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美國媒體報導,臺灣有意購入150架傳統起降的F-35A與60架垂直/短場起降的F-35B隱形戰機,以取代現役的幻影2000與IDF(「經國號」)戰機。這條消息被香港《亞洲周刊》報導,並在大陸中文媒體上轉載。
據說,前段時間「特蔡通話」的關鍵人物之一,川普團隊顧問、美國傳統基金會研究員葉望輝訪臺時,向蔡英文政府吹出了軍售的風向球。
臺灣真能買到F-35嗎?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島內立刻就出現了不同聲音。據《中時電子報》報導,有軍事專家表示,臺空軍想採購F-35講很久了,但是臺灣當局剛準備將F-16提升為F-16V,怎麼可能再花大錢買F-35?
簡言之,F-16V換裝了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AN/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在裝備60批次F-16E/F戰鬥機的AN/APG-80雷達上,諾格公司推出了這款改進版雷達,可以對付多批次目標,探測速度更快,能通過合成孔徑雷達提供大面積高解析度的地圖,而且有海上模式,應該說性能是不錯的。
☝臺灣F-16戰機
☝F-16V換裝了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AN/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
☝參加紅旗軍演的美軍F-35A
☝垂直起降的F-35B
當然,價格絕不便宜,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給所有F-16V戰機的升級套件報價是18.5億美元。F-16V首批4架飛機已經抵達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位於臺中的機庫。簡氏防務周刊透露的消息是,洛馬每年將給24架飛機完成升級。
寫到這裡,突然想起了叫「剪羊毛」的那首澳洲民歌,羊毛剪子咔咔響。咔咔咔,啪啪以啪啪(此處用東北方言讀,有奇效)!
做生意,誰也趕不上老美精,這茬羊毛沒剪完,就要動下一茬的心思了。
川普賣給臺灣F-35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小前提是臺灣有錢買,大前提是他有足夠的膽量損害中美關係,並承擔所有消極後果。今天的中國,不是二十年前了,何況二十年前也沒怕過誰。
☝F-35與F-16伴飛
風水輪轉,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向臺灣出售F-16,嚴重損害了中美關係。那時解放軍空軍的一線部隊裝備還以殲7為主,二線部隊甚至還有大量殲6,因此裝備質量的天平發生了嚴重傾斜。加之當時主政臺灣的李登輝當局推出「兩國論」,幾乎將兩岸關係引爆,引發臺海危機。解放軍用大規模臺海演習遏制了島內部分人的非分之想。飛彈頭上過,老李惹的禍,大陸維護國家統一的意志已經讓全世界見識到。即便那時解放軍的裝備不是一般的落後。
時過境遷,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大陸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軍事裝備,特別是空中裝備這一塊,已經處於東亞前沿。裝備相控陣雷達的殲10C/D已經批量服役,第四代隱身戰機殲20的出現更有特殊意義。整個作戰體系的信息化建設,就更不用多說了,進步神速。
因此,即便臺灣把所有F-16V全都換裝完畢,也很難像上個世紀那樣對大陸形成絕對優勢,買了F-35,照樣如此。臺灣海峽真的很窄。何況近年來,臺灣朝野各派沒少打架,沒幹正事,經濟衰退,整體競爭力是下滑的。防務預算增加了嗎?許多高額軍購的分期付款都還沒繳完呢。
☝臺灣空軍的IDF
☝臺灣空軍的幻影2000,法制戰機。
美國人是非常精明的。上世紀80年代,臺灣曾推出IDF「經國號」戰機,成為華人社會首款三代戰機。漢翔公司甚至已經在加雷特發動機上推出改型,小批量出口。這種局面在臺灣引進F-16之後戛然而止。美國人用F-16拆了IDF的臺,拆散了研發團隊。島上的這批中國人也有振興中華民族航空業的夢想,但一切隨著「洋槍洋炮」的到來付諸東流。近期,臺灣又提出了振興航太產業的規劃,但是真的很難,對外軍購和自主能力,是一對微妙的矛盾。
沒辦法,臺灣太小了。小到即便引進了天頂星科技,也沒法割裂與大陸同屬中國領土的事實。這是島內「臺獨」勢力一直試圖否認卻又難以否定的事實。
買多少,買什麼,都是中國的。
歡迎多買,越多越好。
☝珠海航展展出的殲10C,裝備了相控陣雷達。
☝殲20的出現有劃時代意義。
☝大陸有飛彈,也吃得起茶葉蛋。和平太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