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借調是個坑,看我是怎麼逆襲的!

2022-01-17 公選王遴選網

收錄於話題 #上岸分享 38個

說起借調,相信基層工作的同志都有過類似的經歷,並且在體制內關於借調的評價眾說紛紜,有人說「借調是機會、是平臺」,有人說「借調就是借而不調,兩頭耽誤、都難成長」。今天我就用自身的經歷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坑裡」是怎麼逆襲的。

我2007年6月於武漢某211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同年8月參加湖北省選調生招錄被分配到Q市W縣一鄉鎮擔任鄉長助理

初來乍到辦事業務流程不熟悉、公文寫作不規範、政策法規不了解,使得群眾上門辦事得不到很好地服務、發文辦事更是紕漏百出,這一切都讓我覺得自己格格不入,心中充滿了酸楚、不安、茫然。時間一久,這種環境就逼迫著我去思考下一步怎麼辦?是辭職逃跑還是拼一把找一條出路?最終我選擇了留下來拼一把。

慢慢的,我喜歡上了和鄉村幹部、人民群眾聊天,和他們一起探討做群眾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傾聽人民群眾的想法甚至是他們的抱怨。久而久之,我也習慣了基層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習慣了在交流之後靜靜地思考,習慣了把自己的思考轉化為筆下的文字。

一年多時間裡(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我先後在市級及以上媒體上發表所謂的「豆腐塊」文章300餘篇、調研文章10餘萬字,連續兩個年度(2007、2008年度)被市日報社評為年度優秀通訊員、被縣委表彰為全縣宣傳工作先進工作者,一度成為全縣的「名人」,甚至出現市日報社的編輯直接打電話向我約稿的情況。

2009年初的某天,鄉黨委書記鄭重其事地找我單獨談話,說是縣政府辦公室準備借我去工作。我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因為當時湖北省的選調生需要原籍迴避,在鄉鎮工作兩年後才可以參加遴選,況且家裡沒有什麼親戚有這種能力幫我「運作」,所以我從一開始就規划走遴選之路、壓根就沒想到借調的事情。

就這樣,我還沒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就踏上了借調的漫漫徵程。來到縣政府辦上班後我才知道,借調我的是政府辦主任,因為他經常在當地報紙及內部刊物上看到我寫的一些東西,覺得我的文筆還可以,就跟領導建議把我借來幫忙。

去了後才發現這就是個「坑」。原來,縣政府研究室與政府辦綜合科合署辦公,天天要加班寫「材料」,原來借調的幾個工作人員假借各種「正當理由」回了原單位。

「一入材料門,從此頭髮是路人」。看著同事領導們漸漸發光的頭頂,才深刻體會這句話的含義啊。

縣政府的材料審核程序比鄉鎮要求高得多,以前書記鄉鎮的公文基本上是我「一錘定音」,哪知縣政府一篇較大篇幅的公文,需要聆聽領導意圖明確題旨——查閱搜集相關資料——構思布局、列出提綱——收集材料、起草初稿——修改訂正——呈送領導閱示——遵照領導意見修改——再次呈送領導——定稿列印,有些重要的公文還要經過「科長—副主任—主任—副縣長—縣長」重重審核把關,如果任何一個領導不滿意,都有可能全盤否定、另起爐灶,碰到脾氣不好的領導,甚至還會大動肝火,被罵個狗血淋頭。

儘管如此,我還是選擇咬牙堅持下來。由於我是外地人且單身,研究室大量的材料就落到我身上,5+2 、白加黑逐漸成為常態。

接下來的3個多月裡,除了必須應付的工作,我基本上一門心思學習研究怎麼寫好文章,我將近5年來縣領導的各類講話稿、上級領導的講話稿全部列印出來,像一座小山一樣堆在我桌子上,一篇接著一篇的看,一遍接著一遍的揣摩體會。除了學習研究範文之外,我還加強對時事政策學習,縣政府研究室訂閱了大量的雜誌,好多未開封就直接被扔進了廢物筐,我如獲至寶一樣全部找來學習,留心省內外其他地方成功經驗和做法。三個月下來,我漸漸地摸出了寫文章的門道,進入了狀態,步入了正軌,寫的稿件越來越多的得到縣領導的肯定。

一個偶然過的機會,縣長的秘書提拔到鄉鎮任職去了,政府辦公室主任覺得我這個人能吃苦耐勞、文字功底不錯,就推薦給縣長擔任秘書。七個月後我參加全縣領導幹部遴選考試,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破格提拔為某鎮黨委委員、副鎮長。事後仔細思考,總分第一名的成績也得益於在縣政府研究室那段苦逼的日子。

在E鎮工作後,我先後擔任鎮黨委宣傳委員、組織委員。2012年5月,一個偶然機會,我經歷了二次借調,被借調到市委組織部工作

雖然借來的時候未明確告知解決編制,但我仍然選擇「勇往直前」,因為科長告訴我:「從過去的經驗看,選調生是組織部跟蹤管理的對象、在組織部門掛職只要表現好、經得起熬,一般都會調進市直單位工作」,於是我的幹勁就越發十足。

那時市委組織部有個好傳統,只要不是涉密文件,都會在各科室傳閱,那些在編的同志往往視而不見,而我是每篇必讀,確保平時有準備,關鍵時才能用得上。但是借調半年之後,我就越發感覺自己對借調形勢有誤判。

一是借調單位沒有歸屬感。曾經有一篇《混在縣城》的文章紅遍網絡,這篇文章這樣描述縣城——北上廣是中國的幻象,縣城才是中國的底色,走進縣城,許多人你不認識,但是許多人你又認識。如果你在縣城生活,走在街上,會有不同熟悉度的朋友或認識的人給你打招呼,面帶微笑同時樂此不疲;兩個陌生人見面扯東扯西的聊天也能引出一系列親戚的連帶關係。作為體制內的工作部門亦如此,縣直部門的借調人員基本上被充當主力軍,而市直單位則不一樣,借調人員主要從事跑腿、發文、打電話等一些雜活,所謂的核心工作根本不讓借調人員參與,往往是雄心勃勃卻沒有用武之地。同時人情關係也比較冷漠,借調人員來了走、走了來,大家根本不會關心你是誰。

二是原單位充滿危機感。我在E鎮原本是黨委組織委員、副鎮長,借調之前分管機關、組織人事、基層黨建、群團等工作,借調出去分管的工作就需要由他人代為分管,長期借調縣委就會考慮調整鄉鎮領導班子,確保工作不斷擋。所以我沒法向絕大多數借調人員一樣一條道走到黑,讓多年的媳婦熬成婆。

2012年底,我經過深思熟慮後主動回W縣,向縣委領導匯報思想,主動申請結束借調回單位上班,有關領導對此讚許有加。不可否認,借調七個月,更大的平臺不僅增加了自身的能力素質,還擴寬了自己人脈資源。2012年底,恰逢縣委小範圍人事調整,我被提拔到R鄉擔任鄉長、三年後鄉鎮換屆被提拔為E鎮的黨委書記

借調實現逆襲,說起來光鮮,其實背後無比心酸。我的體會,歸結起來就是:借調要「蓄三勢避四坑」。

(一)蓄三勢

一是要蓄格局之勢。有一句諺語叫「烙餅再大也大不過烙它的鍋」,烙餅的大小正如人生的價值,成就烙餅的鍋則象徵著一個人的格局。借調是一種自下而上的人員流動,從下級到上級,不僅僅是工作性質、工作內容、工作環境的變化,更多的是平臺的變化。假如我一直在鄉鎮工作,那麼我的所想所感所做肯定只會局限於一鄉之內,不是能力不行,而是舞臺所限

第一次被借調到縣政府研究室工作,平臺就把我推在全縣的角度去審視工作,第二次被借調到市直單位工作,我就可以橫向了解其他縣市的工作,並能縱向伸手直接摸著其他市州的工作和政策。在回到原單位工作就會猛然發現,原先自己以前的工作真是「小打小鬧」。

二是要蓄能力之勢。越是上級機關,機關的制度越健全、職責越分明、制度執行越嚴格。任何一項工作從提出思路到組織論證,從制定方案到徵求修改意見,從部署安排到檢查落實,步驟嚴謹,環環相扣。正所謂「沒吃過豬肉見見豬跑也不會有錯」,在上級機關尤其是到一些人員綜合素質比較高的單位,可以學到的東西,很可能終身受用。

三是要蓄人脈之勢。俗話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借調能夠接觸到平時接觸不到的領導幹部,一定要儘可能多的認識上級部門的領導,為以後順利開展工作積累更廣泛的人脈關係。

(二)避四坑

一是避妄自菲薄之坑。在職場上有一個著名的「蘑菇定律」,即初出茅廬的新人常常會被置於陰暗的角落,得不到重視或打雜跑腿,就像蘑菇在培育期一樣,見不到陽光,有時甚至還要被澆上大糞。如果能一直向上生長,不怕艱辛與磨難,終有一天能衝破這黑暗,看到光明。

兩次借調經歷,留給我最大的心得就是,每個人成長都要經歷這樣一段歷程,那段在黑暗中孤獨奮戰的時光,是最難熬的。正如《解憂雜貨店》裡的一句話:「放棄很容易,但是堅持下來一定很酷」。每一段借調經歷必然要經歷一段「蘑菇時期」,在破土而出之前,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放棄,熬下去,把事情做到極致。

幹行政和做企業一樣,靠的就是以「先進理念」打動,用「核心技術」交流,讓別人覺得你是不可複製的、最新穎、最有前途的,而你必須擁有無窮無盡的知識,這就要不停的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

二是避出工不出力之坑。常言道,「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所謂的借調都是上級機關從下級機關借調人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借調說明你有能力,被上級相中。但是與上級機關相比,下一級機關對工作規程、工作標準、工作質量的要求都相對低一些,但越是上級機關,對工作要求會越高越嚴,工作中會更加注重嚴謹細緻、精益求精,所以借調人員一定要通過紮實工作,提高自己與借調單位的「粘度」,甚至成為借調單位的得力人員、骨幹人員,這也就具備了直接調入的「勢」,退一步講即使回到原單位,積澱下來的能力卻永遠是自己的。

三是避抹桌子開新席之坑。屁股決定腦袋,這是一個顛簸不破的真理。借調工作人員就像個風箏,飛得再遠,繩子還是牽在放風箏人的手中。這個放風箏的人就是原單位。借調人員的組織關係、編制關係、黨員關係、工資關係全部在原單位,所以一定要加強與原單位的聯繫,不能有「抹桌子開新席」的思想,對原單位不能一放了之。

借調人員任何時候都要認真審視現單位與原單位的工作關係,無論在借調單位當爺爺還是做孫子,心裡都是想著原單位,為原單位提供合法合規、力所能及的幫助,而且還要常回原單位看看,向領導匯報匯報工作,與同事交流交流感情,不能切斷與原單位的聯繫。

四是避媳婦熬成婆之坑。能調入新單位當然是皆大歡喜,如果借調1年後依然借而不調,那就應該另謀出路。所以在借調之前,一定要知道借調單位有沒有空缺編制、要清楚自己是否有最低服務年限,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在最低服務年限期間最好不要接受任何借調,借調後不要完全相信借調單位給畫的「大餅」,如果借調一年後組織人事關係還沒有轉到借調單位,一定要申請重新回到原單位。

公選王遴選網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關注我們,更多深度好文,一讀為快!

關注公眾號:公選王遴選網

幫助廣大基層公務員備戰遴選

陪複習、陪加班、陪劃重點、陪模考

還可以一起吐槽體制內的那些事兒

我要做你最貼心的遴選夥伴

相關焦點

  • 關於借調,這是我聽過「最靠譜」的說法
    說到這個話題,幾個人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倒,其中一個說道:「我都借調大半年了,其實早就聽說借調是一個『坑』,但是當時心比海大,總認為自己能力還行,只要做事認真、態度謙卑,就能由借調變為調入,但沒想到這一步居然這麼難。」 另一個人則說道:「你才大半年算什麼呀!女人懷胎生產都只要十個月,我都快一年半了,還沒有看到要正式調動的跡象。
  • 借調在外,兩頭落空的人都做錯了什麼?【原創】
    成功被借調後,小劉很開心,畢竟,這是一個展示自己的好機會。但沒過兩天,他就打電話向我抱怨:借調真累,而且很多時候費力不討好,天天過得鬱悶、壓抑,毫無存在感獲得感。現在,宣傳、展示自己什麼的都不重要了,只盼著能早點回原單位。其實,借調本身沒有錯,借調是天使還是魔鬼,取決於被借調之人。
  • 借調,八年教訓
    看著他立站無處,手足無措,低眉順眼的樣子,幾個好事的同事都轉過身笑的不能自己!職場就是這樣!拜高踩低。落魄時人們自然不把你放在眼裡!但是這位年輕人落到這樣的地步卻是咎由自取!他剛到單位也曾風光無限,因為深受一位領導的喜愛。漸漸的,他開始目空一切,對單位其他人都看不起了!說話做事肆無忌憚,不但得罪了普通人,連單位的副職都不放在眼裡。但是因為正「得寵」,人們都是看不服,又不敢說。
  • 借調,如何成功調入
    借調這個話題可謂老生常談,如果說體制外是江湖,那麼體制內就是深井,所謂人往高處走,只有站在高處,處於一個大的平臺,才能「大顯身手」「不畏浮雲遮望眼」,如果安於在基層狹小天地裡,蹉跎的不僅是歲月,更是整個人生。
  • 借調,到底要不要去?
    對於借調,大家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借調是機會,有機會把握住了,說不定就能改變命運。有人認為,借調也落不下遍,跟耍流氓沒啥兩樣,要是因為去了還耽誤自己單位的晉升,咋整?所以能不去就不去。最近,小劉就因為借調的事,不知道如何抉擇。小劉所在單位的上級單位科室,需要找個懂本科工作的人幫助工作,本單位沒有,就想到下級單位找。有個跟小劉關係不錯的助理員,就將這個事情告訴了小劉,意思是,小劉要是有想法,趕緊抓住機會。
  • 菜鳥逆襲!程式設計師必備十個神器(沒得下載我說個……)
    同樣的,在coder界,裝備也是作為菜雞的你逆襲第一要徑呀!經過一輪地毯式的訪問和無數海閣導師大神的嘲笑,軟妹總結出以下十個程式設計師必備效率工具,獨家秘籍,看你骨骼驚奇,十塊錢賣給你怎樣,慢著別走,價格不滿意可以接著談啊……擼過Linux的應該都玩過這兩個軟體。Xshell 和 Xftp 都是 NetSarang 出品的優秀網絡管理、安全傳輸工具。
  • 我說《高達SEED》應該不會有太多質疑吧?
    這一期就再來介紹一下,以我的認識下,應該推薦萌新如何補《高達》系列。首先先自我介紹一下,我看過除了《機動戰士高達V》和《機動戰士高達G》的部分集數,以及重新編輯後播出的《機動戰士高達0096》,還有幾部《SD高達》和《高達創潛》之後的TV高達以外,幾乎所有的TV高達、OVA,劇場版。入坑作是《機動戰士高達SEED》,最喜歡的作品是《機動戰士高達 逆襲的夏亞》。
  • 韓國瑜說:國防靠美國.大家怎麼看?
    這話說的,不知道是其內心想法還是為了照顧臺灣島內「相關人士」內心而說的呢,話說到這個份上,意思就是:我要掙大陸錢,抱美國大腿,靠日本支持。這樣的結果就是,高雄市民發大財,都滿意韓市長,美爹覺得這個兒子乖,日爹覺得這孩子懂事。大陸給你訂單,給你遊客,最終是你得了實惠,坑了大陸政府和人民對臺灣人民的善意。
  • 窮二代的血色逆襲:我是"僱傭兵"
    一個一無所有、家徒四壁的「窮二代」,只能以命相搏,才有可能完成一次血色逆襲。他能逆襲成功嗎?他說如果車輪子不轉的話,它(佔)著你嗎。就是說我當時如果不那麼好鬥的話,不沒事跟我弟教這個教那個的話,我弟可能就進不去,就是我認為是做一個老大的一個失職你知道嗎。就是我沒把自己的弟弟帶好。當我弟弟進去之後,我其實有一段時間,也自暴自棄過,然後每天都在飲酒。喝完酒之後,就會去大馬路上去晃,坐在一個地方,我就在哭。我感覺自己好無能為力。
  • 黑谷逆襲戰法之死亡邊界!!!
    就是黑谷逆襲戰法裡有一個圖,關於邊界,可以看看。就是你需要挑戰一次自己的身體極限。我一直在想這個事情的對與錯,總是擔心萬一真的誰扛不住,過去了怎麼辦?但是想要得到一分收穫,你說不付出點什麼怎麼可能呢,對不對?觸摸死亡邊界是黑谷逆襲戰法九圖裡面的內容,但是你們如果看過九圖,估計會把死亡邊界不屑一顧。
  • 200輛中國坦克剛撤,印軍就被自己人坑:你就給我這麼個垃圾?
    不過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印軍又被自己人坑了:近日印度陸軍收到了一份『大禮』-1輛印度國產阿瓊MK1A主戰坦克,為什麼說是被坑了呢?班長給你好好講講這輛傳奇坦克你就明白了。、哈立德等先進主戰坦克,雖然印度也進口了大量的T-90和T-72主戰坦克應對,但面對日益增強的中國和巴基斯坦裝甲力量,坦克這種戰爭中消耗非常大的主戰裝備還是自己能研製得好,尤其是對面的巴基斯坦在中國的幫助下建設了坦克廠,已經能自己生產坦克了,所以無論是實際作戰需要還是面子上,印度對國產阿瓊主戰坦克都十分看重。
  • Prometheus使用總結:我踩過的那些坑
    我在工作中也比較深入地使用過 Prometheus,最大的感受就是它非常容易維護,突出一個簡單省心成本低。當然,這當中也免不了踩過一些坑,下面就總結一下。假如你沒有用過 Prometheus,建議先看一遍官方文檔:https://prometheus.io/docs/introduction/overview/。
  • 數據挖掘:聊聊那些年你我踩過的「坑」
    接下來,我們會順著CRISP-DM流程來挖一挖有哪些坑是我們會不小心掉進去的。數據挖掘小坑集錦流程之業務理解在業務理解階段,我們實現了或者說需要實現現實世界到模型世界的變遷。我想美,這是我的目的。但是注意——坑來了。在實際情況中,我們常常遇到的坑是"我想美",即只有一個宏大的願望,卻沒能從現實世界中提煉出真正能夠落地的地方。
  • 說多了都是淚——從入坑第一把錦明九代到四把發射器的艱難過程
    當時那位仁兄所跟我描述的水彈圈是這樣子的「不需要花多少錢,就上tb買一把發射器自己玩玩。玩一段時間以後買一點齒輪,換個天梯推嘴拍頭什麼的。大概也就一百來塊錢,不貴的」。我心想:「喲,不錯誒!那我試試。」實際上呢,水彈圈是這樣子的  去年十一月份,我入手了第一把發射器——錦明九(以下簡稱j9)。當時上tb搜索了很久,價格從兩百多到三四千的都有。
  • 人生應該怎麼逆襲,山東艦告訴你
    山東艦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艘國產航母,從無到有,箇中艱辛,活脫一個普通人的王之逆襲,成功與不可能之界的範例,以此一事,放眼天下之難,都不再算難。上世紀70年代起我們開始開展航母的研究,而此時,距一戰英國世界上第一艘航母「赫爾墨斯」號已經過去六十多年。時任海軍司令劉華清是軍中首屈一指的航空母艦鐵桿推動者。1970年,劉華清組織航空母艦的專題論證,不久之後即擱淺。
  • 一個中國人指揮多國聯軍逆襲,把老外都打服氣了
    看完之後不由得讓人感嘆:這不比博人傳燃?在最後一階段刷劫掠者城寨的任務中,大家肝了個三天三夜,在大比分落後的情況下,重新把排名衝上前三,算是給1970玩家打入了一劑強心針,仿佛在黎明前的黑夜看到了一絲勝利的曙光。但黑夜總是漫長而又難熬的,當時1970王國的宰相突然給修身發了一條信息,說現實生活裡有事實在玩不了了, KVK不參加了,王國就交給你們了。
  • 拜登的美國,怎麼回填伊朗的坑?
    伊朗已經對懂王恨得咬牙切齒,當然不會輕易束手就擒,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一下子給點爆了,我發現,懂王在煽動別國民族主義對美國的敵對情緒,這方面的工作做得都特別優秀。懂王稱「伊核協議是『史上最糟糕的協議』」,這也是歐巴馬政府的政治遺產,怎麼能繼承呢?我懂王不要面子的啊?加上以色列的煽風點火,吹一通耳邊風,這事必須馬上辦。懂王對這種「放羊協議」嗤之以鼻——伊朗搞了一堆飛彈家族,在中東地區扶植代理人,從事「破壞地區安全穩定」的活動。協議裡都沒有限制,所以懂王給伊朗列了12項要求,企圖逼迫伊朗重新談判,美國優先牽頭,盟國跟班隨後,籤署新版伊核協議。
  • 萌新入坑全講解,看完直接當大佬!
    關注我啊~武學數量上限:新進村的玩家們只能學習十個武學,隨著難度的提升、成就、丹藥等方式能多學5個,上限是學20個武學。什麼有人說少?大俠,別的小說主角一招鮮打遍天下無敵手,給你學20個你還不能打遍天下無敵手,還不如回家種地哦~什麼?有俠客能學不止20個,甚至達到了驚人的30+的武學數量,放心,他沒有作弊,老雲也會啊,想學嗎?關注公眾號:俠客月牙村。
  • 邵唯晏,披著小鮮肉外衣的老臘肉,逆襲就逆襲吧,人生從此像開了掛...
    你問我竹工凡木是什麼?這個設計研究室名字聽起來很文藝,創造起來很給力,上邊那些and下邊這些都是他們的作品,眼都看直了…手軟到抽筋歇會兒的功夫都沒有~~2008年他就曾代表臺灣前往日本參與安藤忠雄(對,就是上面有張讓你仰望到厥過去的圖裡的建築大師之一)海外實習計劃 (ANDO program),除了學術研究上表現外,還積極參與國內外競圖,參與就參與咯,拿這麼多獎我不會說我眼紅的...
  • 解放軍在越南是怎麼宿營睡覺的?
    本文就以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為例,介紹一下在越南戰場,解放軍是怎麼宿營睡覺的。進攻戰鬥階段,通常採用戰壕與防炮洞合為一體的宿營方法。進攻作戰由於戰鬥激烈,情況多變,有時一天要轉移幾個陣地,戰鬥人員必須隨時保持機動出擊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