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武部政委成為了將軍!

2021-02-25 三劍客

「政委的命是命,我們新兵的命不是命嗎?」老武的這句話,讓我記憶猶新。

雖然他不認識我,但我卻被他圈粉了。

我喜歡叫他,老武,「姓武,愛武更精武」,是我對他的認識。

兒時的軍旅夢,成就今日的碩果纍纍。

1969年出生的他,從小好勝,很好強,他那個村附近就是某師的一個野外訓練場,「小朋友,如果你長大當了兵,你要什麼彈殼就有什麼彈殼。」解放軍叔叔對他說的這句話,在他小的時候就紮下了根。

高中畢業後,老武給父親寫了一封信,在信上他說:「作為男人,應該立志走自己的路,自食其力。」

1989年,老武20歲,他參軍入伍了。老武成為了一名偵察兵,偵察兵的經歷,也為他日後的軍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年,他就在全師的比武中奪得第一名,榮立三等功。由於表現突出,他被直接晉升為上士,擔任班長,隨後提幹。

提幹,是多少士兵的夢。當上連長後,怎麼幹,又成為了老武下一個直面的問題。在當連長期間,他把連隊的每個房間都睡一遍,一邊在這個房間睡,一邊給每個官兵聊,最後把一個後進連隊帶成了先進連隊,2000年,已經擔任連長的他再次被破格提拔,直接晉升為營長。

從列兵到上士,從上士到連長,從連長到營長,軍旅的「三級跳」呈現出他日後的不平凡。

18歲應徵入伍,老武比同年度兵平均大兩歲的樣子,加之是提幹,第一軍銜職務往往是少尉排長,起點比一般軍校畢業生要低,起點低更要加速衝鋒,人生只要努力,什麼時候都不晚。

我們常說,軍旅的每一步,都自帶著一個人努力的光環。都說機關兵不好帶,但是老武不信這個,成為機關直屬營營長後,他心中只有三個字「帶頭幹」,也正是有這股幹事的勁頭,老武以訓練為牽引實施精細化管理,年底把直屬營帶進集團軍先進營行列。

幾年之後,老武升任為某旅副參謀長,但是年齡大,是很多提幹軍官的致命點,特別是到了團級,基本上是天花板了。

一般情況下,軍校畢業的幹部在38歲的樣子能調正團,就很不錯了,已經40歲的老武,2009年,到河南省新縣人武部任政委,老武當上政委後,用了接近10多年的光景,從正團走到副軍,從人武政委到將軍。

圖為武仲良大校示範擒拿格鬥

三度任政委,不負韶華不負新時代。

「遠飛者當換其新羽,善築者先清其舊基。」

成為一名人武政委後,率隊奪得4金2銀3銅的驕人成績。後來,他又帶隊參加斯洛伐克國際特種兵競賽,以金牌和獎牌總數第一的成績載譽而歸。

在任人武部政委近5年時間裡,他先後4次率隊出徵,摘金奪銀137枚,多次揚威世界和全軍賽場,個人榮立一等功1次。

帶領比武揚威國際國內賽場,以作戰部隊的標準抓人武部建設同樣呱呱叫,這讓我想起了那句「文能提筆謀強軍,武能沙場揚威名」,在老武身上再合適不過。

「沒有偵察連這個基礎訓練的紮實性,沒有一個很優秀的班長,根本沒有我的今天。」這是老武說的一句話。

2013年底,原濟南軍區某特戰旅成立,因軍事素質過硬,帶部隊有一套,老武被任命為該旅首任政委,再次回到一線作戰部隊領導崗位,並且是特戰旅,崗位的調整給他提供了新的發展平臺。

當特戰旅政委,到底行不行?這個問號,他一直在心裡記著。「帥者先則卒必勇,卒必勇則攻必克。」

訓練成績怎麼搞?「三個第一」是官兵對老武的印象:空中第一跳、水下第一潛、陸上第一。事事率先垂範,只爭第一。

官兵的事要不要管?公開接受批評建議,戰士反映的問題不過夜;推行幹部逢提必考,先後有7名幹部因考核不過關被推遲或暫緩晉職晉級。

領導怎麼做表率?帶領旅黨委常委成立訓練「第一班」,堅持上第一車、打第一槍,率隊參加原濟南軍區比武,21個競賽課目拿到17塊金牌。

政委也是指揮員,指揮員首先是合格的戰鬥員。在一次極具危險性的跳傘訓練當中,老武準備「第一跳」卻遭到教官阻攔,認為政委不用跳,老武一句「我政委的命是命,我們新兵的命就不是命嗎?」暖了官兵的心,也讓他受到了官兵的愛戴。

2018年,一身肌肉的「鐵人政委」老武有了新職務,成為80集團軍政治部副主任。當上集團軍主任後,他也不忘自己是一名特種兵。跳傘和潛水,還有狙擊、爆破、格鬥,化裝偵察等等,他都得會,也願意和戰士比。

老武與戰士比肌肉,49歲的他,完全刷新了官兵腦海中對政委的形象;沒有過硬軍事素質,怎麼敢說「看我的」?老武跟特戰隊員比拼索降;聽說戰士們都想和老武比試比試,來吧,看攀登比武誰當先?

軍人是什麼?老武認為,「軍人是渾身彈孔,卻緊抱紅旗的人。」2020年,老武升任第73集團軍副政委將軍。

從事政治工作更多的是拿筆,而不是拿槍了啊?老武從來不信這句話,從2009年到2020年,11年的時間裡,他一直秉持著一句話:政治工作要成為行家裡手,軍事工作也要成為行家裡手。

50多歲的年紀,活出了20歲的青春倒帶。

年齡大,會成為提幹軍官的「攔路虎」?這個問題,我曾問過身邊的好幾位提幹軍官,他們給出的答覆,不是懷有遺憾,就是充滿牢騷。

我一直認為,能夠成為提幹的軍官,都是不簡單的人物,「別被年齡給嚇到了。」這句話,是我在老武身上體會到的。

一名軍官的路怎麼走,不在未來,而是在當下。「你把官兵捧在手裡,官兵就會把你舉過頭頂」,尋著老武的軍旅足跡,你會發現,一個人能夠成為什麼人,是因為他相信自己能成為什麼人。

「戰士胃裡沒有油水,訓練場上怎麼流汗水,身上沒有洗澡水,上了戰場就要流血水。」處處把官兵的事放在第一位,這樣的領導幹部,誰不喜歡,能不提拔嗎?

所謂領導才能,並不複雜,你只需要記住和做到讓別人信任你。我之所以叫他,老武,是因為這個「老武」,值得官兵信任,值得我信任。

沒錯,他就是武仲良。

改革當下,新的體制編制調整,特別是新的軍官政策制度落地,很多人呈現出焦慮的狀態,這種現狀也能理解,在人人想退路,盼漲工資,爭晉升的時候,我們到底要爭什麼?

20歲當兵,31年軍旅,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6次。他帶的兵中,有36人因軍事過硬、比武場上摘金奪銀,榮立一等功。老武用51年的青春歲月,31年的軍旅光景,告訴我們一件事: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鄧小平曾說過:「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幹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軍官是火車頭,直接決定一個單位的建設,甚至也關聯著官兵的成長進步。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到底是不是好士兵?」或許,留給我們的不是一句問話,而是覺醒!

一個「老武」或許不多見,一千個,一萬個「老武」才是強軍要人的目標,下一個「老武」,是你嗎?

相關焦點

  • 我的戰友,人武部政委升任合成旅旅長!
    人武部政委升任合成旅旅長文丨 許凌康、陳秋任有人說:「到了人武部,很難再進步」,而西藏洛隆縣人武部政委陳光數次崗位調整,沒有放鬆對作戰的學習研究,始終對主戰裝備技戰術性能門兒清,對合成部隊戰法訓法認識深刻,指揮作戰演習奇正合一……前不久,他榮升西藏軍區某合成旅旅長。
  • 冉宏泉任巫溪縣人武部部長,肖飛任巫溪縣人武部政委
    8月7日,市委常委、重慶警備區司令韓志凱赴巫溪宣布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命令,縣委書記、縣人武部黨委第一書記唐德祥、重慶警備區政治局副主任張軍有,副縣長羅興莉出席會議。會上,韓志凱宣讀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任職命令和警備區黨委黨內任職通知,任命冉宏泉為巫溪縣人武部部長,肖飛為巫溪縣人武部政委。
  • 陳志忠:把人武部當成家來建
    ,在山西省澤州縣人武部政委崗位上幹了8年多,所在軍分區的領導換了3任,搭班子的部長換了4任,他為什麼還能保持那股永不懈怠的勁?△2017年10月,山西省澤州縣人武部陳志忠政委與合聚集團和鎮村兩級幹部研究精準脫貧事宜。(劉心學攝)2010年5月,一紙命令將陳志忠調到澤州縣人武部任政委。
  • 「發牢騷」的趙部長,你們人武部政委有話說
    那位「發牢騷」的趙部長,你們政委有話說——我為使命代言:來自基層武裝工作者的一線寫真作者:湖北省穀城縣人武部政委   張陽 「喂,老張,你在微信上火了知道嗎?!」4月19日中午1點開始,我手機就響個不停,兄弟們表達了一個意思:我所在的湖北省穀城縣人武部火了!我下屬的鄉鎮武裝部長公開「發牢騷」,而且還是在《中國民兵》這麼大的微信公眾號上!當時我是稍微有點懵的,真心話!具體事估計大家都已經知道了,這源於當天《中國民兵》微信公眾號上的那篇文章《基層武裝部長的幾句「牢騷話」》。
  • 棉衣、洗衣機……宣州人武部才是雪中送炭
    接過人武部送來的棉衣,小詩藝迫不及待地讓奶奶幫她穿起來,在鏡子前高興的又蹦又跳。小詩藝是原47集團軍某旅三連軍士長梁望的女兒,妻子因病離世後,區人武部就把梁望一家納入結對幫扶對象,每逢重大節日都會上門慰問,這不,就在市區迎來新年初場降雪前,人武部及時為小詩藝帶來了新棉衣。
  • 增強國防後備力量 攸縣人武部新營院啟用
    歷時3年的緊張建設,攸縣人武部新營院正式建成。1月5日,攸縣人武部舉行部署調整暨新營院啟用儀式。市委常委、株洲軍分區政委周杰,縣委書記康月林參加啟用儀式並為新營院揭牌。
  • 「將軍送喜報,這個三等功不一般!」
    對聯前方架著一座彩虹門,上面寫著「將軍送喜報,光榮照霍邱」10個金色大字,分外惹眼。這天的主角是安徽省軍區六安幹休所文職人員蔡永連,2019年10月從地方招考入職,2020年底榮立三等功。「將軍送喜報,規格高,不多見,這是莫大的榮耀,也是最好的國防教育。」
  • 武裝部政委升任合成旅旅長
    武裝部政委升任合成旅旅長 》曾任坦克連長、裝甲部隊領導、作戰旅副旅長、人武部政委……陳光履歷豐富,專業技能和指揮水平也屬軍中驕子。擔任人武部政委期間,他深入洛隆縣偏遠村寨開展國防教育,組織民兵訓練,立足本職研究邊防管控新路子,探索建立黨政軍警民聯防聯控機制,將強軍足跡印刻在「雪域孤島」。
  • 武裝部長升任軍分區副司令員,武裝部政委升任合成旅旅長得好!武裝部長升任軍分區副司令員,武裝部政委升任合成旅旅長
    像董高一樣「到了人武部,一樣能進步」的還有西藏洛隆縣人武部政委陳光。要說武裝部長提副司令還不算太稀奇,那麼武裝部政委提合成旅旅長那可是少之又少的。陳光曾任坦克連長、裝甲部隊領導、作戰旅副旅長、人武部政委……陳光履歷豐富,專業技能和指揮水平也屬軍中驕子。
  • 十年,鳳凰涅槃永昌城:北川縣人武部踐行抗震精神紀實(下)
    北川民兵的旗幟在隊列前方高高飄揚(攝於玉樹地震救援期間)北川縣人武部政委鄧文學動情地說,大地震以來,我們北川人武部歷任官兵用行動告訴我們,精神和信仰就是一種淳樸實在的情懷,是根植於內心的奉獻意識,是關鍵時刻為黨分憂的責任擔當。「越是困難時期,越能考驗一個人。」
  • 傳奇丨《衝出亞馬遜》原型人物15年後成了人武部部長
    關鍵詞之一:同車先同心轉型既要轉身子,更要換腦子從標兵戰士到「特種兵王」,寧夏涇源縣人武部部長黃和平是電影《衝出亞馬遜》的原型人物,也是官兵心目中的「男神」。在該軍區組織的擁護支持改革集中教育動員會上,政委潘武俊的話語振聾發聵:「如果我們不率先轉腦,就很難帶動部隊轉型!」學習領會軍委國防動員部首長關於運用高鐵動車原理指導工作的指示精神,該軍區黨委「一班人」思路洞開:如果說我們是大西北「絲綢之路」上的一輛動車,那麼,思維觀念不合拍,這輛動車不但被大變革時代遠遠甩下,還會跟不上打仗備戰的步伐。
  • 「光榮軍屬」牌一個不能少,涿州市人武部為空軍士官曹海鵬家懸掛新版「光榮軍屬」牌
    4月11日,涿州市人武部政委楊鴻和義和莊鎮武裝部長王勝軍帶著對軍人軍屬的關愛之情,來到義和莊村曹寶學家看望,送去了食用油、麵粉、牛奶等慰問品,並現場為他家張貼了人武部
  • 深切緬懷開國將軍任榮老首長逝世一周年:任政委的 「一把手」素養與西藏情結
    其中,《傳奇將軍的小酌》獲全國有獎徵文唯一的一等獎;《鄉鎮企業近親繁殖現象透視》獲湖北省企業家論文競賽一等獎;《「天使」助我度危難》獲荊州市「醫者仁心」主題徵文一等獎。任政委的 「一把手」素養與西藏情結深切緬懷開國將軍任榮老首長逝世一周年 劉興國 原西藏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兼西藏軍區第一政委任榮老將軍,經常由衷讚頌開國領袖毛澤東「政治路線確定之後,
  • 什麼是政委?
    費多爾遇上的另一個紅軍士兵,頭上頂的是一輛竹編的嬰兒車,可能拿去引火或者僅僅是拿它開開心,這樣的事很多,好像什麼都能成為戰士們的玩具。  這樣的事更常見:幾雙強壯的手胡亂擒住一個人,這個人通常又醜陋又矮小又垃塌,穿著掛了厚厚一層泥的爛靴子,大腿上長滿重達三普特的贅肉,敵蓬蓬的亞麻色頭髮也有半普特重。
  • 役前訓練,如何成為追夢軍營的起跑線
    不過,在瀋北新區人武部政委金國友看來,李冒逸役前訓練前後思想上的大轉變實為意料之中。此言非虛。今年8月下旬,該區人武部役前教育訓練的第一堂課,就是《堅定理想信念,鑄牢強軍之魂》政治教育課。在《聽黨指揮歌》雄壯激昂旋律中,金國友面對700多名預定新兵,深情講述了「半截皮帶」的故事,讓李冒逸和許多預定新兵眼眶溼潤。
  • 縣人武部召開2021年度徵兵工作反思式總結暨2022年徵兵宣傳發動任務部署會
    12月16日,縣人武部召開2021年度徵兵工作反思式總結暨2022年徵兵宣傳發動任務部署會,梳理總結年度徵兵工作完成情況,部署新年度徵兵宣傳發動任務
  • 【讀檔時光】第十一期:《將軍的故鄉情》
    遲浩田將軍始終牽掛著臨朐革命老區的發展。1989年1月,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井岡山、太行山、沂蒙山地區農產品展覽會,他在百忙之中專程到臨朐展區參觀,邊看展覽邊向陪同的遲昭厚縣長了解臨朐經濟發展和群眾生活等情況,並對縣裡的有關工作談了意見。對臨朐發展中遇到的難題,老將軍都是千方百計幫助解決。
  • 8任駐港部隊政委,有何特別成就?
    下面,筆者就來盤點一下駐港部隊歷任政委的情況:首任:熊自仁中將(1997年7月-1999年3月)熊自仁,1994年3月,駐港部隊組建,時任廣西軍區政委的他被委以重任,受命出任駐港部隊首任政委。第二任:王玉發中將(1999年3月-2003年12月)王玉發,1999年5月,原政委熊自仁轉任駐港部隊司令員,他升任駐港部隊第二任政委。2003年12月跨軍種任職,成為成空政委,廣州軍區副政委兼軍區空軍政委。2011年退役。
  • 兩位將軍與英雄妻子的對話,看哭了億萬網友!
    會議一結束,司令員於中海、政委孟中康等人就驅車前往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王繼才家。9時30分從南京出發,350餘公裡的路程,一行人足足趕了4個多小時,來不及吃午飯,到王繼才家時已經是13時40分。王繼才的妻子王仕花向人武部領導遞交繼續守島的申請(李弘非攝)得知省軍區領導前來慰問,王仕花從家裡迎出來。「你的腿腳不方便,快回屋坐下!」
  • 專訪「戰略忽悠局」政委!
    他將複雜的國際局勢舉重若輕地展現在觀眾面前,語言幽默風趣又直白犀利,思考問題角度新穎又見解獨到,因此收穫了無數粉絲,被網友親切地稱為「政委」。近日,帶著家鄉媒體和粉絲的問候,楚天都市報記者連線採訪了這位「網紅」兼「政委」。當被問及「在家裡談不談國事、天下事」時,聲音溫和的他仿佛在電話那端把頭搖得像撥浪鼓,連聲說:「不會不會,那要被老婆罵死的!在家就談家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