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註:殲-15艦載戰鬥機以及具備夥伴加油能力
雖然殲-15艦載戰鬥機性能不俗,改裝潛力大,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是我軍艦載機部隊的主力裝備。但同時也要看到,以隱身為主要特徵的第五代戰鬥機正逐漸成為不少國家空軍的核心兵力,未來肯定是隱身機的天下,艦載戰鬥機也不例外。事實上,F-35B艦載垂直起降戰機已經裝備了不少國家,F-35C艦載隱身戰鬥機離正式部署到航母也只剩下最後一步。可見,艦載戰鬥機的隱身化是必然的,是發展趨勢。如果不發展隱身艦載機,有著典型四代機特徵的殲-15在遭遇對方五代機時,由於自身目標特徵的相對顯著,容易受到隱身之敵的暗算,如果作為艦隊主要防禦兵力的殲-15無法有效應對五代機,必然導致整個航母艦隊的防禦能力被極大削弱。因此從這方面意義看,研製技術性能更先進的、特別是能夠與國外隱身戰機相抗衡的新一代艦載機已是迫在眉睫。圖註:最新的FC-31試飛照片
隱身艦載戰鬥機雖然是未來發展趨勢,但要馬上取代現役的第四代艦載戰鬥機還不現實。以美國海軍為例,其艦載機聯隊的未來發展計劃是把現有的4個F/A-18攻擊機中隊中的兩個,換成F-35C中隊,先淘汰所有老式C型「大黃蜂」和舊型號的「超級大黃蜂」,然後讓F/A-18E/F和F-35C搭配作戰,並沒有一步到位的全部裝備F-35C,連最新服役的「福特」級航母也不例外。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風險控制,F-35C畢竟是最新研製的,而且研製過程中問題不斷,在系統成熟性方面遠不及F/A-18E/F戰鬥機,貿然取代會影響航母的戰鬥力;另一方面,隱身戰鬥機價格昂貴,一下子替換的花費太高,況且現有的F/A-18E/F戰鬥機服役時間不長,狀態都很不錯,全部退役太過浪費。圖註:美國海軍艦載機聯隊下一階段將採用F-35C和 F-18混合編組方式對於我國來說,在航母和艦載機的運用領域還是個新手,需要不斷的摸索、試驗、積累、改進。所以在艦載機配備上,學習美國的逐步過渡是比較合適的,畢竟我們在這一領域才剛剛解決了有無問題,殲-15作為一款較為成熟的艦載作戰平臺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在現階段也能滿足我們的使用需求。而且新一代隱身艦載戰鬥機從研製到服役,也需要不短的時間,再加上新研製的大型航母較前兩艘變化很大,運用了很多高新技術,也需要循序改進才能完善。在一艘新研製的航母平臺上,一下子配備上同樣新研製的新型戰機,項目風險太大,既不利於各自的發展,也會影響到新航母的戰鬥力。所以,即便是新一代大型航母服役,也不太可能不用殲-15,很可能會和美國海軍一樣,與新型隱身艦載機混編過渡。而從殲-15發展彈射型號看,明顯是為這種配屬做準備。
本文摘選自《兵工科技》2020年3期雜誌《「清一色」還是「混一色」——中國海軍艦載戰鬥機未來發展》一文。對此感興趣的讀者,請去微信公眾號平臺主頁面下方「今日推薦」裡點擊「2020年第3期」,進行選擇,購買即可。也可以直接點擊下面的購買連結直接購買。
【兵工科技】系頭條號籤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