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7月20日刊發文章《新型超視距空空飛彈可能已列裝中國空軍》,稱近期出現中國空軍裝備的成飛殲-10C戰鬥機攜帶新型超視距空空飛彈的圖片。該刊稱這種新型飛彈可能就是傳聞已久的霹靂-15型,它也是殲-20戰鬥機的主要超視距空空飛彈武器。
殲-10C戰鬥機攜帶PL-10和PL-15飛彈飛行照片
殲-16戰鬥機攜帶霹靂-15和霹靂-10飛行照片
殲-20戰鬥機彈艙裝載霹靂-15飛彈照片
報導稱,從這張照片上可以看到,殲-10C戰鬥機的機翼下的外側掛架攜帶了2枚霹靂-10空空飛彈,而機翼中間掛架則是2枚新型飛彈。
儘管目前尚沒有其他證實,但有非官方說法稱這種飛彈叫做霹靂-15,它出現在殲-10C戰鬥機掛加上,可能表明該飛彈已經加入解放軍空軍現役。
這種飛彈約3.7米長,直徑約200毫米。彈體中段裝有小展弦比彈翼(蝶形翼),尾部則是全動式切尖三角翼的舵面。
前後彈翼的翼展約為390毫米和515毫米,其尾部沒有明顯的推力矢量控制系統,相比之下與其一起出現的霹靂-10的尾部明顯可以看到這種裝置。所以,它似乎仍是完全採用氣動舵面控制的。此外,彈體上也沒有採用衝壓發動機所必須的進氣口,因此其很可能仍是使用火箭發動機動力。
2012年,有照片顯示沈飛殲-16戰鬥機攜帶類似的飛彈,從當時飛彈的塗裝來看,似乎正處在研製試驗階段。在最近的照片上,同樣採用了小展弦比彈翼的飛彈也出現在成飛殲-20第五代戰鬥機的彈艙內。
俄羅斯RVV-SD飛彈
美國空軍正為F-22戰鬥機掛裝AIM-120D飛彈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表示,據報導,霹靂-15飛彈是由中航工業飛彈院研製的一種新型空空飛彈,該飛彈的尺寸與霹靂-12相比僅略有加長,彈翼翼展還小於霹靂-12。但由於採用了雙脈衝火箭發動機,其射程從霹靂-12的約70公裡延長到150公裡(美國《大眾科學》雜誌2016年報導中如此宣稱)以上。
美國空軍最新的AIM-120D(又稱AIM-120C8)飛彈與霹靂-15技術水平相似,都是通過使用雙脈衝火箭和最優化彈道參數大幅度延長射程和彈道末段跟蹤目標能力,因此能在尺寸比較早的中程空空飛彈不明顯增加的情況下,大幅度提高射程。
美國雷西昂公司官方網站宣稱AIM-120D飛彈的最大動力射程可達180公裡,其實際射程可能與霹靂-15相似。2015年4月,美國海軍宣布該型飛彈在F/A-18E/F戰鬥機上達到初始作戰能力。
雙脈衝火箭發動機的飛彈通常採用最佳彈道模式,增加自身射程,在彈道末段,點燃第二段火箭燃料,攻擊高機動目標時飛彈會有充沛的能量
採用雙脈衝發動機的新型空空飛彈不必再做成像當年的「不死鳥」飛彈這般龐大,射程卻有所增加
除了AIM-120D和霹靂-15,俄羅斯方面也在研製類似的雙脈衝火箭空空飛彈,即代號R-77-1(外銷代號RVV-SD)的新型空空飛彈,根據俄羅斯聯合戰術飛彈公司官方網站數據,該飛彈有效射程110公裡。目前在部署到敘利亞的蘇-35戰鬥機上據稱就裝備了這種飛彈。
相比之下,中、美、俄都放棄了21世紀初十分熱門,且都已經初步研製成功的衝壓發動機遠程空空飛彈方案,因為衝壓發動機一些先天性技術缺陷,難以用於攻擊戰鬥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