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航展上展出的「卡佛裡」發動機)
近日,在印度班加羅爾航空展上,印度人意外展出了一件「老貨」——印度國產航空發動機「卡佛裡」,不過並不是實物,而是展示板與模型。「卡佛裡」的亮相讓人們想起了這個印度人30年沒造好的國產航發,原本印度人都放棄了,如今為何又要起死回生了?
在上世紀80年代,印度有一項國產輕型戰鬥機的研製計劃,而這個計劃的衍生物便是我們熟知的LCA「光輝」戰機。在當時,印度人對這項計劃相當有自信,並且認為是軍工國產化的開端。在1986年。印度國防部還授權研發一款國產航空發動機,專門為LCA「光輝」戰機配套,也因此開啟印度國產航空發動機製造的道路。
(「卡佛裡」發動機)
1989年,這款國產發動機的設計方案被最終確定下來,並開始著手研發,研發資金達到6000萬美元。而該發動機名為「卡佛裡」,「卡佛裡」這個名字在印度語中的含義是一條印度人心目中的「聖河」,由此可以看出印度人對這款發動機寄予的厚望。然而當印度人對「卡佛裡」發動機進行研發後,一直圍繞著印度軍工頭上的一條「魔咒」發動了,以至於「卡佛裡」發動機的研發之路比LCA「光輝」戰機還要波折。
按照計劃,「卡佛裡」發動機將在1997年交付,但在開始研發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這款發動機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沒了消息,直到1995年「卡佛裡」發動機的原型機才能點火運轉,但此時離交付卻依舊遙遠。
(LCA「光輝」戰機)
進入21世紀後,印度的「光輝」戰機原型機開始進行試飛,然後印度空軍卻一直等不來自己的國產發動機。最終在2008年,印度國防部宣布將不再把「卡佛裡」發動機與LCA「光輝」戰機視為一個整體,而是單獨研發。這說明印度空軍已經等不了自己的國產航發了,「光輝」戰機將繼續採用國外航發。
2010年,印度官方突然宣布「卡佛裡」發動機取得重大突破,高空試驗獲得成功。而在一年後,印度國防部長表示「卡佛裡」發動機已經研製了9臺原型機和4臺核心機,並且已經完成近2000小時的測試,似乎印度人終於能盼到自己的國產航發了。然而誰也沒有料到,2014年印度官方宣布「卡佛裡」發動機研發計劃下馬,這說明這款發動機恐怕是真的不行了。
(搭載渦扇-10C的殲-20戰機)
原本「卡佛裡」發動機應該就此掩埋塵埃中了,但沒有想到今年印度人又將其搬了出來。不過想想,在去年的時候中國可是連爆了兩個「重磅炸彈」。其一是搭載渦扇-20的運-20運輸機進行試飛,其二是搭載渦扇-10C的殲-20正式入列,這無疑是中國國產航發的一次重大突破。而印度人一向喜歡和中國比較,如今看到中國航發的成就,印度人能不「酸」?因此為何「卡佛裡」發動機能起死回生,完全是被中國「趕鴨子上架」的。
根據印方說明,「卡佛裡」發動機將於2024年正式交付。但且不論「卡佛裡」發動機技術指標在如今早已落伍,按照印度的研發效率,再給他們30年,他們真的能造出自己的國產航空發動機麼?
特別推薦
# 全年學習:航材基礎系列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