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協定》的籤訂:日本侵略者從此在華北站穩腳跟

2021-02-13 評論古今

  中國軍隊(雖有西北軍29軍在長城喜峰口大捷等)在長城一線,與日軍激戰兩個多月,終因傷亡慘重,後繼無援(請注意,這一現象之前已反覆出現,後面也會出現,此現象基本上是貫穿於中國抗戰史始終,要知道,中國軍隊抗日戰爭一直是在本土作戰,是時,國民黨中央軍精銳部隊基本上都還在江西忙著圍剿。)而不得不撤出長城各關口,日軍入關作戰。

  當時,雖有宋哲元指揮的29軍奮力抵抗,其他部隊嚴陣以待,但日軍仍然攻破冷口、古北口進入關內。據說,古北口是由於漢奸帶領日軍,從山路經豁口越過長城包抄才得以攻破的。

  日軍入關後,至1933年5月下旬相繼佔領冀東各縣,直抵北平郊外的密雲、懷柔。

  當時,蔣介石正忙著整合全國的武裝力量,要攘外,他認為必先安內!經過一段消耗戰,日軍也希望能穩定一段時間以鞏固東北,經時任北平政務委員長的黃郛和日本關東軍副參謀長岡村寧次秘密交涉。

  1933年5月30日,下午4時雙方交換全權證書,31日上午9時半,停戰談判正式舉行。

  岡村寧次首先提出停戰協定草案,並說明這是關東軍的最後案,一字不容更改,要求中國代表在上午11時前作允諾與否的答覆,對中方代表熊斌提出的《中國軍代表停戰協定意見書》,棄而不顧。岡村強硬表示,中方對日方所提停戰協定草案,只能回答「諾」與「否」,一切聲明必須等待停戰協定籤字以後再行商議。雙方相持到10時50分,離最後時限只有10分鐘,熊斌被迫在一字不容修改的日方提案上簽了字,史稱《塘沽協定》。

  《協定》如下:

  一、中國軍隊一律迅速撤退至延慶、昌平、高麗營、順義、通州、香河、寶坻、林亭口、寧河、蘆臺所連之線以西、以南地區。爾後,不得越過該線,又不作一切挑戰擾亂之行為;

  二、日本軍為證實第一項的實行情形,隨時用飛機及其他方法進行監察,中國方面對此應加保護,並給予各種便利;

  三、日本軍如證實中國軍業已遵守第一項規定時,不再越過上述中國軍的撤退線繼續進行追擊,並自動回到大致大城一線;

  四、長城線以南,及第一項所示之線以北、以東地區內的治安維持,由中國方面警察機關擔任之上述警察機關,不可利用刺激日軍感情的武力團體;

  五、本協定蓋印後,即發生效力。

  作為以上證據,兩代表於此籤名蓋櫻

  昭和八年五月三十一

  關東軍代表岡村寧次

  華北中國軍代表熊斌

  (選自《中外約章匯要1689-1949》,P592-593,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當時面對平津危局,儘管各界議論紛紛,中國代表還是棄民意於不顧,仍與日本在塘沽的日本兵營裡籤訂了《塘沽協定》,緊接著又籤訂了內地與東三省的通郵通航協議,這就等於變相地承認了日本對東北及熱河的佔領,而中國則暫時保全了華北。

  當時,《塘沽協定》籤訂後,南京國民政府不敢公開,但仍然被透露並受到廣泛的抨擊,最終中國方面公布時刪掉第三條中的「大致」和第四條中「上述警察機關,不可利用刺激日軍感情的武力團體。」一句,但還是受到19路軍、東北軍、華北軍通電反對;中共發表《為反對國民黨出賣平津華北宣言》;6月2日,南京國防會議上被指證籤定這個協定是「違法擅權」,時任外交部長、所謂知日派汪精衛出面「承擔責任」。

  鑑於時局,1933年,北平故宮的珍寶,被偽裝起來,悄悄南運,因為日本人已步步進逼。晚上押運文物時,全北京市戒嚴,由軍警保護一直送到火車站全部上車。第一節車廂就是由當時故宮博物院總務處總管吳瀛押運的指揮車廂,車廂頂上架著機槍,第一批珍寶走出了紫禁城。《塘沽協定》被透露後,引發了中國人新一輪的抗議浪潮,西北軍首領馮玉祥在一首詩中寫到:不忍想,不忍看,有志者奮起行動,還我河山!財政部長宋子文也通過提高日本商品的進口關稅,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塘沽協定》籤訂一年後,天津《大公報》這樣報導過:「5月23日這個日子,至少平津的應該還沒有忘記掉,去年的5月22日,北平眼看要有街市戰的緊緊急一天,北平官署已經準備移保定,幾列專車在車站生著火,從北平開出的火車,都滿載著避難的人民,但同時在晚間起,開了休戰談判;今年、今日,遊公園看花的市民們,想一想我們這一年,畢竟做過些什麼工作?得到了什麼進步?過了一年,絲毫沒有進步。」

  但日軍的腳步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一直在不斷向前邁進。《塘沽協定》籤訂後,日本又在「華北特殊化」上作文章,當時日本先在經濟上向華北滲透,在華北的走私十分猖獗。

  僅天津的日租界內,就有2、3百家「洋行」和「貿易公司」海河碼頭上堆滿一走私貨物,有人造絲、布匹、白糖、火柴、捲菸、煤油、燃料、西藥、車胎,街市上每天隊人流不息,大量日本藝妓也從大連、朝鮮及日本九洲等地趕來。

  日本在山海關和秦皇島兩地,有專業走私隊伍6百人左右。至1935年9月,日本公開設立專門的華北走私機構「石河轉運公司」,僱傭了1000個中國人搬運走私物品。

  當時,按《塘沽協定》規定,中國軍隊在6月上旬完全撤出協定規定的防線;日軍雖撤出第6、第8師團,但仍將騎兵團留駐玉田,將鈴木旅團留駐密雲,以「監察中國軍隊」,這為後來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七七事變」,準備了充足的力量。

後語: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讚轉發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讚轉發,以示鼓勵!

相關焦點

  • 朝鮮停戰協定歷史回眸 —————紀念朝鮮停戰協定籤訂65周年
    今天(7月27日)是朝鮮停戰協定籤訂65周年的日子。
  • 1933年熱河省失守,華北大門敞開,為何到1937年全面抗戰才開始?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3月9日,在日本軍隊的攛掇下,末代皇帝溥儀,從天津秘密潛逃至東北,在長春成立了傀儡政權,偽滿洲國。1932年9月15日,日本關東軍司令官兼駐滿全權大使武藤信義和偽滿洲國總理鄭孝胥,在長春籤訂《日滿議定書》,日本正式承認偽滿洲國。
  • 日本侵華戰爭:14年的失敗從一開始就埋下伏筆
    控制權的獲得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在新興資本主義的強烈要求下,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活動,從此決定日本逐步走上帝國主義道路,成為了當時亞洲第一強國。從「九一八事變」至此,僅僅兩個月的時間,東北三省將近123萬平方千米的土地就落在了日本侵略者手中,東北人民則被迫開始了長達14年之久的殖民地生活。
  • 韓戰籤訂停戰協定,為何南朝鮮拒絕參加?
    整個韓戰的贏家是包括美國,中國,韓國,蘇聯,日本在內的5個國家。美國在戰場上雖然沒有取得勝利,但是他們怎麼說也算是保住了南朝鮮,同時他們的駐軍可以堂而皇之的進入韓國,進而更好的圍堵蘇聯。韓國人至少保住了自己的國家,同時請來了美國,在一定程度上抱住了美國這條大腿,就等於保住了韓國,在美國的軍事壓力之下,朝鮮不可能再次入侵韓國。
  • 朝鮮停戰協定籤訂,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
    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就是在這裡落筆籤訂的。今天的我們很難想像,板門店談判究竟蘊藏著怎樣的鬥智鬥勇與傳奇往事……1953年1月20日,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入主白宮,就任美國第34屆總統。當選總統後,他親自到朝鮮半島視察一番,以謀求所謂「光榮停戰」。2月2日,艾森豪發表了他就任美國總統後的第一篇國情諮文,全面闡述了美國新政府的內外政策。
  • 看看那些年日本人在中國都幹些什麼
    1895年4月17日中國戰敗,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在日本下關籤訂了《中日馬關條約》。寶島臺灣澎湖列島,遼東半島,都被日本人霸佔。1895年11月8日  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在北京籤訂了《交還遼南條約》。條約規定,清朝政府以白銀三千萬兩"贖回"遼東半島,日本軍隊從遼東半島撤出。1900年8月14日由日本等組成的八國聯軍攻陷北京。
  • 在北平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與漢奸的汾陽人
    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官根本博中將率領參謀長高橋坦以下21名日本軍人拾階而上,獻刀受降,數十萬北平市民觀禮,人心大快。在北平被押待審的漢奸    在兩個月後,十一戰區成立審理日本戰犯軍事法庭,地址在北平西四石碑胡同,法庭庭長張丁揚少將,首席檢察官就是我的父親任鍾垿上校。
  • 甲午戰敗後籤訂屈辱條約,光緒想再戰日本,卻被一場海嘯給嚇住了
    4月10日,在強勢督撫張之洞的主持下,閩浙總督、湖北巡撫、江西巡撫、臺灣巡撫等七地督撫聯名上奏,表明條約的籤訂是喪權辱國。他們對這次上奏的期望很大,如果奏摺被採納,對國家來說是萬幸。除了阻止中日換約,各省督撫最主要的觀點就是主張廢約再戰,其實議和對督撫來說並不是不能接受,因為自鴉片戰爭以來,清政府與西方各國已籤署數項條約。但這次不一樣,我們竟輸給了曾經的小學生日本!
  • 大清朝史上的《辛丑條約》:日本侵略駐軍中國
    從7月中旬的天津之戰到8月中旬的北京之戰,在這關鍵性的一個月之內所進行的幾次決定全局的戰鬥中,日軍不但投入兵力最多,而且打的也最賣力,日本強盜在整個「八國聯軍」武裝侵華過程中,充當了先鋒和主力。他們每到一處,都瘋狂地搶劫、燒殺和姦淫,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八國侵略軍侵佔天津、北京後,進行了滅絕人性的燒殺搶劫。日本侵略軍在天津郊區血洗紀家莊,屠殺了2000多居民。
  • 金一南:日本統治者以為三個月滅亡中國,但沒料到...
    1840-1842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大英帝國憑藉1.9萬人的軍隊迫使大清王朝籤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賠款2100萬銀元。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1.8萬人長驅直入,攻入中國首都殺人放火,將圓明園付之一炬。
  • 勿忘「9·18」|這就是侵略者的下場!
    從此,日本帝國主義把東北變成它的殖民地,全面加強政治壓迫、經濟掠奪、文化奴役,使我國東北同胞,慘遭塗炭。東北各階層群眾和東北軍、警察部隊的部分官兵紛紛組成義勇軍、救國軍、自衛軍、大刀會、紅槍會等抗日武裝,一同抗戰救國。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他們的背後,都是可歌可泣的詩篇。在最惡劣的環境下,他們用血肉之軀,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
  • 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看,1941年蘇聯該不該跟日本籤訂中立條約?
    ,堅決支持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到底,不惜在西線與納粹德國,在東線與法西斯日本 兩線同時開戰。,所以美國採取的是先歐後亞的戰略,日本海軍在太平洋的相對優勢維持到了1942年年中。現在,打敗日本變成了打敗德國的前提條件,你覺得日本海軍的相對優勢還能維持幾個月?
  • 日本所謂「和談」不過是戰爭謊言
    所有談判雖系日方主動之行為,但其目的是確保日方侵略中國之成果和擴大對其他國家的侵略,是日本軍國主義政策的一部分,說這些行為是「和談」,那是徹頭徹尾的謊言。  日本發動誘降談判的目的之一是穩定中國戰區局勢,及早從中國抽出大部分兵力,擴大對其他國家的侵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後,軍方認為能夠迅速滅亡中國。然而,結果是日本被迫在中國內地投入軍力的絕大部分,深陷戰爭泥潭,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