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殲20,也有了全新的動態。近日,換裝了國產「太行」發動機的殲20亮相,其機身編號2021也向外界正式宣布這是全新批次的殲20戰鬥機,在圖片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採用新型發動機的殲20,其尾部鋸齒狀尾噴口和機身上的軍徽格外地醒目。
新一批次2021/2022號殲20的橫空出世令人熱血沸騰。眾所周知,殲-20驗證機的序列號是2001/2002,眀顯標誌是採用類似梟龍的弧形大邊條,第一批原型機的序列號是2011/2012-2017,大邊條的弧線改為直線,形成阻力更小,隱身性更好的尖銳邊條。
這個2021/2022就意味著,殲-20第二批的原型機正式誕生了,這表明威龍又發展到了一個新的裡程碑,其中一個變化是換裝國產發動機,在此之前殲20一直使用的是俄制AL31F系列航空發動機。
這也就說明,在不久的將來,這一批次的殲20將會快速裝備部隊。
上圖是AL31F發動機,下圖是太行發動機,我們可以從外觀上區分,AL31F的菊花一般都是深灰色,而太行的一般是帶有反光的亮白色,AL31的收斂片是2塊大的中間夾著一塊小的疊在一起,而太行的收斂片都是由兩塊同樣大的疊在一起的。
圖為裝備AL31F發動機的殲11
圖為換裝太行發動機後的殲11
中國空軍全家老小似乎都是離了俄制發動機便飛不起來,事實上,我國的軍工業一直致力於解決發動機國產化無力的問題。
量產型殲20所使用的發動機仍然是俄制AL31F發動機,儘管我國的渦扇15發動機已經進入到最終的飛行測試階段,但是目前殲20已經開始量產,為了保證飛機以及飛行員的安全,渦扇15必須經過完整的測試才能夠最終裝到殲20上面。在目前這種情況下,也只能先用俄制的AL31F來頂一下了。
俄制AL31F
太行發動機從當初的噴零件,到變成頂梁柱,再到幾乎壟斷中國主力戰機的「心臟」,走過了幾十年的坎坷路。
殲-11B早期型號正在更換太行,殲-10A/B的發動機在壽命到期後也要換太行,殲-15彈射版本也用上了「太行」。中國已經停止從俄方引進AL-31F發動機,意味著在庫存進口備份發動機用完後都會用上國產「心臟」。
太行發動機是第三代大推力發動機,由於核心機是仿製的,導致前期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
最早裝備太行的殲-11B甚至出現噴零件的情況,推力也只有12噸。在解決了質量穩定性難題後,太行的推力在12.5噸到13噸之間,也就是A型。該發動機後來成為了殲-11B的心臟,自此展開了逆襲之路。
幾年後,渦扇-10發動機推力提升到了14噸級,成為了殲-16和殲-10C的動力。隨著材料和加工工藝技術的不斷進步,渦扇-10C型的推力增加到了14.5-15噸,並裝到了殲-20A上。
最厲害的是殲-20B上裝備的最新型號,據說推力已經接近了16噸,推重比超過了8.5。這個推力就算是渦扇-15也要刮目相看,因為其初期版本的推力只有15.5噸,到第三批次才增加到了18噸。有消息稱,渦扇-10C的空氣流量已經增加到了每秒130公斤以上,已經超過了渦扇15的125公斤。
太行發動機
正是渦扇-10發動機的性能越來越可靠,推力越來越大,給渦扇-15留足了時間打磨性能。渦扇-10相比AF-31L的壽命更高,還使用了全權限數字電子控制技術(FADEC)更方便維護,受到了後勤保障部門的廣泛好評。
太行發動機能被裝到殲-20B上證明了其推力矢量技術已經成熟,能被裝到發單殲-10C上證明發動機質量穩定性非常高,能用來裝備殲-11B早期版本證明產量非常大,已經能夠滿足國內任何機型對大推力發動機的需要。
渦扇-10在性能逆襲的同時還解決了產能瓶頸,這個更厲害。任何一款戰鬥機往往要配備多一倍的備用發動機,渦扇-10能給殲-11B第一批次換裝說明產能滿足了殲-16、殲-10C和殲-20的量產需要,年產量可能達到數百臺。
還有一種可能是太行的發動機性能和可維護性更好,所以優先裝備到了現役戰鬥機上,AL-31發動機在壽命未用完的情況下變成了備用發動機,實際上被提前淘汰。
渦扇15
殲-20B在渦扇-15姍姍來遲的情況下選擇配備了渦扇-10發動機,殲-10C新批次也用上了「太行」發動機,再加上殲-16和殲-11B,等於中國空軍國產主力戰機全面用上了「太行」。
雖然AL31F被詬病壽命短、推力不足,實際上,它技術上的問題沒有想像中那麼嚴重。以裝備了AL31F的量產型殲20和裝備了F119的F-22戰機相比就能看出來。
首先,F-22採用的F119發動機確實在推力方面超出殲20不少,但是在機動和作戰當中,二維矢量噴口的F-22完全無法與三維矢量噴口的殲20相比。
其次,F-22的氣動設計為美國傳統的常規布局,其表現出來的優勢為近距格鬥。而我國殲20所採用的鴨式布局,能夠大大提高飛機的敏捷性和超音速性能,能夠在超音速期間發揮出超強的實力。
因此,換裝國產航發對殲20的意義在於真真正正實現了國產化,批量生產再不會因為發動機的問題而被人卡脖子。
正是由於這些情況,我國空軍才會在這一批次的殲20上全部換裝國產化的發動機。而殲20的發動機實現國產化,也說明殲20的發展進入了快速發展的國產化進程,隨著我國國產發動機的正式量產,我國的殲20也將會實現大規模的裝備。
軍工黑科技評論區由原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教授夏良華大校值守,歡迎向夏大校提問。
軍工黑科技小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