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銳評 | 美國要賣F-16V,對臺灣意味著什麼?

2021-02-14 今日海峽

美國媒體最新報導稱,臺灣已正式籤署協議從美國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購買F-16V戰鬥機。臺媒隨即證實,這批戰機總數是66架,預計2026年完成交付。而臺立法機構此前已通過「F-16V戰機特別採購條例」,經費上限高達2500億元新臺幣。

(F-16V資料圖)

這是近30年以來,美國再次向臺灣出售「先進戰鬥機」。民進黨當局和一眾綠媒,為此倍感振奮。只不過,在歡騰之餘,他們真的明白這對臺灣來說意味著什麼嗎?

從軍事上說,F-16,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早在1992年,美國就賣了150架F-16A/B型號給臺灣,打打摔摔到今天,還是臺空軍的主力。相比F-16A/B,改用了新航電、雷達系統的F-16V,確實有了不小的提升。但說破天,它也只是一款三代半戰機,水平最多跟大陸的殲-10B、殲-10C相當,臺媒所謂的「壓制殲-20」只能算個低智笑話。更何況,現代戰爭是體系的對抗,在兩岸軍力對比懸殊的情況下,單一武器的先進與否早就失去意義。「漢光演習」已反覆驗證過,面對解放軍飽和、多維的火力打擊,臺軍戰機連飛起來都難,爭奪制空權更無從談起。所以一旦開戰,臺空軍第一要務,就是把儘可能多的戰機躲進東部大山的機庫裡。如今再買66架,只能說明臺軍挖山洞取得了新進展,東部山區的機庫應該是變大了。

再說下經費,美臺軍售向來是純正的賣方市場,臺灣不僅沒有挑貨的權利,更沒有議價的能力。66架F-16V,臺灣編了2500億元,換算下來,單機價格超過1.2億美元。要知道,貴為第四代戰機的F-35A,美軍的採購單價已經跌破8000萬美元。這大概相當於,美國人以12000塊的價格把淘汰的iphone4賣給臺灣,自己再花8000塊換了個最新款的iphone11。而當年臺灣以單價兩三千萬美元買來的一百多架F-16A/B如今改裝升級成F-16V,每架還要再付給美國六七千萬美元。這樣人傻錢多的「凱子」,美國人不宰你宰誰?!更可悲的是,自蔡英文上臺以來,臺灣用於民生經濟的支出逐年走低,只有防務預算連年飆漲,財政早已捉襟見肘,但這些苦,當局卻從不敢對「美國爸爸」明說。

(F-35A資料圖)

當然,對美關係上,民進黨當局向來只算政治帳。能被美國當牌打,花再多民脂民膏,他們都不會心痛反覺得榮耀。可「美國爸爸」卻打心眼裡瞧不上也不放心這個「臺灣兒子」。選擇售臺F-16V而不是F-35,就是很好的證明:眾所周知,苦於島上跑道戰時得不到保障,臺軍一直想買的是更先進能短距起降的F-35。但美國向十多個「盟友」分享了數千架F-35的訂單,就是不肯對臺灣鬆口。理由是,一旦向臺灣出售F-35,也就意味著這款「全身都是機密」的戰機將處於「高風險狀態」。
琢磨一下,這到底是在說「臺灣不可靠」還是「臺灣保不住」呢?再思考一下,美國為什麼從來不把最先進的武器賣給臺灣呢?說到這,相信大家應該能體會到,「喜提」F-16V的民進黨當局有多白目。

相關焦點

  • 【重磅銳評】警惕美國越界及超越底線,為了圍堵中國美國很可能撕破麵皮承認臺海之間一邊一國!!!
    【重磅銳評】警惕美國越界及超越底線,為了圍堵中國美國很可能撕破麵皮承認臺海之間一邊一國!
  • 國際銳評 | 誰將把臺灣引入危途?
    據最近出版的《恐懼:白宮中的川普》一書披露,商人出身的川普對臺灣並無特殊感情,對美臺關係也缺乏足夠的興趣或了解,他最關切的是「美國保護臺灣能得到什麼」,但沒有得到滿意答覆。而在「郵件門」事件中,川普的競選對手希拉蕊·柯林頓曾被曝光考慮「放棄臺灣換取中國大陸免除美債」。這表明,雙方都有「交易臺灣」的本能思維。
  • 國際銳評丨美方涉臺惡法掀不起風浪
    近日,美國領導人籤署「2021財年綜合撥款法案」,其中包含所謂的「臺灣保證法」條款。該條款鼓吹美國政府對臺軍售常態化,揚言支持臺灣參與多個重要國際組織。 在本屆美國政府任期即將結束之際,白宮一些政客正妄圖通過操弄涉臺惡法,延續瘋狂的反華表演。此舉粗暴幹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國家利益,中方對此表示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
  • 美國又要賣給臺灣F-16了,是不是接下來就要賣F-35了?
    而且臺灣當局這樣「大手大腳」的毛病,可不是一天養起來的。2004年,臺「國防部」突然提出了就一個高達六千一百零八億新臺幣的軍購預算,此外未來五年「人員維持費」還需一兆六千億新臺幣。也就是說在2010年之前,臺灣在「國防」上要花兩兆新臺幣!即便換算成美元也超過了680億,這在當時可以說是個天文數字。
  • 美國不顧中國連番警告,本月二次穿越臺灣海峽,到底意味著什麼
    2月25日,美國媒體發布一則消息,稱其海軍驅逐艦阿利伯克級「柯蒂斯·威爾伯」號,在前一日通過了臺灣海峽,這是美國在這個月第二次公布驅逐艦通過臺灣海峽的信息,早在2月4日的時候,美國同樣是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麥凱恩」號,也通過了臺灣海峽,兩次間隔僅僅之後20天。
  • 銳參考 | 臺當局還指望「美國救臺灣」?島內吵起來了……
    而臺灣島內的反應則是冰火兩重天:業界急得不行,當局卻故作鎮定。    小銳注意到,很多臺媒在報導這一新聞時都不約而同提到「邊緣人」這個詞,因為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都沒有涵蓋臺灣,而臺當局寄最大希望的美國又在政府更替期,對臺政策前景未明。
  • 美國要賣給臺灣的66架F16V是什麼戰機?
    川普突然在這個時候,把要賣給臺灣66架的F16V送國會審批,真是用心陰險,很明顯就是撐臺現任當局,給明年1月蔡助選的,其次也是故意刺激中方
  • 環時銳評:立陶宛迅速狡辯,難掩其表演效忠美國的瘋狂!
    原因是立陶宛宣布允許臺灣當局以「臺灣」名義設立「代表處」。立陶宛外交部星期二下午迅速對中國外交部的決定表示「遺憾」,並狡辯說,立陶宛在尊重「一個中國」原則的同時,願像歐盟和世界許多國家一樣,謀求與臺灣發展互利關係。然而眾所周知,歐盟和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不會允許臺灣駐他們那裡的辦事處使用「臺灣」的名義。
  • 臺海風雲——美國向臺灣賣武器,門道很多
    圖源:海峽導報社咱們如果只是講賣了什麼武器,什麼時間賣的,咱們的外交部是怎麼抗議的,那就沒勁了。因為賣武器只是手段,你賣得再多,也改變不了臺灣海峽的寬度,改變不了臺灣的人口,改變不了海峽兩岸綜合實力的天平,快速向大陸一側傾斜的事實。那麼咱們應該從哪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呢?應該從美國對臺戰略的角度看待軍售問題。
  • 【中評智庫】臺灣海峽不可任意穿越
    西北政法大學國際法研究中心講師蔣圍、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研究員李明傑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8月號發表專文《美國軍艦穿越臺灣海峽所涉及的海洋法問題
  • 立陶宛迅速做出狡辯,環時銳評:難掩其表演效忠美國的瘋狂
    中國外交部今天早些時候宣布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該國召回其駐中國大使。原
  • 觀點 陳鵬仁語中評:美國駐軍臺灣視同侵略中國
    (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國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資深顧問、文化大學日文系特約講座教授陳鵬仁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美國與日本雖然「同盟」,其實是美國想讓中國大陸知道「打狗要看主人」,同時也告訴日本,若是主動挑釁美國也保不了日本。   外傳美國有意派駐軍隊、甚至是「薩德」飛彈防禦系統進駐臺灣。
  • 國際銳評|向全球「投毒」的美國休想諉過於人
    》近日公布一項推斷數據震驚世界: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全美實際新冠病例數量可能被低估60%,即可能有多達6500萬美國人感染新冠病毒。面對疫情蔓延,美國政客對本國人民不負責,對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同樣漠然置之。美國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美國公民累計經空港、陸地出國2319.5萬人次。由於美政府未實行有效防疫措施,全世界淪為美國疫情輸出的受害者。
  • 環時銳評:如果確有3萬美軍駐臺,中國會立即發動解放臺灣戰爭
    美國國會參議院的共和黨資深參議員約翰·科尼發布帖文,驚人地宣布美國今天在臺灣有多達3萬的駐軍,比在韓國的28000人還要多!
  • 《新聞聯播》播發國際銳評:用心叵測的美國政客哪有資格談「宗教自由」?
    7月20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聯播》欄目重磅發聲,播發《國際銳評:用心叵測的美國政客哪有資格談「宗教自由」?》。銳評指出,美國有些人揣著明白裝糊塗,採取「雙重標準」,將中國依法處置宗教違法活動污衊成「迫害」,甚至公然會見一些違法分子,為他們撐腰站臺,幹涉中國內政。這種基於一己私利的做法,不僅損害中美關係,也令美國名聲進一步掃地,有損於美國自身利益。
  • 銳參考 | 「邦交國」快跑完之際,蔡英文要在島內抓人了?!
    而除了南太島國,臺灣另一個「友邦」也沒讓臺當局省心。20日,有臺媒注意到,臺當局以人道主義援助的名義給了「友邦」尼加拉瓜1億美元援助。一時之間,輿論譁然。要知道尼加拉瓜去年爆發了執政黨與反對黨的衝突,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紛紛對其實施制裁。臺灣中時電子報直接喊話蔡當局:別幫錯忙!希望臺灣確保金援能用在刀刃上。
  • 臺灣,沒有什麼海峽中線!
    「海峽中線」這個東西,本來就是不存在的,只不過是政治上的默契罷了,現在臺灣當局倒行逆施,那就沒必要繼續默契了。就在「九一八」國恥日前一天,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竄訪臺灣,公然給臺獨勢力撐腰。要知道,兩岸從來沒有籤什麼停戰協議的,解放戰爭還沒有結束,什麼時候打都是名正言順。
  • 美國要賣臺灣250枚飛彈 綠營自嗨起來真搞笑
    (圖:臺媒)臺灣親綠媒體20日曝光了一項對臺軍售案,稱美國將向臺當局出售250枚肩射型「針刺」防空飛彈(島內稱「肩射型刺針飛彈」),具體型號為「Stinger Blocb1-92F」型,相關作業正在緊密進行中。消息一出,又有綠營人士出來刷存在感了。
  • 【國際銳評】中美打交道要不得「杯弓蛇影」心理
    幾乎同時,美國知名媒體彭博社隨即炒作所謂美國多家科技公司被植入中國「間諜晶片」的傳聞,這篇報導很快遭到所涉及公司和美國國土安全部的否認。儘管如此,美國媒體仍狡辯道:「即便中國現在沒有侵害美國電子產品供應鏈,以後也會」。如此不負責任的言論,折射出美國某些人在發展中美關係問題上始終抱著「杯弓蛇影」式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