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的F-15和F-16兩種第三代戰鬥機相繼服役,中國空軍對三代機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起來。當時,中國對於是否購買法國的幻影2000戰鬥機進行論證,最終還是放棄購買。
法國的幻影2000剛剛完成首飛。考慮到法國空軍在未來的採購數量有限,所以在設計之初達索公司就開始著手向國外推銷該型飛機。
1981年,在得知中國正在研製殲6戰鬥機的後繼機型的消息後,達索公司派人來到中國,積極向我國空軍推銷幻影2000戰鬥機。隨後中國考察團赴法國達索公司進行考察,對幻影2000予以高度評價。
圖註:我空軍代表團在試飛的幻影2000B1號機旁留影
考察團回國後,空軍根據在法國的考察情況,向中央軍委上報了採購幻影2000飛機的報告,當時國防科工委對買與不買,組織了空軍和工業部門的100多人論證,最終還是決定放棄購買。
為什麼這筆生意沒有成功?主要是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法國人漫天要價。法國給出的單機價格超過6000萬美元,這意味著中國打算採購的40架幻影2000投資超過建國35年對整個航空工業的投資,比起3300萬美元的蘇-27貴出一倍,中國當然無法接受。
二是法國只賣飛機不轉讓技術。當時,中方提出購買一整套的發動機技術並引進生產線在中國生產。法國擔心中國完全消化幻影戰鬥機技術會威脅自己的市場。所以堅決不轉讓技術,這勢必影響中國對三代戰機的長期需求。
此外一些局外勢力的幹預迫使採購計劃流產,一方面日本和某地區聲稱要採購幻影2000,同時美國也強令法國不讓法國向大陸出口。事實證明,日本違背諾言沒有採購,轉而由於美國的插手採購美國的飛機。這讓80年代末日法關係受了很大影響。
圖注:中國飛行員在法國試飛幻影2000
雖然此次採購以失敗告終,但是通過這次的考察和試飛,中國人真正認識到了中西方存在的差距,中國航空工業奮起直追,開始快速發展。
【兵工科技】系頭條問答籤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