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嚴寒狀態下直升機旋翼容易結冰,如何才能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

2021-02-08 騰訊網

關於直升機,大家最關注的莫過於安全問題。在之前的文章其實我也沒少提到過,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了解一下。

冬天到了,天氣比較寒冷,雨雪天氣多發,直升機飛行的安全性顯得尤其重要。有一些小夥伴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在高空嚴寒地帶,或者遇到雨雪天氣,直升機旋翼會不會發生故障」?

其實這個問題提得好,因為直升機旋翼是很重要的部件,而且嚴寒天氣確實會影響到旋翼。但是這是在不作任何措施的前提下,智慧的工程師們早就想到了這個問題並想出了解決辦法。

在高空嚴寒地帶,大氣中的冷水滴會迅速聚集在高速旋轉的旋翼槳葉上,凝結成冰。這層冰會改變旋翼的氣動外形和質量分布,影響直升機的飛行性能,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直升機失控墜毀。

所以工程師們針對這個問題想出了三種應對辦法,除冰防凍,保證直升機的飛行安全。

液體防凍

液體防凍的原理是:直升機旋翼根部防凍液噴孔持續向旋翼表面噴塗防凍液,再利用旋翼旋轉產生的離心力將防凍液甩到部件防護表面。

防凍液由一定比例的乙二醇和水混合組成,由於乙二醇的冰點低於水,當它與旋翼表面水滴混合後,會使混合液凝固點低於旋翼表面溫度,從而不結冰。

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氣動帶除冰

氣動帶除冰是一種機械除冰技術,又稱為膨脹管除冰技術。它的原理是利用飛機部件前緣表面膨脹管的膨脹作用,使外表面冰層破碎脫落。

這種方式通常用於旋翼、尾槳前緣位置,在直升機飛行過程中,不斷給膨脹管進行充氣膨脹、卸壓收縮,使冰層破裂,脫離表面。

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電熱除冰

電熱除冰的原理是將直升機的電能轉化為熱能進行除冰,一般分為連續加熱和間斷加熱兩種方式。因為直升機旋翼加熱時耗電量很大,出於成本的考慮,一般採用間斷加熱的方式。

高空中,旋翼結冰區域加熱後,冰層底部會先融化,再利用旋翼旋轉產生的離心力甩出殘冰。這種方式具有起效快、可靠性好、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等優點,也是目前最成熟、最實用的旋翼除冰技術。

圖片來源:百度圖庫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知識問答 | 直升機該如何摘掉旋翼上的"冰帽子"?
    直升機具有低空、低速、小面積垂直起降等特點,被廣泛應用在運輸、巡邏、救護等領域。然而在高空嚴寒地帶,一層薄薄冰雪就像一頂「冰帽子」裹在直升機旋翼表面,成為威脅飛行安全的「隱形殺手」。直升機該如何摘掉旋翼上的「冰帽子」?
  • 大國重器:各種直20先後亮相,通用直升機不再是解放軍短板
    先是運20戰略運輸機在疫情防控中大顯神威,運送大批醫療人員和物資前往疫情;後是直20通用直升機批量服役,從東南沿海到青藏高原都出現有他的威武身姿;最後是呼之欲出的轟20隱身戰略轟炸機即將揭開神秘面紗。這是豐收的一年,也是喜慶的一年。
  • 直升機的緊急情況:渦環狀態
    祝各位周末愉快!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覺得對自己有幫助就分享朋友圈吧,如果你有不同的見解、更好的建議或意見歡迎在文章正文下留言探討。在正常無地面效應的懸停中,直升機能夠驅動大量空氣向下流過主旋翼,從而保持穩定懸停。一些空氣在旋翼槳尖處循環流通,從槳盤下方捲起,空氣從槳盤上方重新進入旋翼。這對於所有翼型是常見現象,稱作翼尖渦流。翼尖渦流消耗發動機功率但不產生有用升力。只要翼尖渦流不大,它們唯一的影響是旋翼效率會出現小損失。然而,當直升機開始垂直下降,在其下洗流中下沉,這大大增加了翼尖渦流。
  • 關於蒸發器結冰現象的一些分析
    對於第一種現象我的理解是主要是由於製冷劑過少引起的故障,大家都知道對於普通空調器而言採用的是毛細管節流方式,這種節流方式是不可變的,也就是說在毛細管後的壓力是受制於毛細管之前也就是冷凝壓力的影響,再缺製冷劑的情況下由於冷凝壓力的降低而導毛細管後的壓力是降低的,在節流孔徑不能改變的前提下壓力越低所能提供的蒸發壓力也就越低,大家都知道一個定理就是供液量越小蒸發溫度越低而製冷量越小
  • 西科斯基經典之作 |UH-60黑鷹多用途直升機
    在受到子彈衝擊時,結構陶瓷會承受絕大部分能量,並在背後碳纖維板的支撐作用下發生破裂;高韌性聚乙烯背板會吸收子彈和破碎陶瓷的剩餘能量,並在一定變形量內結束整個彈頭過程。儘管直升機的蒙皮會在彈頭衝擊作用下出現一定程度損傷(實際效果取決於裝甲支架設計和安裝間隙要求),但防彈裝甲卻實現了對飛機內部成員和主體結構的保護。
  • 飛機的四種奇特現象:發光的直升機旋翼、動機前的小旋風、音爆雲和航跡
    飛機的四種奇特現象1.直升機旋翼發光(科普
  • 米-171直升機飛行機械員在飛行保障中應掌握的技能
    4、注意檢查直升機飛行狀態,正常時,飛行空速不小於60km/h,不大於250km/h。5、在可能結冰的條件下飛行時,應將發動機防冰系統電門置於手動位置,當發現結冰後,手動打開旋翼尾槳和空速管防冰。6、直升機返場進入五邊前,幫助飛行員報告無線電高度表高度數據。7、著陸前高度100m時打開防砂裝置。
  • 淺談R22型直升機系列事故與中心鉸式旋翼的衝撞槳柱
    20世紀80至90年代R22與R44型直升機發生了多起直升機旋翼失控(LOC)與機身碰撞的事故。有時會發生旋翼雖然運轉但不產生任何拉力的情況, 由於離心力不可產生槳轂力矩,此時中心鉸旋翼就不能提供操縱力矩,也就產生了所謂的旋翼失控。
  • 直升機的渦環狀態
    ,在我國也發生過多起這類事故。因而渦環狀態的判定並及時的改出是飛行員保證安全所必須所知的。 渦環的相關研究當直升機在靜止空氣中懸停時,使大量的氣流從主旋翼向下流過,由於槳葉尖部的一部分氣體從旋翼下方向上捲起,又重新進入循環,這就是我們熟知的槳尖渦環。槳尖渦環消耗直升機的功率但是不能產生升力。
  • 淺析共軸雙旋翼無人直升機系統設計
    本文主要是針對共軸雙旋翼無人直升機平臺的構造及設計進行了簡要的闡述。 2 概述「共軸雙旋翼無人直升機具有繞同一理論軸線一正一反旋轉的上下兩副旋翼,由於轉向相反,兩副旋翼產生的扭矩在航向不變的飛行狀態下相互平衡,通過所謂的上下旋翼總距差動產生不平衡扭矩可實現航向操縱,共軸雙旋翼在直升機的飛行中,既是升力面又是縱橫向和航向的操縱面。」
  • 【科普】飛機結冰與防冰
    飛機的結冰與防/除冰據美國聯邦航空局綜合分析,每年因結冰而導致的事故有近30起,而且結冰後飛行不僅氣動性能惡化,同時還使發動機的功率下降,儀表讀數不準,風擋視界不清,極易導致事故。所以,飛機結冰是飛行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所謂飛機積冰就是飛行中,飛機的某些部分有時出現由於水滴凍結或水汽凝華聚積形成的冰層的現象。
  • 旋翼除冰技術有多難?— 西方封鎖下,直-20團隊耗時20年終於攻克
    雖然有點意外但並不誇張,在殲-20都開始超前世界先進水平時,我們在直升機領域才首次獲得重大成果。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相對精美的造型之外更附加了很多核心技術突破,比如被西方封鎖了二十年才得以突破的旋翼防除冰技術。
  • 超常規旋翼,可變形發動機——不守成規的X翼高速複合式直升機
    我在上一篇文中已經說明過:由於X翼飛行器的主旋翼存在高速飛行的「停轉」狀態,它將轉變為「固定翼」,因此它無法像常規直升機的旋翼一樣通過高速旋轉所產生的離心力的拉扯來為槳葉提供足夠的「離心」剛度。更關鍵的是,在高速前飛過程中,旋翼轉變成的機翼呈「X」型分布,這意味著將會有兩片機翼是45°前掠式的,這就對機翼的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冷水機組蒸發器結冰故障如何排除?
    冷水機組的日常使用過程中,也許會遇到冷水機組蒸發器結冰現象。那麼為什麼會結冰?故障如何排除?總結如下: 製冷系統內製冷劑減少後,便造成蒸發壓力過低,導致蒸發器結冰,結冰的位置一般在蒸發器前部分。排除方法是先處理好洩漏部位,加足製冷劑,故障便會排除。二、壓縮機效率低壓縮機效率低,壓縮機故障使用時間長久,壓縮機壓縮效率降低,或者壓縮機配氣系統損壞,造成壓力過低而結冰。結冰位置也在蒸發器前部分,前者補加一些製冷劑,故障能排除。
  • 飛行的程咬金——AVX公司的新型直升機
    貝爾在命運多舛的V-22「魚鷹」的基礎上,推出第三代傾轉旋翼技術,翼尖發動機不再整體傾轉,而是通過傘齒輪組只傾轉旋翼部分,降低了機械複雜性,在理論上甚至有可能用安裝在機身內的發動機驅動兩側的傾轉旋翼,半剛性旋翼也加大直徑,降低翼盤載荷,避免了「魚鷹」的很多問題,以此作為貝爾JMR/FVL方案的基礎。就是歐洲直升機也以X-3研究直升機技術為基礎,推出競爭方案。
  • 空調蒸發器結垢&結冰,該怎麼快速處理?
    對於空調來說蒸發器結冰大致的情況可以分為:1:蒸發壓力過低導致的結冰。2:蒸發量過小引起的蒸發溫度低而引起的結冰現象。供液量越小蒸發溫度越低而製冷量越小,這樣就會在毛細管進蒸發器部位先結冰,然後越來越多,蒸發溫度越來越低,蒸發量也越來越少,這樣就會惡性循環,導致結冰的部位越來越靠近蒸發器的出口端,往往發生這種情況因為室內管溫在室內交換器的出口端,又因為太小的供液量量導致回氣過熱度是增加的,所以本該起作用的過冷保護沒有動作!當然製冷劑缺到一定程度是結不了冰的,而是直接都成過熱蒸汽了!
  • 請做好準備: 紐約極寒天氣又來襲,已致8人死於低溫嚴寒,40州發警報,威力強大的炸彈氣旋將襲擊美東!
    冷空氣示意圖(圖片來源:AccuWeather)據美聯社報導,目前至少已有8人死於低溫嚴寒。星期日,威斯康辛州密爾沃基(Milwaukee)發現了兩具死於體溫過低的屍體, 其中包括一名50多歲的男子和一名 34歲的男子。
  • 講堂特刊 | 共軸雙旋翼技術的發展
    這種設計方式也叫作半差動航向操縱形式,目前中國研製的一些共軸雙旋翼式直升機大都是採取這種方式,另外共軸式直升機的上旋翼軸和下旋翼軸都是通過內外軸以實現共軸反轉的。上下旋翼的內外軸又是通過主減速器內的圓錐齒輪實現換向運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