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如何從「救世英雄」成為西方世界的「公敵」?

2021-02-14 春雷大視野

我們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終勝利離不開蘇聯的巨大犧牲。

史達林格勒戰役打破了納粹德國不可戰勝的神話。蘇聯出兵關東,也是促成日本敗退本土的關鍵因素。蘇聯在二戰中陣亡人數超過1300萬,為參戰國之最,而遠離戰場的美國僅死亡22萬人。

從這個角度來看,將蘇聯稱為世界的「救世英雄」毫不為過。

但二戰的硝煙尚未散盡,蘇聯很快成為了歐美西方世界口誅筆伐的對象。

1946年,美國杜魯門政府在「凱南長電報」的鼓動下,將蘇聯認定為共產主義裝點下的專制政權,對歐美的民主構成巨大威脅,必須予以全面遏制。1946年3月,英國首相邱吉爾發表反蘇演說,在歐美和蘇聯之間,一道鐵幕正在形成。

在此背景下,美蘇爭霸的冷戰正式打響。

那麼,蘇聯為什麼會在戰後迅速成為西方世界的公敵?

1.美國維護全球霸權的需要

二戰中,美蘇兩國在歐洲戰場和亞洲戰場都有著很好的合作。美國時任總統羅斯福堅信,美國能夠和蘇聯合作,而且這種合作比東歐政府的組成更加重要。

羅斯福總統

但羅斯福於1945年4月,也就是二戰勝利前夕去世。接替羅斯福的杜魯門,則採取了與羅斯福不一樣的外交立場。

戰後的美國尋求建立美國主導的新的國際體系,其重點是保持美國在歐洲的主導地位,這就需要樹立一個共同敵人來維繫戰時的同盟關係。而當時,唯有堅持共產主義、國力強大的蘇聯才配得上這個共同敵人。

1946年2月,在杜魯門的授意下,曾經擔任美國駐蘇聯大使的凱南,發表了著名的「凱南長電報」。電報中,將蘇聯和共產主義描述為「極權、專制」,是歐美民主世界的巨大威脅,與美國不共戴天、不可共存。並建議,美國必須對蘇聯及共產主義採取全球性、全面的遏制政策。基於此,美國要繼續維持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並在歐洲、亞洲、西亞地區擴大軍事存在,保持核壟斷和核威懾。

在凱南的鼓動下,杜魯門對蘇聯採取了「以意志對抗意志,力量對抗力量,觀念對抗觀念,直到蘇聯擴張最後衰解」的全面遏制政策。

杜魯門和麥克阿瑟

1947年開始,美國對西歐地區實施了「一種讓人受不了的大賭博」,對所有國家提供經濟援助,這就是著名的馬歇爾計劃。在1949年,美國又帶頭組建起針對蘇聯的軍事聯盟集團——北大洋公約組織(北約)。

「遏制和對抗共產主義的擴張、維護民主自由」的外交理念,成為戰後美國對外政策的基石,也反噬了美國的國內政治,反共產主義的麥肯錫主義盛行,杜魯門在國內所推行的公平就業法案、全民醫保法案也被美國共和黨人斥之為具有共產主義嫌疑,影響和危害美國的傳統社會價值,杜魯門最終不得不黯然下臺。

但蘇聯的最終解體,標誌著美國遏制戰略在國際關係中的巨大成功,到如今依然深刻的影響著美國外交及世界關係。

2.歐洲內部的恐慌

蘇聯最終成為二戰的贏家,這是歐洲其他國家萬萬沒有想到,也是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奉行均勢外交的英法等歐洲主要國家,在二戰初期對法西斯德國採取綏靖政策,一個重要意圖就是想將戰火燒至東歐,讓德國、蘇聯兩強相爭、相互消耗,他們好坐收魚翁之利。

邱吉爾

但戰爭走向並沒有按照英法的預設路線演變,但蘇聯戰後強大的確引起了英法等歐洲國家的集體恐慌。

俄羅斯可以說是歐洲的後起之秀和文化異類。

16世紀以前,俄羅斯還只是個默默無聞的角色。

但17世紀彼得大帝當政後,俄羅斯迅速異軍突起,成為東歐地區的強國,全盛時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達黑海南部、西起波羅的海、東達阿拉斯加,國土面積約2280萬平方公裡,成為歐洲事務的重要參與者。

同時,相比較英法等國盛行天主教和新教,俄羅斯以東正教立國,並宣稱自己是羅馬帝國的真正衣缽傳人。

彼得大帝

這種地緣政治的極速擴張和文化信仰上的有力挑戰,讓英、法等國對俄羅斯本身存有極大的敵意,俄羅斯也一直不被歐洲所接納。

二戰後,歐洲世界一片蕭條、滿目瘡痍,而蘇聯卻異軍突起,擁有強大無比的軍事實力。

如果沒有其他力量的制衡,不進行遏制的話,整個歐洲將陷入俄羅斯的掌控之中。這是英法等歐洲國家絕不能接受的。

因此,英法等國的恐懼和美國人的全面遏制政策不謀而合。就在美國凱南長電報發表一個月後,英國首相邱吉爾就就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

歐美世界與蘇聯(共產主義)之間的一道鐵幕正在形成,邱吉爾以美國人的話語說出了整個歐洲的心聲。

冷戰由此拉開序幕!

3.蘇聯的自我考慮

二戰後,蘇聯擁有自信滿滿的強國心態,這是毋庸置疑的。

對於戰後世界秩序的安排,蘇聯也有著自己的考慮。30年來,蘇聯遭受到兩次(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自德國的攻擊。它希望戰後,自己被當成世界主要強國,並削弱肢解德國,進而在鄰近的東歐地區建立親俄的友好政府。

史達林

儘管蘇聯也接受美國人倡導的聯合國機制,但它更傾向於蘇、英、美三大國的戰時協調機制。

二戰三巨頭

但杜魯門的全面遏制,讓蘇聯的戰後想像都成了不可實現的夢想。

匆忙之下,蘇聯針鋒相對的對美國遏制戰略做出回應。

與凱南電報相似,蘇聯駐美國大使諾維科夫回國後也制定了奠定蘇聯對美國政策基石的「諾維科夫電報」。

電報中指出,美國正在謀求世界霸權,美國的全部外交力量——陸軍、海軍、空軍、工業、科學、文化都被用來服務這種對外政策,並正在形成廣泛的包圍、對抗蘇聯的政治軍事同盟。進而建議,必須以遏制對抗遏制。

作為回應,面對美國在歐洲的馬歇爾計劃,1947年7月,蘇聯推出莫洛託夫計劃,進一步將東歐國家納入蘇聯體系。1955年,蘇聯組建起對抗北約的軍事組織華沙集團。

除了在歐洲鬥法之外,蘇美對抗的戰火迅速蔓延到了東北亞、西亞、美洲等區域。

總的來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主要國家的各懷鬼胎共同促成了冷戰。

冷戰中,美蘇兩國以意識形態為名、各自算計實際利益的明爭暗鬥,給世界的和平發展埋下了很多的禍根,比如朝鮮半島上的南北對立、中國臺灣的懸而未決、東歐地區的持續動蕩等問題的背後,都有著清晰的冷戰影子。

值得警惕的是,美國民主黨人拜登當選新的美國總統,揚言要協調盟友建立對中國的同一立場。儘管美國已經沒有能力,也絕無可能把中國像蘇聯一樣,塑造成西方世界的公敵。但在意識形態外交的鼓動下,必然要圍繞人權、民主等話題,給中國外交製造雜音。特別是,日本及臺灣島內的臺獨分子,極有可能成為美國意識形態外交的馬前卒,臺海發生熱戰的可能性將急劇加大。

相關焦點

  • 太另類 森松尼機械公敵機械鍵盤評測
    森松尼目前加上K1機械公敵這款鍵盤,總共推出過三款機械鍵盤,前兩款由於親民的價位和出色的做工以及設計,一經推出就受到了玩家的認可。那麼這次推出的K1機械公敵是否依舊能被玩家所接受呢。但是隨之而來的也有問題,由於刻度感太強,這也導致了按鍵回彈的過程會稍顯吃力,但並不明顯,日常的打字和普通遊戲不會帶來任何影響,只是手感上的差異。
  • 《推背圖》關於救世的預言
    推背圖中關於末劫大災難中救世部分的預言:末期大爭戰與地球更換東西南北方位大災難是這期間的兩個重點事件,人類在本屆文明尾期都要面臨這條運
  • 謀思談2018年第5期實錄 | 尹韜:救世——嵩山的通靈者在行動
    (講演現場)尹韜接下來從人類學的本體論轉向、 中國的「軸心突破」和巫術傳統、和救世團體等相關研究進行了理論方面的梳理。西方近代以來自然與文化二分、身心二分、以及主客二分的宇宙觀自上個世紀在全球的廣泛傳播以來,已經導致了地球生態的不可持續。
  • 西方是如何瓦解蘇聯的?這個女人說了實話,三個步驟缺一不可
    對於西方國家瓦解蘇聯,很多瓦解方式並不是光明正大,都採用秘密方式。因為西方不會大張旗鼓的去瓦解,那樣會適得其反。但蘇聯解體前幾天,就有一個女人在公眾場合公開場合暴露了西方如何瓦解蘇聯的,她的講話立即引起轟動,但那時蘇聯人肯定不會警醒,他們正忙著「分家」。這個女人就是號稱「鐵娘子」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關於柴契爾夫人為什麼恨蘇聯,我在之前文章有過詳細介紹。
  • 【世界知識】波蘭「擁抱西方」的歷史根源
    冷戰後,波蘭在政治、外交、戰略上全面擁抱歐盟和美國,成為中東歐國家「轉身西方」的急先鋒。1990年初,戰後波蘭首屆非共產黨政府的首任總理馬佐維耶斯基在歐洲委員會發表講話,稱回歸歐洲是波蘭人民和政府的首要任務。德國統一、蘇聯解體和冷戰終結賦予波蘭在國際政治舞臺上重新自我定位的千載難逢機會。加入歐盟和北約後,波蘭牢牢融入西方體系,成為西方世界的組成部分。
  • 鄭成功如何成為日本帝國主義的英雄
    但對於鄭成功如何成為日本帝國主義的英雄這點而言,這些史實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同於降清的鄭芝龍,與日本有所淵源的鄭成功選擇與清朝政權繼續對抗,且成功取得臺灣的控制權。然後,在甲午戰後,在日本佔據臺灣之後,源於江戶時代的鄭成功形象又可用來強調日本與臺灣乃至南方的關聯,致使鄭成功終成為日本帝國向南發展的英雄先驅者。接下來,本文將娓娓道來鄭成功是如何成為日本帝國主義的英雄的。
  • 中國生產的商品,居然成為西方世界血腥殺戮的誘因?
    正是在這樣的血腥殺戮之中,西方金融資本慢慢積累起來,也成為西方世界日後賴以起家的資本!在10至11世紀的「全球化」(當時舊大陸就是全球,新大陸屬於未知黑域)貿易體系中,中東的穆斯林帝國由於地理優勢,掌握了全球貿易的控制權,成為當時的世界霸主,基本就相當於美國在今天的地位;宋朝作為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世界工場」,跟今天中國的地位也是半斤八兩。當然了,農業時代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深度和廣度,跟今天不可同日而語,但仍然將整個歐亞大陸聯繫到一起。
  • 刪除蘇聯紅軍照片,就能改變二戰歷史?
    那當年白金漢宮是哪群鬼在高唱《國際歌》並升起蘇聯國旗?又是哪個胖鬼代表英國女王向史達林贈劍致敬,感謝蘇聯紅軍的偉大犧牲?又是誰坐在輪椅上說:我以美國人民的名義向英雄的史達林格勒保衛者們致敬,他將永遠鼓舞自由人民爭取和平的心!美國公然刪改、歪曲、篡改二戰史實,將世界人民當成白痴進行愚弄,這種行為有多可怕?
  • 石油戰爭如何讓蘇聯解體
    【石油戰爭如何讓蘇聯解體】 80年代中期,在國際油價急劇下跌的情勢下,蘇聯政治高層對策失誤,成為蘇聯解體的重要因素之一。把握世界經濟的周期性規律,對於制定應對經濟危機的舉措,規劃危機後的發展戰略大有裨益。
  • 西方世界的劫難西方世界的劫難IV真神的國度 西方出生英雄任務解析攻略
    帶著盾牌回去找這個npc他會給你一個裝備,帶著裝備到東宮區域找大魚人,大魚人會讓你去風車村找他 觸發劇情後 在教堂右邊有買船順流而下 右邊是鍊金峽谷左邊是萬屍王洞 進去清小怪 往裡走殺死萬屍王 爆個肉S飾品(不知道固不固定我就摸索了一次)北方英雄七十七盛典惡魔北方開局碰到個侍僧他會賣給你羊皮紙 帶著羊皮紙走兩步到生化基地殺個怪激活惡魔名單惡魔七魅魔
  • 香港救世軍服務一窺
    在救世軍,類似的人情味還有。每年聖誕節前後,港澳軍區的總指揮都會來北京,看望老軍官子女,請他們團聚,和他們一起回憶父輩們20世紀初在中國代表救世軍從事宗教和慈善服務的往事。這樣的看望只要有條件就一直都會進行,而且如果高級別負責人來北京這都是固定行程安排。我從2008年1月8日入職,到2012年2月離開,在救世軍整整工作了四年。
  • 蘇聯解體後,為何是由俄羅斯「取代」前蘇聯,成為聯合國五常之一
    1991年12月25日19時40分,戈巴契夫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至此,蘇聯解體,15個原加盟共和國相繼宣布獨立,俄羅斯聯邦成為蘇聯的唯一繼承國。俄羅斯接替前蘇聯,成為聯合國的五常之一。
  • 蘇聯解體時,西方為何沒有趁機整垮俄羅斯?
    兩千多年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蘇聯解體後也並沒有對俄羅斯「乘勝追擊」,斬草除根。雖然俄羅斯並沒有像勾踐那樣能將西方宿敵消滅殆盡,但俄和西方國家的矛盾和衝突一直延續至今。這也讓人們對上世紀西方國家在蘇聯解體後對俄羅斯「放虎歸山」的行為不解,為什麼西方沒有趁機整垮俄羅斯?
  • 《「全民公敵」周鴻禕》
    作者簡介:陳潤,湖北人,財經作家,國內多家知名商業雜誌專欄作家,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專注於商業史、企業史研究,著有《全球商業一百年》、《生活可以更美的:何享健的美的人生》、《賺錢是一種信仰:羅斯柴爾德家族歷經6代的完美傳承》、《理想是用來實現的》、《大逆轉:大敗局之後的復活密碼》等。
  • 2018英國救世軍聖誕音樂會視頻集錦
    救世軍樂隊是採用的英式銅管樂隊編制的形式,救世軍在各地的教會成立教會銅管樂團,亦是惟一世界性的銅管樂團。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舉行的2018救世軍聖誕音樂會救世軍樂隊簡史:1878年,當威廉·布斯將軍重組救世軍的時候,他就開始使用並且開發那個時代的流行銅管樂隊演奏的音樂作為前線針對敵人的精神武器。1884年,救世軍就開始定期發行銅管樂隊雜誌。男聲四重唱組合與救世軍表演曲目,改編自《在佛蘭德斯戰場》當時的英國80%的教堂都擁有自己的銅管樂隊。
  • 美帝政壇的人類公敵們
    所以,我們來討論幾個三番五次登上《人民日報》《求是》和《新聞聯播》這種重磅媒體的「人類公敵」面目,那些光在美帝叫囂,而沒有資格被中國鄙視的鷹派,實在太多,按下不表。這些「人類公敵」有沒有什麼共性,又有沒有特點?
  • 為啥西方所有的英雄都叫亞瑟?
    ,與意象世界中的虛構英雄結合起來。在中世紀盛期,凱爾特人的口頭文學中就出現了他的影子,尤其是威爾斯散文故事集《馬比諾吉昂》(Mabinogion)講述了這位英雄的早期時光。有人曾經將亞瑟和其他文化中的英雄人物相對比,尤其是印歐語族具有三種社會功能的文化、歐洲甚至日耳曼民間傳說中的英雄。但是,不管英雄亞瑟的本質是什麼,西方中世紀創造、流傳給我們的是一位與不列顛民族意識緊密相關的凱爾特英雄。
  • 六日戰爭是如何成為蘇聯和北約武器的試驗場 ?
    在六日戰爭中,蘇聯和北約國家生產的新坦克首次登臺亮相,這些裝備在以後數十年中世界範圍內的衝突中多次使用。實際上,蘇聯和西方的「國防工業」在衝突中都沒有吝惜彈藥,他們就是互相比一比,看誰設計的產品更優秀,更現代化和更實用。這種競爭出現在半個世紀之前,也出現在今天,還無法簡單地回答這個問題。
  • 30年前,震驚世界的蘇聯的「8.19政變」是如何破滅的?
    由網際網路帶來的信息開放,對政治進程帶來強大推動力,這樣的判斷在網絡發達的今天幾乎已成世界共識。而如果根據法新社近日的報導,網際網路其實早在30年前就已「登上」政治舞臺。這個舞臺就是舉世震驚的蘇聯「8·19」政變。    1991年8月19日的清早,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剛從前一日訪問阿拉木圖帶來的疲勞中恢復過來。
  • 為什麼西方世界如此痛恨俄羅斯?
    因為繼承了蒙古人的擴張基因,俄羅斯也成為世界上領土擴張最猛烈的國家,僅僅400年時間,俄羅斯就將領土擴張400倍以上,從小小的莫斯科大公國迅速成長為地跨亞歐兩洲的龐大帝國。對於西方國家而言,俄羅斯給它們的就是這樣的感覺。應該說,為了融入西方,俄羅斯幾百年來一直在努力,比如在1453年拜佔庭帝國滅亡後,俄羅斯通過迎娶拜佔庭末代公主的方式獲得了所謂東羅馬帝國的繼承權,東正教也成為俄羅斯的國教。蘇聯解體後無論葉爾欽還是普京也都不止一次地表達了想要和西方國家化幹戈為玉帛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