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發布暴力鑽地彈, 為何說它與殲-20是絕配?

2021-03-02 軍工黑科技

近日,中航工業公布的《新時代 新使命》宣傳片中,展現了2017年多項新武器的測試鏡頭,以及朱日和閱兵的視頻。視頻中表示: 「2017年,我們用超額完成的改革發展任務,用堅定不移踐行國家戰略的豐碩成果,用武器裝備的歷史性突破,用融合社會資源建設航空強國的探索實踐」。

片尾除了出現CM-400AKG火箭推進飛彈的發射鏡頭外,也展示了一枚垂直鑽入地面的空射炸彈。這種鑽地炸彈的難處在哪?發展它有何意義呢?今天,我們來簡單討論一下。

▲中航發布的畫面中,炸彈垂直鑽入地面後,沒有爆炸火光就出現垂直鑽升的煙塵,表示該炸彈垂直鑽入極深才會擠出如此多的土石

從視頻畫面來看,中航此次公開的鑽地彈外型細長,彈錐尖削,與美國動能鑽地彈相當類似。鑽地炸彈若搭配殲-20將具有極佳效果,因為隱身戰機的奇襲優勢,搭配鑽地彈的破壞力,可在開戰第一天對敵人的指揮中心進行斬首攻擊,使隱身戰機能內掛的少量彈藥發揮最大的戰略效果,如同美國的F-117與B-2一樣。

相較之下,傳統戰機被攔截機率高,除非對手戰力極度不相稱,能夠早早取得絕對空優,不然飛到敵軍頭頂投下鑽地彈的機率很低。

▲歐美戰機在武器投射時會漆上高對比度的標誌,好讓側拍的高速影片可計算出精確的動態變化,中國的殲10B與殲15也曾出現這種塗裝,如今也出現在殲20上

所謂的 「鑽地彈」(美國稱為穿透彈或碉堡剋星)指得是穿透後才引爆的炸彈,類似過往戰艦的穿甲彈。由於鐵殼炸彈在穿透土壤或混凝土工事的過程會承受很大的應力,導致彈殼擠壓變形,甚至破裂,則還沒穿透就 「出師未捷身先死」,即便爆炸,能量也是被工事外牆往外反射,頂多刮掉工事的一些皮。

因此,鑽地彈通常會犧牲一些裝藥空間,換取更硬更厚的鋼殼,使炸彈在穿透過程中維持形狀。另外還需要低敏感度的炸藥以免在巨大撞擊的瞬間就自行引爆,並配合高時間精確度的引信可以控制炸彈在正確的深度引爆。

▲F-117使用的GBU-27制導炸彈,彈體為BLU-109鑽地彈,前方則為GBU-24的制導段

美國開發鑽地彈的起源是與F-117隱身戰機一起進行的 「擁空計劃」,在這之前,空射武器的發展方向主要是延長射程與提升精度,以免讓發射載機進入到敵軍的防空火網。但是前蘇聯與華約國家在中歐前線建設了大量地下工事或混凝土強化的地上工事,足以抵擋一般高爆炸彈的震波,迫使北約必須動用核武器才能進行攻擊。

而F-117的隱身飛行能力使其可以直接飛到敵軍頭上,使炸彈省去推進火箭的重量,並增加鋼殼的比重。 「擁空計劃」發展出的BLU-109彈頭重800多千克與Mk-84炸彈相仿,但內裝僅250千克的TNT炸藥,幾乎3/4重量都是25毫米厚的4340號鍛造鋼殼,配合特殊構型的彈尖與圓柱狀的彈身,可穿透數米厚的混凝土結構。

▲美國傳統的800多千克炸彈是降低阻力的流線狀外型,BLU-109為了鑽地將外型改為圓柱狀

1990年,美國在「沙漠風暴」行動進行前夕,發覺薩達姆在巴格達構建了數十個地下基地,這些基地深達地下10~16米,並由眾多2.5米厚的混凝土管狀結構組成,使鑽地彈就算穿透地表也無法對其造成傷害。整個基地可容納1200以上參謀人員,並有長期居住的補給與生活措施。

由於美國陸軍還庫存許多M201自行式的266毫米炮管,其合金鋼材與BLU-109的彈殼相當類似,於是將炮管鋸斷,前端拉伸以連接BLU-109的彈尖,形成編號為BLU-113的鑽地彈。由於重量太重,在沙漠風暴中僅有F-111能使用,戰後則整合到F-15E與B-2上。另外,美國在戰後仔細測試後,也發現BLU-113的破壞效果未達完美,於是又從頭設計了BLU-122鑽地彈。BLU-122採用全新鋼材與彈尖形狀,使彈殼從58毫米打薄為45毫米,但穿透力反而提高20%。另外由於裝藥空間增加,其爆炸力增加70%,可摧毀的目標增加54%。

▲BLU-122的全重比BLU-113略輕,但裝藥卻比較多

美國也對1000千克級的鑽地彈進行更新:海灣戰爭後,空軍啟動了 「堅硬或深埋目標的攻擊計劃」研究多項鑽地技術:

● 初始火箭加速的鑽地彈

● 末端火箭加速的鑽地彈

● 多枚末端制導的子彈頭

● 縮小到113千克的小型鑽地彈

● 前端安裝成形裝藥彈頭的複合式鑽地彈

1996年,空軍最後還是認為現有的單一動能彈效果最好,下單給洛·馬開發BLU-116鑽地彈。這種鑽地彈改用鎳鈷合金做彈殼(一說加入 貧鈾成分),在測試中曾擊穿3.35米厚的混凝土;其電子引信相當精確,據說像電梯一樣可以準確在第幾層樓引爆。但可能因為價格太高,沒有挨過預算緊縮時期,在2002年後就沒有消息。但在2017年3月,美國空軍突然開標尋找廠商製造1000枚編號為BLU-137的鑽地彈,很可能取代BLU-116而成為BLU-109的繼承者。

▲美國發展的小直徑炸彈可鑽1米厚的水泥機堡,並精確引爆來破壞其中的戰機

另一方面,美國空軍也發展110多千克的小直徑炸彈,雖然體積小未必比較便宜,但由於一個掛架可以掛2-4枚,使戰機的投彈量大幅增加。因為防守者也知道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例如機場會將戰機分散在多個機庫中,使攻方要出動更多轟炸架次而容易被擊落。

小直徑炸彈的穿透彈頭一樣有3/3的重量是鋼製彈殼,雖然內部僅有18千克的少量炸藥,但藉由精密的電子引信可控制其在射入密閉空間才引爆,讓堅固的外牆成為聚焦爆炸能量的反射面。由於F-15E可掛載12枚小直徑炸彈,一次通過就可摧毀一個中隊的機堡。

來源:北國防務

相關焦點

  • 中航智成發圖疑似殲35阻攔著艦,被指信息量很大,卻被CG打臉
    而最近中航智成在官微發布的內容中有一張配圖,疑似為殲35阻攔著艦的圖片,立刻引發了軍迷的關注,甚至不少資深軍迷稱其中信息量很大,也讓不少人猜測這是否暗示下一代艦載機的相關信息。而這裡說的殲35,其實是一個贊稱,來源於「國家重點型號」下一代戰鬥機中的編號「35001」,而殲20的原型機編號曾經是「2001」,因此推出殲35這麼個編號。
  • 中航工業的眾籌項目--殲-31二號機今日上午首飛成功
    極有可能獲得一些需要五代機而又購買不到F-35,同時又手握大筆現金的國家的投資,這當然不是說巴基斯坦,但巴基斯坦對五代機的迫切需求,可能促使它找到合作的投資夥伴,對中航工業來說,只要能繼續投資,殲-31絕對是可以完成得很好的五代機項目,甚至不排除將來會獲得中國軍方的認可。
  • 中國空軍新型反輻射飛彈首次曝光,堪稱為殲-16D量身打造的絕配!
    前者作為「梟龍」戰鬥機的配套武器,在國產SD-10空空飛彈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體積小、重量輕,可以掛載在輕型戰鬥機上面,但是它的戰鬥部重量只有20公斤,對付大型雷達目標攻擊能力比較有限,只能用於自衛方式防空壓制,使用範圍受到限制。
  • 殲-20彈艙裡最大的「疑案」,蝶形翼飛彈是不是霹靂-15?
    (歡迎朋友圈及微信群轉發本文,無需授權)都說2018珠海航展閉幕最大的彩蛋不僅是殲-20的四機編隊,還有內置彈艙裡的新型空空飛彈,軍迷圈為了爭論是霹靂-15,還是霹靂-12,甚至霹靂2X,霹靂1X撕得不亦樂乎。恩,就是這圖。
  • 美軍上將說殲-20很落後,只相當30年前老式F-117,聽完我就放心了
    不過也有高度不重視的空軍,美國空軍第一副參謀長大衛.古德芬上將(General David Goldfein)在五角大樓說,拿中國的殲-20戰機跟他曾經駕駛的F-117戰機做比較更加合適,因為兩者都只具備非常初級的隱形作戰能力。
  • 中航工業重大宣布:「全新殲20」驚豔亮相,不僅能隱形還能變形
    終於獲得了中國航空工業在戰鬥機製造領域的最高成就殲-20!對此,美媒直接稱我國殲-20已經成為亞太地區的空域掌控者。  自2011年1月11日,我國自主研製的殲-20原型機首飛後,它的每一次亮相,都是高光時刻。無論是從珠海航展的驚鴻一瞥,還是從閱兵式上空呼嘯而過,都是國人眼中炙手可熱的焦點。  而在9月13日中國航空工業在其官方微博上又宣布了一重大消息!我國已經開發了一款「全新殲-20」。
  • 殲-20的空重為何比F-22輕?
    我國殲-20於2007年前後正式開始研製,比2005年裝備美空軍的F-22,有技術上的巨大後發優勢。,達8萬噸級,配套的還有多臺位於閻良等地4萬噸級的模鍛壓機,以及位於多地區的多臺數萬噸級的拉伸機、擠壓機和一些新型鑄造設備,其比西方研製F-22時的設備要先進許多,用其鑄造的機體構件,明顯具有重量輕、結構強等優點。
  • 殲-20和殲-10B為何這麼牛?!
    好了我們稍微壓抑一下激動的心情,讓文哥為你揭秘——為何殲-20和殲-10B這麼牛!其實這個不是殲-20首秀而是在上屆航展首次亮相儘管只有驚鴻一瞥卻已驚豔全場、舉世關注今年殲-20有更多機會與大家見面航展期間殲-20飛行表演每天都有而且是以新塗裝、新編隊、新姿態飛行展示
  • 殲16是中國最強對地攻擊飛機?殲20表示可以輕鬆碾壓
    殲16機動性對地攻擊能力真的無敵嗎?大鴨子殲20表示,小樣,空戰輕鬆碾壓你,對地攻擊也虐你。殲20具備高度隱身和超音速巡航能力,對於殲16這種完全不隱身的菜鳥,完全不是一個位面的,在鼎新基地演習,多次無聲無息就幹掉殲10,殲11B,蘇30,殲16,即使脫了隱身的馬甲,掛上龍波透鏡讓大家都看的到,還是照樣橫掃。
  • 殲20電傳飛控先進可靠,全自動降落艦載機只能選它
    圖:殲20無可辯駁的證明了中國完全有能力研製最先進戰鬥機的可靠電傳飛控系統很多人一直搞不清戰鬥機的飛控系統和電傳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 殲-20成為航母艦載機?不可能,殲-31是唯一選項
    作為艦載機的殲-15,在中國航母上成功著艦標誌著海軍航母戰鬥機的提升,可以說是一個中國海軍一個裡程碑。不過在中國未來多艘航母上,殲-15是不是會繼續擔任艦載機還是一個謎題。因為即使未來殲-15作為中國航母艦載機的主力軍,但是一旦航母配備上彈射器,殲-31艦載型就將成為主力。
  • 軍媒罕見公開殲-15「大象漫步」畫面,殲-20、運-20也都上演過!
    根據媒體的公開報導,不僅僅是殲-15,我軍表演過「大象漫步」的軍機,還有殲-20、殲-10B/C、殲-16、殲-11,甚至是運-20和運-9。殲-20「大象漫步」畫面曝光,翻轉鴨翼場面壯觀2019年11月,在人民空軍成立70周年之際,@空軍發布推出強軍主題宣傳片《我愛祖國的藍天》,匯聚了國產殲-20、運-20、轟-6K、轟-6N、空警-500等新型戰機投入新時代練兵備戰的經典影像。其中,就展示了4架殲-20戰機「大象漫步」,緩緩而行。
  • 殲-20要上艦?殲-31要涼?殲-20將發展「一機多型」,FC-31的壓力更大了
    而杜文龍的評價也很直接,從最近中航雙座型殲-20S戰鬥機的宣傳畫面出發,認為殲-20隱身戰鬥機未來將會走「一機多型」的發展道路。這幾個型號待會兒再來說所謂的「一機多型」,就是以某一款戰機為基本型,根據不同的任務環境,發展出針對不同作戰環境的特定機型。杜文龍認為,殲-20隱身戰鬥機,憑藉著本身的優勢,未來很有可能發展出殲轟型、加油型、電子戰型和艦載型。
  • 運20換裝國產渦扇20?美媒稱彈射型殲15曝光
    上周,央廣軍事節目中專家表示,有消息稱運-20將換裝渦扇-20發動機,推力增大、耗油減少,可使飛機起降距離變短。
  • 殲-31改進版試飛成功 外國媒體的評價亮了!
    它可以裝載8噸武器。該公司說,這種飛機可在內部武器艙攜帶6枚飛彈,在機翼下方還可以攜帶6枚。據《俄羅斯報》網站12月26日報導,中國最新型戰機殲-31的第二架原型機於23日在瀋陽進行了首次試飛,名為FC-31「鶻鷹」。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證實了此事,但拒絕透露細節。外界首次獲知殲-31是在2012年,當時,第一架原型機也是在瀋陽上空進行了試飛。
  • 霹靂-15空空飛彈列裝中國空軍 殲20將掛載
    該刊稱這種新型飛彈可能就是傳聞已久的霹靂-15型,它也是殲-20戰鬥機的主要超視距空空飛彈武器。殲-10C戰鬥機攜帶PL-10和PL-15飛彈飛行照片殲-20戰鬥機彈艙裝載霹靂-15飛彈照片報導稱,從這張照片上可以看到,殲-10C戰鬥機的機翼下的外側掛架攜帶了2枚霹靂-10空空飛彈,而機翼中間掛架則是2枚新型飛彈。
  • 殲20驚現美國絕密軍事基地 !全都嚇壞了!
    據悉,這架「殲20」的發現地是在美國東海岸的喬治亞州薩凡納-希爾頓黑德國際機場。說句題外話,軍隊發給飛行員的這種教具模型非常值錢。老蔣記得40年代時,美軍配發過一批零式的模型,據說現在價格十幾萬美元了。近些年不知道美軍發沒發過「殲-20」的識別模型。
  • F-135推力20.4噸,殲20的渦扇15還未問世就被看衰:達不到18噸
    美如意算盤終落空,中航發傳來好消息李傑:003航母將不再滑躍起飛,004航母核動力加電磁彈射2021年最期待哪款國產武器?003航母還是轟20?這款卻更值得期待美軍軍官:中國海軍「下餃子」不再可能! 很多人都會說作為名副其實的五代戰機,殲20從首飛到現在依然使用的是俄羅斯的AL-31F發動機,為何最初不使用我們的國產發動機?
  • 官宣:殲20雙座版誕生!全球首款五代隱身雙座機
    MV最大亮點無疑就是中航植入了一個官方彩蛋,在一個一閃而過的鏡頭中顯示了殲-20雙座型四機編隊飛行的CG鏡頭,首次揭示了雙座型的真面目。美國空軍自研發F22並投入現役以來,似乎一直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隱身戰鬥機堅決不能搞雙座型,不但美國人堅持不搞,俄羅斯也堅決不搞。
  • 官方視頻首現改進型殲-20畫面,世界獨一份!
    兩天前,國防部召開記者會有媒體詢問殲-20是否已大範圍列裝部隊?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回應稱,中國空軍的殲-20從2011年首飛到今年已經10年,作戰能力逐步得到檢驗,並已開始列裝部隊。而除了列裝部隊被官方證實外,人民日報海外網、中國軍視網等媒體日前相繼播發中航工業集團官方宣傳片,片中殲-20最新改進型畫面首次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