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閱讀】《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

2021-02-20 廣西科大青年

或許每一個人都有一段埋藏在記憶深處,想去回憶而又害怕回憶的過往。《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小說的主人公小莊也不例外,現已進入影視行業的他,偶然遇到了曾經的班長,一些刻意壓制且極力忘懷的經歷洶湧而來,讓他想起了曾經的軍旅生涯。

十七歲的大學新生小莊,當初為了追隨初戀女友而放棄做導演夢想,奮不顧身的去參軍,從一名普普通通的新兵成長為一名優秀合格的特種兵。這個成長的過程也並非容易,他性格桀驁不馴,剛到部隊時牴觸苦澀單調的軍旅生活,時常與班長發生衝突。歷練後,他在部隊中得到了不斷地進步與提升。之後,憑藉自己過硬的軍事素質以及藝術家的頭腦,他進入狼牙特種部隊中的孤狼特別突擊隊(那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南軍區狼牙特種大隊的一支影子部隊,在我國邊境經常執行作戰任務)。他和戰友們一起經臨槍林彈雨的戰場,面對生離死別的場面,依然堅持走到底。

本書是關於青春和愛情的軍旅小說,包含著濃鬱複雜的情感,充滿了親情、戰友情、父子情。一個敢愛敢恨、感情豐富的中國陸軍特種兵小莊的形象,在書中呼之欲出。書中塑造的軍人小莊特別能吃苦,骨子裡桀驁不馴,積極向上。對小莊所在的孤狼B組成員的描寫也栩栩如生、引人入勝。該書情節上扣人心弦,結構上主要以倒敘手法記錄中國陸軍特種兵成長的軍旅歷程,點點滴滴都令人回味。特別是其語言雖不華麗,但卻很能打動人心,如:「我們的稱號是哪來的?是敵人叫出來的!」、「如果要是上了戰場,你們有人願意為我擋子彈嗎?可以,只要你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我就願意為你們在戰場上擋子彈!」、「戰爭不會給軍人解釋的機會!」

讀這本書,讓大學生了解到中國軍人們訓練時的刻苦與盡職奉獻的精神,明白了要忠於祖國、忠於人民,要銘記軍人的責任與使命,珍惜當下大學校園生活,認真對待學習,努力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為將來報效祖國盡到自己應盡的力量!

相關焦點

  • 《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又名:子彈上膛)》劉猛 [軍事小說]
    《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講的是17歲的大學生小莊,為了追隨初戀女友而暫時休學參軍,於是他有了一段異於常人的綠色軍營經歷。
  • 我是特種兵
    《我是特種兵》,原名《子彈上膛》是央視軍旅大戲。根據網絡小說《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改編。 揭開最精銳部隊的神秘面紗,締造屬於青春的軍旅傳奇。該劇全景式表現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最精銳部隊——狼牙特種大隊,殘酷悲壯、鐵血精誠的訓練和生活的長篇畫卷。如果祖國需要,他們就是一顆上膛的子彈,時刻準備著!
  • 一聲巨響後敵軍現身,十多名士兵浴血奮戰,誓要打光最後一顆子彈
    事實上,從千瘡百孔的軍車就可以發現,這群士兵一定是以軍車做掩護血戰到了最後一秒。據報導,這10多名士兵當時身陷重圍,表現卻十分英勇,打光最後一顆子彈之後,還自行裝上了刺刀與敵人浴血奮戰,本來他們已經殺出了一條血路,但是最終還是因為敵人武裝力量強大、彈藥補給充足,再加上人多勢眾而遭遇了不幸。這無疑是非常令人惋惜的,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敘利亞叛軍的張狂、冷漠!
  • 《我是特種兵》「孤狼」特別突擊隊原型,現實比劇中更厲害!
    新朋友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小鹿情感深處」,再點關注公眾號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 《我是特種兵》:「圍剿遠山鎮」戰役原型,現實中比電視劇殘酷!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看劇無憂」,再點擊「關注」
  • 剛躲過一顆子彈,又來挑釁?
    臺灣淡江大學外交及國際關學系英語學程講師黃裕鈞說,「臺灣躲過了一顆子彈」,美國國內政治紛擾,克拉夫特這個時間搞小動作並沒有正當性,何況又有大陸反對。淡大戰略所副教授黃介正表示,兩岸關係現在是死馬當活馬醫,民進黨跟北京關係的關鍵不是克拉夫特,而是在於九二共識。
  • 大閱兵中敬禮老將軍遺言曝光,捐出留存體內77年的子彈
    這份遺囑名為「我的後事留言」,內容有兩頁A4紙。他說,"我活著為人民,我的後事也要為人民著想,不向組織提任何要求,不去做與死者無益與活者有損的事"。後事可辦的有:1、可留張遺容照片;2、可將遺體解剖研究;3、可捐獻有移植價值的生理器官;4、可取出腹內子彈,裝入瓶內留給後代做「不忘過去」的紀念物;5、可用紗布將骨灰包好,埋在一棵樹下,起點肥效作用,注意防止水土流失汙染環境;6、可繪製要圖,讓後代有機會看看那棵樹的成長;……
  • 《我是特種兵》拍了五部,只火了一位演員,網友:越拍越差
    新朋友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小鹿情感深處」,再點關注公眾號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 厚度其實相當於一顆子彈
    厚度其實相當於一顆子彈以當前服役最多的尼米茲級航母為例,該航母的飛行甲板平均厚度為50毫米左右,厚度較大的地方不超過80毫米,對比之下,該型航母甲板的厚度,與5.56x45NATO步槍子彈全長的57.3毫米,相差不算多,僅相當於一顆子彈長度。這樣看來航母的甲板厚度並不算大,但是為什麼重達30噸的戰機降落時的高速衝擊力不會造成甲板的損傷呢?
  • 回顧 浴血百戰忘生死 原平96歲抗戰老兵張中如深情述說——我是一顆憤怒的子彈
    誰能想到,這張如此慈祥平和的面容下,隱藏著怎樣驚心動魄的傳奇:70多年前,在晉綏抗日戰場上,他與日本侵略者大小交戰百餘次,左胸被子彈貫穿,先後8次手術,屢闖鬼門關,一腔熱血染紅了戰袍……密集的槍聲迴蕩在山谷間,張中如說「我是一顆憤怒的子彈」衝向敵人。這是一次代價慘痛的突圍。張中如親眼目睹了劉森堂的壯烈犧牲:他倒在冰涼的山坡上,殷紅的鮮血淌了一地……這一仗,讓張中如切身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也堅定了他浴血奮戰的鬥志。「由於敵人的封鎖和蠶食,我們天天靠扁豆為生,能吃頓小米、土豆就是改善生活。」回憶往昔,老人語氣沉緩。
  • 《我是特種兵》7年了,主演卻一個沒紅,這兩人卻紅得一塌糊塗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看劇無憂」,再點擊「關注」
  • 會拐彎的子彈
    會拐彎的子彈 一顆普通步槍子彈能打1200米到1500米,這是基本常識,但有一顆子彈居然會拐彎,且飛行了2500
  • 別給電影忽悠了,告訴你子彈擊中人體後真實的威力
    導讀:當一顆7.62mm口徑的步槍子彈或5.8mm口徑子彈以850 米/ 秒的速度射穿人體之後,都會發生些什麼?
  • 一顆子彈成本能值多少錢?說出來你可能都不相信
    沒有子彈的槍,再好也不頂用,可見子彈對於士兵而言是何等的重要。那麼,咱們解放軍一顆子彈的成本有多少呢?相信很多朋友都比較好奇,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其實,不同類型的子彈成本也是不一樣的,上世紀60-70年代一顆子彈成分大約是6分錢,按物價平均上漲20-30倍來計算,那麼,現在一顆子彈的成本大概就在1.2-1.8元之間,像7.62mm口徑的步槍彈成本大概在2-3元之間,手槍彈成本則低一些
  • 美國狙擊手是如何用一顆子彈穿過一英裡外的牆殺死三名武裝分子的
    海軍陸戰隊的史蒂夫·賴克特用一顆子彈擊斃了三名叛亂分子襲擊發生時,他正在掩護一群巡邏的海軍陸戰隊隊員。賴克特發現這三名叛亂分子正躲在沃爾後面準備伏擊他的戰友。他在一篇博客中回憶了這一時刻,說:「我阻止了叛亂分子爬上屋頂,因為如果他們能進入有利位置,他們就能利用有效的機槍火力,殺死我的海軍陸戰隊隊友。」」我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的。「
  • 甘迺迪準備動用核武摧毀中國核基地,一顆子彈讓計劃化為泡影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史料鋪陳展開,包括一些當事人的回憶記錄,這一段歷史也逐漸明晰起來。那麼這一打擊計劃為何最後沒有實行呢?竟然是源於一個歷史的偶然,就是這一行動的始作俑者甘迺迪,在街頭遭遇了一場神秘的暗殺,被一顆子彈擊中了頭顱。於是,這一計劃也就悄然而止。根據美國憲法就任的詹森總統,重新研究和評判了這一行動的風險,認為美國可能無法承受嚴重的政治後果,從而改弦易轍。倘若甘迺迪沒有因意外死於暗殺,會出現什麼樣的結局呢?
  • 這一秒 給我子彈的速度
    ​​昨晚是為一個朋友去的 幫她籤售籤收的時候 我問fwk 瀋陽長春都去了 要不要來大連啊然後他笑了 那一秒被抓拍到了
  • 兩顆子彈
    老耿說:「你小子自己想,八個人打退敵人一個連的六次衝鋒,要不是沒子彈了……唉!」老耿抬頭向黃土方向望去。      哎!你小子還有子彈嗎?還有一顆,老魏說。班長你呢?我也剩下一顆了。後半夜摸出去,夜黑風高,敵人不敢妄動。老耿下了「命令「。
  • 跳彈:反彈的子彈
    所以,朝著斜坡射擊時,槍手必須謹慎,即使子彈射向的是明顯鬆軟的泥土,也可能隱藏致命危機。有很多這樣的案例,子彈明明已經滲透到地下半米了,最後卻又重新反射出來。泥土裡的石頭和子彈發射方向都能影響子彈的反射方向,這意味著反彈的子彈很可能會擊中槍手自己。雖然子彈反射時會損失大量能量,速度大大降低,但跳彈其實遠比直接射中目標的子彈危險。
  • 《我是特種兵5》殺青,沒有他們二人,你還想看嗎
    我是特種兵系列很多網友也都看過,目前已經播出了四部,每部都很精彩。特種兵系列第一部是《我是特種兵之子彈上膛》,這部電視劇是根據小說《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改編,由谷智鑫主演,雖然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一時間想不起來,但是圖片上的這個人大家都熟悉,他就是谷智鑫,劇中扮演「西伯利亞狼」小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