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維和部隊:中國從敵視到積極參與

2021-02-19 國家人文歷史


中國首支維和步兵營赴南蘇丹維和出徵誓師大會

文 | 陳曦

國家人文歷史·新媒體獨家稿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就在幾天前,一則不幸的消息傳到了國內。7月10日當地時間18時39分,我國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的1輛裝甲車在聯南蘇團總部營地執行難民營警戒任務時,突遭一發炮彈襲擊,造成中國維和人員1人犧牲,3人重傷、3人輕傷。消息傳來,舉世震驚,聯合國和我國政府都對上述襲擊深感震驚,並予以強烈譴責,對犧牲人員深感悲痛並深表哀悼,對受傷人員及傷亡人員家屬表示誠摯慰問。在事件發生後,我國軍隊立即啟動應急機制,組織對傷員全力搶救,並進一步加強安全防範措施。

 


央視關於我國赴南蘇丹維和部隊遇襲的報導

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日益擴大,更加積極參加國際事務,在國際發揮大國應有的作用和義務,也成為了必然的趨勢。而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正是這種趨勢的體現之一。但在聯合國維和行動問題上,中國也走過了一條頗有曲折之路,從最開始的排斥和反感,到漸漸了解和支持,最終才積極參與到其中。

在早期,大多數中國人對聯合國維和部隊印象並不太好,這可能是來源於一個誤解,就是將韓戰中由美國操控組成所謂的「聯合國軍」等同於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了。雖然,這支「聯合國軍」確實是自聯合國成立以來,以聯合國名義組成最大、武裝也最完美的一支軍事部隊。但由於其在朝鮮的行動完全背離了聯合國維護和平宗旨,而且影響極其惡劣,甚至可以說敗壞了聯合國聲譽,就連聯合國自己也不願意承認這支「聯合國軍」的合法性。在聯合國正式認定的1948年至今共69次維持和平行動中,完全看不到韓戰的影子,而且在公開場合聯合國也宣稱:「由安理會第84號決議授權成立的國際部隊並不是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這支部隊並不是在秘書長的權力之下,而是在美國的統一指揮下。關於其在戰鬥時期中行動的報告並未提交給聯合國的任何機構。1975年,聯大通過第3390號決議,要求解散『聯合國軍司令部』。」

 


1967年,聯合國維和部隊在賽普勒斯執行早期特派任務

儘管聯合國努力想撇清這些負面影響,但由於韓戰的影響,加上冷戰中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操縱,使得聯合國在維持和平行動雖然有良好的願望,但在現實行動中卻舉步維艱,而且常常還成為了大國扯皮和爭奪地區霸權的工具,再加上新中國曾被排斥在聯合國之外長達22年之久。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對聯合國維和部隊的印象一直不好,認為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和當年在朝鮮的那支「聯合國軍」沒有區別,都是「美帝的幫兇」,是「一支鎮壓世界人民革命鬥爭的國際憲兵」,以「維持秩序」為名行侵略和幹涉之實。甚至直到1971年,中國恢復了聯合國及其一切機構的合法席位之後,也並沒有改變這種認知。當時的中國認為,所謂的「維持和平行動」是少數超級大國的操控之下的軍事幹涉別國內政的行為,完全不符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因此,為這些活動提供費用是「毫無道理的」。基於這個立場,中國當時公開聲明不會承擔任何分攤維和費用等財政義務,因而更談不上什麼參與維和行動了。

雖然有著最初的不愉快,但隨著中國逐步開放,進一步和世界接軌,在慢慢學習和觀察中,中國也重新認識了聯合國的維和行動,看法也從最開始的排斥和否定逐漸變得客觀和趨於正面。

 

到20世紀80年代初,當時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凌青大使的一系列表態中,已經標誌著中國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轉變:「有些聯合國維和行動確實不好,但另外一些則不完全是壞的」,「維和不完全是為帝國主義大國服務的。」而更多的轉變來自行動,1981年12月,中國主動提出交納駐紮在中東的兩支聯合國維和部隊的分攤的費用。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中國,終於對國際問題表現出積極態度,這讓聯合國也感到非常高興。畢竟,缺了中國這樣的大國的支持,聯合國在很多問題上也不怎麼能玩得轉。因此,當時聯合國對中國是大開綠燈,諸事從寬,還專門設立了一個特別帳戶來處理中國此前未付的聯合國維和款項,免得中國因為拖欠相關款項而喪失投票權。

 


聯合國駐賴比瑞亞副特別代表達科斯塔向中國駐賴比瑞亞維和部隊第四批558名官兵授予聯合國「和平榮譽勳章」

直到冷戰結束前,中國一直在嘗試積極參與和加強和聯合國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的合作。到了1988年9月,中國政府正式向聯合國維和行動特委會提出申請要求加入,還表示願意「為提高聯合國和平行動的效能做出貢獻」。年底,聯合國大會的一致同意中國加入聯合國維和行動特委會。從此,中國正式加入維和行動的大家庭。1989年,在聯合國主持的納米比亞過渡時期維和行動中,中國派出20名文職人員,成為中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初試啼聲。截至 2009年3月,中國已先後參加了24項維和行動,佔聯合國維和總數的38.1%。從此之後,中國積極參與維和行動,和法國並駕齊驅,成為維和行動派遣人數最多的兩大國家。

和許多善良的人們想像得不一樣,冷戰結束之後,遍布全球的衝突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增多的趨勢,而且衝突的複雜性也遠超以往。在這種情況下,聯合國維持和平的任務也大大增多。此時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依然恪守著哈馬舍爾德三原則(即維和三原則):

1.同意原則 (Consent of the parties):維和行動的部署必須得到衝突各方的同;

2.中立原則 (Impartiality), 即維和行動並不妨礙有關當事國之權利、義務或立場;

3.非武力的原則 (Non-use of force except in self-defense), 即維和行動除非是為了自衛不得使用武力。

 

在這三個總原則的指導之下,中國參與維持和平任務有具有自己的特色,如果單就地域來說的話,我們可以發現中國更喜歡參與在非洲地區的維和工作。

在過去中國參加過24項維和行動,其中有13次都在非洲,佔一半強;

亞洲(不包括中東)以5次緊隨其後;

剩下是中東3次、歐洲2次、美洲1次。

出現這種狀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非洲局勢複雜,衝突頻頻,歷來就是聯合國維和行動重點區域。因此這裡出現的維和行動多,因而中國也更有機會參與其中的緣故;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中國和非洲之間有著傳統的友好關係,讓這些國家對中國充滿了好感。


中國赴利比亞維和醫療分隊隊員在為當地患者進行治療

在過去,一些西方國家在非洲維和時各種漫不經心,甚至為了自己利益坐視衝突擴大,擺出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比如坐視盧安達大屠殺發生),讓非洲國家對其極端失望。而前不久曝出的某些西方國家的維和人員在非洲執行維和任務時有「品行不端」行為則更是雪上加霜,讓聯合國的聲譽受到了嚴重傷害。種種不堪的醜聞,都讓非洲國家對中國給予了希望,希望中國能在該地區發揮更多作用。同時,中國對非洲維和表現了極大的興趣。目前中國成建制的維和部隊就主要集中在非洲,而且中國還在公開場合提出:

「維和行動的需求主要在非洲。聯合國維和行動應向非洲傾斜。」

這也在側面響應了非洲這些黑兄弟的要求。通過這些維和行動,中國不僅收穫了友誼,還增進了和這些非洲國家政治互信,從而在能源等領域展開了良好合作。可見,中國積極參加國際事務,為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貢獻,也會收到良好的回報的。

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中國在參與維持和平行動的時候,也明顯更加注重結束國家內亂、維護地區穩定的任務。較多參與協助地方重建、提供醫療幫助、提供人道主義救援、幫助組織和監督選舉或公民投票、協助維持社會治安等更注重協調性、服務性事務。這一方面可以保證我們的子弟兵不會輕易捲入已經發生或潛在發生的武裝衝突,另一方面也能真正切實幫助到當地人民。

 


維和部隊與當地民眾交流

由於中國維和部隊在這方面的紮實工作,使得其不僅在當地人民,甚至在聯合國維和部隊內部都聲名鵲起。在聯合國駐剛果(金)的維和任務中,中國派出了一支醫療隊來到當地,由於素質好,專業技術過硬,使得中國維和部隊醫院成為當地頂尖的醫療中心。甚至就連一些來自西方的維和官員,也常常坐飛機輾轉近千多公裡專程到中國維和部隊駐地來看病,甚至還有一位突尼西亞籍的維和士兵,乾脆就在自己的ID卡背後寫道:

可見中國維和部隊在當地崇高的威望。除了這些之外,中國維和工程兵大隊也在維和部隊享有大名:這支隊伍有著道路、橋梁、建築和支援中隊,執行任務時也是發揮我軍擅長土木作業的優良傳統:走到哪裡就建設到哪裡。在柬埔寨,這些工程兵創造了「一天架一座橋」的神話,讓習慣於慢節奏的當地人看得目瞪口呆;而在熱帶國家蘇丹,咱們的維和工程兵創下一天搭建一排板房的記錄, 還僅用3天便將從維和營地通往瓦烏機場的路面修築成戰區內最好的道路!如此的天將神兵,又怎能不讓當地群眾佩服甚至喜歡和擁護呢!

 


中國赴利比亞維和工兵分隊進行基礎設施整修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任務,是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發揮自己作用的必然。可以想像,在未來中國必將參與更多的類似項目,在國際上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作用。但另一方面,有收穫就必然有犧牲,這次為祖國在遙遠的異國他鄉南蘇丹獻出自己寶貴生命的維和戰士就是如此。而作為祖國的人民,我們也將永不會忘記這些為中國在世界崛起道路上流血流汗甚至犧牲的可愛的維和戰士們!

附:中國駐南蘇丹維和步兵營

首支執行海外維和作戰任務的整建制步兵營,2015年4月部署到南蘇丹朱巴任務區。該營編制為700人,其中軍官121人、士兵579人。包括三個步兵連及得到加強的火炮、通信、醫療等專業力量。令人矚目的是在這支步兵營裡,有一個13人的女子步兵班,這是中國走出國門執行維和戰鬥任務的第一支女子步兵班。

 


中國首支維和步兵營的女兵班合影

除了步兵輕武器,南蘇丹維和步兵營裝備有兩種戰車,國產猛士4X4裝甲突擊車和國產92B型6X6輪式步兵戰車。根據國防部消息,遇襲車輛為步兵戰車,所以可以判斷這是一輛92B型輪式步戰車。  


中國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裝備的裝甲車輛

ZSL92式輪式步兵戰車,也稱作WZ551步戰車,是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末發展的我軍第一代6×6輪式步兵戰車。92式步戰車以國產奔馳2030(TM2030)軍用越野卡車底盤為基礎研製,配備一臺320馬力的8缸4衝程直噴式風冷增壓柴油機,傳動系統採用仿製德國ZF公司的5S-lllGPA型機械式變速箱。戰車裝有輪胎中央充放氣系統,可以根據地面狀況調節輪胎壓力,提高了越野機動性能,輪胎為可調氣壓式高強度防彈輪胎,被擊中後還能以40公裡時速繼續行駛100公裡。早期的92式步戰車安裝一門25毫米自動炮,改進型的92B步戰車則改為一座於國產86B履帶式步戰車和傘兵戰車相同的單人通用炮塔,配備一門30毫米機關炮和7.62毫米同軸機槍,在炮塔頂部安裝有反坦克飛彈導軌,可發射AFT-7系列反坦克飛彈。


尼泊爾軍隊的WZ551型裝甲車

92B型步戰車的車體由特種鋼板衝壓焊接而成,車首上部開有兩個防彈玻璃風擋,左右兩側和車尾均採用傾角設計,具有良好的裝甲防護能力。距車體正面100米的距離上可防禦12.7毫米機槍彈,側面200米的距離上能防7.62毫米穿甲燃燒彈,後甲板和頂甲板能防7.62毫米普通步槍彈和炮彈彈片,另外該車還具有一定的防地雷能力。 

從防彈指標上看,92B輪式步戰車的防護能力比較令人放心。有人會問,步兵戰車為何只能防禦機槍子彈,不能防禦炮彈呢。這是因為全世界重量15噸左右的輪式步戰車和裝甲車,其防護力的設計指標都只能防禦重機槍子彈。只有更為重型的履帶式步兵戰車,才有正面防禦20毫米以上機關炮炮彈的要求。

 

中國維和步兵營的武器裝備主要是用於自衛的輕武器、裝甲運兵車和防彈衣、頭盔等防護裝備。使用裝甲運兵車可以更好保護執行任務的維和官兵,既可作為防禦力量,又可有效完成聯合國賦予的維和任務,而且機動能力比較強。維和部隊不需要直接面對重裝敵人,所以不需要重型武器。如果動用坦克和重型履帶式步戰車進行長時間巡邏和維持治安行動,會大量消耗摩託小時,導致成本較高,所以維和部隊通常不會配備履帶式的坦克和步戰車。

(來源:自媒體科羅廖夫)

 

附:中國曆年參與維和行動重大事件一覽表

時間

地點

事件

人數/性質

1990年4月

大馬士革

聯合國停戰監督

5人,軍事觀察員

1991年4月

伊拉克——科威特

聯合國伊拉克-科威特觀察團

15人,軍事觀察員

1991年9月

西撒哈拉

聯合國西撒哈拉公民投票特派團

20人,軍事觀察員

1992年4月

柬埔寨

聯合國柬埔寨臨時權力機構

400人,工程兵大隊(首次派遣成建制部隊參與維和)

2001年12月

中國國防部維和事務辦公室正式成立,成為專門負責協調和管理中國軍隊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工作的機構。

2002年

正式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一級待命機制,即在聯合國請求下派遣人員和裝備可在90天內部署完畢。

2004年4月

剛果(金)

聯合國剛果(金)特派團

共218人,175名工兵分隊官兵;43名醫療分隊官兵(首次在醫療領域參與維和行動)

2003年12月

賴比瑞亞

聯合國賴比瑞亞特派團

共558人,其中275名工兵分隊官兵;240名運輸分隊官兵;43名醫療分隊官兵(首次在運輸領域參與維和行動)

2007年11月

達爾富爾

聯合國/非盟蘇丹達爾富爾特派團

315人的多功能工兵分隊,其中配備了一支打井分隊。

2009年6月底至7月初

首次與蒙古國軍隊舉行代號為「維和使命-2009」的維和聯合訓練,這是我軍首次組織實施中外軍隊維和聯訓,開創了我軍與外軍維和聯訓的先河。

2011年1月

馬裡

聯合國馬裡特派團

395人,其中155名的工兵分隊官兵;170名的警衛分隊官兵;70名醫療分隊官兵(首次進行警衛領域的維和行動)

2012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參加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條例(試行)》頒布施行。條例對我軍參加維和工作的任務範圍、組織領導、派遣與撤回、教育訓練、管理保障等做出了系統明確的規範,為維和工作制度化、規範化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撐。

2015年

南蘇丹

聯合國南蘇丹特派團

維和步兵營(首次成建製作戰單位)

(表格來源:國防部網站)

【 國家人文歷史 】系頭條號籤約作者。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這幾天長江洪水刷了屏,武漢全城看海。這不禁讓人想起1931年一場全國範圍內的大洪水,武漢也是重災區。當時南京政府發表聲明,全國16個省內8000萬人受災,災難中的生活被紀錄了下來。洪水下,生活還在繼續,中國人用超乎尋常的韌性捱過所有的災難,重整山河。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她出生於書香門第,是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的第一位女記者,也是陳納德的妻子,在上海灘名噪一時。她是在白宮工作的華裔第一人,1972年,被選為全美70位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從甘迺迪到柯林頓,先後8位總統都對她委以重任。鄧小平曾自豪地說:「全世界只有一個!」她就是陳香梅!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興衰背後:慈禧太后與維多利亞女王

2016年6月中旬,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兩國軍隊忽然在邊境地區爆發衝突,導致多人死傷。光看標題還以為是巴基斯坦和印度,誰想到居然是同為伊斯蘭教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呢?其實兩國早已埋下千年恩怨.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點擊圖片進入微店

相關焦點

  • 中國對維和部隊的敵視,是什麼時候消失的? 短史記
    ②聯合國維和運動在這一時期呈現三個特點,一是美、英、法、中等大國都參與到組建維和部隊中;二是維和行動數量大幅增加,如1988—1995年有24次,是過去40年的近兩倍;三是維和部隊所要承擔的任務日趨多樣化,既有監督各方停火、解散非法武裝、維護緩衝區安全等軍事任務,又要配合聯合國實施運送物資、救濟難民等人道主義救援。停火後,維和部隊往往還需組織大選,參與所在地區的重建。
  • 聯合國維和部隊遭恐襲 中方維和人員一人犧牲四人受傷
    目前,2400多名中國維和人員正在馬裡、剛果(金)、利比亞等7個非洲任務區域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中方將繼續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繼續為踐行《聯合國憲章》精神,為維護非洲的和平與安全作出我們的貢獻。外交部提醒:中國公民慎赴馬裡
  • 中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為了和平 我們出發
    為了和平 我們出發  ——中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上)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06日 第 17 版)  自1990年以來,中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已走過30年曆程。30年間,一批批中國維和軍人不畏艱險,前赴後繼,為衝突地區和當地民眾帶來和平與希望  從首批軍事觀察員到首支維和醫療分隊,再到首支維和直升機分隊,一個個故事,講述著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擔當和作為,見證著中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作的不懈努力  1990年,首批軍事觀察員——  參與維和行動的「開門紅」
  • 中國為聯合國建了一個維和部隊師?
    這次組建的28個營和連,一個營人數按照聯合國的最大配額也只有850人,各單位不但在國內待命期間互相之間沒有隸屬關係,不形成關聯和支撐,今後派遣進入任務區,中國部隊也是嵌入到聯合國戰區序列內,是其中的一個作戰或支援單位,與友軍共同完成聯合國框架下的維和任務。
  • 世界和平需要中國:維和部隊方陣首次亮相
    中國已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擁有維和部隊人數最多的國家。目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海外維和人員超過2500人,主要分布在賴比瑞亞、馬裡、剛果民主共和國、黎巴嫩、蘇丹和南蘇丹,累計參與行動人數達到四萬左右。維和,曾被西方大國視為「特權」,一來通過維和部隊,顯示自己在某些地區的影響力,二來顯示國際政治地位。
  • 趙京民:第一個擔任聯合國維和部隊高級指揮官的中國軍人
    趙京民(右一)為聯合國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團維和軍人授勳。作者提供從1991年到2011年,我先後3次出國執行維和任務,其中最難忘的就是在聯合國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團擔任維和部隊司令的經歷。2007年9月15日,我登上了從紐約飛向摩洛哥卡薩布蘭卡的航班,前往西撒哈拉任務區就任維和部隊司令。此前一周,我在聯合國總部緊張地受領任務、進行工作交接、聽取各業務部門介紹情況。
  • 共同命運-2021丨為聯合國維和行動作出新貢獻
    這是中國軍隊首次組織的國際維和多邊實兵演習,也是首次以聯演形式檢驗維和待命部隊建設成果。在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之際舉辦這次演習,是中國軍隊推動國際維和合作的新舉措,以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踐行多邊主義、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決心,將為聯合國維和行動作出新的貢獻、注入新的活力。
  • 我南蘇丹維和部隊遇襲畫面曝光!
    中國維和步兵營教導員魯成軍迅速組織人員對受傷人員進行搶救,對遇襲車輛進行滅火,防止二次爆炸,並對現場防護進行調整。  與此同時,中國維和步兵營緊急派遣醫療救護車前往事發地域,聯繫聯合國醫院,對傷員進行緊急醫療後送,抵達聯合國營區的柬埔寨二級醫院後,中國維和步兵營又積極協調專家、醫生,對傷員進行緊急救治。
  • 捍衛正義 守護和平:中國在聯合國維和行動中的大國擔當
    中國立場指明維和宗旨與方向30年來,中國維和官兵堅持《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持聯合國維和行動基本原則,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堅持築牢維和夥伴關係。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在實現自我發展的同時,與全世界分享建設成果。
  • 中國維和部隊展示了什麼樣的「中國形象」
    1992年中國軍隊向聯合國柬埔寨臨時權力機構派出工程兵大隊,參加柬埔寨過渡時期聯合國權力機構的維持和平行動,從此以後,中國維和部隊亮相世人眼前。聯合國駐賴比瑞亞的一位運輸官提到中國維和部隊,「Well-trained(訓練有素)」是他最直接的感受,他說,中國工兵修過的路,平整硬實,雨季也經得起考驗。上月,中國第四批赴馬裡維和部隊醫療分隊派出多名專家和醫護人員,到加奧市社區開展「中馬情、送健康」義診活動。
  • 南蘇丹維和部隊應對激烈交火,浠水籍軍人參與指揮!
    近幾年來,整個蘇丹地區一直局勢動蕩,不時發生中國工人遭綁架的事件。2014年9月,應聯合國邀請並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中國軍隊決定派遣一個700人的維和步兵營赴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在這血與火的考驗中,有一名浠水籍軍人陳文華,大義凜然,不辱使命。
  • 中國維和部隊到底做了什麼,竟然接連受到好評!
    來自埃及戰鬥運輸營指揮官塔梅爾·哈桑上校連連點頭稱讚:「中國警衛的安全防衛能力讓人信賴,中國軍人專業的戰術動作令人印象深刻!」聯馬團東戰區司令阿尼蘇茲扎曼準將觀摩後評價道:「中國維和部隊的職業精神和專業素質是其他國家學習的榜樣,你們是戰區的楷模!」▲ 戰傷救護演練
  • 淮陽兵徐亞濤維和不辱使命,聯合國官員為他點讚
    周口兵徐亞濤維和不辱使命 聯合國官員為他點讚周口日報·周道客戶端記者 陳永團 通訊員 張鵬飛 齊修眾歡慶的鑼鼓敲起來,歡樂的秧歌扭起來。1月26日,淮陽區人武部政委杜寶森、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董天祥一行前往該區鄭集鄉七裡河村,為二等功榮立者徐亞濤軍屬送去立功喜報。
  • 深度揭秘中國首支維和步兵營
    此前,維和步兵營先遣分隊已於2015年春節前後抵達任務區並完成任務部署。維和步兵營的出徵,恰逢中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25周年,不僅對維護地區和平有起到積極作用,同時也是中國維和部隊25年來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這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他們與以往中國派出的維和部隊有什麼不同,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解讀。
  • 中國第18批赴黎巴嫩維和部隊410名官兵 被授予聯合國「和平勳章」
    貝魯特當地時間6月16日,中國第18批赴黎巴嫩維和部隊410名官兵被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授予聯合國「和平勳章」,以表彰他們在任務期內為南黎地區的和平穩定作出的突出貢獻。點擊視頻&感受榮譽▼▼▼      聯黎部隊司令德爾·科爾少將、中國駐黎巴嫩大使王克儉、黎巴嫩政府軍南利塔尼戰區司令代表等出席了在中國維和部隊舉行的授勳儀式。
  • 【驚呆】中國維和部隊都開什麼車?
    應聯合國秘書長請求,中國自1990年開始,每年向聯合國派遣軍事觀察員執行維和任務,如今已有24年,而作為中國維和部隊的專用車,其實有很多品牌
  • 透視中國維和軍人「三原色」
    「共同命運-2021」國際維和實兵演習,既是檢驗我維和待命部隊建設成果的平臺,也是了解中國對聯合國維和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窗口——「共同命運-2021」國際維和實兵演習中,參演國步兵分隊正在巡邏。中國軍隊主辦的「共同命運-2021」國際維和實兵演習,日前在陸軍確山某訓練基地落下帷幕。
  • 軍團策劃 | 守護和平,中國維和軍人一直在路上!
    當然記得,你說的是維和部隊方隊吧!那可是代表我國海外維和力量首次驚豔亮相~自1990年首次向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派出軍事觀察員以來,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已有30年。中國軍隊第一次向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派出5名軍事觀察員。中國軍隊向聯合國柬埔寨臨時權力機構派出由400名官兵組成的工程兵大隊。
  • 美警長赴紐約請聯合國派維和部隊
    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14日報導,庫克郡(Cook County)警察局長波爾津(Richard Boykin)訪問紐約聯合國總部,和聯合國負責維和事務的副秘書長會見,並且希望聯合國可以幫助芝加哥維護城市西部和南部的治安,停止當地發生的恐怖的槍擊案。美國的行政區劃是州、郡、城。而芝加哥城就是在伊利諾州庫克郡和杜佩奇郡下面。
  • 大揭秘 中國首支維和步兵營與以往有何不同
    維和步兵營的出徵,恰逢中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25周年,不僅對維護地區和平有起到積極作用,同時也是中國維和部隊25年來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 這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他們與以往中國派出的維和部隊有什麼不同,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進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