻擊力橫向對比
    -11系列和殲-16系列戰鬥機,殲-15艦載戰鬥機和採購蘇-35戰鬥機列裝,日本自衛隊裝備F-15和F-2戰機很難對抗解放軍空軍先進戰機,結束日本花費近20時間組建起除美國之外世界上最龐大F-15機群,自詡為「亞洲最優秀的空中力量」。
  • 美日韓有F-35了,我們的殲-15還能應對嗎?
    而到了那時,估計我國已經擁有了3~4艘航空母艦,且全部為6萬噸以上的重型航母和超過100架的艦載戰鬥機。這樣的實力無疑遠超日韓兩國的3萬噸級,載機量僅十餘架的輕型航母。 相比新銳的十萬噸福特級核動力航母和F-35艦載戰鬥機,我們的不足是顯而易見的。雖然在航母上,我們已經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艦載機卻是最終決定航母戰鬥力的裝備。
  • 殲-15戰鬥機上艦多年,國產航母上,為何不見艦載教練機蹤影!
    15艦載機在遼寧號航空母艦上成功進行首次著艦和起飛試驗,這一天意味著中國海軍進入航母時代,進入了世界航母俱樂部,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特徵:中國第一艘航母起步就配備了先進的重型戰鬥機,和美國海軍超級大黃蜂戰鬥機作戰能力類似。
  • 什麼是殲-35?為什麼上艦會是殲-35?
    好了,書歸正傳,我們來聊聊海四代——殲-35。現在大家都有個最基本的認識,海四代必定是北所的產品吧?還沉醉於「南北所之爭」「抬南壓北」快感之中的同學,請認真看下以下的截圖。大家都知道新玩具要試驗的科目很多,比如殲-20戰機,2011年「首飛」,2018年才正式列裝作戰部隊,擔任戰備任務。戰鬥機比較小,這中間過去了7年,而國產航母又是新傢伙又是大傢伙,根據「閃懂」號建4年,試2年的經驗來說,03(18號),04(19號)航母最理想的情況是在2024年及2028年前後正式入列。
  • 美國六代艦載機公布,鴨翼設計+無人母機理念,是反向借鑑殲-20?
    F-35家族戰機美國曾憑藉著先發優勢,於21世紀第二個十年,搶先列裝F-35B型和F-35C型隱身艦載機,並以此形成了對世界其他國家傳統艦載戰鬥機的代差優勢。但是,隨著空優設計的殲-35艦載機的出現,美國在艦載戰鬥機裝備領域的優勢地位,無疑正在受到後來居上的挑戰。這對於非常依靠超級航母和艦載機的美國來說,顯然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 殲-31:我不是中國版F-35,中國海五代,和F-35會有何不同?
    截止到目前為止,F-35系列隱身戰鬥機可以說是最受非議的一件武器裝備了。除了有啥用啥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之外,美國空軍和美國海軍都認為F-35A和F-35C不能滿足自己的使用需要,美國空軍和美國海軍都提出了六代機作戰需求,並且表示不會再搞聯合研製這條老路,也從側面反映了JSF項目從「兼顧面面俱到」到「爹不疼娘不愛」的局面。
  • 075兩棲攻擊艦正在建造, 殲18艦載戰鬥機還會遠嗎? 權威軍事專家講明真相
    這無疑讓軍迷朋友更加開心,中國海軍正在逐步實現走向深藍的目標。隨著對外貿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同時,在海外還有我國的各種工程建設及投資項目,全是國家或企業的利益。另外,周邊海域波濤洶湧,外國軍機、軍艦也時常在周圍搞此事端。而維護國家主權,保衛祖國的海上疆域不受侵犯,就得擁有一支強大的人民海軍。
  • 中國怪異戰機亮相代號殲17 一架頂10架殲10
    近日網友曝光消息稱沈飛FC31戰機未來或有海軍艦載型、海軍陸基型、空軍型和外貿出口型四種型號。在杜拜航展期間,一張罕見的FC31戰機官方版性能指標宣傳圖曾曝光,顯示AVIC將FC31定義成滿足2020-2030年軍貿市場及戰場環境需求研發的第五代多用途戰鬥機。
  • 雙發設計提升機動性能,殲35成制空艦載機
    當然,即使F-35C隱形艦載機再不討美國海軍喜歡,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款隱形艦載機的作戰性能是目前其他國家海軍艦載戰鬥機所無法比擬的,無論是F/A-18E/F,還是陣風M和殲15在面對F-35C艦載機的時候都沒有任何還手之力,畢竟後者是隱形戰鬥機,具備先敵發現,先敵鎖定和先敵摧毀的優勢,是四代艦載戰鬥機無法比擬的,因此想要徹底壓制F-35C隱形艦載機就必須去研發一款國產隱形艦載機
  • 12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入列 「飛鯊」隊伍再添新力量!
    張超烈士崇高精神激勵海軍官兵逐夢海天建功大洋我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隊伍再添新力量 從海、空軍三代機部隊選拔的12名新入列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鄭重地從艦載戰鬥機老飛行員的手中接過頭盔。這12名飛行員的加入,讓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隊伍再添新力量,為海軍航母事業注入了新鮮血液。「希望你們接過張超同志的槍,矢志強軍,苦練精飛,逐夢海天,為建設強大海軍作出應有貢獻。」在大家期盼的目光和熱烈的掌聲中,新飛行員們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海軍領導飽含深情的話語是激勵、也是鼓舞。
  • 殲31現身"航母"甲板,開始上艦測試?那殲20還有機會嗎?關鍵看這一點
    細心的網友可能會發現該「航母」並非真航母,而是武漢中國艦船設計研究中心內「航母樓」,從中可以看到,此次曝光的新型艦載戰鬥機,外形上和中國沈飛研製的殲31戰機十分相似。雖然殲-20的尺寸會導致航母的載機量較少,但質量應該可以彌補數量的缺憾,尤其在針對美軍F-22、F-35的戰鬥中,殲-20的質量優勢肯定要比殲-31的數量優勢更重要。雖然殲-31航程和載荷比不上殲-20,但其整體尺寸較小,可以讓航母攜帶更多數量的殲-31。
  • 中國海軍殲15已過時?重大改進型或能壓制隱身戰機
    近來隨著美國海軍F-35C、海軍陸戰隊F-35B隱身艦載機陸續實現重大節點,中國海軍目前唯一艦載戰鬥機殲-15再次引發熱議。
  • FC31總師表示3.0版將亮相,未來可能命名殲35,取代殲15定位彈射
    殲-15是一款單座雙發艦載戰鬥機,與2009年實現首飛,2012年首次在遼寧艦上降落,目前已將量產。殲-15戰鬥機機長22.28米,翼展15米,高5.92米,空重17.5噸,最大起飛重量約為32.5噸,最大飛行速度為2.4馬赫,最大航程約3500公裡。殲-15在外形上與俄制蘇-33非常的相似,殲-15在殲-11的基礎上新增鴨翼、裝配2臺大推力發動機,配置了國產的雷達機械掃描系統、數字式多餘度電傳作業系統、雙向數據鏈系統、機體建造使用了超過8%的複合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