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完整掌握重型航母建造技術的只有美國、中國、俄羅斯,只有這三個國家具備完整的造艦、研發艦載機和航母子系統的能力,真正掌握了核航母建造技術的只有美國。在中俄還沒有核航母服役的情況下,美國第二艘第三代核航母即將問世,也將成為全球首艘12萬噸航母。
「甘迺迪」號(CVN-79)是美國福特級航母的二號艦,去年同期舉行了隆重的下水儀式。下水一周年之際,該艦完工進度達76%,預計在明年完成交付,2024年左右正式服役,取代第一艘服役的「尼米茲」號航母,建造進度遠遠超出預期。
該艦以美國已故總統甘迺迪命名,設計排水量10萬噸,滿載排水量可達12萬噸。由於在設計時採用了計算機輔助工具和虛擬影像技術,精準地模擬了航母系統在運作時的每個細節,並對其作出調整,使得整體布局比尼米茲級航母有質的提升,在尺寸、空間基本相等的情況下載重更大,排水量達到史無前例的12萬噸。
動力系統方面,福特級航母採用貝蒂斯核子動力實驗室最先研發的A1B反應堆,總輸出功率較尼米茲級航母採用的「西屋」反應堆提升25%,供電能力提升200%。有充足電力供應後,又引進整合電力系統(IPS)概念,電磁彈射器、升降機包括船員日常生活都使用電力。下一步,四號艦CVN-81「多米斯·米勒」推動系統也將使用電力,取代傳統蒸汽渦輪機。
艦載機方面,「甘迺迪」號仍以F/A-18和F-35為主要武裝,但由於甲板布局更合理,戰時載機數量達到75架,日常加油、掛彈、升降作業效率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從原來的2小時縮減至1小時。另外,「甘迺迪」號取消了傳統的攔阻索系統,採用更先進的自動飛機回收系統,不僅攔截效率更高,還降低了著艦墜海的風險和剩餘動能對飛機的損傷。
與尼米茲級航母相比,「甘迺迪」號最先進之處體現在它的系統高效化、自動化運作中。由於採用設備全面數據化,所需要的人力大幅度降低,航母操作人員減少800人,艦載機後勤人員減少400人。人員大幅度減少,意味著航母空間利用率的提升,省下來的艙室、廚房、衛生間等空間可以搭載更寶貴的戰備物資,也可以改善船員生活環境,艙室的減少有利於航母整體結構強度的提升,同時由於人員減少、物資增多,航母持續作戰能力也大幅度提高。「甘迺迪」號正式入役後,毫無疑問將成為迄今為止最先進的航母,堪比外星戰艦,在全球普遍沒有裝備核航母的情況下,這種航母恐怕只有在與外星文明作戰時才能用到。俄專家稱,該航母至少領先全球50年,中俄在50年之內都追不上。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還想看
美媒爆:美海軍最老核航母「尼米茲」號將退休,拆解回收需耗時15年
不愧是海軍第一強國!2艘核航母同時開工,俄羅斯也只有羨慕的份
全球首艘雙體航母將問世!可搭載125架殲20, 西方都望塵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