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炊事兵總決算》大合集,高橋主計兵曹生平大公開!

2021-02-23 牛小切士兵的餐桌

編者按:從2018年1月15日到2019年3月6日,歷時一年有餘,本公號將前日本海軍主計兵高橋孟的回憶錄《海軍炊事兵物語》及其續篇《海軍炊事兵總決算》分63回連載完畢。高橋在從軍期間始終從事後勤工作,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作戰,但是也與死亡擦肩而過,他的戰時經歷頗為幸運,轉職、晉升、娶妻、生子,一樣不落,他的運氣之好以至於被各位切粉們冠以「人形雪風」之雅號。儘管高橋筆下總把自己描繪成謹小慎微、不通世故的模樣,但在字裡行間仍然可以感受到他粗中有細、情商暗藏的睿智,更可貴的是他自始至終都保持著質樸的本質,並通過樸素細膩、詼諧幽默的筆調描述了日本海軍普通一兵在戰爭大潮中的感受和心境。自從連載以來,很多切粉都對高橋兵曹的生平頗為好奇,尤其想知道他在戰後的經歷,因此編者收集資料,整理出高橋孟的生平小傳,以饗讀者。

■ 這是編者目前唯一找到的高橋孟個人照片(左),與他的自畫像(右)相比還是很神似的。

高橋孟原名高橋祀三,1920年3月出生於四國德島縣板野郡藍住鎮,父親高橋三郎是一名記者。高橋孟在初中一年級輟學,先後進入髮廊、印刷廠、廣告公司做實習生,之後又到報社打雜,1939年離開家鄉前往東京,成為三榮機械製作所的製圖工,次年接受海軍徵兵檢查,1941年1月應徵加入海軍,在佐世保海兵團接受新兵訓練。

■ 高橋加入海軍的原因是海軍軍服比較帥,能夠吸引女孩子們的注意,結果誤打誤撞成了炊事兵。

高橋孟此前在東京火車站偶然看到海軍主計科士兵,被其身穿制服的颯爽英姿所吸引,加上對主計科的誤解,因此在徵兵志願書中將主計科填入第二志願,而第一志願為機關科。在佐世保海兵團受訓期間,高橋了解到主計科負責財務、被服、給養等後勤工作,而他又被分到軍中地位低下的炊事部門,因此備受打擊。在海兵團結訓後,高橋被分配到「霧島」號戰列艦,而在當時的海軍中大型戰艦的軍紀最為嚴苛,令高橋愈加失望,甚至發出「是死還是去『霧島』?去『霧島』還不如上吊」的調侃。

■ 高橋服役的第一艘軍艦是「霧島」號戰列艦,以在日本海軍中以軍紀嚴苛著稱。

高橋孟於1941年4月作為海軍三等主計兵進入「霧島」號戰列艦的廚房工作,並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隨艦在前線轉戰,先後經歷了珍珠港奇襲作戰、荷屬東印度作戰、印度洋作戰和中途島海戰,但他多在艦體深處的廚房工作,幾乎沒有機會直接了解戰況。在中途島海戰時,高橋因為去上甲板取食材,偶然目睹了日本航母中彈起火的慘狀,深切感受到戰爭的恐怖。儘管日本海軍高層試圖掩蓋中途島敗北的真相,但高橋和身邊的戰友並未接到要求保密的命令。

■ 在中途島海戰中,高橋前往上甲板取食材,意外地看到了中彈起火的日軍航母。

高橋孟並不甘心在廚房裡度過戰爭,於是報名參加了海軍經理學校的選拔考試,順利通過,於1942年6月調離「霧島」號,先前往佐世保海兵團待命,接著進入吳港的海軍潛水學校做短期培訓,於1942年10月作為經理術練習生進入位於東京的海軍經理學校進修,1943年2月畢業後被調往菲律賓,擔任「武昌丸」號炮艦的經理兵,隨艦在菲律賓及印度支那海域執行巡邏和運輸任務。1944年1月,「武昌丸」號在南中國海被美軍潛艇擊沉,高橋跳海逃生,在漂流中右腿被鯊魚咬傷,最後幸運獲救,送往越南西貢的海軍醫院治療。

■ 1944年1月,高橋所在的「武昌丸」號炮艦在南中國海被美軍擊沉,他跳海逃生,漂流中被鯊魚咬傷右大腿,幸運獲救。

康復後,高橋被調回日本本土,晉升海軍二等主計兵曹,於1944年5月調往九州鹿兒島的串良航空隊工作,擔任給與室先任下士官。戰爭結束前夕的1945年8月10日,高橋接到調往鹿屋航空隊的命令,但在赴任途中聽到昭和天皇的終戰廣播,其最終軍銜為海軍一等主計兵曹。在已經陷入混亂的鹿屋航空隊,高橋並未從事實質工作,不久自行返回串良,並受到一位身為同鄉的機關科兵曹的邀請,結伴徒步返鄉,在延岡的土土呂以物資交換的方式乘上一艘漁船渡海抵達四國八幡濱港,隨後高橋乘車返回德島市,與家人團聚。

■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海軍部隊陷入混亂,高橋和同鄉結伴徒步返回家鄉。

1945年9月,高橋孟接到部隊的邀請,返回九州志布志參與戰後事務的處理工作,為復員返鄉人員計算退職金。1945年10月工作結束後,高橋在返鄉途經博多時偶遇前串良航空隊主計科分隊士,應邀登上作為復員船的海防艦從事物資管理工作,隨船在博多和中國上海、葫蘆島等地進行遣返日僑的運輸工作。高橋接受這項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希望能夠接到在中國生活的妹妹一家,但未能如願。高橋於1946年1月離開復員船回鄉謀生。

■ 1945年10月,高橋受前航空隊主計科分隊士的邀請,登上復員船工作。

戰爭結束後,高橋從事了多種工作,最終成為一名漫畫家和插畫家。他在1951年就職於《德島民報》,之後進入《新大阪新聞》工作,1956年加入神戶新聞社,成為《神戶新聞》連載的時評漫畫欄目《笑點》的作者,直到1976年。因為工作關係,高橋舉家遷往神戶長住。

在繪製時評漫畫的同時,高橋也從事插畫工作,並因此與著名女作家田邊聖子成為知交,多次為她的作品繪製插畫,而田邊的丈夫也是高橋的酒友。田邊在隨筆作品中塑造了一個「卡末卡大叔」的虛擬人物,而高橋在繪製插畫時以田邊的丈夫為原型描繪這個人物,田邊於是就把虛擬人物與自己的丈夫結合起來。

■ 高橋在戰後成為漫畫家,因為工作關係結識了女作家田邊聖子,成為知交。正是在田邊的提議和鼓勵下,高橋將自己的戰時經歷撰寫成文,並自繪插圖。

從1977年開始,高橋孟在田邊擔任主編的《面白半分》雜誌上連載關於自己軍旅生活的回憶文章,並配以自繪的漫畫插圖,即《海軍炊事兵物語》,在1979年連載結束後,由新潮社整理出版。此書文風樸實幽默,配合妙趣橫生的漫畫,加上描寫了鮮為人知的海軍主計兵的生活,因此頗受關注,成為一時熱議的話題。1981年,高橋孟又出版了續篇《海軍炊事兵總決算》。1983年,東京電視臺製作的新春超長歷史劇《跨海之虹:山本五十六與日本海軍》就參考了《海軍炊事兵物語》的內容。此外,高橋還負責監修了《海之男的艦隊料理》,即《海軍主計兵調理術教科書》的復刻版,並為該書繪製插畫。在撰寫回憶錄和編撰圖書的同時,高橋還堅持繪製時評漫畫,每周兩更,直到因病住院之前。

■ 新潮社出版的《海軍炊事兵物語》和《海軍炊事兵總決算》的封面。

■ 新潮社出版的《海之男的艦隊料理(復刻海軍主計兵調理術教科書)》的封面。

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時,高橋孟積極參加救災活動,甚至無暇顧及自家住宅的修復工作。他後來口述:「這是因為此次地震是戰禍引起的,我想描繪災民們從震災中重新站起來的模樣。」1997年1月,高橋孟因病住院,3月30日醫治無效去世,享年77歲。據說高橋罹患肝癌,但他本人直到臨終也不知道所患何病。前來悼念的好友田邊聖子說了這樣一番話:「要是老孟從天堂看到葬禮現場,他一定會搞笑地說:『竟把我的葬禮安排在愚人節,這玩笑開大了吧。』」或許這就是高橋孟豁達樂觀的性格寫照。

■ 這幅《毛筆切腹圖》最能體現出高橋回憶戰時經歷的心境。

關注海軍炊事兵高橋桑的從軍故事,推薦本公眾號精彩連載文章:

海軍炊事兵物語大合集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西貢海軍醫院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海軍與陸軍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舊三的鐵拳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吊床故事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相撲與手旗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隔壁教班長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軍人之面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討飯的手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海軍服務生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法蘭西女王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藤子小姐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南國羅曼史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船上的女人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歸國途中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晉升的煩惱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串良航空隊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主計長的病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班長的反擊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格魯曼來襲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意外的耳光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蚊之血印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終戰時刻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海軍馬車隊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盜竊部隊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水雷之海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海軍沒落者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海賊復員船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津貼騷亂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炊事員長(大結局)

■ 手機用戶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有兩個辦法。

一、直接打開手機微信,點擊最上方的放大鏡圖標,搜索公眾號「牛小切士兵的餐桌」,點開之後再點擊「關注」。

二、請長按下面這個二維碼圖片,然後點擊「識別二維碼」,即可進入公眾號「牛小切士兵的餐桌」,之後請點擊「關注」。

■ 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牛小切士兵的餐桌」之後,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可以閱讀更多歷史文章。

蘋果IOS系統用戶或安卓系統用戶如懶得點擊打賞,也可以掃描或識別下方二維碼打賞,謝謝支持!

相關焦點

  •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舊三的鐵拳
    高橋曾在菲律賓三寶顏的酒館與陸軍士兵有過一次接觸,但氣氛並不融洽。所謂好了傷疤忘了痛,在海軍服役滿三年後基本都混成了老兵,而在新兵時期所受的苦也忘得差不多了。我在西貢海軍醫院得到了重傷患者的待遇,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連髒衣服都有醫院的越南男護工幫洗,還有人天天扶著你到庭院裡散步。我長這麼大還從來沒有被伺候得如此舒服,與新兵時代的遭遇相比,這裡簡直就是天堂。
  •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法蘭西女王
    最慘的大概是戰爭最後一年入伍的新兵,因為戰況惡化,四處缺人,所以有的艦上直到戰爭結束都沒有新兵或下級兵調來,一些運氣不好的水兵直到戰敗都還是最下級兵,如果是主計科的話,那麼還是以炊事兵的身份回到家鄉。日本海軍在中途島海戰中吃了大敗仗,儘管如此,我所在的「霧島」號最終平安返航了,除了在甲板上偶然看到己方航母燃燒的場面外,我幾乎還是那個沒有上過戰場的水兵。
  •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西貢海軍醫院
    ■ 高橋桑真容曝光!高橋孟在海軍服役時的照片(左)和他的漫畫自畫像(右)。作為生長在昭和初年,來自偏遠地區且只有小學文化的年輕人,高橋孟加入海軍的動機顯得有些可笑,不過是因為海軍制服比較帥氣,受女孩子歡迎而已。然而,當他終於明白主計兵的真實情況和軍紀的嚴苛後,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逃離軍隊生活。雖然他也像大多數下級兵一樣逆來順受,但從未放棄過改變命運的努力,最終通過考取經理學校實現了離開軍艦廚房的願望。
  • 海軍料理帖No.4 衝繩特攻時戰列艦「大和」之最後午餐
    4月7日12時30分,美機發起第一波攻擊,日艦防空火力全開,拼力抵抗,怎奈眾寡懸殊,「矢矧」、「濱風」、「朝霜」號被擊沉,「磯風」、「涼月」號遭重創,「大和」號也被命中2枚炸彈和1枚魚雷,航速下降,但憑藉艦體碩大,裝甲堅厚,繼續向南進擊。
  • 海軍炊事兵物語——別了!霧島!
    尤其令人失望的是,海軍在平日的訓練中再三強調:第一是監視,第二也是監視,第三還是監視!連我們主計兵都聽得耳朵要起老繭了,可在緊要關頭卻讓對手抓住了監視上的漏洞,我真心替那些死去的航母乘員們感到不值和悲哀。說了這麼多也不過是馬後炮,我們當時只是在忍受耳光和臭罵,為製作戰鬥餐而埋頭苦幹,沒有看到流血犧牲的場面。
  • 海軍炊事兵物語——艦隊出擊
    在那段時間裡我經常聽到天空中傳來一陣陣飛機引擎聲,由遠及近,接著又漸漸消失,不久之後又再度響起,一天中要經歷好幾回,事後想來一定是當時正在鹿兒島訓練的海軍飛機以「霧島」號為目標進行模擬投彈,看來那個時候海軍已經決心與美國開戰,因此展開縝密緊張的戰前訓練和作戰準備。回想起來,「霧島」號應該是在佐伯灣編入奇襲珍珠港的機動部隊。
  • 海軍炊事兵物語——戰艦「霧島」
    在分配部隊之前,我希望能分到海軍陸戰隊,理由很簡單,因為當時陸戰隊是海軍裡最有人氣的部隊。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海軍艦艇沒有什麼作戰任務,而陸戰隊已經在大陸戰場投入了戰鬥,常被報紙廣播報導,很受關注。而且,陸戰隊大多數時間都駐紮在岸上,跟外界接觸比較容易,而一旦登上軍艦,想上岸都是很難的,要長時間漂泊在海上。
  • 海軍炊事兵總決算之終戰時刻
    與此同時,我再次獲得晉升,成為海軍一等主計兵曹。當時,我並不知道戰爭還有幾天就結束了,但是美軍即將在志布志灣登陸的消息已經在串良傳得沸沸揚揚,在軍營裡已經有人沉不住氣,準備開溜,倒是當地的居民異常冷靜,好像他們已經預感到戰爭就要結束了。此前每每聽到有關「本土決戰」的鼓譟時,我都是抱著事不關己的心態,不大相信用竹槍一類的原始武器能夠對抗裝備精良的美國大兵。
  • 海軍炊事兵物語————別了!霧島!
    尤其令人失望的是,海軍在平日的訓練中再三強調:第一是監視,第二也是監視,第三還是監視!連我們主計兵都聽得耳朵要起老繭了,可在緊要關頭卻讓對手抓住了監視上的漏洞,我真心替那些死去的航母乘員們感到不值和悲哀。說了這麼多也不過是馬後炮,我們當時只是在忍受耳光和臭罵,為製作戰鬥餐而埋頭苦幹,沒有看到流血犧牲的場面。
  • 海軍料理帖No.2 中途島海戰時戰列艦「霧島」的戰鬥餐
    防空戰鬥是在午飯之前爆發的,根據「霧島」號炊事兵高橋孟三等主計兵的回憶,艦上廚房臨時轉入戰時作業狀態,更改日常菜譜,轉而製作戰鬥餐。當天中午「霧島」號的戰鬥餐是牛肉什錦飯糰,晚間則是年糕紅豆湯。● 牛肉的味道滲入牛蒡,非常美味。● 日本海軍的米飯是大米和小麥混合煮成的米麥飯。● 高橋主計兵的回憶只提供了食材和做法,並未記載食材用量,這裡採用海軍日常規定的用量製作。
  • 都說舊日本海軍吃得好:炊事兵最害怕卻是飯勺?
    昭和16年(1941年)初夏,風和日麗,位於日本南方的九州早早地就感受到夏日的熱度。再過「日夜輪轉,海潮撲面,旗幟飄揚,獵獵作響,喇叭長鳴,迴蕩耳際……」這是當時日本流行的《艦隊勤務之歌》,可是我們這些在露天甲板以下進行炊事作業的主計兵們根本看不到黎明前的大海,更加聽不到旗幟飛舞的聲響和悠長清脆的喇叭聲
  • 海軍料理帖No.1——珍珠港奇襲時航母「瑞鶴」之美食便當
    在日本海軍的飲食中,便當是軍艦在執行任務時或處在戰鬥狀態下經常採用的進餐形式,因為那種情況下官兵們都不能離開崗位用餐,廚房的主計兵們就會製作便當送到他們手中,保證一線值勤人員的體力。日本海軍對於艦內便當的製作有明確的規定,在《海軍主計兵調理術教科書》中對海軍便當的製作有如下要求:1、便於攜帶;2、不容易腐敗變質;3、湯汁少,不易變形;4、香味濃烈,可增進食慾;5、份量適宜,作為應急食品食用;6、營養豐富而均衡,食用後有持久飽腹感;7、方便食用。
  • 日本海軍高官的特供美食:伊勢蝦咖喱飯
    在舊日本海軍時代,只有在各大鎮守府所在地能在當季或多或少地得到伊勢蝦的供應,它們大多被送往鎮守府軍官俱樂部的高檔餐廳,供高級軍官們享用,通常還需要這些軍中老饕們自掏腰包,至於下級軍官和普通士兵是無緣品嘗的。
  • 日本國被毀的最後剎車器:高橋是清
    「天皇萬歲」激昂戰鬥口號,悍然發動了兵變,並殘忍槍殺刀劈了他們心目中的多個「大日奸」及「大賣國賊」,其中知名者有大藏大臣高橋是清、內大臣齋藤實海軍大將、陸軍教育總監渡邊澱太郎大將、首相岡田啟介(僥倖餘生,其妹夫兼秘書無意中做了替死鬼)及天皇侍從長鈴木貫太郎(僥倖餘生),隨後又佔據了陸軍省、參謀本部、議會及報社等要害部門,並逼迫電臺報紙公開發出了他們的起事檄文——《崛起宣言書》,還將「尊皇討奸」及「七生報國
  • 「菜鳥」入營第一餐——法拉格特海軍訓練基地的焗豆配玉米面包
    法拉格特海軍訓練基地位於美國西海岸,愛達荷州北部,以美國海軍的第一位上將戴維•法格拉特(David Farragut)之名來命名,是二戰時期美國海軍的訓練中心。該基地於1942年3月破土動工,佔地16.8平方公裡;6月接收了一批訓練設施——75艘救生艇;至9月份基地正式啟用時,這裡人口已達5.5萬人,成為愛達荷州最大的「城市」。
  • 《海軍料理物語》輕巡「神通」的招牌菜,讓主計兵流乾眼淚的洋蔥釀
    1927年8月24日,日本海軍舉行了大規模演習。夜間訓練時,快速行駛的2艘輕巡洋艦與2艘驅逐艦發生衝撞,「蕨」號被「神通」號撞沉,「那珂」號撞斷了「葦」號的艦尾。這次事故導致「神通」號艦首嚴重受創,修復的時候被改造為鉗形艦首。
  • 誰說炊事兵的戰鬥力很弱?
    炊事兵一般是服從組織分配或者毛遂自薦到崗,常常有一些服役多年(甚至具有作戰經驗)的老兵分配為炊事兵。而不同兵種對作戰力的要求有所區別,也使得各兵種的炊事兵都練就了專業的絕活。很多退伍的炊事兵轉業時,依舊可以勝任各種高精尖的崗位。軍報曾報導過,駐紮在山東的某部隊有五名炊事兵完成了轉崗訓練。
  • 附視頻 | 新中國國慶大閱兵合集
    歷年國慶閱兵大合集8月29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慶祝建國70周年活動總體安排,確認將於10月1日上午在天安門廣場舉行包括閱兵在內的國慶慶典活動總體上,今年閱兵式比慶祝國慶50周年、國慶60周年、抗戰勝利70周年規模要大一些。10月1日晚,首都國慶聯歡活動將在天安門廣場舉辦。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聯歡並觀看文藝演出和焰火表演。據了解,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還包括頒授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頒發「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