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是如何瓦解蘇聯的?這個女人說了實話,三個步驟缺一不可

2021-02-23 泥腿看客

蘇聯解體27年了,人們一直分析蘇聯解體的原因,有人說蘇聯解體從蘇聯前領導的統治就註定了,還有人說赫魯雪夫否定了前任,當然最多的還是指向戈巴契夫和葉爾欽,其實蘇聯的解體原因,各種分析都有道理,但西方國家的瓦解也是一個最主要原因,就如一座大廈,天天有人在那挖「牆角」,總有一天會倒塌的。

對於西方國家瓦解蘇聯,很多瓦解方式並不是光明正大,都採用秘密方式。因為西方不會大張旗鼓的去瓦解,那樣會適得其反。但蘇聯解體前幾天,就有一個女人在公眾場合公開場合暴露了西方如何瓦解蘇聯的,她的講話立即引起轟動,但那時蘇聯人肯定不會警醒,他們正忙著「分家」。

這個女人就是號稱「鐵娘子」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關於柴契爾夫人為什麼恨蘇聯,我在之前文章有過詳細介紹。柴契爾夫人公開講瓦解蘇聯的事,是她在1991年11月美國一次會議上的演講。此次會議是美國石油學會在休斯敦組織的一次會議,蘇聯也派了石油和石化專家參加了會議。

此時的柴契爾夫人已經不是英國首相,她剛剛卸任,這次讓柴契爾夫人參加會議,名義是因柴契爾夫人曾從事化學專業,但真實情況不得而知。而柴契爾夫人在會上並沒有講化學方面的內容,而是圍繞「我們如何擊潰蘇聯」進行了演講,這次演講中,柴契爾夫人並沒有迴避蘇聯,直接就曝光了西方是如何一步步瓦解蘇聯的,既露骨,又張揚。這場東西方較量中,柴契爾夫人以勝者的姿態示人,讓人深思。但總結柴契爾夫人的講話,能找到西方瓦解蘇聯的三個重要階段。

一是打拉手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贏得了衛國戰爭。但西方是不願看到一個「紅色蘇聯」在歐洲生存的,西方視蘇聯是一個重大威脅。但二戰後,蘇聯與西方短暫合作後,西方就開始尋找瓦解蘇聯的手段和方法。在這一過程中,西方想以合作滲透的方式,進一步改變蘇聯,進而起到瓦解作用。

但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時,西方很難撼動蘇聯。但赫氏上臺後,蘇聯形勢發生了變化,讓西方找到了機會。這一變化就是赫氏有名的「內部講話」,赫氏的內部講話,當時只是內部文件。但令人奇怪的是,赫氏後來要求把他的講話傳到華約國家領導閱讀。赫氏的內部講話到了波蘭後,被以色列情報機關摩薩德搞到手,隨後氏的內部講話傳美英等西方國家。

面對蘇聯突然變化,西方當時還沒有具體的措施。1955年,蘇聯主動與西方國家籤訂對奧和約,解決了二戰中一大遺留問題。隨後,蘇聯又主動與聯邦德國建交。西方認為找到機會了。既然赫氏反對前任,那麼他就是一個很好的合作者。1959年,赫魯雪夫訪問了美國,蘇美實現了外交合作。既然蘇聯高姿態,美國就順水推舟,承認了蘇聯是超級大國的事實。

但西方不久後發現,雖然赫魯雪夫反對前任,但他的一些政策還是蘇聯方式,也就是說赫氏重新建立自己的威信。西方認為還得採用「打壓」方式,看看蘇聯的變化。隨後美國在義大利等北約國家部署了新式飛彈。蘇聯也不示弱,不僅在柏林建了「柏林圍牆」,甚至直接在古巴部署了飛彈,此時美國與蘇聯的緊張程度一觸即發。後來赫氏主動撤出古巴的飛彈,才緩和了緊張局勢。

二是軍備競賽。

古巴飛彈危機後不久,赫魯雪夫也於1964年被強制退休。蘇聯的政壇又發生了變化。但蘇聯從古巴撤出飛彈後,並沒有軟弱,依舊對美國等西方國家表現出咄咄逼人的氣勢,西方則採取守勢。但西方國家是以守待攻,西方正在用另一種手段瓦解蘇聯。

就如柴契爾夫人在演講所說:「……經濟上的威脅。藉助計劃政策,加上獨特的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刺激手段相結合,蘇聯的經濟發展指標很高。其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過去比我們高出一倍。如果再考慮到蘇聯豐厚的自然資源,如果加以合理地運營,那麼蘇聯完全有可能將我們擠出世界市場。」「因此,我們一直採取行動。旨在削弱蘇聯經濟,製造其內部問題。

西方這次採用主要的手段是將蘇聯拖進軍備競賽。柴契爾夫人在講話中說「我們知道,蘇聯政府遵守蘇聯和其北約對手軍備均等的原則。結果蘇聯裝備花費佔去了預算的15%,而我們這些國家是5%左右。這自然就造成了蘇聯要緊縮在生產居民大眾消費品上的投入。我們希望藉此引發蘇聯居民大規模的不滿。我們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洩露』我們擁有武器的數量。有意誇大,以誘使蘇聯加大軍備投入。」

看看柴契爾夫人說的多直白,通過採取軍備競賽的手段,削弱蘇聯經濟,進而造成蘇聯的經濟危機,使蘇聯民眾不滿而垮臺。

在這場軍備競賽中,卻出現了「戲劇性」變化。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臺一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蘇聯經濟不僅沒被拖垮,反而與美國的差距越來越小。1975年,蘇聯工業總產值一路攀升,與美國只差20%。

在軍備方面,蘇聯更是高歌猛進,戰略飛彈達到2402枚,超過美國40%。戰略核力量更恐怖,1979年蘇聯戰略投入是美國的三倍。而常規軍事力量,1978年時,蘇聯軍隊是440萬人,美國軍隊是210萬人,蘇聯坦克達到50000輛,美國只有10500輛。蘇聯與美國爭霸的顯示出強勁姿態。美蘇兩國軍隊甚至在歐洲重兵對峙。但蘇聯沒有表現出倒退狀態,不久後又入侵了阿富汗,西方才知道,蘇聯正在向歐洲以外地區擴張。

在軍備競賽中,美國卻受到了影響,經濟出現危機增長放緩。特別是越南戰爭中受挫,使美國在爭霸中轉入守勢,並收縮了駐亞洲的兵力。當時美國爭霸中失敗表現就是與大國建交。這也是美國的策略。

難怪柴契爾夫人說:「本想在軍備競賽中拖垮蘇聯,沒想到蘇聯特殊體制,不僅沒拖垮,反而軍事裝備取得重大突破,經濟也發展迅速……」

三是尋找突破

既然軍事手段沒能拖垮蘇聯,西方必然在其他方面使招。西方認為蘇聯憲法上有一個漏洞,就是「蘇聯憲法在形式上允許任何一個加盟共和國(只需憑著共和國最高蘇維埃的簡單多數)只要有意即可迅速脫離蘇聯」。但這一招也沒好使,這只是憲法規定,但真要在蘇聯鐵桶般的體制中瓦解一個加盟國,很難實現。

柴契爾夫人說:「強力部門的凝聚作用,長時間裡這一權利實際上很難實現。但這一憲法漏洞還是給實施我們的政策留下了未來的可能。」

不過美國還以軍事手段逼蘇聯,美國及北約國家建立了飛彈防禦體系。但效果不佳。柴契爾夫人在這次演講也說了:「遺憾的是,無論我們如何努力,蘇聯的政治形勢長期保持十分穩定。後來我們(主要指美國)出臺了一項重要政策,就是建立反飛彈防禦體系。應當承認,當時大多數的專家反對建設反導防禦體系。理由是其投入巨大,且不太可靠。而蘇聯可以以更少(約1/5到1/10)的投入即可以「矛」刺穿反導之「盾」。但不管怎樣,我們提出發展反導防禦體系,目的是希望蘇聯同樣建造類似高造價的系統。令我們十分惋惜的是,蘇聯政府沒有採取行動,只是限於發表政治抗議。」

四是尋找代理

西方想瓦解蘇聯的對策屢屢受挫,他們當然不會放棄。據資料記載,西方也一直想內部瓦解蘇聯,但內部瓦解蘇聯的一個辦法就是培育反對派力量,或者培植親西方的領導人。當契爾年科死後,蘇聯戈巴契夫上臺,西方剛開始並沒有看好戈巴契夫,而是看好葉爾欽。

據說西方一直支持「人民陣線」,這個組織是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波羅的海國家興起的一個反對派組織。該組織旗號是「求主權、謀獨立」。就如柴契爾夫人所說,支持這個組織不用花多少錢,他們只需要印刷、複印等費用。但戈巴契夫「新思維」出臺後,西方才看到希望。

柴契爾夫人說:「戈巴契夫與蘇聯政界大多數精英關係良好,因此,通過我們的幫助,他能夠掌握大權。」

不過西方也把葉爾欽推了上來,使他當了俄羅斯蘇維埃主席。到了這一步,就使葉爾欽下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實踐證明,西方最後一招管用了。

歡迎各位看官給予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微信公眾號:nituikanke

相關焦點

  • 西方專家想不通:蘇聯和南斯拉夫相繼分裂,為何卻無法解體中國?
    從各國歷史角度來看,毀滅或者打擊一個國家最好的方式,並不是簡單的戰爭打敗,而最強的方式,是直接使得國家解體,四分五裂,這樣就能將這個國家徹徹底底削弱撕碎,進而讓其一蹶不振。西方國家瓦解蘇聯和南斯拉夫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了。1991年美國在經濟上拖垮蘇聯,加上蘇聯自身的誤判,最終直接讓蘇聯解體,分成15個國家。
  • 美中將說了大實話! 只有一國能打敗美國?
    對於美國來說,敢明目張胆的挑釁兩個大國,也足夠看出美國的自信,要知道美國現在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大國,當年還有個蘇聯能夠牽制,但是現在不一樣,現在世界的格局是一超多強的局面,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在綜合實力上和美國抗衡!那麼這是否意味著美國真的能夠輕易打贏任何一個國家呢?
  • 蘇聯最強的三個方面軍,司令員合稱陸軍的三駕馬車,他們結局如何
    僅陸軍,就有好些個方面軍,比如烏克蘭有四個方面軍,白俄羅斯有三個方面軍,等等。在這些個方面軍中,誰最強呢?最強的當然要用在刀刃上。1945年,蘇聯開始戰略反攻,一一收復了被納粹德軍佔領的領土,並準備反攻德國的首都柏林。
  • 三條消息 臺海衝突風險加劇;英媒說出大實話;中印俄發表聯合公報
    但是,無論世界局勢如何變化,國與國之間,利益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為了獲得利益最大化,某些西方國家背信棄義,罔顧事實,甚至是指鹿為馬,但世界人民的眼光是雪亮的。這兩天,有三條消息頗為值得關注。第一條消息:美臺勾結挑釁,臺海衝突風險加劇。11月26日,5名竄訪臺灣的美國議員在島內活動。
  • 普京為什麼不重建蘇聯?瓦解一個蘇聯很容易,重建一個蘇聯很難
    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中,波羅的海三國原本就不願意留在蘇聯之內,只是懾於蘇聯強大的武力,才不得不留在蘇聯裡面。在蘇聯解體之後,他們終於重獲自由,獲得了民族獨立,當然不可能再重新加入到蘇聯。吉爾吉斯斯坦和烏克蘭都先後經歷了顏色革命,更加徹底的倒向了西方,也就更加不可能重新回到蘇聯去了。
  • 蘇聯如何從「救世英雄」成為西方世界的「公敵」?
    蘇聯出兵關東,也是促成日本敗退本土的關鍵因素。蘇聯在二戰中陣亡人數超過1300萬,為參戰國之最,而遠離戰場的美國僅死亡22萬人。從這個角度來看,將蘇聯稱為世界的「救世英雄」毫不為過。但二戰的硝煙尚未散盡,蘇聯很快成為了歐美西方世界口誅筆伐的對象。
  • 美專家這次終於說了實話
    在世界範疇內,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同樣相當強大,就目前來看,很難判斷這兩個國家到底誰更強一些,要知道俄羅斯的軍事實力確實比較強大,但是中國的發展潛力又要比俄羅斯大,因此,不能說俄羅斯就是比中國強的。然而對於美國和日本來講,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有同一個認知,中國雖然強大,但是並不需要有多畏懼,相比之下,俄羅斯還是更可怕一些,為什麼這兩個國家都會更害怕俄羅斯呢?美專家這次終於說了實話。
  • 當全世界恐懼伊斯蘭時,有三個女人站了出來
    但有三位女性,卻勇敢地站出來,其中兩個來自穆斯林國家。但她毫不畏懼地對《紐約時報》說,「我想做的是,改變我們人民的思維狀態(mentality),因為他們已經成為伊斯蘭教義的人質十四個世紀了。沒有哪個人質能夠自己打破獄規,逃離監獄,外部世界的人應該去幫助他們越獄。……我沒有恐懼,我對我的觀點有信心。」
  • 【深度】前蘇聯解體29年,英國前高官這樣看俄羅斯(附視頻)
    因為我是個外國人,所以會聽到一些你們沒機會聽到的實話,它們通常赤裸又殘酷。我來分享一些他們不會告訴你們的事情,我不打算做理論陳述,我也可以給你們上一節經濟學理論課,但我不打算這樣。我要說一說我的個人經歷,我想描述1991年我抵達俄羅斯時看到的情景。我到俄羅斯的目的是試圖幫它遵循中國這種經濟改革模式,避免它採用可怕災難性的休克療法。
  • 當年戈巴契夫親手將蘇聯瓦解之後,認為美國將成為下一個蘇聯
    美國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竟然首都如此輕易的就被人家攻破了,甚至這個事件,還引發了一個人的評論,這個人就是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戈巴契夫。提起戈巴契夫這個名字,對於很多人來講簡直恍如隔世,甚至很多人想問,這個已經是歷史人物名字一般的人,還活著嗎?
  • 如果在這個時間點,對這份西方大玩雙簧的核協議還要這樣說,拔到這個層次,伊朗,就一個字:懸!西方想不設套,都不好意思!
    而在歐盟聲稱遵守核協議的背後,是伊朗在「對伊朗有利的內容,也等同實質性廢去」的基礎上,也必須遵守核協議中對西方有利的內容,否則,,大家懂的!這算盤,西方的「大雙簧」玩得真精緻!【冒泡】仁欽多吉海上看日出(717737687)  上午 9:53:10伊朗:一個弱者,不敢孤膽前行,總是要找個伴,我找俄羅!
  • 三條消息 臺海衝突風險加劇 英媒說出大實話 中俄印發表聯合公報
    為了獲得利益最大化,某些西方國家背信棄義,罔顧事實,甚至是指鹿為馬,但世界人民的眼光是雪亮的。這兩天,有三條消息頗為值得關注。第一條消息:美臺勾結挑釁,臺海衝突風險加劇。5名竄訪臺灣的美國議員在島內活動。這已經是本月以來,美國議員第二次不顧中方強烈反對,搭乘專機竄訪臺灣了,並且均與臺防務部門進行協調。
  • 日本投降前,三百名日本女人被集體屠殺,兇手身份曝光後讓人氣憤
    當時的蘇聯也非常清楚,如果再不出手肯定就沒機會了。所以說蘇聯出兵攻打日本關東軍是有備而來。要知道關東軍是日本軍隊中的主力部隊,在二戰的戰場上,日本關東軍立下了不少功勞,佔領了我國一大半的領土。日本遭到美國兩顆原子彈轟炸以後,軍隊的作戰士氣也大不如以前,就在日本投降以後,蘇聯還俘虜了60萬日本士兵,之後將他們全部都帶去了西伯利亞做苦力。
  •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是唯一領土增加國家,能成第二個蘇聯?
    因此俄羅斯意識到這個問題後,開始不斷「興蘇化」,比如在繼承蘇聯傳統上,在恢復蘇聯榮譽上,在評價蘇聯領導人方面。但這些「興蘇化」動作,並不一定就是俄羅斯要回到蘇聯時代。俄羅斯之所以搞「興蘇化」動作,主要還是延續蘇聯歷史,防止蘇聯歷史斷層。因為東歐國家及西方國家一直試圖抹黑蘇聯二戰功績,試圖篡改蘇聯二戰歷史,俄羅斯已經高度警覺。
  • 蘇聯紅色帝國當年強大到什麼程度! 赫魯雪夫對西方說: 「我們要埋葬你們」
    提起蘇聯,人們都不會陌生。這個曾經盛極一時的紅色帝國,在世界近現代史上留下了濃濃的一筆。
  • 設計低側電流感應電路的三個步驟
    打開APP 設計低側電流感應電路的三個步驟 佚名 發表於 2018-03-12 08:49:04 在之前的博客文章中,我向大家介紹了如何藉助低側電流感應控制電機
  • 二戰末期的「八月風暴行動」,蘇聯出兵東北,70萬關東軍迅速瓦解
    1945年8月2日至9月2日,蘇聯出兵東北,對日本關東軍發動「八月風暴行動」,在東北抗日聯軍和外蒙軍隊的配合下,迅速瓦解並消滅了日本關東軍。
  • 北約維護西方安全的原則和行動探析
    北約通常被認為是西方確保其安全的成功組織與機制。自1949年成立至今,歷經冷戰和冷戰後的不同時期,北約在其70餘年曆程中展現出較強的生命力。通常敵人消失後,軍事聯盟要麼衰退,要麼瓦解,但北約本身卻沒有因循此聯盟宿命。支撐北約持久發揮功能的安全原則有哪些?北約維護西方安全的關鍵行動和突出特徵如何理解?
  • 從逆天援救到分崩離析,裡根如何在八年間擊垮了蘇聯?
    但說幹就幹的蘇聯人並沒有失去冷靜,而是慎重地分析了數個難點。首先:當然是如何在偌大的太空中發現那小小的禮炮七號空間站。失去了無線電聯繫,讓原本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起來。其次:禮炮七號飛行軌跡,因為失去控制,早就不在原來軌道上,這讓對接變得難上加難。
  • 蘇聯與蘇伊士運河危機
    為此,西方列強聯合中東君主國組建了巴格達條約組織。表面上看這個組織是防禦蘇聯滲透的軍事體系,但事實上亦是為了壓制50年代在中東愈加興起的民族解放運動。在50年代初期,蘇聯經濟迅速復甦的情況下,赫魯雪夫的膽子也就更大了一點,外交上邁出的步子也更大了一些。 赫魯雪夫在聽聞巴格達條約組織成立之後,加大了對中東國家的援助,並高舉中東民族解放的大旗,以期從內部瓦解巴格達條約組織。與此同時,納賽爾的舉動給了赫魯雪夫按下楔子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