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解析各種紅外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2021-02-13 OFweek物聯網

紅外線是一種人類肉眼看不見的光,所以,它具有光線的所有特性,所有高於絕對零度即-273℃的物質都可以產生紅外線。根據紅外線的特性,紅外線被應用於多種傳感器中,比如紅外溫溼度傳感器、人體紅外探測器等等。紅外傳感器也根據發出方式和能量轉換方式分為不同的類型。下面,讓我們具體了解一下不同紅外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根據發出方式不同,紅外傳感器可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

   主動紅外傳感器

主動紅外傳感器的發射機發出一束經調製的紅外光束,被紅外接收機接收,從而形成一條紅外光束組成的警戒線。當遇到樹葉、雨、小動物、雪、沙塵、霧遮擋則不應報警,人或相當體積的物品遮擋將發生報警。

主動紅外探測器技術主要採用一發一收,屬於線形防範,現在已經從最初的單光束髮展到多光束,而且還可以雙發雙受,最大限度的降低誤報率,從而增強該產品的穩定性,可靠性。

由於紅外線屬於環境因素不相干性良好(對於環境中的聲響、雷電、振動、各類人工光源及電磁幹擾源,具有良好的不相干性)的探測介質;同時也是目標因素相干性好的產品(只有阻斷紅外射束的目標,才會觸發報警),所以主動式紅外傳感器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

   被動紅外傳感器

被動紅外傳感器是靠探測人體發射的紅外線來進行工作的。傳感器收集外界的紅外輻射進而聚集到紅外傳感器上。紅外傳感器通常採用熱釋電元件,這種元件在接收了紅外輻射溫度發出變化時就會向外釋放電荷,檢測處理後產生報警。

這種傳感器是以探測人體輻射為目標的。所以輻射敏感元件對波長為10μm左右的紅外輻射必須非常敏感。為了對人體的紅外輻射敏感,在它的輻射照面通常覆蓋有特殊的濾光片,使環境的幹擾受到明顯的控制作用。

被動紅外傳感器包含兩個互相串聯或並聯的熱釋電元。而且製成的兩個電極化方向正好相反,環境背景輻射對兩個熱釋電元幾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產生釋電效應相互抵消,於是探測器無信號輸出。

一旦入侵人進入探測區域內,人體紅外輻射通過部分鏡而聚焦,從而被熱釋電元接收,但是兩片熱釋電元接收到的熱量不同,熱釋電也不同,不能抵消,經信號處理而報警。被動紅外傳感器被廣泛的應用在人體紅外探測器中。

根據能量轉換方式的不同,紅外線傳感器又可分為光子式和熱釋電式兩種。

   光子式紅外傳感器

光子式紅外傳感器是利用紅外輻射的光子效應而進行工作的傳感器。所謂光子效應,是指當有紅外線入射到某些半導體材料上時,紅外輻射中的光子流與半導體材料中的電子相互作用,改變了電子的能量狀態,從而引起各種電學現象。

通過測量半導體材料中電子性質的變化,就可以知道相應紅外輻射的強弱。光子探測器類型主要有內光電探測器、外光電探測器、自由載流子式探測器、QWIP量子阱式探測器等。

光子探測器的主要特點是靈敏度高、響應速度快,具有較高的響應頻率,但缺點是探測波段較窄,一般工作於低溫(為保持高靈敏度,常採用液氮或溫差電製冷等方式,將光子探測器冷卻至較低的工作溫度)。

   熱釋電式紅外傳感器

熱釋電式紅外傳感器是利用紅外輻射的熱效應引起元件本身的溫度變化來實現某些參數的檢測的,其探測率、響應速度都不如光子型傳感器。

但由於其可在室溫下使用,靈敏度與波長無關,所以應用領域很廣。利用鐵電體熱釋電效應的熱釋電型紅外傳感器靈敏度很高,獲得了廣泛應用。

熱釋電效應某些絕緣物質受熱時,隨著溫度的上升,在晶體兩端將會產生數量相等而符號相反的電荷。這種由於熱變化而產生的電極化現象稱為熱釋電效應。熱釋電效應在近十年被用於熱釋電紅外傳感器中。能產生熱釋電效應的晶體稱為熱釋電體,又稱為熱電元件。熱電元件常用的材料有單晶、壓電陶瓷及高分子薄膜等。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結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由以下四個主要部分構成:

①構成電路的鋁基板、場效應電晶體(FET);

②具有熱釋電效應的陶瓷材料;

③ 限制入射紅外波長的窗口材料;

④ 外殼TO—5型管帽和管座。

由於探測器元件單獨使用時,存在著探測距離較短、獲得的信號後續電路不易處理的不足,所以目前多選用紅外組合件來探測。紅外組合件由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透鏡、測量轉換電路和密封管殼構成。透鏡可以擴大探測範圍,提高測量的靈敏度;測量轉換電路可以完成濾波、放大等信號處理過程;密封管殼能防止因外界噪聲引起的錯誤動作。這種組合件體積小、成本低、功能多樣,所以應用較為廣泛。

相關焦點

  • 解析各種紅外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紅外線是一種人類肉眼看不見的光,所以,它具有光線的所有特性,所有高於絕對零度即-273℃的物質都可以產生紅外線。根據紅外線的特性,紅外線被應用於多種傳感器中,比如紅外溫溼度傳感器、人體紅外探測器等等。
  • 深度解析紅外傳感器
    紅外傳感器的工作原理並不複雜,一個典型的傳感器系統各部分的實體分別是: 1、待測目標:根據待測目標的紅外輻射特性可進行紅外系統的設定。 2、大氣衰減:待測目標的紅外輻射通過地球大氣層時,由於氣體分子和各種氣體以及各種溶膠粒的散射和吸收,將使得紅外源發出的紅外輻射發生衰減。 3、光學接收器:它接收目標的部分紅外輻射並傳輸給紅外傳感器。
  • 溫度傳感器原理,測量技巧及接線方法.
    圖1  各種流行溫度傳感器的優點和缺點測溫原理:兩種不同成分的導體(稱為熱電偶絲或熱電極)兩端接合成迴路,當接合點的溫度不同時,在迴路中就會產生電動勢,熱電偶就是利用這種原理進行溫度測量的,其中,直接用作測量介質溫度的一端叫做工作端(也稱為測量端),另一端叫做冷端(也稱為補償端);冷端與顯示儀表連接,顯示出熱電偶所產生的熱電動勢,通過查詢熱電偶分度表,即可得到被測介質溫度。熱電偶是溫度測量中最常用的傳感器。其主要好處是寬溫度範圍和適應各種大氣環境,而且結實、價低,無需供電,尤其最便宜。
  • 溫度傳感器分類及工作原理介紹
    最近,隨著原材料、加工技術的飛速發展、又陸續研製出各種類型的溫度傳感器。        2、熱電偶        熱電偶是溫度測量中最常用的溫度傳感器。其主要好處是寬溫度範圍和適應各種大氣環境,而且結實、價低,無需供電,也是最便宜的。電偶是最簡單和最通用的溫度傳感器,但熱電偶並不適合高精度的的測量和應用。
  • 各種監控設備的工作原理
    三、NVR組成及工作原理四、POE供電標準及工作原理—— 視頻監控發展歷程 ——» 第一代:模擬視頻監控IPC硬體構成及原理圖像信號經過鏡頭輸入後,由圖像傳感器轉化為電信號,模/數轉換器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位訊號,再經過編碼器按一定的編碼標準進行編碼壓縮,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由網絡服務模塊按一定的網絡協議發送到網絡上,控制器還可以接收報警信號及發送控制信號。
  • 每天積累一點光學乾貨:雷射傳感器工作原理及功能
    學習要靠積累,今天跟大家帶來的光學知識乾貨是雷射傳感器工作原理及功能,希望有興趣的朋友們學習一下,如果您喜歡,也可以轉發給自己的同學或朋友哦。
  • 人體紅外感應傳感器
    ==工作原理==人體都有恆定的體溫,一般在37度,所以會發出特定波長10UM左右的紅外線,被動式紅外探頭就是靠探測人體發射的10UM
  • 新書推薦 | 傳感器原理與應用
    本書首先介紹了測量的基本知識以及誤差的計算,其次詳細敘述了傳感器的基本特性,然後按工作原理分類詳細介紹了各種傳感器,每一種傳感器都配有結構圖、原理圖、測量轉換電路圖等,並有傳感器重要參數的詳細的計算公式及推導過程。通過這些圖表和公式可以讓學生深入學習傳感器的基本知識。
  • 深度解析紅外測距技術
    作為一種應用廣泛、測量精度高的測量方式,紅外測距利用紅外線傳播時不擴散、折射率小的特性,根據紅外線從發射模塊發出到被物體反射回來被接受模塊接受所需要的時間,採用相應的測距公式來實現對物體距離的測量。  紅外測距的常用方法和原理 時間差法測距原理 時間差法測距原理是將紅外測距傳感器的紅外發射端發送信號與接收端接受信號的時間差t寫入單片機中,通過光傳播距離公式來計算出傳播距離L。
  • 純乾貨|五大類壓力傳感器工作原理大解析
    以壓電效應為工作原理的傳感器,是機電轉換式和自發電式傳感器。它的敏感元件是用壓電的材料製作而成的,而當壓電材料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它的表面會形成電荷,電荷會通過電荷放大器、測量電路的放大以及變換阻抗以後,就會被轉換成為與所受到的外力成正比關係的電量輸出。它是用來測量力以及可以轉換成為力的非電物理量,例如:加速度和壓力。
  • 紅外感應器工作原理(智能小車)
    紅外傳感器已經在現代化的生產實踐中發揮著它的巨大作用,隨著探測設備和其他部分的技術的提高,紅外傳感器能夠擁有更多的性能和更好的靈敏度。紅外探測器醫用可以用於非接觸式的溫度測量,氣體成分分析,無損探傷,熱像檢測,紅外遙感以及軍事目標的探察,搜索,跟蹤和通信等。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紅外傳感器在生活,工業,農業,軍事,機器人等領域的應用。
  • 壓力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
    1、應變片壓力傳感器原理與應用     力學傳感器的種類繁多,如電阻應變片壓力傳感器、半導體應變片壓力傳感器、壓阻式壓力傳感器、電感式壓力傳感器、電容式壓力傳感器、諧振式壓力傳感器及電容式加速度傳感器等。但應用最為廣泛的是壓阻式壓力傳感器,它具有極低的價格和較高的精度以及較好的線性特性。下面我們主要介紹這類傳感器。
  • 壓力傳感器簡介及工作原理分類概述
    而我們通常使用的壓力傳感器主要是利用壓電效應製造而成的,這樣的傳感器也稱為壓電傳感器。電阻應變片是壓阻式應變傳感器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金屬電阻應變片的工作原理是吸附在基體材料上應變電阻隨機械形變而產生阻值變化的現象,俗稱為電阻應變效應。
  • 壓力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應用及分類
    壓力傳感器是將壓力轉換為電信號輸出的傳感器。通常傳感器由兩部分組成,即分別是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其中敏感元件是指傳感器中能夠直接感受或響應被測量的部分;轉換元件是指傳感器中將敏感元件感受或響應的被測量的應變轉換成適於傳輸或測量的電信號部分。由於傳感器的輸出信號一般很微弱,需要將其調製與放大。集成技術的發展,促使人們又將這部分電路及電源等電路也一起裝在傳感器內部。
  • 走近3D ToF攝像頭,揭秘ToF傳感器工作原理
    ToF(Time of Flight,飛行時間)傳感器測距原理是什麼?本文將帶您走近3D攝像頭,揭示更多關於ToF傳感器的秘密。
  • 溫故知新 | 熱釋電人體紅外傳感器工作原理
    熱釋電人體紅外傳感器一般都採用差動平衡結構,由敏感元件、場效應管和高值電阻等組成。熱釋電人體紅外傳感器熱釋電人體紅外傳感器只有配合菲涅爾透鏡使用才能發揮最大作用,不加菲涅爾透鏡時該傳感器的探測半徑可能不足。配上菲涅爾透鏡後則可達10m,甚至更大。透鏡在水平方向上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在豎直方向上又分成若干不同的區域,所以菲涅爾透鏡實際上是一個透鏡組。當光線通過透鏡單元後,在其反面則形成明暗相間的可見區和盲區。
  • 通俗易懂的人體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原理
    在電子防盜、人體探測器領域中,被動式熱釋電紅外探測器的應用非常廣泛,因其價格低廉、技術性能穩定而受到廣大用戶和專業人士的歡迎。   被動式熱釋電紅外探頭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人體都有恆定的體溫,一般在37度,所以會發出特定波長10UM左右的紅外線,被動式紅外探頭就是靠探測人體發射的10UM左右的紅外線而進行工作的。
  • 壓電式、壓阻式、電磁式....五大類壓力傳感器工作原理大解析!
    隨著自動化技術的進步,在工業設備中,除了液柱式壓力計、彈性式壓力表外,目前更多的是採用可將壓力轉換成電信號的壓力變送器和壓力傳感器。那麼這些壓力變送器和壓力傳感器是如何將壓力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呢?不同的轉換方式又有什麼特點呢?今天小編為大家匯總了目前常見的幾種壓力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紅外傳感器避障電路圖
    紅外傳感技術已經在現代科技、國防和工農業等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紅外線對射管的驅動分為電平型和脈衝型兩種驅動方式。由紅外線對射管陣列組成分離型光電傳感器。該傳感器的創新點在於能夠抵抗外界的強光幹擾。太陽光中含有對紅外線接收管產生幹擾的紅外線,該光線能夠將紅外線接收二極體導通,使系統產生誤判,甚至導致整個系統癱瘓。
  • 微波傳感器及紅外傳感器技術指標對比及應用場景分析
    雖然這兩種傳感器都不是什麼新產品,但是第一次聽到用戶這樣問的承包商就蒙了,不知如何回答。於是小編今天特意總結了微波傳感器與紅外傳感器對比分析,希望能幫到大家理解傳感器中的奧秘。通過平面天線發射電磁波,當有移動物體進入到電磁波的環境時,波形反射折回,平面天線接收到反饋的波形時,後續電路經檢測觸發信號工作。從而起到開啟與關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