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長式主戰坦克,因動力系統的問題,被T62一次性殲滅200多輛

2021-02-18 小露心靈雞湯

酋長主戰坦克是英國在上世紀60年代研發的主戰坦克,其前代就是大名鼎鼎的百夫長坦克,而到了70年代的時候,酋長坦克又被挑戰者1式坦克取代了,所以留給人的影響並不深刻。儘管有一種曇花一現的感覺,但酋長主戰坦克直到今天還在服役,而且憑藉自身還算優秀的防護力和火力,一樣可以充當一輛主戰坦克。

英國坦克在戰後的洗心革面

雖然英國是最先使用坦克這種武器的國家,但因為設計理念的不同,英國坦克和別的國家並沒有走上同一條道路。早期坦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裝甲的厚度,而這一點也直接被體現在了重量上,所以常規坦克的劃分一般會按照重量分出輕、中、重三個等級。但英國卻選擇用能功的不同來對坦克進行區分,進而出現了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前者裝甲薄弱,但可以快速移動,而後者的主要工作就是憑藉自身的裝甲優勢掩護步兵前進。

雖說比較特別,但並不等於這就是一種落後表現,這種速度與裝甲的組合,一樣在戰場上適用。但英國在戰爭初期時國內資源緊缺,外加海上運輸路線屢屢被德軍襲擊,所以在造坦克的時候就不能大手大腳的。這就導致了英國坦克和同時期其它坦克對決的時候並不佔什麼優勢。到了戰爭的後期,雖然有較為先進的彗星坦克出現,可它的實際戰鬥力也僅相當於裝備76mm炮的謝爾曼。反倒是英國的重型巡洋坦克計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早在1943年的時候,英國陸軍就準備裝配一種重型的巡洋坦克。和之前的巡洋不同,這回被命名為A41的重型巡洋坦克並沒有一味地追求速度,反而是將重心放在了裝甲和火力上面。研究它的目的,是因為英國最強有力的17磅炮一直沒有個合適的載體,所以俗稱「百夫長」的坦克誕生了。但第一輛原型車出現的時候戰爭已經進入到了尾聲,而之前的17磅反坦克炮也已經顯得有些過時了,這就導致百夫長一出生就在火力方面就落伍了。好在車體結構的優異性,百夫長坦克並沒有被淘汰。

酋長主戰坦克的研發與誕生

百夫長坦克改換了主炮之後,憑藉自身機動、火力、防火共存的優勢,成功地開創了主戰坦克的先河。但實際上主戰坦克這種說法是後來才出現的,百夫長坦克在當時的英國人眼中一直是一輛重型的巡洋坦克。而和巡洋坦克配套的步兵坦克運氣就沒有這麼好了,二戰結束之後,步兵坦克所對應的戰術就徹底地過時了,另外IS3這種重型坦克的出現,也迫使英國人放下曾經的固執,並跟著一起進入到了研發重型坦克的道路。而後誕生的就是徵服者重型坦克。

雖然「主戰坦克最早誕生在英國」的這個說法一直存在,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英國所裝備的是巡洋坦克和重型坦克。徵服者重型坦克全重66噸,前裝甲最厚處達到了180mm,而主武器則是一門L1-120mm線膛炮,炮彈初速度達到了每秒1067米。後來因為百夫長坦克開始整體列裝105線膛炮,屬性超標的徵服者重型坦克便不再受到關注,1955年到1959年之間,徵服者坦克僅被造出了185輛,而後逐漸被淘汰。百夫長坦克雖然勝任了英國主力坦克的工作,但畢竟是一個二戰時期的產品,更新換代也是必不可免的。

在上世紀50年代末期,英國陸軍決定裝備一輛全新的坦克,要求則是既要擁有百夫長坦克的機動性,同時也要帶有征服者坦克的火力。想要實現這個目標看似並不困難,只要將徵服者坦克的主炮安在百夫長的車體上就可以了,但實際操作可沒有想得那麼簡單。另外40噸百夫長坦克(FV4202)的大幅度傾斜車體也得到重視,並準備用在這輛新坦克上。綜合以上這幾點,酋長主戰坦克誕生了。和之前的英國坦克不同,酋長坦克首次拋棄了所有的舊研發理念,是英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輛主戰坦克。

酋長主戰坦克的性能和實戰能力

1966年的時候,酋長主戰坦克開始正式的列裝英國陸軍,其全重55噸,車體前裝甲120mm厚,炮塔前裝甲195mm。另外因為酋長坦克的傾斜角度最大的都已經達到了72度,所以實際防禦力量要遠大於紙面上的數字,同時內部空間被進一步的壓縮,駕駛員也只能採用後趟的姿勢。但就是這樣英國人也沒有忘記給這輛車增加舒適程度,和百夫長一樣,酋長坦克內部也安裝了一個車載熱水器,由裝填手操作,用來泡紅茶。

主武器繼承了徵服者坦克的120mm炮,這門炮和西方三代坦克裝備的可不是一門火炮,酋長坦克裝備的是線膛版,但威力一樣不容小覷。另外它還有一個創新的地方,就是徹底放棄了可移動的炮盾。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大部分坦克都裝有厚重的炮盾,到了現代也多採用內置炮盾的結構,雖然有效但也極大地影響了火炮的使用效率。而酋長坦克所處的年代裡,裝甲還是很重要的,所以內置的炮盾也會影響炮塔前裝甲的傾斜角度和火炮的俯仰角。儘管酋長坦克沒了炮盾,但取而代之的是主炮處極小的著彈區。

酋長坦克的車組成員是標準的四人組,在研發初期,也有給它安裝上自動裝彈機的,但最終沒有實現。為了給裝填手減輕負擔,這輛坦克的炮彈採用分開裝填的方式,發射藥儲存在車體下半部一個被被加固的艙室中,極大減少了被擊穿後引起殉爆的機率。而酋長坦克比較明顯的缺點就是動力系統,因為車身低矮,能給它選擇和替換的發動機並不是很多,以至於這一缺點直接暴露在了之後的戰爭中。

酋長坦克除了用於英國本土防禦外,也大量地被用於了發生在中亞的各類戰爭中,實戰效果其實並不是很好。性能不是很可靠的發動機經常讓這輛坦克因惡劣環境趴窩,然後就成為了開闊地形上一個明顯的目標。在1981年發生的一場大規模坦克戰中,有大約兩百輛酋長坦克被擊毀,反觀對面僅損失了50多輛T62坦克。

結語

雖然酋長坦克在外表上看起來完美無缺,但內部動力系統最終還是成為了它的致命缺點。英國人為這輛坦克拋棄了所有的老套設計理念,同時也將之前的優點給拋棄了。到了上世紀70年代,酋長坦克因之前糟糕的表現,逐漸被設計更完善的挑戰者系列坦克頂替了位置。

相關焦點

  • 從這9款主戰裝備看印度陸軍實力,幾千輛主戰坦克依賴進口
    印度陸軍有354輛最新型T-90M Bhishma主戰坦克部署在其本土東北部邊境,該坦克重51噸,長9.63米,寬3.78米,高2.22米,裝備一臺
  • 臺灣想升級M60主戰坦克 換不起的炮、買不到的裝甲
    臺灣軍隊的M60A3主戰坦克於1995年5月接收首批20輛,最終在1996年交付完畢,到現在也快30年了。20多年的時間裡,未進行一次升級。如果臺軍僅靠單純靜態防禦,顯然難以應付,而主戰坦克的價值就是在臺軍殲滅輕裝特工、反登陸或阻止已登陸「敵軍」擴張戰果方面發揮作用,因為只有坦克能夠兼具火力、裝甲、機動力,還有戰鬥持續力。
  • 印度原來怕的是這個:中國200輛坦克後,是1萬多人的重裝師
    中國在短時間內從中印邊境附近撤出200多輛主戰坦克的消息讓人十分震驚,在高原山地還能擁有如此強大的裝甲實力和部署效率讓世界所有軍隊都相形見絀,那麼真是這200多輛坦克讓印度心生懼意才同意脫離接觸的嗎?99大改坦克群,地表最強裝甲之一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在這200多輛坦克後面,還有一支10000多人的重裝合成師。
  • 「陸戰之王」之美軍M1A2主戰坦克
    在一次夜戰中,176輛裝備先進夜視系統的英軍「挑戰者」坦克與伊拉克的一個坦克師展開激戰,結果摧毀伊軍200輛T-62坦克、100輛裝甲車和100門火炮,伊軍坦克師全軍覆沒,而英軍幾乎沒有損失。美軍在海夫吉的沙特邊境一側進行一次成功裝甲伏擊戰,當美軍一個裝備有M1A1的坦克連在夜間防禦時,忽然發現伊軍約33輛坦克向前機動時,不待上級指示,即先敵開火,依仗先進的坦克火控系統,在3分鐘內即擊毀伊軍坦克31輛,擊傷1輛,自己無一傷亡,然後全連安全轉移。
  • 一口氣入手250輛最強坦克,配備120毫米坦克炮!俄:打不過T-14
    而近日,波蘭一口氣入手250輛最強坦克,還是引起了大家的極大關注,畢竟波蘭和西方國家走的特別近,很多情況下還都是跟著美國的步伐走,對於俄羅斯來說,波拉入手這麼多最強坦克,對於俄羅斯來說並不是什麼好消息,畢竟這麼多坦克也可以威脅到俄羅斯本土的安全!
  • 3800輛與2900輛,中印三代坦克對比,不僅僅是規模有優勢
    由於對多國零部件的整合做的不漂亮,阿瓊主戰坦克在漂亮的紙面數據下是數不清的缺陷,甚至印度陸軍都公開表示不願意裝備這款坦克,從2004年服役以來僅僅裝備了150輛左右,從印度龐大的坦克基數來看,這150輛阿瓊等於是意思了意思。
  • 冷戰最強坦克之T—80主戰坦克
    1949年,蘇聯開展了第一個燃氣輪機動力坦克研究項目,由列寧格勒基洛夫工廠負責。然而,因當時燃氣輪機質量不過關,成品樣車一直沒有完成。1955年,該工廠成功造出2臺1000匹(約合746千瓦)燃氣輪機原型機。兩年後,工廠使用M-850柴油發動機的277工程樣車為基礎,造出了2輛裝有GTD-1燃氣輪機的278工程項目樣車。這輛工程樣車重53.5噸,裝備M65型130毫米坦克炮。
  • T14坦克,新一代主戰坦克的標杆和領航者?
    ,並且預計在2020年前接收總共100輛T-14主戰坦克。援引之前的俄媒的報導,T-14「阿瑪塔」是「全球首款第四代坦克」,也是俄羅斯研製的新一代主戰坦克,被俄媒冠以「劃時代的第四代主戰坦克」的美名。首先,從網絡上流傳的照片來看,T14坦克給我們的第一感覺就是一改傳統俄式坦克的那種繁雜,在在我們看來,那可是標準的俄式暴力美學範兒。這輛外形極其的民主,看起來有稜有角,還有隱身黑科技加持的坦克,給人的第一感覺是,這玩意該不會是未來戰車吧。
  • 神秘的朝鮮「天馬虎」系列主戰坦克
    天馬1號坦克是「天馬號」系列坦克的原型車,從外部特徵看,與T-62沒有太大區別。朝鮮軍方認為需要加強T-62坦克的防空性能,於是將原裝的12.7毫米高射機槍換裝成了14.5毫米機槍。為了體現朝鮮軍工單位的這一「在主題思想光芒照耀下的偉大的創舉」,於是將這款T-62的變形車命名為「天馬號」,這便是「天馬號」坦克最初的由來。
  • 俄羅斯一次性炸毀土耳其4輛主戰坦克!中東大戰這就要開始了?
    一、跳過代理人,俄土正規軍直接下場開戰土耳其敢這麼嚇唬俄羅斯,也是有底氣的,之前川普曾與埃爾多安通電話,表示支持土耳其軍隊作戰,在2月20日,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在安理會上再次表示:美國支持土耳其在敘利亞的入侵行動。
  • 臺軍需要多少輛M1A1?(下)
    剩餘204輛解放軍坦克的運能若全部用於裝載99G式主戰坦克,其總戰鬥力值經四捨五入,則相當於215輛M1A1,96輛63A式坦克或ZTD-05式突擊車則相當於53輛M1A1,24門反坦克炮則相當為9輛M1A1,因此解放軍主戰坦克總力量大致相當於215+53+9=277輛,若不裝載63A式/05式坦克裝甲車輛,直接裝載99G式坦克,則相當於325輛M1A1。
  • 英國「挑戰者」2主戰坦克的「延壽計劃」(上)
    是役,英軍第7裝甲旅在巴斯拉地區,經歷了伊拉克戰爭中「最大規模的坦克戰」,參戰的坦克有伊軍的近百輛T-55坦克和英軍的幾十輛「挑戰者」2主戰坦克。儘管交戰雙方的坦克性能上不是一個檔次上的,但是,由於伊軍的坦克佔有數量上的優勢,一陣猛攻,一時間壓得英軍坦克喘不過氣來。英軍坦克處於且戰且退的不利境地。
  • 國防部長因它辭職,瑞士PZ-68主戰坦克,與阿瓊坦克有得一拼
  • 就是不走尋常路:說說瑞典無炮塔坦克誕生經歷
    這種坦克創造了許多世界第一,比如自動裝彈機、燃氣輪機動力、液氣懸掛、超大斜角裝甲、自主浮渡能力、防破甲彈格柵等等,無論從火力、防護、機動性而言,不弱於同時代的任何主戰坦克,許多性能至今無人超越,對後世的坦克設計影響深遠。我們從一位酷愛三突的年輕人開始吧
  • 【戰車檔案】日本90式主戰坦克
    該坦克在1982~1984年度進行第一次整車試製時製造2輛樣車,進行了技術試驗。1986~1988年度進行了第二次整車試製,製造4輛樣車,於1987~1988年進行技術試驗,並計劃在1989年度進行使用試驗。先後兩次整車試製共製造6輛樣車。1987年夏天公開的樣車是第二次整車試製的樣車。預計新坦克在1990年定型,並立即投產,同年將生產30輛。
  • 中美聯合研製美洲虎坦克始末(四):「美洲虎」主戰坦克的誕生
    4、「魟」式輕型坦克的全套動力傳動系統都被移植到「美洲虎」主戰坦克上來,同樣擁有一個高出車體的動力艙,動力組件能夠整體吊裝。1988年6月24日,美方組織中國工程師們首次參觀了研發中心中陳列的坦克裝甲車輛,這其中包括一輛「魟」式輕型坦克的樣車和幾輛康曼多V-150、V-300等輪式裝甲車。其中最讓人感興趣的還是「魟」式輕型坦克,這種坦克我們當時叫做「黃貂魚」坦克,它的英文名「斯汀格瑞」(Stinggray)。坦克裝有一門帶熱護套的105毫米線膛炮,也是我們的「美洲虎」坦克將要採用的。
  • 豹2主戰坦克(Leopard 2 )
    豹2主戰坦克是聯邦德國20世紀70年代研製的主戰坦克。
  • 陸地霸者-M1主戰坦克
    M1艾布拉姆斯(M1 Abrams)系列主戰坦克是美國通用動力陸地系統部門為美國陸軍及美國海軍陸戰隊設計生產的第三代主戰坦克。M1系列主戰坦克家族包括M1、M1A1及裝有全新的裝甲和電子設備的M1A2。
  • 中國VT-4主戰坦克出口或受阻,一劣勢讓其難以抵抗T-90坦克衝擊
    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
  • 西歐防務共同體的產物,法國AMX-30主戰坦克
    相較於西德的「豹1」坦克,AMX-30雖然從綜合性能上要略輸一籌,但我認為這款坦克更加符合當初兩國合作計劃的標準,也因此受到了很多小國家的喜愛。從正式投入量產到九十年代漸漸退役,各種版本的AMX-30主戰坦克共生產了超過3500輛,並出口至波赫、希臘、西班牙等十個國家,用戶遍布歐、非、美三個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