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擊步槍即使能裝100發子彈,為什麼也不能取代沉重的機槍?

2022-01-10 軍武次位面


連發的步槍,和機槍的區別在哪裡?

在戰場上,一把火力強、射速快、持續時間長的槍械,對於整個戰鬥都有巨大的意義。在槍械發展史上,高速連續射擊一直是人類追求的目標。

 

▲馬克沁機槍帶來了槍械的全自動時代

 

槍的前身是火銃,進入18世紀後,由於槍械的大規模工業生產加上排槍列陣戰術的極致發揮,使戰爭基本告別了冷兵器時代,人類擁有了比弓箭更高效的單兵殺傷遠方目標的能力。

 

進入19世紀,定裝彈藥和膛線出現了,這兩個技術出現使射擊間隔縮短,射程精度增加,人類擁有了連續殺傷目標的能力,隨後,馬克沁設計的全自動機槍出現,使槍械最終走入了全自動時代。經過一戰二戰戰爭實踐,使人類發明了輕便又能連續射擊的自動武器,德國首先研發並裝備了Stg44,它成為第一款正式服役的突擊步槍。

 

自動步槍發展到今天,其射速已經毫不遜色於機槍,相比早期的栓動步槍,其火力已經強出了幾十倍,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現代的步槍都能連發了,為何機槍仍然必不可少?

 

其實,每一種武器都有最適用它的特殊戰場環境,也就是說,沒有一種武器是萬能的,可以包打天下。所以,一支軍隊,需要使用各種武器來應對瞬息萬變的戰場環境,才能取得最好的戰鬥效果。這是兩種槍械的定義和用途決定的。

 

▲湄公河神:「美軍士兵喲,你們掉進水裡的是

這支M16呢,還是這挺M60呢?額……

我不是越共你們不要拿槍指著我……

 

自動步槍是根據現代戰爭的要求,將步槍和衝鋒鎗所固有的最佳戰術技術性能成功地結合起來。現多指各種類型的能全自動/半自動/點射方式射擊,發射中間型威力槍彈或小口徑步槍彈,有效射程300-400米左右的步槍。因為自動步槍的使用場景多數是移動,射擊,重量需要做的儘量輕,所以其特點是射速較高、射擊穩定、後座力適中、槍身短小輕便。

 

▲持續射擊數百發後護木著火的AK

雖然自動步槍有自動射擊的功能,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鼓勵士兵死扣著扳機不鬆手。為了減重,自動步槍的槍管一般都不是重型槍管,在全自動射擊時會更快的過熱,有的自動步槍馬不停蹄打上兩三個彈匣基本就燙的不要不要的。

 

 

在栓動步槍時代,機槍的射速優勢是非常明顯的。一戰的塹壕戰就是因為機槍恐怖的殺傷力而形成,到了二戰時期,機槍仍然是步兵火力之王。1942年10月24日,瓜島,美軍海軍陸戰隊第7團士兵巴斯隆的陣地遭到近3000日軍攻擊,巴斯隆的機槍班用2挺機槍頂住了日軍衝鋒,日軍死傷慘重。美軍戰鬥記錄軍官判定這場戰鬥死於巴斯隆機槍射擊的日軍達到上千人。

機槍是一個火力支援單位,採用步/機槍彈,主要作用是對敵方進行殺傷及壓制敵方火力掩護其他作戰人員行動,多使用短彈鏈或者彈鼓供彈,配備2/3腳架,射速和射程都比自動步槍要高一些。一般需要2人以上操作,射手實施打擊,副射手供彈與指示目標。

班用機槍一般裝備在班排一級,進行超強的火力壓制,射程在400M-1000M時候有很好的效果,大口徑的重機槍還可以隨意打穿牆體和薄鋼板。

 

▲95-1班用機槍槍管更厚更重精度更好,

拆掉腳架冒充步槍參加汶萊國際武器射擊比賽,拿了1金12銅

 

從上面可以看出,就步槍和機槍兩種武器來看,步槍更靈活和輕便,射擊時以單發、短點射為主;而機槍威力大、射程遠、精度高、火力持續時間長,這些都不是自動步槍可以比擬的,哪怕是同口徑和同樣的子彈,由於機槍的槍管要比自動步槍要長,可以賦予機槍更大的初速、侵徹力和精度。

▲MG42機槍快速更換槍管

同時,更厚更重的槍管可以延緩槍管過熱,使之能更長時間連續射擊不易變形。另外,班用機槍一般配有彈盒/彈鼓和一到二根備用槍管,以保證長時間戰鬥中激烈火力輸出,如果槍管過熱,直接換第二根,如此反覆。機槍還配有兩腳架或三腳架,更可以使射手更加精確地進行射擊。

換句話說,步槍能幹的機槍都能幹,機槍能幹的步槍不一定能幹。因此在低烈度步兵小隊戰術中,如果說把班用機槍作為戰術核心來使用,並不為過。

▲2014年的美陸戰隊武器射擊數據,

M249機槍可以準確命中超過M16A4兩倍距離的目標

為了更加形象地展示機槍的重要作用,我們可以假設一個戰場環境:一個步兵班機動巡邏,忽然遇到大批武裝分子襲擊,武裝連續的組織集團式波浪衝鋒……

如果使用自動步槍配備30發的彈夾,除非大家極度默契,否則很容易出現火力空檔。退一步講,即使沒有空檔,步槍在連續擊發時,由於熱量快速升高和集中,易導致變形、卡殼、炸膛等事故,從而出現火力缺口。

例如在測試中,AR步槍連續射擊200-300發左右,就會發生變形卡殼故障,甚至有炸膛隱患。

▲行進間機槍壓制

一旦無法很好地壓制對方火力,敵人就能鑽空突破防線,依靠人多勢眾形成對甜黨的壓制。此時,一個持續輸出火力的機槍,就可以幫助步兵班翻盤——無需打中,只需壓制,讓對方無法抬頭瞄準開槍,或者分散對方火力就好。

 

如果機槍有300發的彈箱,好的機槍手足以把對手壓的抬不起頭來,這時步槍手可以趁機進行迂迴,或用槍榴彈,或用精確射擊來消滅被壓制的敵人。再不濟,還可以趁著敵人被壓制的時候撤退,而不會像烏龜一樣被壓製得一動不動任人宰割。

 

▲一挺M249機槍火力密度比步槍高一倍

射程多25-60%,與只裝備步槍相比優勢非常顯著

從上面的虛擬戰鬥來看,機槍才是屬於步兵們最可靠的火力支援,哪怕是在現代各種支援火力廣泛普及的情況下,機槍仍有其獨特的價值。畢竟,飛機不能永久在線(總要起飛降落,補充彈藥和油料),火炮也有夠不到的地方(壕溝和死角),火箭筒也有無法使用的角落(相對封閉,後方不開闊的空間),只有機槍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最後一米伴隨支援」,才能真正伴隨戰士們一起行動,壓制敵人,這才是機槍不可取代的真正意義。

 

▲電影《空天獵》中直升機搭載的機槍

給恐怖分子以毀滅性打擊

除了伴隨班組行動,一些重型機槍還可以部署在各類載具上。目前的各類載具如飛機、直升機、快艇、高機動車等的運動速度較快,機槍需要在單位時間射出更多子彈才能獲得較好的命中率。

例如美國空軍在二戰後針對速度更高的噴氣式戰鬥機啟動「火神」計劃(Vulcan),最終產物就是常用射速4000—6000發/分、最高射速7200發/分的M61加特林機炮,而常用射速2000—4000發/分、最高射速6000發/分的M134加特林機槍也是在越南戰爭期間為直升機、炮艇機等飛行器研發的。

著名的M2重機槍,使用12.7×99毫米機槍彈,彈道平直,殺傷效果好,被美軍大量使用,無論是在坦克裝甲車輛還是在艦艇上,都能看到這款機槍的身影。蘇聯德什卡機槍等也是使用的12.7毫米甚至14.5毫米重機槍彈,對付輕裝甲目標不在話下。

▲國產新機槍

所以,在自動步槍普及的時代,一把射程遠於步槍、能長時間連續射擊的機槍,仍是必不可少的。機槍與步槍的作戰效能各有所長,機槍手不能離開步槍手的保護,步槍手不能離開機槍手的火力壓制和掩護,兩者為相依相存的協同互補關係——只有各種武器火力合成起來,才能發揮最大戰場威力。一句話,只要還有戰爭存在,兩者相依相存的互補關係就會一直延續下去。

10月1日(本周5)下午3點,軍武團隊將在廣東省珠海市富華裡購物中心舉辦一場軍武主創見面會,《軍武次位面》創始人CRAZY262、《楊叔洞察》主講人楊曉霖、軍事戶外達人《測評界的野路子》袁野、以及軍武的幕後工作人員,將出席粉絲見面活動。伴隨著第13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珠海航展)的召開,軍武團隊再一次踏上珠海市的土地,來參加這一軍迷盛會,這也是軍武團隊跟粉絲們相約的絕佳之地。由於往屆的粉絲見面會都是在場館內,大多數粉絲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法進場,於是今年我們決定在珠海市區舉辦一個比較正式的粉絲見面會,歡迎粉絲們的到來。活動地點:珠海市香洲區的中海富華裡購物中心覔書店內(2棟負一層)

相關焦點

  • 軍事 | 為什麼大部分步槍彈匣都只裝30發子彈?
    不少人都曾討論,戰場上士兵帶多少子彈最合適?答案不一,總之最有利於取勝最好,但其實還有另一個奇怪的現象,為什麼世界上大部分步槍彈匣都是裝30發子彈。怎麼不是20發、50發、100發,裝的子彈是越多越好嗎?
  • 步槍彈匣只裝30發,為什麼不一次裝滿上百發呢?這裡告訴你原因
    發的彈匣,那麼為什麼不一次裝滿上百發子彈呢?
  • 為什麼大部分步槍彈匣都是30發子彈?原因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不少人都曾討論,:戰場上士兵帶多少子彈最合適?答案不一,總之最有利於取勝最好,但其實還有另一個奇怪的現象,為什麼世界上大部分步槍彈匣都是裝30發子彈。怎麼不是20發、50發、100發,裝的子彈是越多越好嗎?
  • 絕地求生新突擊步槍上線,子彈速度快!有望取代AKM!
    MK47是一把7.62mm突擊步槍,在三張地圖上的任何位置都有機率刷新。不得不承認目前突擊步槍是遊戲中非常火爆的一類武器,這類武器通常擁有較高的射速並且傷害也非常可觀。說起7.62mm突擊步槍相信你一定會記得遊戲中另一把出現頻率相當之高的AKM。那麼MK47今後能否取代它的地位呢?首先我們來看MK47的基礎屬性。
  • 二戰時期,德軍機槍組帶1150發子彈,為何日軍機槍組只有450發?
    彈藥手最累,身上背著沉重的三腳架,手上還得提著兩個彈鏈箱,600發子彈。機槍手帶50發,副機槍手帶500發,彈藥手帶600發,德軍機槍組共1150發子彈。這裡要注意,以上計算的只是MG42機槍使用的彈藥,副機槍手的瓦爾特P38手槍(40)與彈藥手的毛瑟98k步槍(65發子彈)並未算入其中,否則機槍組的攜彈量會更多。
  • HK G36突擊步槍
    G36是德國黑克勒-科赫公司 (H&K)在1995年推出的現代化突擊步槍,發射5.56×45毫米北約制式子彈
  • 【突擊步槍始祖】STG44
    在這個距離內,當時各國裝備的步槍並不能勝任。 無論是德國的毛瑟步槍,蘇聯的莫辛-納甘步槍,還是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有效射程都超過600米,標尺射程都在1000米左右。如此強的殺傷力的,在400米內顯然沒有必要。這個距離內,傳統步槍的威力過大,遠遠超出實戰的要求。 同時,各國裝備的手動添裝子彈步槍的射速不高,優秀射手一分鐘也不過只能發射10到12發。
  • 新加坡Ultimax100輕機槍的恆定後坐原理,為什麼我們不學?
    使用該原理後,這種發射5.56x45mm步槍彈的輕機槍擁有比同口逕自動武器小得多的後坐力,操持射擊非常穩定,甚至不抵肩,單手握槍,把槍託頂在臉上都能輕鬆射擊,絲毫不用擔心後坐力把臉撞傷,這在其他輕機槍上是難以想像的。
  • 拉栓式步槍為何普遍只能裝5發子彈? 原因其實很簡單
    而許多了解過98K結構的同學都應該知道,它採取的是內置錯列式彈倉結構,彈倉中一次只能容納5發子彈,其實不光98K,絕大多數拉栓式步槍的彈倉容量都是如此設計的,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拉栓式步槍是從十九世紀後期才出現的,最早的拉栓式步槍的操作步驟非常繁瑣,每次只能裝一顆子彈,射擊完成後士兵需要將用過的子彈退出槍機以後才能裝填第二發。
  • 拉栓式步槍為何普遍只能裝5發子彈?原因其實很簡單
    而許多了解過98K結構的同學都應該知道,它採取的是內置錯列式彈倉結構,彈倉中一次只能容納5發子彈,其實不光98K,絕大多數拉栓式步槍的彈倉容量都是如此設計的,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拉栓式步槍是從十九世紀後期才出現的,最早的拉栓式步槍的操作步驟非常繁瑣,每次只能裝一顆子彈,射擊完成後士兵需要將用過的子彈退出槍機以後才能裝填第二發。
  • 二戰步槍為何只裝5發子彈?美軍裝8發問題不斷,士兵只能自己解決
    早期的前裝步槍裝彈過程繁瑣,最熟練的士兵在一分鐘之內也只能發射3發彈丸。隨著定裝彈藥和後裝步槍的出現,裝填速度有了大幅提高!但是單個的子彈如何快速裝進槍膛也是個問題,最早的解決辦法是在步槍裡內置一個「彈倉」。
  • 世界十大突擊步槍排名
    AK是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的俄文字頭縮寫(Avtomat Kalashnikova),100則是伊茲瑪什公司的產品編號(Production No.100)。AK-100既代表了製造廠商,也代表了它的身份。
  • 從98K到突擊步槍,二戰德軍步槍發展簡史
    在步兵武器方面,德國陸軍決定保留自一戰以來就一直裝備部隊的毛瑟Kar 98步槍,將其槍管縮短後作為德軍步兵的標準裝備使用。毛瑟Kar98K步槍(「K」是德語「短」Kurz的縮寫)的原型是19世紀末期的產品。該槍彈倉容量為5發,裝填子彈時,可以打開槍機,將單發子彈裝入彈倉;也可以使用一次性的彈夾裝彈。這種裝彈方式限制了火力,同時對射手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 法國FAMAS突擊步槍
    法國軍隊在1972年開始測試及評估FAMAS,最終在1978年採納其為制式突擊步槍。初時因FAMAS未能及時投產,法軍一度需要採用由馬努漢授權生產的SIG SG 540突擊步槍作應急措施。FAMAS F1成為制式步槍後大量取代舊有的MAS-49半自動步槍和MAT-49衝鋒鎗。1994年,GIAT推出了新的FAMAS G2,法國海軍在1995年亦引進了20,000把G2。
  • 槍中怪咖卡利科960, 手槍大小能裝100發子彈 媲美軍警兩用突擊絕殺武器的MP5
    從結構上來看,卡利科系列衝鋒鎗很簡單,卡利科槍族使用.22LR子彈(100發裝彈匣)和9*19mm巴拉貝魯格手槍彈(50發裝彈匣或100發彈匣兩種),9mm型號屬於半自由槍機的結構,採用滾柱式延遲後座閉鎖系統,開火時從下面拋殼
  • 這把手槍牛到能裝100發子彈,卻慘遭美國軍警嫌棄
    有些人買槍並不全是為了自保,而是單純想聽聽子彈打在金屬物件上那些叮叮鐺鐺的聲音來圖個開心而已。因為對性能和精度都沒有什麼太大的要求,所以只要能夠滿足顧客們連續射擊的要求,就可以被稱作一把好的「玩具槍」。
  • 介紹兩種最著名的突擊步槍
    子彈出膛時,槍管末端會有微小顫動,導致射擊精度下降,有時士兵會抱怨為什麼在連續射擊時射擊精準很差,直接擊中目標的機會很少。M43彈的飛行軌道不穩定。沒有技術改進的AK-47在現代戰爭中已經過於落後了,這就是前蘇聯在1974年以後大規模撤裝AK-47換裝成AK-74的主要原因了。
  • 為什麼全世界大部分自動步槍的彈匣都是30發?
    長久以來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全世界大部分自動步槍的彈匣都是30發?不少人都曾討論,:戰場上士兵帶多少子彈最合適?
  • 二戰名槍系列:德國STG44突擊步槍
    可見,這個距離內,傳統步槍的威力過大,遠遠超出實戰的要求。同時,各國裝備的手拉步槍的射速過慢,優秀射手一分種也不過只能發射10到12發。這個射速顯然無法對敵人造成足夠的殺傷,不能形成有效的火力壓制。而各國步兵的另外一種裝備衝鋒鎗,也不能滿足現代戰爭的需要。二戰中的各國衝鋒鎗的有效射程均不超過150米,實戰中還不到100米。
  • AK變身輕機槍——RPK、RPK74班用輕機槍
    這種輕機槍中國仿製過,叫56式班用輕機槍。到1959年蘇軍投產AKM突擊步槍的時候,一種新的班用輕機槍取代了RPD,就是RPK班用輕機槍。這種機槍在結構上和AKM突擊步槍高度相似,很多零部件通用,甚至供彈具也是通用的——RPK可以直接使用AKM突擊步槍的30發彈匣,而RPK的40髮長彈匣和75發彈鼓也可以直接裝在AKM突擊步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