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購1300臺俄制AL31發動機 俄媒體稱中國還得接著買

2022-01-18 圖說軍事

【鷹眼圖說軍事 海外評中國第1期】據俄羅斯媒體報導,2011年,俄軍用產品對華出口突破19億美元,2012年亦有增長。俄國防產品出口公司領導層宣稱,在新籤的總額176億美元的合同中,中國的份額為12%,這即是說,雙方籤署了逾21億美元的新單。目前,已確切知道具體內容的合同總額為13億美元,其中6億來自對華出口52架米-171E多功能直升機,7億為140臺AL-31F航空發動機,將安裝在對華出口的蘇-27、蘇-30戰機,以及中國自行製造的殲-11B/BS、殲-15、殲-16戰機上。所以近年來,中國購買俄軍軍火數額沒有大幅下降,主要還是因為中國還在大量購買俄制發動機。

自近日我軍殲-11D戰鬥機試飛之後,圍繞著蘇-27、蘇-35和殲-11系列的爭論又起波瀾。我們都知道殲-11系列在性能上與俄製版本的差別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發動機的選擇。眾所周知,殲-11B使用太行發動機服役於南海艦隊航空兵,並且在2014年和2015年,與美國P-8反潛巡邏機的對峙中表現了良好的機動性能。但另一方面,我軍大部份新一代戰機的試飛還是在使用了俄制AL-31F發動機(包括殲-10B/C戰鬥機、殲-15/殲-15S艦載戰鬥機、殲-16雙座多用途戰鬥機、殲-20戰鬥機等在內)。那麼AL-31發動機在中國到底是個什麼狀態呢?軍事學者今天試著做個了總結。

圖片為中國為殲10戰鬥機購買的AL-31FN發動機,它是俄羅斯專門為中國的殲10戰鬥機研製的特別改進型號,累計已經出口中國大約350至400臺。據俄羅斯媒體稱,在過去10年乃至未來若干年,對華航空發動機出口將繼續維持高位。雖然中國的航空製造商成績亮眼,但飛機發動機製造仍是中國軍工行業最薄弱的環節。目前,在中國製造的第四代戰機中,所有5種主要機型皆使用的是俄制發動機:殲-15的AL-31F、殲-10的AL-31FN、FC-1「梟龍」的RD-93以及運-20和轟-6K使用的D-30發動機。

據悉,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訂購了100餘架蘇27和蘇30戰鬥機,這些戰鬥機直接從俄國飛來,當然也帶來了AL-31F型發動機。蘇27的數量約為75架,蘇30MKK/MK2的數量約為95架,兩者加起來是170架。那麼隨飛機配置的發動機就有340臺,甚至更多一些。根據中俄的生產協議,中國從俄國進口零配件組裝生產殲11戰鬥機,總數量約200架。其中頭100架按照協議生產完畢,消耗約200臺AL-31F發動機。但是隨著殲11B的試飛和生產,國產太行發動機的換裝也提上日程,但殲11B的頭一批次還是安裝有AL-31F發動機,此後換裝渦扇-10A。這樣一來,殲11的AL-31發動機應當有250臺左右。2011年年初,中國向俄國訂購了150臺AL-31F,用於蘇27、蘇30和殲11的老發動機換裝。

由於太行發動機仍然不可靠,殲-10戰鬥機的現有四個型號和七個主要批次均沒有採用國產發動機,導致中國幾乎每年都要進口俄制AL-31F、AL-31FN系列發動機。根據外媒統計,目前這兩型系列發動機的累計進口量高達550至600臺,甚至超越俄羅斯空軍,成為AL-31系列發動機的第一大用戶,也是俄羅斯航空發動機的第一出口市場,俄羅斯媒體甚至狂妄地宣稱,「中國未來還要接著購買大量俄制發動機,直到2030年才能結束大量購買的現實」。

為了給殲-10戰鬥機提供動力來源,俄羅斯「禮炮」公司曾執行過數份向中國提供AL-31系列發動機的合同,分別是:2003年54臺,2007年100臺,2009年122臺。這三份合同加起來是276臺發動機,正好符合殲-10A戰鬥機的產量。新一份發動機出口合同籤署於2011年6月初。當時中方總共訂購了123臺AL-31FN發動機,總價值超過5億美元。這批發動機被用來裝備中國自行研製的殲-10多用途戰鬥機。也有消息說,2012年初,中國又向禮炮公司訂購了150臺發動機。這兩份合同加起來總共是270臺發動機,應當是為殲-10B/C戰鬥機準備的,也就是說殲10B的產量可能也會超過200架。

圖片為俄羅斯向中國出口的AL-31F發動機,這種發動機被廣泛應用於殲-11A、殲-11B早期批次和殲-15戰鬥機上,太行發動機在性能穩定之後,殲-11B、殲-11BS和殲-11D戰鬥機均沒有再使用俄制AL-31F發動機,但為了適應海上起降安全的考慮,中國海軍的殲-15戰鬥機還在使用AL-31F cep.3艦載戰鬥機特種發動機。

軍事學者認為,2011年7月,中國再度購買了120臺AL-31FN,而2012年初,可能又購買了140臺,那麼未來殲-10B/C的產量應該會超過200架。如果國產渦扇-10A及時供應給了殲10,可以將部分AL-31FN轉為儲備。AL-31FN總數436臺。可以預計,未來殲-11D、殲-15S和殲-16都會以國產渦扇-10A作為主要發動機選項;而引進的AL-31FN則會交給10B或殲-10C使用,上述俄制AL-31發動機合計為1300臺左右,未來不排除購買200-500臺M99或其他AL-31改進型發動機的可能性,也就是說,中國最終需要購買1800臺俄制AL-31。


鷹眼圖說軍事,用圖說軍事的微信自媒體,認認真真做軍事原創,我們讓事實說話,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tsjunshi(長按可複製)

相關焦點

  • 中國早已擺脫俄制武器依賴,印度為何還在當冤大頭?
    印度和中國是俄制武器的重要購買國,都曾大量購買俄制戰機合艦艇。
  • 中國花51億元買400臺發動機,供國產「獵鷹」/「教練-10」用,為何不用國產航發?
    近日,烏克蘭的馬達西奇公司又傳出了新聞,該公司於近期,與中國國內某航企,籤署了一份合同,由馬達西奇公司向中國提供400臺的AI-322渦扇發動機
  • 俄關鍵時刻送中國一定心丸,100臺發動機加速交付
    既然印度想要死磕到底,中國也願意奉陪。為應對目前緊張軍事局勢,我國急需更多適合高原作戰的直升機,來提升部隊陸航高原作戰能力。俄制VK-2500PS-03 渦軸發動機俄羅斯發動機的性能和可靠性都非常優秀,其發動機很受廣大客戶認可和青睞,就比如俄羅斯VK-2500PS-03渦軸發動機,這款發動機能夠在海拔數千米以上的高原山地上正常運轉。
  • 又買發動機!馬上2021年了,中國怎麼還從各獨立國協國家搞發動機?
    此外,俄羅斯方面還向中國出口了21架「安薩特」小型直升機,該機2018年曾在第十二屆珠海航展上展出過,2019年獲俄羅斯國家出口許可。這是一種3噸級的小型直升機,艙內載重量1噸上下,暫不清楚這21架飛機的最終用戶是誰,甚至連是不是軍用都不清楚。
  • 中國有多少戰機用俄制發動機?型號超過12種,均已有國產替代品
    而前段時間,網上傳出運-20大型運輸機裝備4臺WS-20發動機成功首飛的消息,先進的WS-20發動機也即將正式裝備到運-20上服役,運-20和WS-20終成眷屬,意味著中國在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領域取得階段性突破。
  • 外媒稱中國戰機不再被發動機拖累:中國兩全新發動機進展震撼曝光
    【鷹眼圖說軍事 鷹眼快評欄目第135期】而此時,中國戰鬥機正在和俄制米格-29戰鬥機爭奪孟加拉國戰鬥機訂單,俄羅斯的用意再明顯不過,就是通過發動機來讓中國梟龍在競標中敗下陣來。2015年6月和11月,英國《簡氏防務周刊》連續報導了中國兩款全新中等推力軍用發動機的研製進展,據外國媒體稱,中國在2008你那開始研製一種以RD-93發動機為基礎的反向測繪發動機——WS-13「泰山」,該發動機的推力比俄制的
  • 渦扇15曝推力損失大問題,殲20還是要買蘇57的發動機?
    在文章末尾俄媒說:「中國軍事專家指出,進口蘇-57的這種特殊方案是可以接受的。中國的發動機技術就是這樣被鍛造出來的。」那麼渦扇15發動機研製真的出問題了嗎?殲20又要用回俄制發動機嗎?中國就一定會買蘇57的發動機嗎?
  • 美刊稱殲-11現代化技改體現中國特色:唯發動機欠佳
    殲-11的後續版本以及同樣源自「側衛」戰鬥機設計的殲-15和殲-16,代表著中國生產可投入到周邊海域爭議的遠程第四代戰鬥機的前沿成果。但中國工程師還需要找到辦法解決國產噴氣發動機的缺陷。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7月24日報導稱,事實上,殲-11B戰鬥機在許多方面都很現代化並具有中國特色,如飛行員顯示系統和「全玻璃化座艙」、機載制氧系統(幫助飛行員在高空或做高難度飛行時保持意識),以及飛彈來襲光學預警系統等都是全新裝備。
  • 中國最強戰機已採用國產發動機!俄羅斯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此外,有分析人士指出,俄羅斯之所以加速對華出口蘇35戰機,極有可能是因為中國研製的殲11D戰機即將服役。眾所周知,中國在1990年代初成功從蘇聯引進前兩批共48架蘇-27的同時,也引進了其生產線,開始以中航工業沈飛公司為基地,計劃製造200架代號為蘇-27SK的國產化戰鬥機,也被稱為殲-11或殲-11A。
  • 殲20開始裝備國產發動機,推力超130千牛,大於俄制發動機
    發動機號稱是"工業王冠上的明珠",而戰鬥機所使用的大推力小涵道比發動機,更是精品中的精品,如今全球真正能夠生產大推力戰鬥機發動機的國家,只有中美俄三國,英法兩國只能生產中等推力的戰機發動機,其他國家基本上不具備研製生產戰鬥機發動機的能力。
  • 直20已經服役,為何繼續進口數百臺俄制發動機?差距終於顯現
    近日,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的消息,當前俄制VK-2500PS-03渦軸發動機已經在華取得適航證書,而這款發動機的產能也已經達到了年產300
  • 【行業新聞】中國已經造出蘇-35國產版本 配備WS-10發動機
    外部因素迫使中國研發國產發動機 研製出蘇-35國產版本軍事觀察家稱,在沒有按時獲得俄制發動機和被迫研發國產發動機以後,中國準備推出安裝國產發動機的新型戰鬥機殲-11D。軍事分析人員指出,中國在軍事技術方面取得的進步不僅包括提升了國產渦扇發動機的性能,也包括增強了雷達系統的偵測能力,表明中國新一代戰鬥機不會再依賴俄制發動機。
  • 巴鐵捨棄直-10,購買俄制米-35直升機,專家一針見血說出真相
    在此次宣布巴鐵將向俄羅斯購買上述武器裝備的同時,巴伊瓦還透露稱,不久前巴基斯坦還與俄羅斯籤署另一份軍火採購協議,採購對象就是俄制的米-35武裝直升機。巴基斯坦購買米-35武裝直升機最早是2015年的事情,俄羅斯於201年首次向巴基斯坦方面交付了四架米-35M型武裝直升機。這回再次訂購,說明巴基斯坦方面對米-35M直升機很滿意。
  • 直20已批量服役,解放軍為何還進口俄制米17?現在還真離不開它
    如今我國直20已批量服役,卻有報導稱,可以說,當今中國的直升飛機工業已有了長足的發展,直-18、直-8G、直-20、直-8 L等中大型運輸直升機相繼進入量產和服役。很多人都開始想要純國產的陸航直升機部隊了,但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又要引進俄制米17運輸機呢?
  • 中國渦扇20發動機終於曝光了!一張圖就讓軍迷徹底沸騰了
    圖為渦扇20發動機測試畫面【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1389期】近日,據俄羅斯消息報發表文章稱,中國空軍正在測試最新研製的渦扇20發動機,從已經曝光的照片可以知道,渦扇20已經安裝在中國試飛院的發動機空中測試平臺上
  • 太行發動機是中國戰鬥機的「心臟」,我們的中國心
    上圖為裝備俄制AL-31發動機的殲-10A戰機,下圖為裝備國產「太行」發動機的殲-10B戰機長期以來,中國空軍一直飽受缺乏先進國產航空發動機的困擾
  • 中美俄狙擊槍射程是多少?美國1800米,俄1300米,中國是多少
    目前世界上誕生了不少專用制槍械,它們經常被用於各種不同的作戰場景中,極大程度上促進了相應戰局的轉變,就比方說狙擊槍。我們將世界上先進的狙擊槍進行對比,你知道中美俄三國的狙擊槍的最遠射程是多少嗎?下面我們來具體介紹一下。
  • 傳說俄制PAKDA即將問世,比美制B-2還強?先別研究,發動機還沒成
    除了正在努力實現圖160恢復生產問題之外,還在研發下一代的戰略轟炸機:PAK DA,人們一直傳說,俄制PAKDA即將問世,可惜呢,這款轟炸機一直相當的神秘,幾乎沒有對外公開任何有關的信息,雖然傳說在2020年已經開始製造原型機,但是人們依然表示懷疑,那麼款轟炸機到底什麼樣,是否比美制B-2還強?
  • 不止由於單發:俄制發動機存在致命缺陷
    本文解讀殲-10系列與各型發動機之間的歷史糾葛。  一:俄制AL-31F系列發動機挽救了殲-10項目  根據《中國航空工業大事記》的記載,殲-10的發動機選型會議是由航空工業部科技委於1983年6月9日-16日在北戴河召開的。會議上提供了三種發動機備選,分別是渦扇六改、渦噴15、太行發動機。
  • 俄軍用發動機被卡脖子揭示現實,中國發動機產品線強太多
    VK-2500發動機用於俄軍多款主力武裝直升機,去年我國也買了多臺該型發動機在蘇聯時代,克裡莫夫設計局研發成功TV3-117渦軸發動機,生產則是由扎波羅日航空發動機廠負責。但是,蘇聯解體後,克裡莫夫設計局歸屬俄羅斯,而扎波羅日航空發動機廠歸屬烏克蘭。這樣,兩家企業的合作就從原來的國內協作成了跨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