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從2018年1月15日到2019年3月6日,歷時一年有餘,本公號將前日本海軍主計兵高橋孟的回憶錄《海軍炊事兵物語》及其續篇《海軍炊事兵總決算》分63回連載完畢。高橋在從軍期間始終從事後勤工作,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作戰,但是也與死亡擦肩而過,他的戰時經歷頗為幸運,轉職、晉升、娶妻、生子,一樣不落,他的運氣之好以至於被各位切粉們冠以「人形雪風」之雅號。儘管高橋筆下總把自己描繪成謹小慎微、不通世故的模樣,但在字裡行間仍然可以感受到他粗中有細、情商暗藏的睿智,更可貴的是他自始至終都保持著質樸的本質,並通過樸素細膩、詼諧幽默的筆調描述了日本海軍普通一兵在戰爭大潮中的感受和心境。自從連載以來,很多切粉都對高橋兵曹的生平頗為好奇,尤其想知道他在戰後的經歷,因此編者收集資料,整理出高橋孟的生平小傳,以饗讀者。
■ 這是編者目前唯一找到的高橋孟個人照片(左),與他的自畫像(右)相比還是很神似的。
高橋孟原名高橋祀三,1920年3月出生於四國德島縣板野郡藍住鎮,父親高橋三郎是一名記者。高橋孟在初中一年級輟學,先後進入髮廊、印刷廠、廣告公司做實習生,之後又到報社打雜,1939年離開家鄉前往東京,成為三榮機械製作所的製圖工,次年接受海軍徵兵檢查,1941年1月應徵加入海軍,在佐世保海兵團接受新兵訓練。
■ 高橋加入海軍的原因是海軍軍服比較帥,能夠吸引女孩子們的注意,結果誤打誤撞成了炊事兵。
高橋孟此前在東京火車站偶然看到海軍主計科士兵,被其身穿制服的颯爽英姿所吸引,加上對主計科的誤解,因此在徵兵志願書中將主計科填入第二志願,而第一志願為機關科。在佐世保海兵團受訓期間,高橋了解到主計科負責財務、被服、給養等後勤工作,而他又被分到軍中地位低下的炊事部門,因此備受打擊。在海兵團結訓後,高橋被分配到「霧島」號戰列艦,而在當時的海軍中大型戰艦的軍紀最為嚴苛,令高橋愈加失望,甚至發出「是死還是去『霧島』?去『霧島』還不如上吊」的調侃。
■ 高橋服役的第一艘軍艦是「霧島」號戰列艦,以在日本海軍中以軍紀嚴苛著稱。
高橋孟於1941年4月作為海軍三等主計兵進入「霧島」號戰列艦的廚房工作,並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隨艦在前線轉戰,先後經歷了珍珠港奇襲作戰、荷屬東印度作戰、印度洋作戰和中途島海戰,但他多在艦體深處的廚房工作,幾乎沒有機會直接了解戰況。在中途島海戰時,高橋因為去上甲板取食材,偶然目睹了日本航母中彈起火的慘狀,深切感受到戰爭的恐怖。儘管日本海軍高層試圖掩蓋中途島敗北的真相,但高橋和身邊的戰友並未接到要求保密的命令。
■ 在中途島海戰中,高橋前往上甲板取食材,意外地看到了中彈起火的日軍航母。
高橋孟並不甘心在廚房裡度過戰爭,於是報名參加了海軍經理學校的選拔考試,順利通過,於1942年6月調離「霧島」號,先前往佐世保海兵團待命,接著進入吳港的海軍潛水學校做短期培訓,於1942年10月作為經理術練習生進入位於東京的海軍經理學校進修,1943年2月畢業後被調往菲律賓,擔任「武昌丸」號炮艦的經理兵,隨艦在菲律賓及印度支那海域執行巡邏和運輸任務。1944年1月,「武昌丸」號在南中國海被美軍潛艇擊沉,高橋跳海逃生,在漂流中右腿被鯊魚咬傷,最後幸運獲救,送往越南西貢的海軍醫院治療。
■ 1944年1月,高橋所在的「武昌丸」號炮艦在南中國海被美軍擊沉,他跳海逃生,漂流中被鯊魚咬傷右大腿,幸運獲救。
康復後,高橋被調回日本本土,晉升海軍二等主計兵曹,於1944年5月調往九州鹿兒島的串良航空隊工作,擔任給與室先任下士官。戰爭結束前夕的1945年8月10日,高橋接到調往鹿屋航空隊的命令,但在赴任途中聽到昭和天皇的終戰廣播,其最終軍銜為海軍一等主計兵曹。在已經陷入混亂的鹿屋航空隊,高橋並未從事實質工作,不久自行返回串良,並受到一位身為同鄉的機關科兵曹的邀請,結伴徒步返鄉,在延岡的土土呂以物資交換的方式乘上一艘漁船渡海抵達四國八幡濱港,隨後高橋乘車返回德島市,與家人團聚。
■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海軍部隊陷入混亂,高橋和同鄉結伴徒步返回家鄉。
1945年9月,高橋孟接到部隊的邀請,返回九州志布志參與戰後事務的處理工作,為復員返鄉人員計算退職金。1945年10月工作結束後,高橋在返鄉途經博多時偶遇前串良航空隊主計科分隊士,應邀登上作為復員船的海防艦從事物資管理工作,隨船在博多和中國上海、葫蘆島等地進行遣返日僑的運輸工作。高橋接受這項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希望能夠接到在中國生活的妹妹一家,但未能如願。高橋於1946年1月離開復員船回鄉謀生。
■ 1945年10月,高橋受前航空隊主計科分隊士的邀請,登上復員船工作。
戰爭結束後,高橋從事了多種工作,最終成為一名漫畫家和插畫家。他在1951年就職於《德島民報》,之後進入《新大阪新聞》工作,1956年加入神戶新聞社,成為《神戶新聞》連載的時評漫畫欄目《笑點》的作者,直到1976年。因為工作關係,高橋舉家遷往神戶長住。
在繪製時評漫畫的同時,高橋也從事插畫工作,並因此與著名女作家田邊聖子成為知交,多次為她的作品繪製插畫,而田邊的丈夫也是高橋的酒友。田邊在隨筆作品中塑造了一個「卡末卡大叔」的虛擬人物,而高橋在繪製插畫時以田邊的丈夫為原型描繪這個人物,田邊於是就把虛擬人物與自己的丈夫結合起來。
■ 高橋在戰後成為漫畫家,因為工作關係結識了女作家田邊聖子,成為知交。正是在田邊的提議和鼓勵下,高橋將自己的戰時經歷撰寫成文,並自繪插圖。
從1977年開始,高橋孟在田邊擔任主編的《面白半分》雜誌上連載關於自己軍旅生活的回憶文章,並配以自繪的漫畫插圖,即《海軍炊事兵物語》,在1979年連載結束後,由新潮社整理出版。此書文風樸實幽默,配合妙趣橫生的漫畫,加上描寫了鮮為人知的海軍主計兵的生活,因此頗受關注,成為一時熱議的話題。1981年,高橋孟又出版了續篇《海軍炊事兵總決算》。1983年,東京電視臺製作的新春超長歷史劇《跨海之虹:山本五十六與日本海軍》就參考了《海軍炊事兵物語》的內容。此外,高橋還負責監修了《海之男的艦隊料理》,即《海軍主計兵調理術教科書》的復刻版,並為該書繪製插畫。在撰寫回憶錄和編撰圖書的同時,高橋還堅持繪製時評漫畫,每周兩更,直到因病住院之前。
■ 新潮社出版的《海軍炊事兵物語》和《海軍炊事兵總決算》的封面。
■ 新潮社出版的《海之男的艦隊料理(復刻海軍主計兵調理術教科書)》的封面。
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時,高橋孟積極參加救災活動,甚至無暇顧及自家住宅的修復工作。他後來口述:「這是因為此次地震是戰禍引起的,我想描繪災民們從震災中重新站起來的模樣。」1997年1月,高橋孟因病住院,3月30日醫治無效去世,享年77歲。據說高橋罹患肝癌,但他本人直到臨終也不知道所患何病。前來悼念的好友田邊聖子說了這樣一番話:「要是老孟從天堂看到葬禮現場,他一定會搞笑地說:『竟把我的葬禮安排在愚人節,這玩笑開大了吧。』」或許這就是高橋孟豁達樂觀的性格寫照。
■ 這幅《毛筆切腹圖》最能體現出高橋回憶戰時經歷的心境。
關注海軍炊事兵高橋桑的從軍故事,推薦本公眾號精彩連載文章:
海軍炊事兵物語大合集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西貢海軍醫院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海軍與陸軍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舊三的鐵拳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吊床故事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相撲與手旗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隔壁教班長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軍人之面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討飯的手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海軍服務生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法蘭西女王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藤子小姐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南國羅曼史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船上的女人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歸國途中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晉升的煩惱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串良航空隊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主計長的病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班長的反擊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格魯曼來襲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意外的耳光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蚊之血印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終戰時刻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海軍馬車隊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盜竊部隊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水雷之海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海軍沒落者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海賊復員船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津貼騷亂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炊事員長(大結局)
■ 手機用戶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有兩個辦法。
一、直接打開手機微信,點擊最上方的放大鏡圖標,搜索公眾號「牛小切士兵的餐桌」,點開之後再點擊「關注」。
二、請長按下面這個二維碼圖片,然後點擊「識別二維碼」,即可進入公眾號「牛小切士兵的餐桌」,之後請點擊「關注」。
■ 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牛小切士兵的餐桌」之後,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可以閱讀更多歷史文章。
蘋果IOS系統用戶或安卓系統用戶如懶得點擊打賞,也可以掃描或識別下方二維碼打賞,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