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運-10早就成功飛行,為什麼還花700億元重新研發C919呢?

2021-02-07 飛機維修磚家

研製大飛機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不僅需巨資投入,還吸引著來自五湖四海的製造商和供應商。據中國商飛介紹,C-919大客機在項目啟動之初,預算就已經高達700億元左右。於是有人提出,我國在1980年就首次試飛成功了運-10大型客機。為何不能利用運-10的基礎技術來研發C-919大型客機呢?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因為「運-10早就成功」這個說法是毫無根據的,無從談起,運-10隻是階段性的試飛成功,從沒有研發成功。


實際上,儘管運-10「成功飛行」,那只是開始試飛,仍然有很多試驗沒有完成,距離研發成功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運-10由於項目論證和市場定位等問題,導致這款飛機不能成為一款合格優秀的大型客機,而且運-10的很多設計也比較落後。所以中國發展C-919客機時,自然不能採用運-10的原始設計方案,必須全新設計研發。



要了解運-10為什麼不能成為一款合格優秀的大型客機,還要從運-10項目的「上馬」原因說起。實際上,運-10項目在1970年開始確立時是比較突然倉促的,甚至沒有經歷過前期科學系統的項目上馬論證工作,主要是領導人直接拍桌子就決定了這個項目。運-10其實是一款專機,項目的定位是國家領導人的專機,總體要求是能夠直航阿爾巴尼亞。最初並沒有考慮到商業化客機的規範需求,這意味著運-10必然不能成為一款合格的能夠投入商業運營的大型客機。



運-10之所以能夠造出原型機,並成功試飛,主要原因是放寬了規範、標準和技術條件,而且採用了不少國外成熟設備。例如資料顯示,運-10採用了50多項國外成熟產品,其中就包括至關重要的發動機,如果沒有引進波音707使用的JT-3D發動機,以當時中國的實力,很難研發出和運-10配套研發的渦扇-8發動機,屆時運-10的成功首飛和後續試飛自然也無從談起了。


整個運-10項目都帶著非常濃重的政治任務色彩,甚至「首飛就是勝利了」,所以為了迅速完成首飛,運-10很多一時難以解決問題和重要試驗都被「暫時」迴避。這意味著運-10本身就帶有「暗疾」,帶有很多局限性。如果未來想要真正成為一款合格的大型客機,還是需要返回來重新走完全部研發試驗流程。



如今仍然有不少人認為當初只要中國在運-10項目上再堅持一下,再多一點的資金投入。運-10項目就能取得成功,中國也就能夠擁有自己的大型客機了,屆時中國的大型客機發展之路也會由此開始,一直改進發展下去,這過於樂觀了。


運10項目總共花了5.4億元人民幣,此外80年代初還追加1.7億元研製資金和1.6億流動資金,以及為渦扇8發動機研製另外投入1.84億元。共計為10.64億元人民幣。


 在1978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只有3600億元人民幣,外匯儲備僅1.67億美元,這意味著運-10的研製資金要佔到當時中國年國民生產總值的萬分之三。如果按2018年中國GDP90萬億元的規模計算,運-10佔用全國GDP 萬分之三的投資比例就是2650億元,這還是中國以世界第一的高速經濟發展得到的GDP。而C-919的研製資金僅為700億元,由此可見運-10飛機投資之大。


為了研製運-10的巨額資金,國家在1972年停掉了大型遠程轟炸機項目,停掉了遠程戰鬥轟炸機項目。我們空軍研製殲-8戰鬥機,包括發動機在內的總投資才2.63億元,運8軍用運輸機的研製也只花了1.4億元人民幣。運-10如果達到合格的商業運營階段,花的錢可能會高達幾百億人民幣,這是個無底洞。



1970年與運-10同時立項的大工程,還有701工程(長徵4號火箭)、718工程(遠望號航天測量船)、728工程(秦山核電站)工程等十幾個巨型工程,其中運10位列第八項,被命名為708工程。事關國家安危、民族存亡的項目,我們國家都勒緊褲帶咬牙堅持搞了下來,例如兩彈一星,洲際飛彈、核潛艇工程等等,這些都是新中國為了實現本土的絕對安全,安身立命的玩意,是舉國之力搞出來。像運10這種類似領導人玩具一樣的工程,其級別和重要性完全不能跟兩彈一星比擬。



C919,是繼運-10後我國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民航大飛機,標準載客158人,最大航程5500公裡。中國的大飛機項目是許多人、幾代人努力奮鬥而來的,其中包括運-10那一代人。中國在大型客機領域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並不是阻礙中國發展大型客機的門檻。如今中國新發展的C919客機吸取了運-10項目的教訓,現在是穩紮穩打,一步步完成所有研發試驗工作,只有這樣,中國發展國產客機的道路才會越來越寬廣。

相關焦點

  • 運十下馬的經濟帳和中國汽車工業的恥辱——寫在C919首飛之際
    從1970年立項到1986年下馬,即使按照認為運十花錢太多的科羅廖夫的說法,也不過十個億「運十工程總投資花了5.4億人民幣……這5.4億元投資,還不包括1980年代初,上海的研製方找出一些理由,向國家索要的追加1.7億元研製資金和1.6億流動資金。此外,國家還要為渦扇8研製另外投入1.84億元。這些總計10.54億元」。
  • 從運十下馬到C919首飛成功
    1980年9月26日,運十02號原型機完成首飛,到1984年為止,先後在北京,哈爾濱,烏魯木齊,廣州,昆明和拉薩完成功試飛。但是,一邊是科研人員的埋頭苦幹,一邊有人卻對國產大飛機漠然以對。1981年1月,當時的民航總局就向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打了個報告-《對國產運十飛機的幾點看法》,事實上等於告訴中央,民航不會採購運十客機,那怕你成功試飛N次。6月份上海市和三機部也向中央政經領導小組寫報告,建議繼續開展運十研製,但沒有得到答覆。
  • 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成功,意味著什麼?
    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就曾研製過運-10客機,並完成了包括青藏高原在內的多地試航。關於這型飛機的出生及夭折,相信很多網友都有所了解。在此,我們謹向那一代航空人致敬!C919使用了美法合資CFM公司的LEAP-1C的發動機,其實波音與空客的飛機也用了這個發動機,C-919用了它可以消耗比同級別飛機少15%的燃油,降低10%的座公裡直接使用成本,還可以減少50%的碳排放量,別人的好東西可以拿來用為什麼不用呢?國內無法提供能滿足適航標準的發動機,因此去採購,這本身就很正常。無論是波音還是空客,都採用這種方式。
  • 解密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
    那也意味著今年年底我國新一代的支線飛機將取得中國民航局型號合格證,達到交付狀態,明年投入客戶進行航線商業運營。  中國大飛機開始結構總裝 蓄勢待發  今年10月29日,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噴氣式支線客機ARJ21-700飛機,在以成都為中心開始模擬航線運行試飛。
  • FYCYC-ARJ21-700 Demo發布!
    先做一個小科普,以便大家了解我們做了什麼~Prepar3D V5: 是由Lockeed Martin公司維護運營的最成功的模擬飛行平臺之一(繼承自模擬飛行10),V5表示其是第五個版本。簡稱P3D或P3DV5。
  • 剛剛,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起飛,已獲570架訂單,沒想到內幕那麼多……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嚴凱5月5日下午14:01,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在接到塔臺的指令後,從上海浦東機場第四跑道成功起飛,將在空中飛行90分鐘左右。銀河證券則預測,C919 成功進入市場後,總銷量有望達到2000 架次左右,將開啟一個規模達萬億元的市場。我國發展大型客機的經驗最早可溯源到上世紀70年代。1970年,中央批准「運十」項目,將其納入國家計劃。據統計,當時全國共有21個省、市、自治區300多家工廠、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參加了運十飛機的研製。可以說,運十的研製過程可謂舉全國之力。
  • 超炫的特技飛行高科技的戰機無人機,讓人熱血沸騰的珠海航展最全觀展攻略
    據悉,新的航空航天博覽會館花費近6億元修建而成.在第11屆航展飛行表演之際,空軍試飛員將駕殲-20飛機進行飛行展示,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隱身戰鬥機首次公開亮相,該機的出現可比肩美國生產的F-22戰鬥機。屆時,「黑絲帶」的身影將如何展現在珠海上空,值得矚目。除殲-20外,運-20、轟-6K、空警-500、殲-10B等18型飛機、地導、雷達等主戰裝備及39型配套武器等共110餘件成體系參展,50%是首次公開亮相。
  • 運油-20研發加速,印媒酸了:中國什麼都能造,我們什麼都要買
    近日,印度媒體報導指出,我國正在加速研發運-20運輸機的變體,運油-20空中加油機這一新銳機種!
  • 神奇的飛行背包原來早就實現了?
    、弗瑞特茲·優格的「天空閃光」;按照研發目的可以分為面向市場型和個人娛樂型,由公司研發的各類飛行背包基本都是面向市場研發,定位在對用戶進行培訓後即可操作使用,目前個別已經投放市場,而伊夫·羅西和特洛伊·哈特門的飛行背包都是具有飛機駕駛經驗的飛行愛好者的個人研發,對人員要求較高,基本處於僅供個人使用狀態。
  • 和運20一起馳援武漢的運9,改型眾多全國產,為啥唯獨沒有加油機?
    況且為直升機加油的加油機需要有優秀的低空低速飛行性能。運-9雖然是運-8的大規模改進升級型號,但是仍然存在著運-8低速飛行性能不佳等痼疾。所以運-9也未必能夠很好承擔這個角色,它的替代者或許才能勝任。可能有人就會說了,即使沒有直升機空中加油的需求,中國的戰鬥機一直都非常缺乏加油機,為什麼運-9不去應急呢?這主要是因為運-9改裝為加油機的效益不明顯。
  • 渦扇20航空發動機終於研製成功了!運20即將換發
    首先,一飛院是運-20「鯤鵬」的研發單位,而需要一個專業團隊安裝發動機居然需要調試11天,說明文中提到的發動機是新型發動機。其次,文中還提到:「短艙」「電磁幹擾」。「短艙」是大涵道比發動機才有的附屬裝置,運20目前裝備的D30或者仿製的渦扇18都沒有。而且D30控制系統採用的是落後的機械液壓控制系統,並不存在複雜的「電磁幹擾」問題。
  • 專家揭秘:「運十」為何突然下馬?苦難終將輝煌!
    圖:C919首飛時前輪抬起的一瞬間5月5日,當中國自行研製的大型噴氣式客機C919一飛沖天的時刻,人們不由自主地會想起當年的「運十」,已經在祖國的藍天成功翱翔了170個小時,為什麼會被迫下馬,致使中國大飛機製造停滯了30年?這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陰謀?
  • 中國花51億元買400臺發動機,供國產「獵鷹」/「教練-10」用,為何不用國產航發?
    合同總價值為8億美元,按照目前的匯率計算,折合人民幣約51億元。AI-322渦扇發動機這份合同的關鍵點在於,目前中國國內使用AI-322渦扇發動機的機型,只有一款,那就是L-15「獵鷹」高級教練機。當然,該機目前也已經被中國空軍和中國海軍航空兵大量採購,獲得了「教練-10」的裝備編號。
  • 中國新型WJ-700高速武裝無人偵察機首飛成功
    綜合多家國內外防務網站消息,中國WJ-700型高空高速長航時武裝無人偵察機2021
  • 運10曾從轟6而來?為何卻長得像波音707,擦肩而過很可惜
    同階段,周總理也一再過問,要求研發轟6為基礎的客機)1968年初,周總理建議南方的一個飛機製造廠研發一種類似伊爾18中型客用飛機(4發動機的活塞運輸機),但當時主管飛機製造的三機部沒有回應。到了1968年冬天,轟6試飛成功以後,周總理再次建議把轟6改造成一種客機,但是三機部仍然沒有回應。1970年7月中旬,毛主席來上海視察工作。
  • 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成功,中國人坐自己飛機的夢終於實現!
    新中國的航空製造業可謂是「白手起家」真正的從無到有國民經濟多災多難國防建設卻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運10就是那時候研製的它是中國首架自行設計製造的說起運10不得不提到ARJ21-700飛機原總設計師吳興世從1967年從西北工業大學飛機系畢業到1972年在上海飛機研究所正式參加「運10」飛機的研製
  • 運20B成功首飛!渦扇20航發正式上線,和西方差距還有多大?
    微信推送規則變更,不想錯失虎哥的看官們,請點擊頂部藍字「迷彩虎
  • 美C130性能依舊世界最強,中國只能靠運30補課
    圖:被稱為運30的新中運模型隨著最近運20的交付,國內運輸機研發的重心將轉移到其它噸位級別和種類範圍上。
  • F35掛核彈飛行畫面公布,還說巡南海!殲20核掛件呢?
    嚇唬誰呢?!同時我們也不禁要問:殲20能攜帶核彈嗎?目前,全世界服役的隱形戰鬥機只包含了F22、F35、殲20,F22已經停產10年,量產數量不斷提升的F35無疑是美國的空中主力。在F35迎來發展強盛期的今天,美軍開始利用F35A這一路基型號掛載微型核彈測試,這是要幹什麼?
  • 從 SAB 組裝說明書解讀全新的 KRAKEN S 巨妖 700 直升機!
    一切回歸巨妖第一代的 KRAKEN 巨妖 700 是 2019 年 6月正式上市出貨的。到現在也有 2年半了。這段時間透過不同的機型應用,SAB 也持續不斷的測試不同的概念。業界對動力和飛行的要求也是不斷的提升。當然,也不能忽略廣大的飛友們熱心的反饋對 KRAKEN 巨妖 700 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