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機械網11月10日報告,回顧戰機駕駛艙65年的發展史,可以發現它的一些演變軌跡。計算機處理器和顯示器技術的發展,為駕駛員提供了極大的幫助,使他們現在只關注少量幾個屏幕和控制裝置即可,可留出注意力關注其他更重要的任務,例如打擊敵方戰機。
在Hush-Kit航空博客網站上,前美國海軍戰鬥機武器學校(TOPGUN)指導員、F-14教練員巴拉尼克介紹了戰機駕駛艙的簡史。他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服役,1988年退役的F-106A「三角標槍」的駕駛艙開始介紹的。
F-106A是那個時期的典型飛機,駕駛艙內的儀表、開關和控制杆是安裝在飛行員兩腿之間的,儀表的讀取只能顯示一種信息。
微處理器和液晶顯示器的加入,使駕駛艙內的空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工程人員利用各種方法來高效利用空間,所以駕駛艙看起來沒有以前那麼雜亂了。單一功能顯示器也逐步演變為多功能數字顯示器,可顯示多種類型的信息。
不過多功能顯示器的加入也造成了一個難題:飛行員腿中間的控制杆會擋住查看屏幕的視線。所以後來控制杆移到了左邊或右邊,讓飛行員能無阻礙地查看前方空間。F-16「戰隼」就是首款採用側面安裝的控制杆的戰機。
幾十年後,F-35的駕駛艙與F-106A有了驚人的差異。F-35採用了一個大型多功能觸摸顯示屏,它佔據了駕駛艙的一大部分空間,可顯示雷達數據等信息,而且不會干擾飛行員駕駛飛機。
與冷戰時期飛機一個明顯的不同是,F-35幾乎沒有任何物理按鈕和讀數裝置。
一名荷蘭F-35A 飛行員正在調整安裝在顯示器的頭盔如今,許多戰鬥機(包括F-35)又向前邁進了一步,越來越多的戰機開始採用頭盔式顯示器。頭盔式顯示器能將數據直接投射到佩戴者的視野中,使飛行員在戰鬥中無需移動視線就能看到關鍵信息。
第一時間提供美軍條令條例、報告論著、美軍概覽、雜誌期刊等最新原文成果,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官方商城。
長按二維碼關注「軍鷹資訊」
(軍民融合、科技諮詢、科技信息)
您的支持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