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國正式批准對臺出售66架F-16 Block 70戰鬥機,與此前臺灣使用的F-16 Block 20改進型相比,其性能稍有提高,臺灣媒體當然大肆吹噓。另一邊,我軍兩種三代半戰鬥機,殲-16和殲-10C同時與巴基斯坦、泰國空軍進行了聯合演習,這兩場聯合演習也是我國對外軍事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還有著相當的推銷新技術的含義在其中。那麼,在今天F-35和中國、俄羅斯外貿四代機都已經露頭的現在,三代機在國際市場和戰場上的生存之道如何呢?本周軍評我們稍作討論。
臺軍「救命稻草」——愛買買,不買滾!
說起臺灣這次買的F-16 BLOCK 70(為了方便區分,F-16V在本文裡我們就專指從F-16 BLOCK 20改裝過來的這批飛機了),其實可是有相當的歷史了,在21世紀頭十年裡,臺灣媒體叫破嗓子的F-16C採購,其實就是說採購這66架F-16。
事實上這次臺軍購買的F-16,按照美國方面公布的型號,也還是屬於F-16C\D——畢竟和「狗大戶」的F-16E\F不一樣,後者的發動機和航電系統都和它不同。實際上Block 70也是一個很特別的型號,與型號上看起來比它更先進的F-16E/F相比,它的電子設備更先進,但因為它的航電系統是來自於為舊F-16改進而設計的,所以BLOCK 70理論上只是「全新生產的,進行了航電升級的F-16C/D」,這樣一來呢,就沒有脫出當年歐巴馬批准的F-16C/D出口臺灣的相關框架,相對容易解釋。
F-16 BLOCK 70的主要配置和F-16V基本相當,差別很小
當然這個容易解釋,明眼人都明白是怎麼回事,某種程度上,這種文字遊戲純粹是美國人自欺欺人而已。
美國政府為何要自欺欺人呢,因為美國政府明面上還要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每次有記者向美國政府提出關於這個問題的時候,美國政府都會「復讀」,他們堅持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當然這是按照美國人「自己的理解」的「遵守」。
我國已經多次指出美國違反了他們自己至今「政府正式承認」的「三個聯合公報」,但美國人用一些非常牽強的理由表示自己遵守了——這就是當代世界外交的特點——「我不遵守約定,但我說我遵守了,有本事你打我呀!」
在雙方都不願意過分撕破臉皮的地方,比如中美關於臺灣問題上,不會發展到直接廢約,否則中美外交不要搞了。
但在另一些問題上,比如美俄《中導條約》,那雙方就乾脆赤膊上陣,直接廢約了。
ALE-50拖曳式誘餌
中美關係目前正在一個微妙的境地——即使發展到今天這樣的地步,雙方政府都仍不希望搞成像美俄關係那樣劍拔弩張——至少經貿往來雙方都不願意斷,甚至不願意受到嚴重影響。
這可以說是當代國際關係的一種非常微妙的情況了。
當然肯定很多「鍵政局」要開始發牢騷了——但當代國際政治是要講邏輯和理性的,國與國之間沒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所以現實中,大國肯定都會有些「憋氣」的情況,即使美國也不例外(比如伊朗擊落它無人機以後,你看它有實質動作嗎?)——但這種「憋氣」啊,大家心裡想著的都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都報」。對於臺灣來說,這「一切都報」的倒計時,隨著蔡英文當局不停地倒行逆施,越來越加速了。
尤其是最近臺灣積極參加搞亂香港——在此前的「帝吧出徵」者被人公布個人信息的事件中,調查發現了之前大家都很熟悉的臺灣「心戰」人員的影子。某種意義上,這種毫不猶豫參與到對大陸的顛覆破壞行動的態度,表明臺灣當局的目的:這個偽政權,不僅要搞「臺獨」,而且只要有機會,絕對不會錯過任何對中華民族整體造成損害的機會——從最近的事態變化也可以看出,這件事對於「倒計時」加速的作用,恐怕還在購買66架F-16之上。
把話題從國際關係角度拉回來,我們說F-16 blcok 70的事情。
這批F-16終於全都有LINK-16了,對於臺軍來說也是個不小的進步呢
現在網上已經公示了此次出售F-16 Block 70的具體配置,清單中包括了ALE-50拖曳誘餌和AN/ALQ-211A(V)4電子戰系統。我們在之前關注臺灣F-16V升級情況的時候寫過這方面的問題。
美國F-16 BLOCK 52的內置電子對抗系統,就是此次向臺灣提供的AN/ALQ-211A(V)4,這套系統主要用來幹擾敵方的雷達制導空空和地空飛彈。
而此次美軍向臺灣出售的F-16BLOCK 70「默認配置」就是與美軍自己F-16C一樣的內置電子對抗系統,這也與臺軍F-16V升級後一樣。
也就是說,在電子對抗方面,至少從這次的清單來看,F-16 block 70相比F-16V,最大的進步在於獲得了ALE-50拖曳式誘餌。
因為現代的紅外製導空空飛彈具備根據目標運動軌跡,過濾掉自由下墜的幹擾彈的能力,可以與飛機保持相似飛行軌跡的拖曳式誘餌能夠大大提高面對這類先進空空飛彈時的生存力。
當然另一方面,霹靂-10等具備相當高解析度成像能力的新一代紅外格鬥彈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欺騙——但對於臺軍來說,這種先進的拖曳誘餌還是美國首次提供,臺灣媒體似乎還沒注意到這個「巨大的革命性進步」……還在狂吹相控陣雷達多麼多麼神奇,可以看到隱形戰鬥機。理論上雷達只要夠近,終究可以看到隱身戰鬥機,問題也不過是發現距離有多少而已,對於殲-20和F-22來說,現役戰鬥機火控雷達只能在和目視差不多遠的距離上發現它們,其實沒意義了。
此外,這次美軍出售給臺灣的F-16C BLOCK 70的清單上還有一點,就是出售75套LINK-16系統,也就是說臺軍終於有一批F-16可以實現全部裝備LINK-16了,此前由於數據鏈價格問題,臺軍只有部分F-16能夠加裝link-16數據鏈,這在現在這個連殲-7都有數據鏈的時代,實在是非常說不過去,對於臺軍來說這也可算一個重要的進步了。
還有,由於美國這次在清單裡列出了不少關於JDAM炸彈之類的信息,而且出售數量都很少——被認為可能表明臺軍將引進技術進行仿製,應該說這倒不難。
所以呢,有臺灣的媒體就開始吹噓說這些F-16 block 70可以用來「偷襲蕪湖基地,炸毀殲-20」這樣的尬吹,咱們笑笑就是,本質上來說這和大陸人民吃不起榨菜,吃不起茶葉蛋是一樣的,基於無知的笑話罷了。
啥也不說,解放軍飛行員成為二戰後第一個「王牌」的可能性又有所增加
總的來說,臺軍這次買的F-16C BLOCK 70其實並沒有比F-16V強——除了多了一個ALE-50拖曳式誘餌和終於每架飛機都有了LINK16。也並不能改變臺軍被殲-20當靶子打的現實。當然,從數量上來說,臺軍最先進的戰鬥機一下多了三分之一強,確實也是增強了臺軍的實力——雖然在飛彈和火箭彈攻擊後能生存下來的飛機並不會成比例地增加三分之一……所以其實沒啥用。
值得注意的是,臺軍購買的F-16 block 70並沒有獲得美國正在研製中的新一代雷達接收機,而這種裝置是在面對殲-20等隱身戰鬥機的時候F-16的「一線生機」,它能對處於「低截獲模式」工作的AESA火控雷達有一定的感知能力。相比之下,現役F-16的電子系統對這類威脅幾乎不會有反應——結果會怎樣當然可想而知。至於未來美軍會不會向臺灣提供新的接收機呢,那也只能說等美國人研製出來並給自己的F-16裝備上再說吧。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美國和臺灣當局當然知道F-16不夠用,最好能換F-35——可是美國不賣,原因呢,除了避免F-35技術外洩,避免F-35過早捲入危險的軍事衝突……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美國政府也要維持「三個聯合公報」的最基本體面——所以雖然美國一直在違反「中美聯合公報」。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臺灣在買飛機問題上的種種「矯情」,美國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愛買買,不買滾」……於是臺灣當局就沒辦法了,買唄。
三代機的前景如何呢?
我們看到,本周中國空軍的殲-10C和殲-16,與泰國、巴基斯坦展開了聯合訓練。而且殲-10C此次還是和空警500一起去的。
泰國王家空軍是東南亞地區最早裝備三代半戰鬥機的國家,它在21世紀初就籤署了購買JAS-39C「鷹獅」戰鬥機的合同,而越南軍隊到現在使用的還是與解放軍蘇-30MKK購買時水平相似的蘇-30MKV,使用的雷達還是「倒卡神機」(N01雷達使用倒置卡塞格倫天線,技術性能較差)——也正是因為如此,前面的中泰聯演中,我軍都是派出與越軍裝備水平基本相似的殲-11或蘇-27UBK(雙座),蘇-27SK與泰軍進行演練。
演練的結果,泰軍一方面加強了對手中三代半戰鬥機的信心(在超視距空戰中JAS-39C相比殲-11有相當優勢),另一方面,也了解到了第三代重型戰鬥機的厲害(參演部隊是「南霸天」,在近距離空戰中完全壓倒「輕快靈」的「鷹獅」,主要憑飛行員技巧和意識——當然這水平越南飛行員並沒有)。
應該說,這樣的演習對於兩國兩軍都有很大的收穫,而此次演習,殲-10C和空警-500,則帶有很明顯的商業色彩了。
這還掛了霹靂-10,真的是兇殘
因為泰國當初購買JAS-39的時候手面不寬,只買了7架,而瑞典方面此後就與巴西合作,去開發JAS-39E戰鬥機了。結果,這種飛機的價格達到1億多美元一架,是泰國當初購買老款「鷹獅」的好幾倍。
這就讓泰國很躊躇了——而另一方面泰國空軍原計劃用「鷹獅」換掉的30架F-5E還在充當主力呢。
JAS-39戰鬥機
泰國空軍有38架美制F-16A戰鬥機,這些飛機雖然經過改裝能發射AIM-120飛彈,但美國開出的升級F-16V的價格對於泰國來說也是有點望而卻步的。
對於他們來說,38架F-16A湊合著還能用,F-5E實在是不知道能幹什麼了。
當然他們之前和以色列籤署了協議,對F-5E進行改裝,為其加裝以色列製造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但是這種改裝的意義究竟多大?
而泰國近幾年經濟狀況也在恢復發展之中,應該說,買30架新飛機,這個錢還是有的。
而泰國國王本身也是戰鬥機飛行員出身,對於空軍自然是視為嫡系,給買點「新玩具」還是應該的。
當然這次殲-10C去了泰國,也並不見得就是要推銷殲-10C——它給泰國人演示的最重要事情,筆者認為,是一種完善的三代半戰鬥機究竟是什麼樣子。
因為泰國的JAS-39C的雷達也不過是PD天線,雖然相比老舊的「倒卡」那是先進了很多,但碰上正經的AESA雷達(F-5E上能裝的那肯定不是什么正經AESA嘛),光是探測距離AESA就有翻倍的優勢,再加上探測精度優勢,工作模式靈活,抗幹擾能力強……
基本上來說,泰國人只要進行幾次對練就會明白殲-10C航電系統即使面對JAS-39C也有碾壓性的優勢——更別說空警500與之配合組成的「小體系」,肯定也比泰國現役的「愛麗眼」強得多了。
蘇-27的雷達技術是比較落後的
那麼這時候,順水推舟就可以告訴泰國,我國還有一種物美價廉,比JAS-39C還便宜,裝有AESA雷達的戰鬥機哦,而且它的雷達部分性能和殲-10C的雷達相似,遠比以色列的小破雷達高多啦……
然後FC-1 「梟龍」BLOCK 3閃亮登場……
現代戰鬥機,低配只要3000萬美元(緬甸用的「乞丐版」)——你上哪找去!
當然了,這前提是,東南亞各國,除了日常沒有存在感的新加坡(更像美國僕從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裝備四代機——因此泰國也就不必考慮是不是要投資FC-31之類的事情,某種角度說,這也是一種幸運吧。
另一邊,在中巴聯合演習中,解放軍派出了殲-16戰鬥機參演,這也是殲-16首次與外軍聯演。
此前小巴到我國演習,我國主要派出與其對練的,當然各種機型都有,但以蘇-30和蘇-27、殲-11系列居多,這顯然也和巴基斯坦實際面臨的對手有關。
最近印度方面在折騰一個新的項目,給蘇-30MKI裝蘇-57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當然是降檔版,以此彌補「陣風」數量不足,將印度空軍主力「三代半」化。
在巴基斯坦即將獲得JF-17 BLOCK 3,通過使用有源相控陣雷達,對蘇-30MKI的雷達形成「碾壓」優勢的這個當口,印度當然不會毫無反應。
正好這次殲-16就給巴基斯坦看到了,如果印度的想法得到實現,可能會是什麼樣子——當然了殲-16的雷達肯定比俄羅斯給印度的「降檔版」雷達要好,但至少原理和一些特徵相似。
其實現在全世界空軍都明白,AESA雷達是未來方向——但是究竟AESA有多強,對於空戰形態有多少改變,這還是需要和真正有先進AESA雷達的對手進行一下對練才最有說服力。
某種程度上,大部分小國空軍對於AESA雷達的優勢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才會有各種奇葩的把以色列EL-2052雷達裝到F-5E、「美洲虎」、「幻影3」飛機上的「第三世界哄騙專用」改進型飛機。
同樣,巴基斯坦現在還沒有獲得AESA版的JF-17,而他們手頭的F-16C用的也是平板縫隙天線而不是AESA。而且,由於印度的蘇-30MKI的無源相控陣也並不怎麼好使——這一點在我國航空工業編寫的關於俄羅斯航空工業技術的評估的書裡就說過,由於後端和「倒卡神機」一樣,光換個天線,性能提升不會明顯到哪去——巴基斯坦方面反而可能對有源相控陣雷達能給空戰模式帶來怎樣變化缺乏理解,甚至可能有幾分輕視。
殲-16這次就是給他們當老師去的。
可以說本周這兩次演習,就是兩堂「震撼教育課」,一個告訴泰國「以色列小破AESA和殲-10C的AESA根本不是一個概念」,另一個告訴巴基斯坦「高性能大口徑有源陣到底有多牛」。
當然對於我軍來說也順便積累一下新型戰鬥機和外軍飛機對抗的經驗。
應該說如果蘇-30MKI真能換上哪怕是降檔版的蘇-57的雷達,對於JF-17 BLOCK 3來說,也是有很大影響的。
在這種情況下——或許,FC-31……或者中國其他外貿四代機的機會就來了?
那麼關於未來三代機是不是還有市場,我想問題也很簡單,肯定有啊。簡單粗暴地說,就是你的對手如果反正也不可能獲得四代機,那我為什麼需要四代機呢?反過來,如果我的對手有四代機了,那麼……
隨著F-35的日益擴散,外貿四代機的機會正在快速上升——或許,快了吧。
- 完 -
在看的你正在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