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傳感器避障電路圖

2021-02-07 傳動網

紅外傳感器是什麼
紅外傳感系統是用紅外線為介質的測量系統,按照功能可分成五類,按探測機理可分成為光子探測器和熱探測器。紅外傳感技術已經在現代科技、國防和工農業等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紅外線對射管的驅動分為電平型和脈衝型兩種驅動方式。由紅外線對射管陣列組成分離型光電傳感器。該傳感器的創新點在於能夠抵抗外界的強光幹擾。太陽光中含有對紅外線接收管產生幹擾的紅外線,該光線能夠將紅外線接收二極體導通,使系統產生誤判,甚至導致整個系統癱瘓。本傳感器的優點在於能夠設置多點採集,對射管陣列的間距和陣列數量可根據需求選取。

紅外傳感器避障電路圖
在智能小車製作中經常會用到紅外傳感器避障模,這裡介紹一款智能小車製作時常用的紅外傳感器避障模,模塊是由LM567電路組成,LM567電路是一片鎖相環電路,採用8腳雙列直插塑封。其⑤、⑥腳外接的電阻和電容決定了內部壓控振蕩器的中心頻率f。

其中心頻率f由R、C決定:f=1/(1.1*RC)在電路中,因為紅外發射器的起振頻率是38KHz,其中電容選擇103,所以由以上公式可得R=2.4KΩ。

在電路中僅利用了LM567接收到相同頻率的載波信號後⑧腳電壓由高變低這一特性,來形成對控制對象的控制。

D1發射紅外線,D2接收紅外信號。LM567第⑤、⑥腳為解碼中心頻率設定端,一般通過調整其外接可變電阻W改變捕捉的中心頻率。圖中紅外載波信號來自LM567的第5角,也即載波信號與捕捉中心頻率一致,能夠極大的提高抗幹擾特性。

感器避障模塊LM567的電路圖,如圖,LM567的①、②腳通常分別通過一電容器接地,形成輸出濾波網絡和環路單級低通濾波網絡。②腳所接電容決定鎖相環路的捕捉帶寬:電容值越大,環路帶寬越窄。①腳所接電容的容量應至少是②腳電容的2倍。③腳是輸入端,要求輸入信號≥25mV。⑧腳是邏輯輸出端,其內部是一個集電極開路的三極體,允許最大灌電流為100mA。LM567的工作電壓為4.75~9V,工作頻率從直流到500kHz,靜態工作電流約8mA。

在選擇紅外發射接收電路電子小製作中,有四個方案可以選擇,並且都做了PCB進行調試比較。

方案一:利用40KHz的晶振作為紅外發射器的震蕩源。通過示波器觀察,波形非常準確完整,由於紅外接收的頻率一般是38KHz,雖然晶振的頻率可以通過可調電阻微調。但是還是很難匹配,每次試驗時都要微調。所以不選擇這個方案。

方案二:如前所述,使用三腳的紅外接收器,但是接收器自備了選頻和解調能力,很難用單片機對其接收信號進行判斷。所以不選擇這個設計方案。

方案三:用高速CMOS型四重二輸入「與非」門74HC00組成RC震蕩電路作為頻率發生器,波形也準確完整,但是難匹配。所以不選擇這個方案。

方案四:選用通用音調解碼器LM567的5輸出38KHz頻率,其特點是紅外線發射部分不設專門的信號發生電路。8腳輸入紅外接收器接收到的信號。這個信號是鎖相音頻解碼器的鎖相中心頻率,這樣既簡化了線路和調試工作,又防止了周圍環境變化和元件參數變化對收發頻率造成的差異,實現了紅外線發射與接收工作頻率的同步自動跟蹤,使電路的穩定性和抗幹擾能力大大加強。本設計中就是利用此方案最終實現避障功能。

這個電子小製作電路的特點是紅外線發射部分不設專門的信號發生電路。而是直接從接收部分的檢測電路LM567的5腳引人信號,這個信號是鎖相音頻解碼器的鎖相中心頻率,這樣既簡化了線路和調試工作,又防止了周圍環境變化和元件參數變化對收發頻率造成的差異,實現了紅外線發射與接收工作頻率的同步自動跟蹤,使電路的穩定性和抗幹擾能力大大加強。

LM567的5腳輸出的38KHz中心頻率輸出給三極體Q1,經過三極體放大,信號輸出給紅外發射器J2,可調電阻R3可以改變其發射功率。信號由紅外接收器J3接收,經過運算放大器741的反相放大,信號輸出給LM567的輸入3腳,由於輸入的信號是LM567的鎖相中心頻率,所以LM567的8腳輸出由默認的高電平變為低電平。發光二極體有了電壓差,所以信號指示燈亮,證明前方有障礙,同時8腳的信號輸出給單片機,由單片機由電平的變化去控制電動機的工作實現避障。

- END -

特別說明:此文章素材來源於網絡,僅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經編者收集整理後,與大家一起分享學習!如果您認為某些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編者聯繫!我們核實後將立即修訂!

相關焦點

  • 基於紅外避障傳感器控制無人機
    說明紅外避障傳感器具有一對紅外線發射與接收管,發射管發射出一定頻率的紅外線
  • 初識Arduino(三)紅外避障模塊
    電路板尺寸:3.2CM*1.4CM;3mm 的螺絲孔,便於固定、安裝;    接通電源後,紅色指示燈亮起,該傳感器模塊對環境光線適應能力強,其具有一對紅外線發射與接收管,發射管發射出一定頻率的紅外線,當檢測方向遇到障礙物(反射面)時,紅外線反射回來被接收管接收,經過比較器LM393電路處理之後,綠色指示燈會亮起,同時信號輸出接口輸出數位訊號(一個低電平信號),可通過電位器旋鈕調節檢測距離,順時針調電位器,檢測距離增加;逆時針調電位器,檢測距離減少,有效距離範圍2~30cm,檢測角度35°,工作電壓為3.3V-5V。
  • 紅外傳感器初體驗,8個典型技術應用方案合集
    紅外線傳感器是一種能夠感應目標輻射的紅外線,利用紅外線的物理性質來進行測量的傳感器。按探測機理可分成為光子探測器和熱探測器。紅外傳感技術已經在現代科技、國防和工農業等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整理了電路城上比較典型的8個紅外傳感器的應用,可以初步了解下紅外傳感器的具體應用。
  • 一種智能紅外避障自動掃地機器人的設計
    進行電路搭建和程序編寫。實現了智能掃地機器人紅外線避障和自動掃地功能,其清掃面積能達到約 70%,清掃率約 60%,很大程度受到自身機械機構的限制,後期將對小車的機械結構進行完善。關鍵詞:智能設備;掃地機器人;STM32 單片機;避障;循跡。
  • 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放大電路的設計
    要減小熱噪聲帶來的影響,應儘量縮短熱釋電傳感器和前置放大電路之間的距離,減少外界熱幹擾,並在前置放大電路中串入低通濾波電路,限制噪聲帶寬。傳感器的固有噪聲電壓峰峰值約為 50μV,室外熱空氣流動能夠產生接近 250 μV的噪聲,在室內也接近 180 μV。其他可能存在的幹擾,如空間電磁波幹擾和機械振動等,噪聲幅值接近100μV。
  • 傳感器系列8:紅外線傳感器及應用電路
    紅外傳感器一般由光學系統、探測器、信號調理電路及顯示單元等組成,其中探測器是核心。一、紅外線傳感器基礎知識(一)紅外輻射知識紅外輻射俗稱紅外線,它是一種不可見光,由於是位於可見光中紅色光以外的光線,故稱紅外線。
  • 單片機紅外遙控電路設計原理圖
    紅外遙控系統一般由紅外發射裝置和紅外接受設備兩大部分組成。紅外發射裝置又可由鍵盤電路、紅外編碼晶片、電源和紅外發射電路組成。紅外接收設備可由紅外接收電路、紅外解碼晶片、電源和應用電路組成。通常為了使信號能更好的被傳輸發送端將基帶二進位信號調製為脈衝串信號,通過紅外發射管發射。本設計採用Atmega8作為紅外發射編碼和接收解碼晶片。
  • 霍爾傳感器電路圖大全
    霍爾傳感器簡介與分類霍爾傳感器,英文名稱為Hall sensor,是根據霍爾效應製作的一種磁場傳感器,主要用於力測量
  • 紅外感應器工作原理(智能小車)
    紅外線傳感器是利用紅外線的物理性質來進行測量的傳感器。紅外線又稱為紅外光,它具有反射,折射,散射,幹涉,吸收等性質。任何物質,只要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溫度(高於絕對零度),都能輻射紅外線。紅外線傳感器測量時不與被測物體直接接觸,因而不存在膜材,並且有靈敏度高,響應快等優點。
  • 紅外接收二極體製作遙控檢測電路
    紅外接收二極體製作遙控檢測電路元件選擇:
  • 解密紅外額溫槍:技術原理、電路方案等
    非接觸式紅外額溫計是一種利用現代傳感器測量技術、微電子技術等技術手段對被測對象進行溫度測量的新型儀器。當紅外額溫計對準並靠近被測對象至數字接近式傳感器檢測的有效距離時,按下電源/測量鍵,並保持若干秒,則紅外額溫計內部的紅外傳感器模塊就會進行溫度採集,並轉化為電信號,隨之將電信號轉換為數位訊號,而後通過通信接口傳輸到單片機。
  • 解析各種紅外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根據紅外線的特性,紅外線被應用於多種傳感器中,比如紅外溫溼度傳感器、人體紅外探測器等等。紅外傳感器也根據發出方式和能量轉換方式分為不同的類型。下面,讓我們具體了解一下不同紅外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根據發出方式不同,紅外傳感器可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
  • 人體紅外感應傳感器
    人體發射的10UM左右的紅外線通過菲泥爾濾光片增強後聚集到紅外感應源上。紅外感應源通常採用熱釋電元件,這種元件在接收到人體紅外輻射溫度發生變化時就會失去電荷平衡,向外釋放電荷,後續電路經檢測處理後就能產生報警信號。==熱釋電效應==當一些晶體受熱時,在晶體兩端將會產生數量相等而符號相反的電荷。這種由於熱變化而產生的電極化現象稱為熱釋電效應。
  • 智能小車電路設計
    8/16單片機或ARM和數位訊號處理器DSP等。MSP430是一款16位的超低功耗單片機,採用了精簡指令集(RISC)結構,具有豐富的尋址方式,片內資源豐富,處理能力強大、系統工作穩定,主要是它具有多路PWM輸出,以作為該設計電機控制的有利資源,系統主控設計圖如圖1所示。
  • 【乾貨】解析各種紅外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根據紅外線的特性,紅外線被應用於多種傳感器中,比如紅外溫溼度傳感器、人體紅外探測器等等。紅外傳感器也根據發出方式和能量轉換方式分為不同的類型。下面,讓我們具體了解一下不同紅外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根據發出方式不同,紅外傳感器可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
  • 深度解析紅外傳感器
    而傳感器是自動控制中的重要組成部件,是信息採集系統的重要部件,通過傳感器將感受或響應的被測量轉換成適合輸送或檢測的信號(一般為電信號),再利用計算機或者電路設備對傳感器輸出的信號進行處理從而達到自動控制的功能,由於傳感器的響應時間一般都比較短,所以可以通過計算機系統對工業生產進行實時控制。
  • 簡易人體感應燈電路圖大全(六款簡易人體感應燈電路設計原理圖詳解)
    由紅外線傳感器、信號放大電路、電壓比較器、延時電路和音響報警電路等組成。紅外線探測傳感器IC1探測到前方人體輻射出的紅外線信號時,由IC1的②腳輸出微弱的電信號,經三極體VT1等組成第一級放大電路放大,再通過C2輸入到運算放大器IC2中進行高增益、低噪聲放大,此時由IC2①腳輸出的信號已足夠強。
  • 微波傳感器及紅外傳感器技術指標對比及應用場景分析
    最近公眾號後臺裡經常碰到負責節能改造工程的客戶諮詢,他們的一些企業客戶或業主要求加裝傳感器設備代替原始開關,還有一些人會問微波傳感器與紅外傳感器那個更好
  • 紅外二極體感應報警電路設計與製作
    二、紅外感應電路原理圖三、紅外感應電路工作原理紅外感應電路的設計採用模擬電路中的電阻分壓取樣電路、二極體電路、三極體電路;數字電路的運算比較器等相關知識點,請製作者務必複習。四、紅外感應電路元件清單及實物圖 紅外感應電路元件列表序號名稱代號規格
  • 人體紅外感應傳感器讓LED照明燈具更智能
    人體紅外傳感器是靠探測人體發射的紅外線而工作的。主要原理是:人體發射的10μm左右的紅外線通過菲涅爾濾光透鏡增強後聚集到熱釋電元件PIR(被動式紅外)探測器上,當人活動時,紅外輻射的發射位置就會發生變化,該元件就會失去電荷平衡,發生熱釋電效應向外釋放電荷,紅外傳感器將透過菲涅爾濾光透鏡的紅外輻射能量的變化轉換成電信號,即熱電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