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要俄制卡-52K艦載武裝直升機嗎?

2021-12-18 環球防務新觀察

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播出了參觀俄羅斯阿爾謝尼耶夫「進步」航空製造廠的新聞節目,而該廠的主打產品為卡-52系列重型武裝直升機,這引發了網友關於我國是否要引進卡-52K艦載武裝直升機的討論。

巧合的是,俄羅斯在「軍隊」-2021國際軍事技術論壇上重點推銷的產品之一,就是卡-52系列重型武裝直升機的艦載型號——卡-52K重型艦載武裝直升機。該機原本是為俄羅斯從法國採購的2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配套研發的。

卡-52K艦載直升機準備著艦。

兩棲作戰需要什麼樣的武裝直升機?

對於擁有兩棲攻擊艦以及船塢登陸艦的海軍來說,如何在兩棲登陸作戰中保證自身和登陸工具的安全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難題。因為兩棲登陸艦隊所面臨的敵方目標威脅很多,既包括岸邊灘頭的防禦工事、裝甲部隊以及岸艦飛彈,也包括在海上遊弋巡獵的飛彈快艇以及天上飛的武裝直升機、無人機等。

大型兩棲戰艦自身裝備的艦載武器主要用於自衛,火力支援和遠程打擊比較弱。在這種情況下,兩棲攻擊艦以及船塢登陸艦就應當更多地利用其可以搭載直升機、傾轉旋翼機甚至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的優勢,有效提升遠程空對地以及空對海打擊能力。

當然,不同國家也會因為實力上的差異而採取不同的做法。比如,美國海軍陸戰隊擁有自己獨立編制的航空兵部隊,其裝備的機型包括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AH-1系列武裝直升機、UH-1系列通用直升機以及大量的MV-22傾轉旋翼機和CH-53系列重型運輸直升機。

在空中支援方面,美國海軍陸戰隊主要依靠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和AH-1系列武裝直升機。特別是AH-1系列武裝直升機的最新改進型號AH-1Z「蝰蛇」,其綜合作戰能力依然要超過世界上絕大多數同類型的直升機。美國海軍陸戰隊這樣一支強大的航空部隊不僅可以勝任對陸火力支援以及對海上目標實施打擊,還能夠用於爭奪制空權,與敵方的岸基戰鬥機以及艦載戰鬥機部隊相抗衡。

陸航直升機在海軍登陸艦上進行著艦訓練。

不過,對於很多國家來說,並沒有足夠的實力組建類似的海軍陸戰隊航空部隊。而且,這些國家的海軍艦載航空兵也沒有更多的財力用於採購用途單一且造價昂貴的專用武裝直升機。所以,這些國家海軍對於兩棲登陸作戰的火力支援問題主要有幾個解決之道:

首先,在通用型運輸直升機的基礎上,通過增加短翼或者掛架、加裝火控系統等措施,發展出武裝型。這些「兼職」的武裝直升機雖然在綜合作戰能力上與專用武裝直升機有一定的差距,畢竟也擁有對陸和對海攻擊能力,而且保留了可以運送人員的運輸能力。

另一個解決之道,就是「借用」陸軍航空兵裝備的專用武裝直升機。比如,英國皇家海軍早在2004年就開始嘗試在「海洋」號直升機母艦上部署英國陸軍的AH-64「阿帕奇」重型武裝直升機。此後,在2011年利比亞戰爭中,英國皇家海軍「海洋」號直升機母艦搭載的AH-64「阿帕奇」直升機與法國海軍「西北風」號兩棲攻擊艦搭載的「小羚羊」和「虎」式武裝直升機(同樣來自陸軍航空兵)一起,摧毀了卡扎菲政府軍的大量重要目標。如今,最新的AH-64E「阿帕奇」重型武裝直升機甚至被英國皇家海軍選中作為「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的標準艦載機之一。

卡-52K直升機的旋翼可以向後摺疊,減少佔地面積。

我軍兩棲登陸作戰的火力支援

相對於國外海軍兩棲戰艦搭載武裝直升機的成功經驗,其實中國海軍也已經進行了一系列的相關試驗。從公開的新聞比如,中國陸軍航空兵裝備的直-10武裝直升機就曾經在072型坦克登陸艦以及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上進行了多次起降演練。而同樣為中國陸軍航空兵裝備的直-19武裝偵察直升機,則曾經在半潛船甲板上起降並進行加油、掛彈等作業。

從直-10武裝直升機和直-19武裝偵察直升機的著艦起降演練可以看出,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驗證中國陸軍航空兵直升機能否在海軍兩棲戰艦上進行維護保障、補充燃料和彈藥等作業的可行性,提升協同作戰能力。從現在情況看,並不是常態化搭載於兩棲艦艇上。

筆者以為,這其中包含了幾方面的因素:首先,海軍與陸軍屬於不同的軍種,各有自己的編制、指揮體系以及作戰使用。如果海軍兩棲戰艦搭載陸軍航空兵的武裝直升機出海作戰,其中必然要牽涉大量跨軍兵種協調、轉換的事項。單就陸軍直升機如何適應完全不同的海軍直升機後勤保障體系這一項,就已經很棘手了。

其次,直-10和直-19這類最初針對內陸環境設計的直升機,如果要長期搭載在海軍兩棲戰艦上出海作戰,則必須按照海上作戰使用要求進行全面改進。比如,面對無孔不入的海上鹽霧腐蝕,陸軍航空兵直升機必須要加強機身各子系統的密封性。艦上甲板面積有限,陸軍航空兵直升機還要實現主旋翼葉片摺疊、尾梁摺疊以及短翼摺疊等,改造地方比較多。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直-20反潛直升機很快就發展出了可以掛載8枚反坦克飛彈的武裝型。這就表明了,中國海軍航空兵還是立足於自身裝備的直升機來提升兩棲作戰的火力支援能力。

卡-52K直升機可攜帶多種武器,火力強悍。

卡-52K可擔負火力突擊的重任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海軍是否有必要引進卡-52K直升機取決於幾方面的因素。

首先,對於卡-52K直升機來說,有幾個比較有利的方面。比如,卡-52K直升機的原型——卡-52在2016年就曾經跟隨「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空母艦遠赴敘利亞戰場,經歷了實戰的洗禮。可以說,卡-52搭載在航母上出海作戰,為卡-52K的後續發展以及進一步成熟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尤其是實戰經驗。

其次,卡-52K直升機是在卡-52基礎上完全按照艦載作戰要求來重新設計的,比如:主旋翼葉片可以向後摺疊,以減少佔地面積;短翼翼展減小,僅保留4個掛點,而且同樣可以向後摺疊;主起落架結構強度進一步增加,以適應著艦時的耐衝擊要求,等等。這些改進設計比未經改裝的陸軍型直升機更適合兩棲艦艇搭載。

再者,卡-52K直升機的研發進度為了配合「西北風」兩棲攻擊艦的建造,早在2015年就已經達到了相當成熟的階段。此後,法國終止協議,兩艘「西北風」兩棲攻擊艦被轉賣給埃及,卡-52K直升機上艦計劃擱淺。如今,俄羅斯海軍已經決定設計建造本國的23900型兩棲攻擊艦,卡-52K直升機重新有了歸宿。那麼,中俄兩國都有著相同的需求,共同下單採購卡-52K直升機還能夠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

卡-52在2016年就曾經跟隨「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空母艦遠赴敘利亞戰場,經歷了實戰的洗禮。

最重要的一點在於,中國海軍艦載航空兵有著豐富的使用卡-28以及卡-31直升機的經驗,飛行員可以更好地適應同為共軸旋翼直升機的卡-52K直升機。而且,卡-52K與卡-28以及卡-31一樣都採用TV3-117系列渦軸發動機。075型兩棲攻擊艦的機庫尺寸,特別是高度也是按照適應卡-28的高度數據來設計的。卡-28高5.4米,而卡-52K更低,只有4.9米,完全可以適應075型兩棲攻擊艦的機庫。

但是,相對於國產直升機來說,卡-52K直升機較為不利的方面在於:機載航電設備相對落後,而且無法與中國產機載武器彈藥兼容;該機的後勤保障今後要更多的依賴於俄方,而俄羅斯對於出口武器裝備的售後服務一向口碑較差。所以,中國海軍也有其他可選的機型,比如對直-10和直-19進行大改,使其能夠滿足艦載海上作戰需要。

近年來,中俄軍事關係進一步深化,軍事科技方面的合作也在增多,前幾年中國已經從俄羅斯引進蘇-35戰鬥機、S-400防空飛彈等先進武器,是否會引進卡-52K直升機,時間會給出答案。

相關焦點

  • 卡-52K艦載直升機:打造大洋「角鯊」
    儘管「符拉迪沃斯克」和「塞瓦斯託波爾」號兩棲攻擊艦的最終未能入主俄羅斯海軍,但新型卡-52K直升機仍將在俄海軍服役。俄羅斯國防部計劃將首批10架卡-52K直升機部署在堪察加半島,暫時執行岸基任務。這份合同對於俄羅斯來說也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結果,不僅獲得了大約9.5億歐元的賠償金,隨後還將與埃及國防部展開談判,籤訂一項卡-52K艦載直升機批量出口的訂單。據《簡氏防務周刊》的最新消息,俄羅斯海軍正在準備將卡-52K艦載直升機部署到「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上。毫無疑問,這種臨時舉措是確保「角鯊」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一步,將顯著增強航母編隊的反艦能力,有效提升攻擊能力。
  • 卡-52K未列中國採購清單,俄直總監親赴珠海推銷,量產要等三四年
    得益於共軸對轉雙旋翼布局的設計,以及威猛的造型,俄羅斯卡莫夫卡-52「短吻鱷」武裝直升機的最新型號卡-52K「白斑角鯊」艦載武裝直升機受到廣大中國網友的喜愛
  • 俄羅斯卡-52K武裝直升機
    2011年10月,俄海軍訂購兩艘法國「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俄國防部同時訂購了32架卡-52K「海甘藍」艦載武裝直升機。
  • 075搭載俄最強武裝直升機,奪島主力火力值拉滿
    K52還宣稱可以外掛兩枚發射全重500公斤級的反艦飛彈,能直接打擊中大型水面艦艇,而大多都其他型號的武裝直升機,只能掛載1枚300公斤級以下的反艦飛彈。簡單說,載彈量大就是K52最大的優勢,堪稱俄制主戰裝備火力喪心病狂的典型代表。從性能指標來看,K52不亞於美國的長弓阿帕奇重型武裝直升機,它倆誰是「世界最強重型武直」也一直有爭論。
  • 俄羅斯海軍的新玩具,卡-52K「白斑角鯊」艦載武裝直升機
    作為卡莫夫卡-52「短吻鱷」武裝直升機的最新型號,卡-52K艦載型被用於部署在俄海軍未來大型兩棲攻擊艦上支援登陸作戰,其主要任務包括在陸地和海上進行武裝巡邏
  • 分析卡-52K進中國的傳言:最多測試和過渡而已.
    這些網友的推理如下:中國記者去俄羅斯探訪生產卡-52的工廠→中國要進口卡-52K→卡-52K上中國的兩棲攻擊艦或者航母。這個思維有點跳躍,居然有人猜測卡-52上艦,那多半是艦載專用的卡-52K了,分析一下,就知道它對中國的意義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 無奈又明智的選擇:深度解讀我國海軍選擇卡-52K,放棄武直十原因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經過多輪的談判,中國已經與俄羅斯籤訂引進36架卡-52K艦載直升機的協議,合同總金額為7.2億美元。
  • 俄羅斯卡-27PL反潛直升機
    卡-27PL也可裝備核武器。  卡-27PL的重量遠超卡-25PL,是一款重型艦載反潛直升機。其發動機功率是卡-25PL的2倍,飛行速度、作戰半徑也得到了提升。與卡-25的最大不同是,卡-27PL更換了新的「大腦」,被稱為蘇聯時期第一架數字直升機。該型機安裝了A-324近距無線電導航系統和「章魚」搜索瞄準系統。
  • 全方位淺析中國進口的俄制武裝運輸直升機Mi-171Sh-HV/VN
    全方位淺析中國進口的俄制武裝運輸直升機Mi-171Sh-HV/VN在2017年7月於俄羅斯莫斯科舉行的軍用運輸直升機國際航空航天展上,俄羅斯武裝運輸直升機MI-171Sh-HV首次亮相。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的介紹,這是一款米-8/17系列直升機的新升級型號,基於俄羅斯軍隊自用的米-8AMTsh武裝運輸直升機進行升級,主要用於出口。俄羅斯聯合直升機公司執行長安德烈·博金斯基(Andrey Boginsky)介紹,MI-171Sh-HV直升機主要是針對陸航特種作戰而設計升級,並吸收了有關敘利亞的戰地經驗,是一款貼近實戰,成熟耐用的武裝運輸直升機機型。
  • 直-20 新型直升機的艦載應用前景分析
    總體而言,卡-28的起飛重量大,有效載荷高,續航時間長,搜攻潛武器配備完善,而且可以在5級海況下執行任務,在反潛直升機中橫向比較,可以算具備了完善的反潛作戰能力。但是卡-28直升機也有其固有缺陷。主要是該型機為進口,數量較少,沒有可持續發展性。而且所配備的武器裝備為俄制,先進的國產反潛武器不能應用於該型機。
  • 中國海軍艦艇編隊中的「預警雙雄」,卡-31和直-18艦載預警直升機
    近日,中國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空警-600首次試飛成功,引起了國內外廣泛的關注。空警-600雖然已經首飛成功,但距離真正上艦還有較長一段路要走,而在目前我國海軍艦艇編隊中,真正擔任低空、超低空空情探測重任的則是兩款預警直升機,即卡-31艦載預警直升機和直-18艦載預警直升機。
  • 已經擁有了米28,俄為啥還要研發吼老貴的KA-52直升機?
    卡—50卡—50一舉拿下直升機的三項世界第一:第一種單座攻擊直升機;第一種共軸式攻擊直升機;第一種採用彈射救生系統投入現役使用的直升機KA-52米-28是單旋翼帶尾槳全天候專用武裝直升機,綽號為「浩劫」(Havoc)。米-28使用了大量先進技術。
  • 【轉載】俄羅斯恐怖直升機家族!(二)
    2006年5月,第一架批量生產的米-28N「夜間獵人」直升機已經完成工廠試驗,交俄羅斯武裝力量。       進入新世紀,俄陸軍航空兵的核心裝備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卻顯得技術落伍,難以承接重任。俄陸軍也想發展新型武裝直升機,又受經費嚴重製約,只能研製生產少量的卡-50、卡-52和米-28H等新型攻擊直升機。
  • 【深度】俄羅斯恐怖直升機家族!
    2006年5月,第一架批量生產的米-28N「夜間獵人」直升機已經完成工廠試驗,交俄羅斯武裝力量。進入新世紀,俄陸軍航空兵的核心裝備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卻顯得技術落伍,難以承接重任。俄陸軍也想發展新型武裝直升機,又受經費嚴重製約,只能研製生產少量的卡-50、卡-52和米-28H等新型攻擊直升機。
  • 中國共購1300臺俄制AL31發動機 俄媒體稱中國還得接著買
    俄國防產品出口公司領導層宣稱,在新籤的總額176億美元的合同中,中國的份額為12%,這即是說,雙方籤署了逾21億美元的新單。目前,已確切知道具體內容的合同總額為13億美元,其中6億來自對華出口52架米-171E多功能直升機,7億為140臺AL-31F航空發動機,將安裝在對華出口的蘇-27、蘇-30戰機,以及中國自行製造的殲-11B/BS、殲-15、殲-16戰機上。
  • 獨家|印度買二手「海鷹」取代卡27 俄專家:傻瓜!
    但考慮到因印度急需,這批「海鷹」是以「飛機墳場」中存放的美國海軍二手「海鷹」升級而來,加上包含飛機日後的備件,以及為印度從零開始建立美制艦載直升機的使用體系,8000萬美元的單價不算太黑。需要指出的是,這批直升機雖然是美國海軍退役裝備,但不僅飛行時數很少,而且在「飛機墳場」中一直得到最高等級維護。
  • 中國版「超級種馬」服役,能取代米-171,減少我們對俄制米-171的依賴
    直-20主要靠側面的推拉門上下機在此之前,中國陸軍主要靠俄制米-171系列直升機來解決這個問題。俄制米-171直升機設計有尾部艙門,能夠容納「山貓」等小型空降突擊車和較大尺寸作戰物資的裝卸作業。米-171系列則有尾艙門1991年,中國首次從俄羅斯進口了60架米-171直升機;2002年進口了35架、2004年進口了26架、2009年進口了32架、2014年進口了52架、2019年-2020年進口了86
  • 巴鐵捨棄直-10,購買俄制米-35直升機,專家一針見血說出真相
    在此次宣布巴鐵將向俄羅斯購買上述武器裝備的同時,巴伊瓦還透露稱,不久前巴基斯坦還與俄羅斯籤署另一份軍火採購協議,採購對象就是俄制的米-35武裝直升機。巴基斯坦購買米-35武裝直升機最早是2015年的事情,俄羅斯於201年首次向巴基斯坦方面交付了四架米-35M型武裝直升機。這回再次訂購,說明巴基斯坦方面對米-35M直升機很滿意。
  • 俄軍用發動機被卡脖子揭示現實,中國發動機產品線強太多
    VK-2500發動機用於俄軍多款主力武裝直升機,去年我國也買了多臺該型發動機在蘇聯時代,克裡莫夫設計局研發成功TV3-117渦軸發動機,生產則是由扎波羅日航空發動機廠負責。但是,蘇聯解體後,克裡莫夫設計局歸屬俄羅斯,而扎波羅日航空發動機廠歸屬烏克蘭。這樣,兩家企業的合作就從原來的國內協作成了跨國合作。
  • 中國海軍第一種實用艦載反潛直升機,上世紀90年代驅護艦唯一選擇
    人民海軍艦載直升機部隊起步雖晚,但經過這些年從無到有,從進口到國產的發展,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目前裝備有直-8、直-18、直-9、卡-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