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51億元買400臺發動機,供國產「獵鷹」/「教練-10」用,為何不用國產航發?

2021-02-22 書劍雜談

近日,烏克蘭的馬達西奇公司又傳出了新聞,該公司於近期,與中國國內某航企,籤署了一份合同,由馬達西奇公司向中國提供400臺的AI-322渦扇發動機。合同總價值為8億美元,按照目前的匯率計算,折合人民幣約51億元。

AI-322渦扇發動機

這份合同的關鍵點在於,目前中國國內使用AI-322渦扇發動機的機型,只有一款,那就是L-15「獵鷹」高級教練機。當然,該機目前也已經被中國空軍和中國海軍航空兵大量採購,獲得了「教練-10」的裝備編號。

主要是給「獵鷹」/教練-10使用

「獵鷹」/教練-10這款高級教練機比較特殊,除了是中國空軍和中國海軍航空兵的高級教練機之外,同時也是中國目前比較熱門的外貿機型。因為其本身也具備了一定的空戰能力和對地攻擊能力,所以部分國家也把L-15「獵鷹」高級教練機當成輕型戰鬥機來使用。

「獵鷹」的外銷成績不錯

「獵鷹」高級教練機從設計之初,使用的是捷克生產的DV-2S渦扇發動機,但是從03號原型機開始,「獵鷹」高級教練機就開始使用烏克蘭的AI-222系列渦扇發動機。早期「獵鷹」高級教練機使用的是AI-222-25渦扇發動機,無加力,因此無法進行超音速飛行。而從2009年開始,裝備了有加力的AI-222-25F渦扇發動機,具備了超音速飛行能力。

有俄制部件的是AI-222

但早期的AI-222系列渦扇發動機,還有35%的俄制零部件,在俄羅斯與烏克蘭鬧翻之後,烏克蘭自行完成了這35%零部件的國產化工作,並將完全自產的AI-222發動機改名為AI-322發動機。

除了此次增購的400臺AI-322渦扇發動機外,中國此前在2016年也進口了250臺的AI-322渦扇發動機。因為要預留一部分發動機作為備用發動機,所以此前250臺的AI-322渦扇發動機,總共只生產出了100多架「獵鷹」高級教練機,再加上此次的400臺發動機,「獵鷹」/教練-10的生產總數,應該能達到300多架的規模。

目前來看發動機是夠用了

雖然目前已經出口了一部分的「獵鷹」高級教練機,但是從2020年的整體情況上來看,國內對「獵鷹」/教練-10高級教練機的需求遠高於國外,因此,這400臺AI-322渦扇發動機,大部分應該是供給國內的教練-10高級教練機使用的。

中國空軍的教練-10高教機

中國空軍在2020年曾經短暫試驗了,讓飛行學員在初級教練機飛行訓練結束後,直接上教練-10高級教練機飛行,效果非常不錯。因此,中國海空軍未來可能大規模推廣這種飛行員培訓模式,對教練-10高級教練機的需求將會進一步提升。

其次,是中國海空軍正在推進老式教練機的退役,殲教-7戰鬥機首當其衝。空軍計劃在2025年前,完成所有殲-7系列戰鬥機的退役工作,而殲教-7戰鬥機自然也在其中。殲教-7退役後的空缺,自然不可能僅靠教練-9來填補,也需要教練-10高教機來填補。

殲教-7正在逐步退役

目前國內中文網際網路對於這筆交易的爭議點,在於中國為何還要一次性從國外採購這麼多的航空發動機,國內沒有這種類型的渦扇發動機嗎?為何不採購國內相關航發產品來取代AI-322渦扇發動機?

這也是主要的爭議點

AI-322渦扇發動機,是一種軍用小涵道渦扇發動機,其推力在5噸以下。而目前國內正在大規模生產的「太行」等國產航發,屬於大推力發動機,兩者不是同一種類型的產品。換言之,即使「太行」發動機的產量足夠,硬給「獵鷹」高教機使用,也需要對後者進行重新修改。

這款發動機的推力也不是很大

而軍用小涵道渦扇發動機,目前國內只有少部分機型和部分巡航飛彈可能會用到,如果大力投入研發,反而可能會造成浪費。此前中國嘗試直接收購馬達西奇公司,也有這部分的考慮。

大推力航發是國內的重點關注方向

所以,針對此次400臺AI-322渦扇發動機的採購,看作是一筆正常的商業交易就可以了,實際產生的不利影響並沒有多大。給國家和相關的科研人員一點時間,這種問題遲早能解決的。畢竟軍用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才是真正要命的東西。

圖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馬達西奇獲得中國400臺航發大單,美國卻不樂意了
    烏克蘭《防務快報》網站日前發布消息稱,烏克蘭航發巨頭馬達西奇近期與中國籤訂了一筆供應400臺AI-
  • 被中國「趕鴨子上架」?30年沒造好的國產航發,在印度起死回生了
    「卡佛裡」的亮相讓人們想起了這個印度人30年沒造好的國產航發,原本印度人都放棄了,如今為何又要起死回生了?在上世紀80年代,印度有一項國產輕型戰鬥機的研製計劃,而這個計劃的衍生物便是我們熟知的LCA「光輝」戰機。在當時,印度人對這項計劃相當有自信,並且認為是軍工國產化的開端。在1986年。
  • 成飛官宣,殲10C換裝國產發動機!背後有兩大深層意義
    日前,一架安裝國產太行發動機的殲-10C,出現在成飛的宣傳片中,這絕不是剪輯師手滑,就是明擺著給大家看的。殲-10戰機已服役多年,但始終沒有批量列裝太行發動機,而是一直使用進口自俄羅斯的AL-31FN。
  • 國產教練機發展簡介
    今天就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教練機的發展。中國教練機的發展大致是一個從無到有,從仿製到自研的過程。早期人民空軍成立的時候,基礎比較薄弱,國內也沒有航空工業,裝備都是繳獲的,這段時期的教練機可以說是有什麼用什麼,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一看揚基的《人民空軍七十年簡史》,前幾篇詳細介紹了人民空軍的建立和東北老航校的往事,連結如下。
  • 中國主要戰機發動機九成國產
    中國空軍大校吳國輝對媒體表示,在中國主要作戰飛機中,國產航空發動機已經佔到了90%左右的比率。
  • 國產CJ-1000AX大發動機首次點火試驗成功!
    中國航發研製的大客發動機驗證機首臺整機點火成功!
  • 國產最大渦扇發動機亮相 CR929將有強勁中國心
    中國航發在珠海航展上面公開的AEF3500渦扇發動機,它是迄今為止推力最大的國產航空發動機2018年珠海航展國產航空發動機進展如何最令人期待
  • 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助力C919國產航發CJ-1000AX完成首臺整機裝配
    據工信部官網日前消息,2017年12月25日,大型客機發動機驗證機(CJ-1000AX)首臺整機在上海完成裝配,同時該發動機的核心機實現了100%
  • 韓國五代隱身機首臺F414航發交付,和我國渦扇20對比性能怎麼樣?
    韓國國產的第五代隱身戰機KF-X交付了首臺F414-GE-400K發動機,預計2021年將下線。
  • 國產渦扇-15航發03批次悄然交付,性能遠勝美國注水F-135發動機
    據悉,渦扇-15是中國的第四代航空發動機,該發動機對標日俄的五代渦扇航發。對於渦扇發動機的消息也一直不斷,也是所有軍迷們期待的。據網上消息,有關部門曝光了有關渦扇發動機的消息,那是在一份獲獎名單上,上面顯示:「基於MBD的XX-15發動機03批進氣匣結構設計研究」,上面的「XX-15發動機」不久是我們一直關注的渦扇-15發動機嘛,從上面可以看出至少的03批次。
  • 【行業新聞】中國已經造出蘇-35國產版本 配備WS-10發動機
    外部因素迫使中國研發國產發動機 研製出蘇-35國產版本軍事觀察家稱,在沒有按時獲得俄制發動機和被迫研發國產發動機以後,中國準備推出安裝國產發動機的新型戰鬥機殲-11D。軍事分析人員指出,中國在軍事技術方面取得的進步不僅包括提升了國產渦扇發動機的性能,也包括增強了雷達系統的偵測能力,表明中國新一代戰鬥機不會再依賴俄制發動機。
  • 烏克蘭緊抱美大腿,中國為何還要給它送50億?真正原因令國人振奮
    圖為AI-322發動機最近,中國再次大批量購買烏克蘭發動機,這次中國從馬達西奇公司引進了400臺AI-322發動機,
  • 首臺國產大發CJ-1000AX組裝完成
    國人徹底振奮了,C919的國產發動機長江1000的整機驗證機完成裝配!
  • C919大飛機即將換上「中國心」!最新國產航空發動機橫空出世!
    新年新氣象,2018剛開年,工信部就給大家送上一份「開年大禮」:咱們的首臺國產大型客機發動機的驗證機(CJ-1000AX
  • 中國航母教練機真的很「差勁」嗎?
    那麼,中國海軍為何選擇性能相對「平庸」的「海山鷹」為艦載教練機?「獵鷹」在未來是否有機會登上中國航母甲板呢?請看花熊的分析:而這,正是洪都公司的「獵鷹」教練機最缺乏的(目前「獵鷹」裝備的是烏克蘭生產的發動機)。
  • 中國向「動力沙皇」拋出大單:400臺航空發動機,總價8億美元
    據美國《國防博客》網站1月16日報導,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與中國企業近日籤署了一份重量級訂單,中方一次性訂購了400臺AL-322航空發動機,總價8億美元,是馬達西奇公司近年來的最大訂單。報導稱,AL-322是我國殲教-10教練機的發動機。
  • 俄羅斯人認為殲-20離不開俄航發,但SIPRI告訴了他們一個壞消息
    在證實「太行」殲-20入列中國空軍後,俄媒發文稱將來殲-20戰機要大規模量產,依舊不開俄航發。  此前殲-20戰機使用的便是俄羅斯AL-31航空發動機,此外俄媒還認為,中國近年來在俄羅斯採購蘇-35戰機與S-400防空飛彈,將來還會繼續採購俄羅斯武器裝備。實際上俄羅斯一直將中國視為重要的武器市場,因此發出這樣的聲音也很正常,但SIPRI告訴了他們一個壞消息。
  • 中國大飛機發動機的十字路口
    有了渦扇-20,為何又有一個渦扇-18?中航商發的CJ-1000A,以及SF-A又是啥?本期為您解讀中國大飛機發動機。在國內航發生產企業中,成發可以說是底子最薄弱的,在渦噴-6發動機之後就沒有過一個發動機批產型號,僅僅參與過渦噴-13的早期試製。在殲-6大面積退役後,成發一度只能靠為強-5配套的50年代水平的渦噴-6生產備件生存。
  • 既然運-10早就成功飛行,為什麼還花700億元重新研發C919呢?
    據中國商飛介紹,C-919大客機在項目啟動之初,預算就已經高達700億元左右。於是有人提出,我國在1980年就首次試飛成功了運-10大型客機。為何不能利用運-10的基礎技術來研發C-919大型客機呢?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 【成長路】外國發動機 VS 我國發動機
    可以很直觀地看到 在這個殘酷競爭的人類金字塔上 中國目前距離塔頂還真是有段距離的。工業之花 人類工業皇冠上的明珠:航發 渦扇航發 大涵道大推力高性能高可靠度渦扇航發。可也同時是我們目前怎麼繞也繞不開的心臟病。一、航發為什麼這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