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需要山東艦?金一南:從殲-20和殲-8的差距講起

2021-02-08 關天之窗

2019年即將過去,回顧這一年:


我們舉辦了盛況空前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閱兵,組織了人民海軍和人民空軍成立7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組織了精彩的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


在武器裝備方面,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入列、首艘自主研製的兩棲攻擊艦下水,令國人精神振奮;


在國防軍隊改革方面,一大批政策制度出臺,讓人民軍隊更有活力。


那麼,這一年,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了哪些新成就,中國軍隊發生了哪些新變化?軍事專家金一南在訪談中為我們進行解答、分析。


問: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活動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除了徒步方隊和裝備方隊之外,空中梯隊準時飛越天安門,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有評論認為,殲-20、運-20、直-20相繼亮相,標誌著中國空軍進入「20時代」。您如何看待不斷豐富的「20家族」?

金一南:這個飛躍讓我們國人感到非常驚嘆。空軍力量是我們長期以來的薄弱環節,因為以前中國空軍的主力裝備主要是蘇聯空軍的技術,包括我們的殲-5、殲-6、殲-7甚至殲-8,都是來自於蘇聯技術。


後來在80年代中期,我們曾經想要獲取一些西方的技術,包括美國曾經答應幫助我們改造殲-8II型戰鬥機,當時叫中美的所謂「和平珍珠」計劃,就是安裝美國F-16A和F-16B的雷達,搜索雷達、火控雷達,讓殲-8II起碼在電子作戰方面初步具有F-16A和F-16B的水平,但是這個計劃根本就沒有實行。


所以說我們的空軍技術原來是依託蘇聯,中蘇關係破裂之後我們自己研發,包括從美國、以色列獲取技術都非常有限。我們殲-10戰鬥機,從開始設計到最後裝備部隊用了將近20年時間,很漫長。這個積累真是很難的。


▲資料圖片:殲-20突破音障


我們現在度過了這個瓶頸之後,我到殲-20成飛的設計廠車間去看過,當時我感到非常吃驚。因為我原來就是空軍地勤,我們對蘇制的飛機,包括當時部隊裝備的米格-15,米格-15烏比斯,我們都維護過,那個飛機是第一款噴氣戰鬥機,各方面都很粗糙。


看了殲-20以後我真是嘆為觀止,不要說內部的東西,什麼電傳操縱,包括屏顯系統,大量的電子系統,包括它的傳動、機械、發動機,我就看它的外表工藝,從鉚釘到座艙蓋,工藝能精細到這種程度。


我做個比喻,我們坐火車,當你從綠皮車升級到高鐵的時候,就跟你看到殲-20的出現一樣,高鐵相比綠皮車是跨越時代的。你看看殲-20,你再看殲-20以前的殲-7、殲-6系列,包括殲-8,當時我都難以想像,我們的工藝水平、我們的材料包括我們的隱形技術能達到這種程度,真是令人嘆為觀止。短短的時間內,我們完成這個積累之後就實現了大幅度的躍起。

運-20也是一樣。最初我們想購買,蘇聯解體之後,當年生產伊爾-76的分廠有的在白俄羅斯,有的在烏克蘭,零配件提供不了。我們最後被逼無奈,只好自已研發運-20。我們從運-20上馬到運-20首飛,也就不到六、七年的時間,速度非常快。

▲資料圖片:2016年7月6日,中國空軍運-20飛機授裝接裝儀式在空軍航空兵某部舉行(新華社)

問:的確,整個「20家族」裝備的列裝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那麼,從這些國產裝備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示?

金一南:我認為我們現在已經完成了一定的技術積累,當然還有很多的瓶頸,但是只要我們有這種決心,有這種意志,我們真的能夠一步步把它做出來。過去說造不如買,買不如租,但凡有個門縫我們就想購買別人的先進技術,但是最終會發現,這些核心的東西,包括隱形技術,包括最尖端的技術,包括各種各樣的材料,誰賣給你?必須得自己幹出來。


所以從這點來看,我們殲-20也好、運-20也好、直-20也好,它們的首飛、它們的列裝,不單體現出中國的裝備發展如何,更反映出我們一個質的變化,從設計思想到裝備思想一個非常大的變化,這是任何一個強軍所必須具有的基本思想。

▲資料圖片:2017年4月26日,中國海軍首艘國產航母在大連舉行下水儀式。


問:今年9月25日,我國自主研製的首艘兩棲攻擊艦在上海下水。12月17日,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入列。可以說,「中國製造」持續發力,讓人民海軍裝備發展日新月異,您怎麼看我國海軍裝備的發展?

金一南:以前我們沒有兩棲攻擊艦,甚至從蘇聯進口的一些登陸艦數量都很少,裝幾輛坦克,再裝有限的步兵就完了。現在呢?尤其是今年9月25日下水的075大型兩棲攻擊艦,平直甲板、直升飛機航母,這是我們重大的進展。我們的兩棲攻擊能力大大提高,渡海作戰、越海作戰能力大大提高。


我們訪美的時候參觀過美國的「大黃蜂」兩棲攻擊艦。美軍有航母編隊,還有兩棲攻擊艦的編隊,他的兩棲攻擊艦就是以「大黃蜂」兩棲攻擊艦為核心的直升機航母。一艘直升機航母同時可以搭載十幾架甚至二十幾架直升機,然後再搭載幾個步兵營。它的渡海攻擊能力,就是船載的海軍陸戰隊對陸地發起攻擊的能力很強。而且它的平直甲板的直升機航母如果配有垂直起降飛機那就是一艘航母。美國人現在搞了F-35垂直起降,它在兩棲攻擊艦上就完全可以當作準航母。今年我們的075大型兩棲攻擊艦下水,我們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資料圖片:2019年9月25日,中國海軍首艘兩棲攻擊艦下水儀式在上海舉行。


問:隨著這些海軍新裝備的研製、下水、列裝,我們的海上作戰理念是不是也在發生著變化?

金一南:075大型兩棲攻擊艦下水體現了我們海上作戰思想的一種轉變。你看我們以前就是海防,只要防住海岸線,不讓帝國主義登陸,就算海上安全。所以我們大量的海防設施,包括岸防炮、魚雷快艇,包括我們近岸的各種防禦設施,都是防止帝國主義從灘涂登陸的。


我們今天的思想完全不一樣了,不但海防沒問題,我們今天還要維護東海的權益,維護南海的權益,海軍要到亞丁灣巡航,我們2011年飛彈護衛艦徐州艦在地中海保護利比亞僑民撤離。我們還有兩艘護衛艦在地中海完成敘利亞化學武器銷毀護航。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今天承擔的義務,如果沒有這些大型艦隻,沒有遠洋經驗,沒有遠洋的意識,根本不可能完成這種地區大國和世界大國應該承擔的責任。這是我們今天的發展,不僅僅是一兩件裝備的問題。


現在我們的首艘國產航母已經列裝,後續還在建造航母。我們形成了與50年代、60年代,以至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完全不同的海上作戰編隊。這個編隊它意味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已經由過去的所謂近岸防禦發展到遠海防衛,我們要在一個更大的範圍維護中國拓展的國家利益,拓展的戰略空間。


比如說我們必須保護南海的航行自由,保護東海的航行自由,保護亞丁灣的航行自由。美國人說的航行自由是他自由我不自由,我們的自由是真正的所有人一律平等的航行自由。

▲資料圖片:攻擊-11無人機亮相2019年國慶閱兵。(新華社)


問:2019年亮相、列裝的一些新裝備可以說是中國軍隊建設發展的縮影。那麼,透過這些裝備的發展,您覺得中國軍隊發生了哪些變化?如今的中國影響力的確在增強,北約峰會首次把中國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寫入聯合聲明,是否也提醒我們,未來要對北約的動向多加以關注?

金一南:我們的海空力量長期以來都很落後,當年抗美援朝,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講,我們是一軍打三軍,什麼叫一軍打三軍?就一個陸軍打對方的陸海空三軍,所以我們非常困難。


你看現代戰爭如果沒有空中力量哪有所謂前方後方?所有的戰線都變成了前方。所以今天我們的空軍、海軍、火箭軍,都是重點建設的目標。包括火箭軍的裝備,這次國慶閱兵經過天安門廣場引起外軍最大的轟動的其實是火箭軍的裝備,比如東風系列中最新型的東風-17、東風-41,這是外界最為關注的。因為這些力量是戰略打擊力量,而且是戰略突防力量,這是我們更大的進展。


▲資料圖片:東風-41亮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央廣軍事)


從這個角度看,不單單是個閱兵的問題,而且不單單體現裝備的問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發展日新月異,這其中包括裝備的發展、編制的變化和作戰思想的演變,都在發生一個重大變化。

我們不是為了建設而建設,不是為了檢閱而建設,我們為了什麼?為了捍衛國家力量而建設,為未來的戰鬥而建設。軍隊練什麼?練為戰。軍隊一定要做到這6字,就是「能打仗、打勝仗」。


來源 | CNR國防時空(ID:guofangshikong)

記者 | 周宇婷


相關焦點

  • 金一南:從殲20和殲8的差距講起,中國為什麼需要山東艦?
    除了徒步方隊和裝備方隊之外,空中梯隊米秒不差飛越天安門,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有評論認為,殲-20、運-20、直-20相繼亮相,標誌著中國空軍進入「20時代」。一南教授您如何看待不斷豐富的「20家族」?金一南:這個飛躍讓我們國人感到非常驚嘆。
  • 中國為什麼需要山東艦 金一南:從殲20和殲8的差距講起
    那麼,這一年,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了哪些新成就,中國軍隊發生了哪些新變化?軍事專家金一南在訪談中為我們進行解答、分析。  問: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活動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除了徒步方隊和裝備方隊之外,空中梯隊準時飛越天安門,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有評論認為,殲-20、運-20、直-20相繼亮相,標誌著中國空軍進入「20時代」。
  • 有了殲10和殲20,為何中國空軍殲8戰鬥機還遲遲不退役?
    為了防禦蘇聯TU22逆火超音速轟炸等對我國的突防,我國需要一款能夠攔截的飛機,於是在殲八的基礎上,改機頭進氣為兩側進氣,加裝機頭雷達等,有了殲八Ⅱ。改進後的殲八Ⅱ性能全面超過了蘇聯的米格23,具有優秀的''高空''''高速」性能。
  • 日本心神戰機擊落過中國殲20?
    夢想流,顧名思義,就是因為「在夢中獲得了無上的技法」並在醒後記住和受到了這些技法的啟示,創立了一個強大的流派。前兩天講日本警察為何使用棍子,說到了他的祖師爺夢想權之助,就是這麼一哥們。他搞的,就叫「神道夢想流杖道」。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夢想流,比如真道夢想流,林琦夢想流,北辰夢想流,春日夢想流。。。。
  • 講實話,殲-20和F-22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差距大到令人心疼!
    中國空軍的殲-20隱身戰機自從首飛之日起,就一直被外界用來和美國的F-22A隱身戰機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對比,最終得出的結論各不相同,有說殲-20
  • 中國戰鬥機家族為什麼沒有出現殲17,殲18,殲19,而是直接到殲20?
    此後的幾十年裡,中國空軍相繼研製出殲-6、殲-7和殲-8系列戰鬥機,其中殲-6戰鬥機是中國裝備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實戰擊落敵機最多的戰鬥機,在長達數十年的服役生涯中,為保衛祖國領空立下汗馬功勞,2010年殲-6全部退役,標誌這款中國名機正式完成了它漫長而又輝煌的歷史任務。
  • 沒毛病,換裝渦扇15的殲20和美國F22戰機差距還很大!
    F22戰機後來,我國科研團隊經過不懈努力,終於研製出殲20戰機。然而,很多軍迷、網友認為殲20還有不少方面有待改進。比如鴨翼會影響殲20的隱身性能,而發動機也落後F22一大截,綜合性能依然落後對手不少。
  • 關於山東艦戰鬥力,國人最不願相信的事實是什麼?
    該文作者開爾文被認為是一個敏銳的作家,在過去的十五年間一直致力於研究海軍飛機和航母。  那麼對於同一個事物為何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事實?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參照物的不同。  相比較於英美而言,中國航母起步較晚,因此存在差距是必然的。  1922年,美國一艘改裝航母蘭利號正式以航母的身份服役,美國從此也成為繼日本、英國之後第三個擁有航母的國家。
  • 為什麼說殲16才是我國最急切需要的戰機?比殲20需要的可能還多
    戰鬥機是現代軍隊最主要的空中作戰力量,在體系化作戰當中制空權的奪取相當重要,而為了減少人員傷亡,空中打擊是一種十分必要的方式,所以在綜合作戰的要求下,各國都在研發先進戰機,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當然也在其中。殲20是中國目前最先進的戰鬥機,可是殲20的生產速度並不能在短時間內滿足中國的戰略需求,所以中國最急切需要且有最大缺口的戰機絕非是殲20。
  • 央視再曝重磅懸念,轟-20和003航母今年將與大家見面?
    因此,廣大網友覺得《軍事科技》節目此次留下的懸念正是備受國人關注和期待的轟-20戰略轟炸機和第三艘003號航母。 排在最前面的正是被軍迷解讀為採用平甲板彈射設計的我國第三艘航母,後兩艘則是已有的「遼寧艦」和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
  • 殲20,中國戰機崛起之路
    △殲-20研發一款全新戰機,是涉及上百個專業的跨學科大型複雜系統工程。研發過程包括制定設計方案、初步以及詳細設計、試製和驗證機試飛、最終定型等。各階段、各環節均需要大量的單位部門之間的聯動協同。殲-20就是這樣一個團隊強大合力的產物。在新機研製的同時,相關配套單位的科技實力也在飛躍性發展中。以複合材料為例,複合材料結構類型和用量都有了大幅進展。如何讓新機第一時間調整設計,享受技術進步的紅利,這對設計團隊和製造團隊都是巨大的挑戰。
  • 山東艦上一個細節曝光,西方國家終於回過神來:明白中國底氣所在
    我國山東艦上面搭載的主要的艦載機就是殲15,先前外界推測,山東艦的艦載機起飛方式和原先的遼寧艦相同,採用滑躍式起飛方式,這樣的情況下,造成了一種現象,那就是艦載機只能夠以一種低負載的形式起飛,如果所搭載的飛彈的數量太多,或者說是重量太大,那麼艦載機不能夠順利的升入到天空中去,很可能墜入到大海,國外不是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
  • 小鷹號和山東艦,誰才是最強常規動力航母
    在以前沒有電磁彈射器只有蒸汽彈射器,而且蒸汽彈射器的能量消耗是非常大的,小鷹號級可以安裝四臺並保證每30秒就可以彈射一臺完全依靠小鷹級安裝了八臺高性能蒸汽鍋爐,其安裝的四臺蒸汽輪機讓小鷹級跑出了30-34節的高航速,這和核動力航母基本沒有差距了。但為了蒸汽集中使用小鷹級一般都安裝了四臺蒸汽發電機組與四臺柴油發電機組。
  • 殲-20和殲-10B為何這麼牛?!
    >航天博覽會在珠海開幕了殲-20、運-20同臺亮相,「八一」、「紅鷹」兩支飛行表演隊共舞藍天,多型先進坦克裝甲車輛集中動態展示,空軍裝備成體系展出,一件件航空航天裝備齊聚珠海,展示出了中國科技和工業能力提升的嶄新成果。
  • 遼寧艦+山東艦!雙航母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從那時起,局座研究了三十多年的航母。「小張」也成了「老張」、「張主任」、「張將軍」,中國海軍也擁有了遼寧艦。但直到局座退役的那一天,中國自主建造的航空母艦仍然沒有服役。服役儀式上的山東艦不僅如此,兩艘航空母艦的運用方式相比單航母也更加靈活。經過近8年的摸索與研究,我軍對單航母的戰術運用已經基本掌握,套用在山東艦上問題不大。
  • 殲20「心臟病」終於治好了!
    不算尾噴口推重比10噸的F-119-PW-100發動機,兩種型號全機推力差距接近8噸!這是殲20戰鬥機最大的短板,俄羅斯雖然有類似性能的117S發動機,但是不太可能外銷,所以,一切只有靠自己!但是對於國內來說研製渦扇15發動機確實存在著很多的困難,相較於殲20飛機本身,渦扇15的項目進度要落後很多。這也影響到了殲20戰鬥機的量產速度。這也是為什麼殲-20戰鬥機從2016年開始小批量裝備部隊,至今裝備數量還沒超過60架,平均每年生產大約只有10架左右。
  • 殲20的亮相,開啟中國空軍的五代機時代
    沒機會到現場,戳視頻看吧↓↓↓殲20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隱身戰鬥機,這是它首次公開亮相,殲20的出現,開啟了中國空軍的五代機時代。殲20裝備部隊,讓中國空軍的裝備水平站到了世界頂級。其實在60年前,我國空軍實力也曾位列世界前列。殲20與F22並肩,是制空型四代機的標杆之作。
  • 什麼是殲-35?為什麼上艦會是殲-35?
    比起無中生有包裝起的「權威」號來說,航空工業及中航研究院的消息夠權威麼?這圖都好久了,赤劍有沒有點新的東西?要講事實擺道理嘛。講事實擺道理?我們海軍是有長遠的規劃的,按照海軍口的一些設想,殲-20改裝成艦載機,先不說會不會超重的問題,時間成本我們就等不起。為適應海上高溼高鹽環境,及適應艦載機起降的加固,殲-20改進的工程量小不了,增重還明顯,只會讓我們的艦載機成為重上加重的「大胖子」。
  • 中國首批三代機悄然退役:為什麼比殲-7、殲-8等二代機更早?
    很快,至少3個基地獲得了蘇-27SK/UBK,中國空軍也算第一次擁有了實打實的超視距空戰能力:N001"倒卡"雷達和R-27/R-37/R-77等空空飛彈的搭檔雖然算不上有多強,但總比當時的殲-8現代化改進版本+總數只有20餘發的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實用。中國的多數飛行員在此時獲得了三代機的實操經驗,這也給日後接裝三代機打下了相對堅實的基礎。
  • 從殲-1到殲-20:中國戰機蓽路藍縷70載……
    新中國的空軍裝備從殲擊機開始,從一無所有、蘇聯購買、引進仿製到自主研製,從殲-1到殲-20,從無到有、從低到高、從弱到強,從第一代發展到第四代,從仰望美蘇到平視美軍,血淚和著汗水,蓽路藍縷,一路走來,終有一天我們會所向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