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沒有什麼海峽中線!

2021-02-14 烏鴉校尉

不復存

烏鴉校尉作品

首發於微信號 烏鴉校尉

微信ID:CaptainWuya

9月18日當天,解放軍空軍18架戰機,連續出現在臺灣島西南、西部、北部及西北空域。

 

臺「防務部」公布的9月18日解放軍軍機飛行軌跡圖

臺軍急忙派遣飛機來進行「驅離」,並用通訊向我軍喊話,說什麼:「你已飛過「海峽中線」,立刻轉向脫離。」

對此,解放軍飛行員直接回應:「沒有『海峽中線』!」

19日,我們又繼續又派了19架戰機巡視臺海,繼續貼臉。

 

臺「防務部」公布的9月19日解放軍軍機飛行軌跡圖

說實話,早就該這麼說了,別說中線了,就是在臺灣本島上空巡視也並無不妥,都是中國的領土。

 

「海峽中線」這個東西,本來就是不存在的,只不過是政治上的默契罷了,現在臺灣當局倒行逆施,那就沒必要繼續默契了。

就在「九一八」國恥日前一天,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竄訪臺灣,公然給臺獨勢力撐腰。

要知道,兩岸從來沒有籤什麼停戰協議的,解放戰爭還沒有結束,什麼時候打都是名正言順。

很久以前,統一可能還有技術上的問題,因為我們的裝備不夠好。

但現在,隨著雙方實力的轉變,要不要梧桐,只是我們想不想的問題,不存在能不能的問題。

兩岸如果爆發統一戰爭,臺軍24小時都撐不過。

臺媒報導的解放軍軍機新聞

1

如果說,中華民族的文化裡有什麼執念的話,那其中一定有——對國家統一的執念。

早在1949年3月15日,新華社就發表題為《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臺灣》的時評,指出:

「中國人民(包括臺灣人民)絕對不能容忍國民黨反動派把臺灣作為最後掙扎的根據地。」

 

早期關於解放臺灣的海報

之後,如我們預料的一樣,蔣介石果然做到了「殲敵一億,虎據臺灣」。

 

新中國剛剛成立後,解放包括臺灣島、福建沿海島嶼在內的島嶼的議程就被提交了上來。

 

解放廈門紀念園

但那時,新中國沒有自己的工業體系,海空軍力量十分薄弱,陸戰我們能贏,但海戰實力很不好說,經驗也極為匱乏。

 

在解放金門島的戰役中,解放軍第10兵團第28軍、第29軍中的3個加強團,近萬人因為登陸的木船被毀,後續部隊跟不上,而國民黨軍一方卻有海空協同的快速支援。

結果,解放軍共3個多團9086人(內有船工、民夫等350人)大部分壯烈犧牲,餘部被俘。

這也是解放軍自成立以來,極為罕見的大失敗,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我們在渡海作戰方面的能力不強,讓我們狠下了決心彌補。

 

金門戰役失敗只是解放戰爭中的一個小插曲,改變不了國民黨軍兵敗如山倒的事實。

之後,到了1950年4月,海南島、舟山群島在內的大量島嶼被解放。國民黨僅剩臺灣和包括金門馬祖、大陳島在內的少數島嶼了。

解放軍登陸海南島


但實話實話,以當時大陸的陸海空三軍的能力,實行登陸作戰解放臺灣島的難度還是很大的,我們在裝備技術上和抱美國大腿的臺灣有不小的差距。

 

建國初期,中國大陸的防空系統還在創建之中,存在很多雷達盲區,從1951年開始,中國大陸領空就多次遭到國民黨和美國空軍入侵,敵機幾乎暢行無阻,很難打下來。

1950年2月6日,遭國民黨空軍轟炸的上海

這一局面一直到我軍列裝了地空飛彈加上國產的殲5、殲6戰鬥機大量服役後才開始改觀。

這期間,臺軍和美軍損失了數十架偵察機和戰機,但大規模偵查行動一直到70年代中期才逐漸停止。

 

被解放軍擊落的臺灣空軍U2偵察機殘骸

臺軍這時候的武器表面看比解放軍的好,但主要靠的是美國援助,自主研發的水平不行,時間一長,這個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解放軍自從50年代初得到蘇聯援助開始,就走上了自我研發的道路,期間國產裝備不斷問世,到了70年代末期,已經掌握了核武器、戰略飛彈的研發技術。

臺灣當局曾一度開掛差點研製出核武器,如果計劃成功,武統臺灣的難度將大幅度增加。

 

幸虧臺灣核武器研發團隊內部出現了「內鬼」,核武專家張憲義突然舉家逃往美國,將臺灣核武研發計劃的機密文件交給了美國,臺灣當局的核武器研發被美國生生掐死。

 

到70年代末期,大陸追趕的速度開始越來越快。

2

1996年3月底,《新聞聯播》播放了解放軍3月份在東南沿海盛大演習的新聞。

 

這期《新聞聯播》用了整整6分鐘,幾乎像是復盤了解放臺灣的整個過程!場面盛大前所未有,很多人稱之為「史上最震撼的一期新聞聯播」。

 

「我們主張並一貫致力於和平統一,但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如果出現外國勢力幹涉中國統一和臺灣獨立;我們將採取包括軍事手段在內的一切手段,堅決維護祖國統一,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武德豐沛」的措辭,讓國內輿論熱血不已!

在那時,臺海危機已經基本結束,我們距離梧桐臺灣,只差「一步之遙」。

 

自70年代末「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政策提出之後,兩岸之間關係持續向好,基本沒有發生過什麼摩擦。

 

1988年,李登輝上臺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開始著手島內政治改革。1994年3月,李登輝與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進行了6個小時的長談。作為一個「精日」李登輝與司馬相見恨晚,二人大談「生為臺灣人的悲哀」。

中國共產黨把臺灣省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份。這是奇怪的夢呢!臺灣與大陸是不同的政府,目前我只能說到此為止。」

1995年5月23日,柯林頓政府公然宣布允許李登輝對美國進行「私人訪問」,毫無疑問是對於大陸方面的挑釁!

 

僅1995年6月《人民日報》就發稿近30篇,全面痛批李登輝訪美一事。

然而李登輝無視大陸多次警告,依然堅持竄訪美國,火上澆油。

(當年人民日報多次發文批駁李登輝)

為了回應美國這種「以臺制華」的策略,1995年7月開始,解放軍頻繁在臺灣海峽附近進行飛彈射擊演習。

 

緊接著是陸軍、海軍部隊也分批次在東南沿海展開了大規模、多階段的演習。接連不斷的「武力示威」一直持續到了11月底。

期間對臺對美的幾乎所有正式會談,幾乎全部推遲或取消。

 

臺海上空陰雲密布震天的演習,讓臺灣省內人心惶惶。島內開始流行「孤島說」,民間恐慌情緒開始蔓延,不少臺灣民眾開始提現金,海外投資更是早就開始撤離。

 

但是這些都沒有阻止李登輝的「決心」。

1996年年初,李登輝宣布參與「大選」,準備「連任」。

 

96年3月中旬,為了抗議李登輝參與「大選「,阻止其連任。

解放軍在臺灣海峽舉行了規模巨大的實兵演練,海陸空三軍悉數參加。於是就有了上文《新聞聯播》裡戰展示的那些鏡頭。

 

「寧失千軍,不失寸土」!在這樣的口號指導下,基層官兵普遍士氣高昂,臺灣局勢的緊張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對峙」的範疇,戰爭一觸即發!

 

如果僅看臺灣和大陸的紙面裝備,大陸經過不斷的發展,已經追上來了。

1996年的軍力對比,可謂「旗鼓相當」:

 

在爭奪制空權方面,臺灣訂購的美國F-16和法國幻影2000和超視距空空飛彈都還沒到貨。能用的三代機只有兩個IDF「經國號」。只有臺灣新到貨的「戰力增幅器」E-2T預警機,能在解放軍身上佔到一些便宜。

為了彌補戰力的不足,臺灣連壓箱底的「寡婦製造者」F-104都搬了出來。

 

(IDF至今依然是臺軍主力)

解放軍同樣只是少量接收了24架蘇-27戰機,超視距飛彈同樣未能形成戰鬥力。

這就決定了當時爭奪海峽上空的制空權,雙方只能進行視距內的傳統空戰。勉強夠到美蘇80年代初的作戰水平。

 

海軍方面,解放軍有絕對的數量優勢,但是臺軍艦艇只需要防守狹窄的臺灣海峽,解放軍卻需要防衛漫長的海岸線,所以雙方能集中的兵力旗鼓相當。

 

即使雙方在當時發起一場海戰,臺灣海峽也並不會有傳統意義上制海權的概念、因為解放軍只需要確保運兵艦隊的安全登陸,臺灣則要切斷解放軍的海上補給線。整體海戰形態處於70年代水平。

 

(052型首艦哈爾濱艦,當時海軍唯一現代化的艦艇)

解放軍的主力051型驅逐艦少數剛剛完成現代化改裝,但是依然無法完全壓制裝備雄風2和標準-1型飛彈的臺灣驅護艦。另外臺軍的裝備的大型飛彈快艇憑藉高航速,也很容易突破解放軍的封鎖,直接威脅登陸艦艇。

 

但除了紙面的裝備數據,解放軍在軟實力上其實還是吃虧的。

80年代以來,軍隊的軍費開支持續緊張,海、空軍的訓練趨於保守。

 

當時海航為了避免「摔飛機」,對於飛行訓練的氣候條件有嚴格規定。除非特殊情況,惡劣天候下不允許進行訓練。即使訓練最為頻繁的一線航空兵團,其飛行小時數與海峽對岸相比也有差距。經驗和技術確實不如美軍一手調教出來的臺軍。

 

我軍執行驅離任務的戰鬥機曾不止一次被美機兩架戰機左右包夾,給「架」回領空。某些時候,美機甚至敢大搖大擺地在我們領空玩不斷切入切出的「邊緣遊戲」。

 

兩棲登陸問題更多。解放軍裝備的登陸艇、氣墊船、衝鋒舟滿足不了如此大規模的運兵。只能提前徵召沿海的民船。

 

(沒有遠程火箭炮掩護登陸,只能「陸炮上艦」臨時客串)

 

能裝運大型載具的登陸艦本來就少,搶灘登陸的主力依然是老式的63式兩棲坦克。

 

訓練時間和裝備問題幾乎是全軍共同的問題。渡海登陸不同於韓戰這樣的陸上作戰,想要發揮出戰術優勢,必須有足夠現代化的裝備!

 

更何況,大陸要解放臺灣,美國還要橫插一手。

3月中旬,美國海軍「獨立」號和「尼米茲」號兩個航母戰鬥群集抵近臺灣海峽。

 

當時,蘭德公司在《中美軍力記分卡:1996-2017》中的評估是:

消滅中國空軍只需要美軍兩個戰鬥機聯隊。

而2艘航母2個艦載機聯隊搭載有超過150架各型艦載機,加上駐紮在衝繩美軍基地的美軍戰機,戰鬥力遠遠超過「兩個戰鬥機聯隊」的標準。

 

(美軍96年臺海行動紀念章)

這份評估或許有些言過其實,但是糾結是具體需要兩個還是四個戰鬥機聯隊,根本毫無意義。巨大的裝備差距,直接否決了解放軍發動大規模渡海登陸進攻臺灣本島的可能性。

3月底,大眾在電視上看到這期《新聞聯播》的時候,局勢已經註定臺灣難以在當年收復。

96年,望洋興嘆,令人扼腕。

3

96年的臺海危機裡暴露出的種種問題,給解放軍後來的「爆兵」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導。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又補了很多課。

 

我們需要登陸運兵,海軍就研發了野牛氣墊船和071/072大型登陸艦,50多艘大型登陸艦讓解放軍從此再也不用調用民船。

需要對岸突擊?05式裝甲突擊車和各種型號的遠程火箭炮先後服役,讓海岸支援無死角。

(05式和63式跨越時空的對比)

需要奪取海峽制空權?

空軍發展的空警系列預警機、運8電子幹擾機、殲16、殲11多功能戰機。海軍就大力發展052C/D型驅逐艦,讓登陸艦隊防空完全不是問題。

 

我們需要防止美國/日本介入登陸作戰,航空母艦應運而生,戰時封鎖臺灣外海,讓他國戰機根本無法飛臨戰區,火箭軍的東風-26緊盯著海岸之外可能接近的外國艦艇。

從被美國戰機「逼回領空」,到6架戰機埋伏前來驅趕的臺灣戰機。20年來,解放軍的軟硬體水平已經完全能邁過海峽上的門檻!

 

以現在的態勢來看,梧桐,不存在「能不能」,只存在「想不想」。

 

24年,我們臥薪嘗膽、厲兵秣馬,花了幾萬億的軍費,目標就是為了祖國的統一。

在這個人人都在「向錢看」的時代,海軍能如此「闊綽」的花掉大筆資金,自然會惹來不少人的非議:

 

我們要這麼大的海軍有什麼用?收復臺灣和我有關係嗎?

 

在全球信息網、物流網、貿易網都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每個人都從中獲取便利。而「經濟制裁、貿易封鎖」卻從未變得陌生和遙遠。

 

對於國家來說,如果海上貿易線被封鎖,過剩產能無法出口,稀缺資源得不到補充,進而引發一系列的社會、經濟問題,潛在風險不可估量的。

在這種環境下,何談發展?

 

臺灣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大門,是第一島鏈上的明珠。如果祖國能夠統一,第一島鏈就會不攻自破!迎接中國的將是安定的海洋環境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從未來發展的戰略上講,如果中國想要邁進更深的大洋,就必須要祖國統一。

 

臺灣的回歸不僅是民族情懷,更是和我們每個人未來的生活都息息相關的大事。

 

如今,日本首相因故辭職,新首相政策未穩;美國總統大選,「比爛選舉」進入白熱化;西方疫情導致國內經濟疲軟,政府自顧不暇。

而此刻,美歐領導人先後竄訪臺灣,「臺獨」宵小甚囂塵上,臺灣海峽再次陰雲密布。

或許,見證歷史的那天,就要到了。

(圖片來自川美「武力統一」)


烏鴉校尉整理編輯

首發於微信公眾:烏鴉校尉(ID:CaptainWuya)

如需轉載,請後臺留言。

分享給朋友或朋友圈請隨意

參考資料:

胡謅施佬《1996年的臺海,空軍竟是大陸強,陸軍反而是臺軍狠?》

《李登輝同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談<生為臺灣人的悲哀>》

老海軍《親歷96臺海危機:從「寧失千軍」到「活捉林志玲」》

中國臺灣網《回顧驚心動魄的5次臺海危機》

環球網《臺軍怕了》

環球時報《臺灣新黨主席:當下局勢比1996年更緊張》


烏鴉校尉的視頻在B站上線啦!

小夥伴們有興趣一定要去給我們捧捧場呀!




相關焦點

  • 沒有海峽中線,因為臺灣自己天天過海峽中線
    21日,中國外交部,以國家的身份公開回應了所謂的海峽中線問題,那就是:這句話說的一點問題都沒有,中國在所有的公開文件中,從未承認過海峽中線的存在,所以在法律上當然不存在所謂的海峽中線。22日,臺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對媒體這麼解釋所謂的「海峽中線」: 雖然「海峽中線」是「我們思考出來的一條線」,但它是多年來「避免兩岸軍事衝突、維持臺海和平與穩定的一個象徵」。換句話說,臺灣自己也知道沒有所謂的海峽中線,這只是臺灣自己「思考出來的一條線」。
  • 兩岸沒有所謂的 「海峽中線」!
    臺灣地區防務部門18日稱,解放軍當日清晨7時10分起到10時30分結束,共出動18架次軍機、從四個方向抵近臺灣本島,最近距新竹海岸線約37海裡。臺軍方人士透露,臺軍機廣播向解放軍喊話「你已飛過海峽中線,立刻轉向脫離」,解放軍戰機飛行員則以「沒有海峽中線」回應。
  • 互動 |臺灣說的「海峽中線」是什麼?外交部:不存在的
    互動:【臺灣說的「海峽中線」是什麼?
  • 臺灣海峽中線原來是個偽命題 美臺勾結挑釁一中現更不存在——解放軍飛行員制式回答:臺灣海峽沒有中線
    ——解放軍飛行員制式回答:沒有臺灣海峽中線偽命題的由來所謂的「臺灣海峽中線」或稱「臺海中線」,是臺灣海峽的一條無形界線,從北緯26度30分、東經121度23分-北緯24度50分、東經119度59分至北緯23度17分、東經117度511分,為一條呈東北
  • 大陸軍機頻越「海峽中線」 臺灣何去何從?
    陸委會也指責大陸逾越「海峽中線」,「加大軍事恫嚇力度」。藍營方面也不甘寂寞。馬英九在社交媒體聲稱「軍機頻頻擾臺,甚至越過海峽中線,讓人惶惶不安」。國民黨立院黨團更借「海峽中線」一事提案,「請求美國協助抵抗中共威脅」。嚴格來說,臺灣設立的防空識別區與「海峽中線」不是一回事,但確有相同的性質——單方面劃設。1950年代,大陸限於有限的軍事實力,東南沿海的制空權為臺灣所掌握。
  • 「海峽中線」沒有了,下一步美國會出兵救臺灣嗎?
    朱麗  【中國】美副國務卿抵臺,解放軍首次出動18架戰機從四個方向越過所謂「海峽中線」,
  • 誰在臺海劃了線 從警戒線到臺灣心理紅線的「海峽中線」
    然而,大陸官方迄今一直堅持「不存在所謂海峽中線」,臺方又屢屢批評解放軍「越線」、「威脅」臺灣安全。究竟這個「海峽中線」(或稱臺海中線)是否存在?「海峽中線」的說法又是怎麼誕生的呢?實力不濟 視臺灣海峽為畏途在臺灣海峽劃了條線,對當時擁有空優和制海權的臺灣軍方來說無疑是大大的利好,但對大陸的影響是什麼呢?
  • 不存在「海峽中線」!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解放軍軍機對臺軍罕見喊話 民調:10%臺灣民眾支持兩岸統一,63.4%支持……「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謂的『海峽中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就記者提出涉及臺灣的「海峽中線」問題事作出否定性回答,擊中臺灣島內某些「想入非非者」的內心。
  • 解放軍飛行員霸氣回應臺軍機:沒有海峽中線!
    近日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面對臺軍機廣播喊話解放軍戰機飛行員霸氣回應「沒有海峽中線」臺防務部門18日稱,解放軍從18日清晨7時10分起到10時30分結束,共出動18架次軍機、從四個方向抵近臺灣本島。
  • 「海峽中線」消失, 俄羅斯專家談臺灣冒險後果嚴重
    針對臺灣指責大陸軍機飛越「海峽中線」製造臺海緊張局勢的說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日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正式否認有所謂「臺海中線」存在。
  • 外交部: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不存在「海峽中線」
    有記者就「臺灣海峽中線」一事提問。  汪文斌表示,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存在所謂「海峽中線」。  相關報導:臺媒曝光「兩岸飛行員對話」!解放軍飛行員回應臺軍:沒有「海峽中線」!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臺灣中時新聞網18日報導稱,解放軍軍機昨天(17日)越過所謂「海峽中線」,臺軍喊話「你已飛過『海峽中線』,立刻轉向脫離」,大陸飛行員則回應:「沒有海峽中線」。
  • 大陸軍機為何穿越「海峽中線」?
    如果臺灣當局不改邪歸正,大陸一定會反制,軍機過「中線」的做法會頻繁出現。美國在臺協會(AIT)3日首度證實,從2005年開始,美國政府相關人員派駐就已經包括陸軍、海軍、空軍與陸戰隊等現役軍人。包承柯表示,在2008年到2016年之間,中國大陸和臺灣之間因為有「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存在,兩岸關係非常穩定,沒有往惡化的方向發展,如果今天要用軍事對抗的手段來處理臺灣問題的話,美國即使派出軍隊來幹預也不能阻止中國大陸最後實現國家的統一,「所以美國應該做負責的事情。」
  • 無中生有的「海峽中線」被正式宣布不存在,它們心理在崩潰
    9月19日,臺軍機喊話解放軍:你已飛過「海峽中線」,立刻轉向脫離。解放軍飛行員則「霸氣」回應:沒有「海峽中線」!從這兩句對話可以看出,臺灣當局是將「海峽中線」當成一條實線,並要求臺軍機飛行員以此做出空中反應。而對解放軍來說,根本不存在「海峽中線」,整個臺灣海峽都屬於中國的管轄範圍。
  • 「如果解放軍軍機突然50到100架穿越海峽中線時,美軍能做什麼?」
    1958年臺空軍退守「海峽中線」以西之後,戰機雖仍抵近大陸沿海偵察,但已沒有較具規模的戰鬥;1974年大陸與越南因西沙群島領土問題發生海戰,解放軍海軍首次以艦艇編隊通過臺灣海峽,據說是蔣介石刻意放手讓其通過,形成兩岸聯手對抗越南的默契。1996年「臺海危機」期間,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再度通過臺灣海峽,解放軍空軍也多次穿越「海峽中線」。
  • 「如果共機突然50到100架穿越海峽中線時,美軍能做什麼?」
    1958年臺空軍退守「海峽中線」以西之後,戰機雖仍抵近大陸沿海偵察,但已沒有較具規模的戰鬥;1974年大陸與越南因西沙群島領土問題發生海戰,解放軍海軍首次以艦艇編隊通過臺灣海峽,據說是蔣介石刻意放手讓其通過,形成兩岸聯手對抗越南的默契。1996年「臺海危機」期間,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再度通過臺灣海峽,解放軍空軍也多次穿越「海峽中線」。
  • 官方首次明確表態,「海峽中線」不存在!
    臺灣媒體報導稱,有大量解放軍戰機飛越所謂「海峽中線」,逼近臺灣。在9月21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就此事明確表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謂的『海峽中線』。」軍事評論員宋忠平向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證實,這是中國官方首次明確表態,「海峽中線」的說法不存在。
  • 「海峽中線」?不存在的!
    在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就美國副國務卿訪臺並會見蔡英文等人、近日解放軍東部戰區多架戰機飛越所謂「海峽中線」等熱點問題,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一一回應
  • 解放軍霸氣回應:沒有海峽中線!(9.20)
    臺防務部門18號稱,解放軍從18號清晨7時10分起到10時30分結束,共出動18架次軍機,從4個方向飛近臺灣本島。包括轟-6機兩架,殲-16機8架,殲-10機4架、殲-11機4架,期間三度飛躍「海峽中線」,最近距新竹海岸線約37海裡。臺空軍派遣空中巡邏,緊急掛實彈起飛監控並驅離。
  • 海峽中線多少事
    如果國會在30天內沒有異議,這個軍售案將就此敲定。美國國會一向支持對臺軍售,此前行政部門還沒有動靜時,就提案要求「避開行政部門,由國會主動推進」。因此,這一軍售計劃,估計國會不會有爭議。  這一筆高達64億美元的軍售案,讓原本慢慢升溫的中美關係再次如郭晶晶跳水般直插池底,濺起的水花雖然不大,但是造成的轟動卻有目共睹。此次臺海軍售恢復之後,兩岸間的臺海中線不免又變得緊張起來。
  • 中國戰鬥機飛越海峽中線臺灣竟然軍機升空攔截!!
    地理位置上這塊空域已經超過了臺灣海峽中線位置,臺灣空軍緊急起飛回應。但中國空軍在發現臺灣空軍時並未立刻返航,而是在中線偏東空域逗留十分鐘。雙方並未發生其他不克制的不友善行為。(圖片來源網絡)國防部新聞稿稱,對於大陸軍機踰越海峽中線,國防部表達嚴正抗議並譴責此一挑釁舉動,已經嚴重衝擊區域安全穩定,危害區域各方共享之和平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