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教練機都未必能造好……臺灣豪言研發新一代戰機

2021-02-15 臺灣那些事兒

經國號改良計劃「翔展」的原型機,但馮世寬所謂的新戰機是須有匿蹤性能的更加先進的戰機。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馮世寬昨天晚間和媒體餐敘時表示,防務部門除了目前正在進行的高級教練機自造、潛艦等戰艦自造之外,還有一項對臺灣人的承諾,就是要研發新一代戰機,新戰機也必須有雷達匿蹤功能。

   馮世寬指出,防務部門在新的一年必定會更加自我要求,並且一定會遵從一個原則,如果有新的政策或新的改變,一定透過媒體向社會大眾報告。他表示,在蔡英文上任後,臺機臺造、臺艦臺造變成防務部門非常重要的政策,在潛艦臺造部分已有許多進展。此外還有一項對臺灣人的承諾,就是要研發新一代戰機。

   他特別強調,空軍去年底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就是成立「航空科技研究發展中心」,這對空軍未來十年、二十年的發展,非常有意義。

馮世寬

   過去臺灣防務部門曾經公開表示,下一代戰機必須具備短場起降、雷達匿蹤等功能,才能滿足臺方的防衛需求。有記者問馮世寬,對新戰機的性能,設立什麼樣的標準?他表示,必須要有雷達匿蹤能力。

   據了解,臺灣防務部門目前正在研發的下一代戰機將採雙引擎設計,使用的發動機是以經國號所使用的TFE-1042-70為基礎,研改將發動機放大,作為下一代戰機推進系統。

   空軍是在去年12月29日編成「航空科技研究發展中心」,空軍司令沈一鳴表示,航發中心未來將專責「臺機臺造」督管、「下一代戰機」概念設計和參與研發作業,並以武獲流程為基礎,結合專案管理思維,執行各項測試評估作業,籌建符合空軍作戰需求的防空武力,確保安全及人民福祉。

   沈一鳴指出,航發中心編成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落實「防務自主」政策,因此,空軍整合了前「航空工業發展中心」和前「武器獲得管理室」的功能,復編「航發中心」;航發中心未來的使命,將前瞻空軍未來作戰的需求,執行防務科技發展的規劃,同時結合「政府」與民間產、學的資源,藉由產、學合作,推動武器系統的自研自製,以帶動臺灣航太產業的升級。

林郁方

馮世寬透露臺灣將研發新一代戰機,必須有雷達匿蹤功能。對此,國民黨智庫「國安組」召集人林郁方表示,連高級教練機都未必能造好,馮世寬就喊要造戰機,非常不務實,也沒考慮財力。

     林郁方表示,新世代的戰機不但要有匿蹤功能,還要追蹤匿蹤的飛機,但臺灣的科技能否達到,這點他非常存疑。林郁方說,「中科院」當年也說要研發引擎,但十年都造不出來,新一代戰場的戰機,不但要有匿蹤功能,還要能短場起降或垂直起降,需要強而有力的引擎,但這不只是技術的問題,還有財力跟生產研發的受限,他希望防務部門不要好高騖遠,應該先踏實造好教練機再說。

      除了擬研發下一代戰機,另外空軍高教機「臺機臺造」也已經成定局,命名為「藍鵲」,初步構想是局部修改IDF雙座戰機,主裝備系統不變,但拆除戰機雷達、機炮與尾管,機身將採複合材料,以減輕重量,主起落架位置稍作外擴修改,並調降飛機進場與落地速度。

經國號戰機原型機。

馮世寬利用年終與媒體餐敘的機會,宣稱第三代戰機已經開始推動。「大鵬部長」果然膽氣豪壯,但自製戰機的困難度之高,恐怕不是一兩句壯語就可克服。

    武器研發的成本愈來愈高,以美軍最新的F-35戰機而言,估計已經花掉600億美元,但F-35預計產量可能達5000架,每架仍須負擔1200萬美元。除了美國、俄羅斯、法國、中國大陸還能獨力推出新機種外,例如西歐各國,早已經走上聯合開發的模式,藉以分攤驚人的成本。以臺軍而言,現有五個第一線戰鬥機聯隊,總需求大約只有300架。這麼少的生產量,卻需負擔研發成本,必然使價格高到難以想像。

   目前臺灣的航太產業技術水準,是否足以擔負研發、建造戰機的任務?雖然早在20年前,就有製造經國號戰機的前例,但平心而論,在許多關鍵技術(例如飛行操控軟體)與關鍵零件(例如發動機的渦輪)上,經國號仍然大量得到美方協助。而以現今的國際政治局勢,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幾乎也都不敢協助臺灣的武器發展。因此美方對於相關技術協助與轉移,到底願意把「門」開得多大,也將是臺造戰機能否上路的關鍵。

   蔡英文上臺後,格外強調以產業面看待防務工業。但若真的從產業角度出發,就必須考慮可能性與獲利性。再度獨力研發(或如經國號一般,在美方協助下研發)戰鬥機,在此兩方面恐怕都問題重重。相反地,當局該做的方式,應該是扶植漢翔等業者,更積極爭取參與國際上的合作大案,提升代工的參與程度。對空防需求而言,爭取美方的新款戰機在臺灣生產組裝,恐怕是更有可行性的道路。

Mr.Zip up :「師兄部長」搭配蔡大嬸的雙管嘴炮打造逆蹤戰雞難在哪? 

哈羅德:一架IDF上都有幾萬個零件,沒一件是臺灣做出來的。戰機從設計到無數的飛行試驗,臺灣沒一件事去做。怎麼可能「自製」出戰機?別騙人了啦! 

人民戰士:這是陳水扁時代韃震案的蔡英文版,都是想從「國庫」中搬錢。只是陳水扁想利用軍購搬錢,受到的限制比較多,蔡英文則是用「防務自主」搬錢。名義好聽些,搬的錢也多些,還不受制於外人呢!大概是吸收了陳水扁的經驗吧! 

擬素:貪腐集團又準備借搞項目,浪費公帑,掏空「國庫」。

逐心:又在耍寶了。「馮部長」不要老把防務部門當藝工隊。 

費雷梯:韓國國產FA-50戰機後,沒有解散研發團隊,而是開發T-50金鷹式高級教練機外銷,保存了研發能力。而臺灣開發IDF經國號戰鬥機後,研發團隊就被李登輝解散了。 

秋雨:等你搞成功了,人家殲20已經滿天飛了。 

sbala:哈哈哈!須有雷達匿蹤功能?想從三代機直接跳到五代機?白日夢做多了! 

也是小民:畫大餅,挖錢坑,不夠錢了,就從年金改革去榨錢,這就是蔡英文的優先順序。 

atimus:做無人機,讓那些從小玩電玩的小屁孩來操作不是更好? 

哈哈大笑:其實民進黨的目的只是要宣示一下臺機臺造, 滿足一下蔡英文的競選承諾罷了。不是認真的。否則就該定出時間表, 並且把產品目標講清楚, 是要設計二代經國號教練機呢?還是足以匹敵高性能隱形戰鬥機殲-20?

最權威的「呆丸」君,臺灣的事兒全都懂!畫風隨時切換,您請隨意迷戀。

相關焦點

  • 蔡英文呼籲國機國造 臺灣計劃自己生產66架高教機
    聯合新聞網7日稱,「中科院」在啟動現場展出近年多項科研成果,最引人關注的是新一代戰機必備的主動電子掃描數組(AESA)雷達,而目前臺軍F—16戰機改良計劃,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換裝AESA雷達。《自由時報》稱,臺灣空軍現役的F—5戰機、AT—3高教機,機齡都已經超過30年,未來都將由新型「國造高級教練機」取代。「國防部」為此共編列686億元新臺幣。
  • 臺灣最新噴氣式高級教練機T-5「勇鷹」首飛,它能挽救臺灣航空工業嗎?
    2020年6月10日,臺灣地區空軍和臺灣的航空工業迎來了一個十年不遇的「大日子」,由臺灣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先進噴氣式高級教練機T-5「勇鷹」實現首飛
  • 平戎 蔡瑛文宣布臺灣要自主造戰機,網友認為最多造蘸雞
    點名關注☣百萬人關注的最具深度訂閱號;新榜每日原創全國前十。☣真相、內幕、辯證!關注有獲,訂閱增益。日前,蔡英文出席臺「中山科學院」新式高教機籤約啟動儀式,宣示臺灣戰機自造政策正式啟動。在去年蔡英文就多次表達戰機自造計劃,臺灣防務主管馮世寬也宣稱第三代自製戰機已開始啟動。
  • 蔡英文稱「唱衰臺灣沒用,造飛機是青年的未來」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唱衰臺灣沒用」,「造飛機是青年的未來」,6月1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新式高教機組裝開架典禮」這樣說道。 蔡英文當局自上任後力推所謂「國防」自主,砸下690億新臺幣推動新式高教機研發計劃,希望振興臺灣航空工業,但效果如何卻存疑。
  • 臺灣再啟「戰機自造」 「國防自主」不是夢?有夢雖美 現實骨感!
    ▲2月7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出席新式高級教練機籤約啟動儀式是轉移焦點?還是造夢續命?總之,在所謂原地踏步30年後,臺當局宣布為取代日益老化的機群,重啟「戰機自造」。 臺灣戰略學會理事陳榮洋毫不客氣的一句話可謂一語中的臺灣連一輛腳踏車都無法完全自製,哪有技術造戰機?
  • 臺灣新試飛「勇鷹戰機」,稱能對抗解放軍.....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這款被臺灣標榜所謂「自造」的戰機自曝光以來就備受關注,在首飛成功之後甚至還有綠媒吹捧,稱這款教練機可以掛彈對抗解放軍,還說這款教練機具備「平戰轉換」能力,戰時能加掛武器,從教練機變成攻擊機,加入到「防衛臺灣」的任務中。說起來挺熱鬧,但是,在臺媒的添油加醋之下,這款戰機所謂的「自造」和「性能」又有多少水分呢?
  • 落實臺灣「國防自主」 蔡英文重啟「國機國造」計劃
    臺灣總統蔡英文昨天重啟停擺30年的「國機國造」計劃,國防部編列686億新臺幣(約31.3億新元)預算,10年自研自製66架軍用高級教練機(簡稱高教機),不只用於汰換機齡超過30年的舊機型,也為自行研發下一代戰機鋪路,進一步落實臺灣「國防自主」。
  • 臺灣飛行員又出豪言 — 能飛9個G,殲-20遇到也得說拜拜
    近期,我國臺灣地區空軍拍攝了一支宣傳片,片中數名飛行員站在戰機旁擺酷並發出豪言壯語,甚至有一個飛F-16的精神小夥豪言:F-16可以帶到9個G,但是遇到我送你兩個G,GG!言下之意,殲-20見了他也得說拜拜?
  • 【行業新聞】臺防長稱已在開發隱身戰機,稱不認識殲20
    圖片:臺媒《聯合報》爆料稱臺軍正在研製新一代隱身飛機,欲給臺島吃個定心丸。看過筆者前幾天文章的朋友一定對這位馮世寬並不陌生,對,就是那位連殲-20和殲-31戰鬥機都不認識的臺防務部門最高長官。此時他爆料說臺要研發隱身戰鬥機,是不是對自己前些日子的不良表現挽回面子呢?可參見下面連結文章。臺高官為何稱F16升級可匹敵殲20?
  • 新一代戰機要來了!中國航空研究所傳來好消息,明年首飛
    但是我國航天科研人員,卻並沒有停下新一代戰鬥機的研發,而就在近日,我國新一代戰鬥機好消息傳來了!  6月30日,中國航空研究所發布了一則消息,雖然受到了病毒的影響,但是我國新一代戰鬥機的研發團隊卻在進行病毒防控的同時,科學地開展了復工復產,並不會影響到我國新一代戰鬥機在2021年進行首飛的計劃!我國新一代戰鬥機要來了?  中國航空研究所傳來的這一好消息,當真是令人興奮。
  • 臺灣「新戰機」成功首飛,號稱可對抗解放軍,臺網友都看不下去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臺灣「勇鷹」高級教練機成功首飛,這款被臺灣標榜「自造」的戰機自曝光以來就備受關注,在首飛成功之後甚至還有綠媒吹捧稱這款教練機可以掛彈對抗解放軍
  • 蔡英文和民進黨欲垂直起降戰機遭臺軍自己人嘲笑
    不過,其用意卻讓人大吃一驚——「藉此培養我研發第三代垂直起降戰機的能力」。  沒聽錯吧!?「雄心壯志」的民進黨已經將目標對準了美國還未正式服役的F-35B、蘇聯從未量產的Yak-141和英國已經全數退役的「鷂式」戰鬥機!  但是,臺軍的腦袋在這個方面還是比較清醒的(起碼在對待武器「國造」方面還算實際,其他地方未必)。
  • 被美國血坑的臺灣!「猴版」M1坦克還算好,60億美元買來翻新機
    因為縱觀這幾十年,美國人就沒賣給灣灣什麼好東西,很多都是二線產品,就連高性能武器也要閹割一下。曾任臺灣「國防部處長」的退役中將帥化民(在臺軍中威望極高,主張兩岸和平統一),也在電視節目中自嘲:「我們已經買了幾十年的garbage(垃圾)。」
  • 日本組建500人研發團隊,以開發F-X新一代戰鬥機
    日本組建500人研發團隊,以開發F-X新一代戰鬥機據日本共同社1月11日報導,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當天透露,日本已經啟動圍繞航空自衛隊F-2戰機後續機型的下一代戰機項目工作,日本新一代戰鬥的開發主體將以三菱重工業為核心
  • 兩岸視點 | 從「臺艦臺造」看臺灣不可小覷的造船能力
    8月6日蔡英文主持了「新海軍啟航」揭牌儀式。在儀式上蔡英文宣布,海軍進入新時代,由「潛艦臺造」來領航。牌子上刻有「臺艦臺造」的8艘艦艇圖案。最上排由左至右是新一代主戰艦、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中排由左至右是新一代飛彈護衛艦、新型救難艦、潛艦;最下排由左至右是新型海洋測量艦、沱江艦後續量產、新型快速布雷艇。
  • 大陸強硬一拳令蔡英文服氣: 多國打臉臺灣
    25日,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民進黨新政府已經決定由臺灣「漢翔」公司在臺灣F-CK-1「經國號」(IDF)戰鬥機基礎上研製新型高級教練機,命名為「藍鵲」。報導稱,之前臺灣有購買義大利馬基-346教、韓國T-50等教練機的設想,也有在因事故率高臭名遠揚的臺產AT-3「自強」教練機上更換發動機研製新型教練機的計劃。
  • 國產教練機發展簡介
    各位軍迷大家好,不知道假期臨近結束,諸位有沒有學車考駕照?很多人都在大學假期中學車練車,趁著時間較為寬鬆早點拿到駕照。
  • 歐洲新一代戰機其實仍是5代機 卻比殲20晚了20年
    NGF戰機全尺寸模型亮相巴黎航展。  當地時間6月17日,第53屆巴黎-布爾歇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即巴黎航展)開幕。開幕當天,法國總統馬克龍親自為法國、德國與西班牙三國聯合研製的「新一代戰鬥機」(NGF)的全尺寸模型揭幕。法、德、西三國防長也出席了模型揭幕儀式,並在儀式後籤署了三方合作協議,正式歡迎西班牙加入「新一代戰機」的聯合研製。
  • 運油-20研發加速,印媒酸了:中國什麼都能造,我們什麼都要買
    而除了載油量的優勢以外,運油-20還能夠同時為3架軍機加油,比轟油-6還要多上一架。再加上運油-20搭載著更先進的航電設備,也將能夠有效應對現代戰場上的威脅,從而具備深入前線,向中國空軍戰機提供支援的能力。所以印度媒體強調,運油-20將能夠讓中國空軍,諸如殲-20在內的空中戰機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