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新航母下水,中國海軍躍居世界第二,2030年或將有六艘航母

2021-02-15 軍武次位面

不得不說今天是個值得全國人民喜慶的日子,我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在大連下水,可以說這標誌著中國海軍的實力躍居世界第二!到2030年中國很可能擁有6艘航空母艦.

據軍報記者報導: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儀式今天上午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9時許,儀式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始。按照國際慣例,剪彩後進行「擲瓶禮」。隨著一瓶香檳酒摔碎艦艏,兩舷噴射絢麗彩帶,周邊船舶一起鳴響汽笛,全場響起熱烈掌聲。航空母艦在拖曳牽引下緩緩移出船塢,停靠碼頭。

▲圖為航空母艦下水儀式現場。

第二艘航空母艦由我國自行研製,2013年11月開工,2015年3月開始塢內建造。目前,航空母艦主船體完成建造,動力、電力等主要系統設備安裝到位。出塢下水是航空母艦建設的重大節點之一,標誌著我國自主設計建造航空母艦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下一步,該航空母艦將按計劃進行系統設備調試和舾裝施工,並全面開展系泊試驗。

▲航母在拖曳牽引下緩緩移出船塢,停靠碼頭

 

航空母艦作為一個國家強大海軍的象徵,全世界擁有一定實力的國家都在航母上費盡心思。早在80年代中國就開始研究和探索航母結構和艦載機起飛方式,並且組建了飛行員艦長為培養將來的航母艦長鋪路。

我們都知道國產新航母大體參照了遼寧號的設計,不過遼寧號作為一款幾十年前的航母設計,新航母雖然繼承了它的船體結構,但是又很多重要變化。那麼這艘今天下水舾裝的國產新航母與遼寧號有啥區和改進呢?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們儘量用圖說話一目了然。

 

第一個不同是艦橋,相比於遼寧號,國產航母的艦橋縮短,增加了甲板面積(多一個永久停機位);雷達的安裝位置更高;著艦指揮室改為開放式,司令艦橋與航海艦橋分離,這樣更有利於艦載機的調度與操作;一體式桅杆顯得更加簡潔,整個外形更加光滑。

第二個不同在於個頭更大,進而甲板面積和機庫面積也更多,能容納更多的艦載機。新航母徹底取消了反艦飛彈發射裝置,機庫區域向前延伸了15米,比遼寧號多攜帶2至4架殲-15。

▲庫茲涅佐夫上反艦飛彈的部署嚴重製約了機庫

新航母除了取消了反艦飛彈甲板下的彈體艙室,可以進行真正意義上的一體化設計與建造。加之,還取消了原先4座防空飛彈發射裝置及其彈藥庫,使得機庫的設計與建造受阻因素進一步減小,體積空間明顯增加,面積增加約28%,艦載機搭載量有一定增加。如果再考慮上述飛行甲板的改進與調整,面積加大,調度停放更加合理等因素,全艦艦載機數量據稱將有望增加6-8架。此外,也有了更多的空間以供艦載機進行中小修與保養。

第三個改進是相控陣雷達由346型升級為346A型,且布置方式更加合理——346型有風冷護罩,346A型為全液冷。

第四個不同是攔阻索從原來的4道減為3道,實踐表明,第4道攔阻索被用到的概率很低,繼續保留會佔用艦體空間,增加維護保養的難度和成本,邊際效應不高。相反,如果取消這一設計,將省出不少空間,還是比較划算的,實際上,美國福特級的攔阻索也同樣由此前尼米茲級的4道降為3道。

▲紀念新航母下水,軍武特別製作了個視頻,

中國航母暢想,001A只是個開始》。


其次國產航母的名稱還沒有確定下來,中國造航母是因為中國確實需要航母,那麼新航母的用處在哪裡呢?

以目前的形勢分析,中國可能面對的海上衝突方向大致有三個,第一個是黃海和東海方向,潛在的對象是日韓。東海和黃海距離大陸很近,空間也不大,可能發生衝突的現場也就離岸三四百公裡的距離,陸基飛機完全夠用,部署航母顯得比較多餘。

第二個是臺海方向,臺灣海峽最窄處130公裡,最寬處410公裡,平均寬度是180公裡,這點距離對飛機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哪怕從內陸起飛,中國現役戰機也能把臺灣海峽,甚至是臺灣本島全部囊括進去,也用不上航母。

最後一個方向就是南海了,其實這才是中國現階段最需要航母的地方。南海從廣東福建向南延伸直到馬來西亞,縱深兩千多公裡,面積相當於渤海黃海和東海的總和,從三亞起算,距離最南端的曾母暗沙接近1700公裡,距離被菲律賓佔領的中業島也有近1000公裡,長期以來只能靠「高腳屋」來防守島礁,後來在一些島嶼進行填海造陸,修建機場,但也只是強化了對西沙的掌握,對於南海深處,仍然缺乏控制力,這正是中國航母的用武之地。

 

如果航母編隊能常年保持在遠離大陸的南海深處進行巡航,將大大提升中國對一區域的控制力和威懾力,在應對南海地區可能發生的衝突時,就多了一種手段上的選擇。當然,通過談判來解決南海爭端還是第一選擇,但有沒有航母編隊恐怕還是不一樣的,有的話,至少會在談判桌上居於更加有利的地位。當然,我們現在國際貿易如此之多,貿易航線的安危如果不能保證,始終是一塊心病。

最後說點大家關心的,我們的這艘國產航母在世界範圍內處在什麼樣的水準呢?

目前,在全球,能真正靠自己完成中型、大型航母建造全過程的,也就只有美國、英國、法國等少數幾個國家,連俄羅斯目前也還沒有獨立完成這一過程。

儘管首艘國產航母下水實在可喜可賀,但是我們也依然要保持謙遜,客觀地看待我們現在的發展階段,中國航母要走的路,實在還很遙遠。

跟美國的差距就不用說了。它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超級航母的國家。它處於目前各國無論從數量、技術含量還是作戰能力都無法企及的第一陣營。美國海軍擁有10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其中4艘的排水量在9萬多噸,其餘6艘都在10萬噸以上,剛完成海試的「福特」號排水量也在10萬噸以上。

美國航母都是核動力,無論噸位還是最能體現航母戰鬥力的艦載機數量,美國都是我們的一倍以上。而且艦載機我們以殲-15為主,美國現在F/A-18是主力,下一步將搭載F-35。更不用提航母戰鬥群數量和實際演練了。

▲印度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下水時就是一個空殼

即使在第二陣營中,我們也並不是領先的。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雖然噸位只有4萬噸左右,但它採用核動力系統、彈射起飛方式,還裝備固定翼預警機,001A還不能與其進行簡單對比。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雖然噸位和中國航母相近,也使用常規動力、滑躍甲板起飛,不過,未來它將會採用F-35戰機。

▲上(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

下(英國伊莉莎白號航母)

所以「既不妄自尊大、更不妄自菲薄」,可能才是客觀、冷靜看待中國航母發展的有益態度。從第一艘國產航母就能看出,我們並不要求國產航母一定要「趕英超美」,它首先要的是服從於我國現在的發展需求。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國產航母與遼寧號不同,遼寧號的主要作用是試驗以及培養人員,而首艘國產航母,則是用來作戰的。當然,遼寧號也可以用來作戰的。

▲軍武特約定製版中國雙航母編隊CG圖

未來,中國的航母製造計劃不會止步。據俄羅斯今日經濟通訊社網站報導,中國第二艘國產航母將裝備蒸汽動力裝置,而非核動力裝置。第二艘或將於2019年完工,而且其排水量將更大,達到近十萬噸。俄軍事專家指出,中國第二艘國產航母將成為中國海軍艦隊發展中的一環,與此前相比,它是更複雜且技術含量更高的現代化航母。

▲軍武特約定製版中國未來航母編隊CG圖

俄媒還指出,中國第一艘和第二艘國產航母將前往南海,且中國的造艦計劃不會止步。未來,中國打算擁有至少5艘處於戰備狀態的航母,而且後兩艘將更大,在規格和戰鬥性能上更接近美國航母。

▲軍武特約定製版中國未來航母編隊CG圖

軍事專家尹卓表示,我軍未來在東海、南海兩個方向上都須有航母作戰編隊,而且航母作戰編隊則至少應是雙航母戰鬥群。一般來說,至少需要3艘航母才能維持航母戰鬥群。如此算來,中國海軍至少需要6艘航母才能滿足南海、東海作戰需求。

▲軍武特約定製版中國未來航母母港CG圖

無論如何,中國進入了世界航母俱樂部,對提高海上防衛能力以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都有很重要的意義。美國一有什麼事,就首先想到航母,「卡爾·文森」號一直在我們身邊轉悠,這是國家實力和威懾力的象徵,好歹論實力,我們的海軍全球第二妥妥的。

這一切來得並不容易, 「我們受了多少窩囊氣才有今天!」——局座的眼淚道出了很多。

這些年來,中國和中國海軍忍受了多少欺凌、傲慢與偏見?

曾幾何時,中國海軍排水量僅3000多噸051型驅逐艦在對馬海峽孤身面對排水量20000多噸的蘇聯海軍「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

曾幾何時,我們的將軍只有踮著腳尖看別人的裝備,而自己的航母還是一個遙遠的夢。

曾幾何時,我們要靠著萬船齊發的漁船,要靠著人海之軀去完成國的統一大業,卻別它國的航母所威脅。

曾幾何時,我們的商船在大洋上被外軍非法截停,然而那年的我們又有什麼家底可以去遠洋?

曾幾何時,我們的第一代核潛艇在我國近海海域被外軍戰機追著屁股攆著跑

而現在,是該與那些屈辱說再見的時候了,

我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我們見到一個祖國擺脫屈辱站立於世;

我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終將見證一個偉大的民族復興時代!


參考資料:刀口談兵,見山博物

相關焦點

  • 美媒:到2030年,中國海軍艦艇數量第一,印度航母艦隊世界第二
    近日,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就對此做出了預測:屆時,美國、英國、中國、印度和俄羅斯將擁有無可爭議的海上控制權。美媒稱,隨著歐洲國防預算下降和亞洲經濟增長,到2030年,海軍力量將會繼續東移,這也就導致十年後的世界海軍五大強國中亞洲直接佔據兩個名額。
  • 2030年世界海軍排名曝光!中國發展速度超預期,日本專家:太可怕
    那麼,現如今我國的海軍實力究竟如何呢?對此,有西方相關軍事專家表示,中國海軍目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完全可以互相抗衡,至於哪個會佔有一些優勢也是不可言說的問題。中國海軍躍居世界第二?據了解,日本相關軍事專家撰寫了一份關於中國海軍發展的報告,這份報告也引起了美國的高度關注。
  •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在即,「最受傷」的國家竟然是……
    (圖片來源:人民網)建造第二艘航母的「中國速度」令各國媒體刮目相看。新加坡《聯合早報》引用美國外交政策理事會亞洲安全項目主任傑夫·史密斯的話說:「中國建造首艘國產航母的速度之快,超出許多華盛頓觀察家的意料。」俄軍事專家瓦西裡·卡申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則表示,「首艘中國完全自主研製的航空母艦,在中國航母項目向前發展過程中,將是重要的一步。」
  •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在即,「最受傷」的國家竟然是...
    4月23日,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在船塢中已經整裝待發。(圖片來源:人民網)建造第二艘航母的「中國速度」令各國媒體刮目相看。文 | 喻新 杜薇本文摘編自微信公眾號「參考消息」(ID:ckxxwx)。「印度洋的新威脅:中國將建造至少六艘航母」,《印度經濟時報》網站4月21日這則報導的新聞標題,用「聳人聽聞」來形容並不為過。
  • 2030年中國海軍軍艦清單:10萬噸核動力航母2艘,055型驅逐艦20艘
    055型驅逐艦  隨著十來年的發展,中國海軍的新型軍艦數量一直處於增長狀態,在過去8年時間,中國海軍航母從無到有
  • 第二艘國產航母採用電磁彈射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坊間第二艘國產航母將會採用電磁彈射的說法流傳很廣,那麼可能性會有多大呢?▲航母電磁彈射的想像圖2012年9月2日,中國海軍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正式服役,從此開始了中國海軍的航母時代。2017年4月26日,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標誌著中國又開啟了國產航母的全新曆程。同時,國產第二艘航母已經開始建造的消息也早已不是什麼秘密。航母的戰鬥力是通過艦載機來實現的,所以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就是衡量航母作戰性能的重要指標。目
  • 外媒維基百科披露中國航母建造計劃,2030年將擁有5艘航空母艦
    在2019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有2艘航母在役,1艘航母在建,是世界上少數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自1970年代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即有打造一支藍水海軍的計劃。從1985年開始,中國開始對退役航母進行研究學習,包括澳大利亞海軍墨爾本號、前蘇聯明斯克號、基輔號和瓦良格號。201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確認中國正在在建至少一艘航空母艦。
  • 中國新航母即將下水,仍有三大能力需提高!
    之前香港媒體報導稱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已經進入刷漆階段,最快可能於12月中旬下水。對此,中國軍方發言人楊宇軍12月1日回應稱,「所謂刷漆問題,具體情況我不太掌握。如果有可能的話,我也想去現場看看,回來後再告訴你」。當然,人們已經預料到,從軍方發言人那裡是得不到明確答案的。
  • 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了!航母用英語該怎麼說?
    昨天,中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下水,引發世界關注。那船、艦相關英語單詞怎麼說?咱們一起來學學!
  • 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就要下水了,戰力超群!
    關注有獲,訂閱增益。文 | 天天作為大國軍力的象徵,中國首艘國產航母的動向始終牽動著全世界的目光。雞年新春伊始,隨著相關工作快速推進,外界關於中國新一代國產航母動向的報導,隨之接踵而來、喋喋不休。香港《亞洲時報》2月2日宣稱,中國第二艘航母「初步成型」。
  • 美媒出爐2030世界航母數量排名 中俄印均無緣第二:第二會是誰?
    那是毫無疑問的,美軍作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海軍實力穩居世界第一,其核心為10艘核動力航母,其中包括最少8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和2艘福特級航空母艦,驅逐艦方面依舊以「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為核心,不管是總噸位還是作戰能力,均佔據世界第一的寶座。特別是航母方面,美軍10艘10萬噸級排水量的航空母艦,在未來30年內都難有國家能夠超越,更別說2030年了。那麼第二名會是是誰呢?
  • 未來10年,需確保每年至少下水5艘國產神盾驅逐艦!
    雖然海峽只有150到260公裡寬,但是要確保萬無一失的一步跨過去,海軍實力還真得達到美國海軍的75%到80%,至少要把美國人擠出去1000公裡。並且要準備在第一島鏈到第二島鏈之間機動殲敵的能力。在現階段,也就是未來的這12年中,希望在航母的數量上看齊美國不太現實。在核潛艇的數量和質量獲得局部壓倒性優勢以前,航母本身的建造不宜過於佔用太多的資源。
  • 剛剛,國產航母成功下水!百年航母夢終圓!(附視頻)
    今天2017年4月26日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在大連正式下水!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儀式26日上午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範長龍出席儀式並致辭。9時許,儀式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始。
  • 中國新航母即將下水,造20年的印度航母如何了?印高官給出答案
    而就在這時,中國新航母即將完成前期工作,準備下水了,中國大型航母的建造可謂是進展神速,尤其是在印度國產航母的對比之下,那更是像坐了火箭一樣,這讓印媒開始為印軍感到擔憂。因為目前印度只有一艘艦齡已達將近40年之久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正在服役,現在在建的第二艘航空母艦也是印度第一艘國產的航空母艦,名為「維克蘭特」的航母建造開始於1999年,也有20多年了。印度早在上世紀60年代從英國手中購買了老式「大力神」號航空母艦,是當時亞洲第一個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
  • 美軍發布中國海軍報告:003型航母明年下水滿排超8萬噸 核航母暫停
    國會在這個問題上做出的決定可能影響到美國與盟友的安全、海軍能力、資金需求以及國防工業基礎...為方便起見,本報告使用「中國海軍現代化」一詞,不僅包括解放軍海軍的現代化,也包括其他涉及海空作戰軍兵種的現代化,例如火箭軍的陸基反艦彈道飛彈,空軍的遠程地空飛彈、空軍配備反艦巡航飛彈的轟炸機以及用於探測和跟蹤海上船隻的陸基遠程雷達等。
  • 中國海軍,2030年將是什麼樣子?艦艇數量全球第1、戰力第2
    2030年055級驅逐艦數量將遠超10艘,讓每一個中國航母戰鬥群儘可能擁有2艘055。據西方媒體報導,中國在2017年下水了第二艘901型補給艦。其他支援艦包括903型補給船和904型通用儲藏船。預計中國海軍在2030年將至少配備三艘這樣的艦艇。
  • 獨家|美軍發布中國海軍報告:003型航母明年下水滿排超8萬噸 核航母暫停
    中國潛艇主要裝備潛射反艦巡航飛彈,線導和尾流自導魚雷以及水雷等,尾流自導魚雷對於水面艦艇而言極難防範。至於航母,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在2020年10月已完成測試,計劃在今年年底前「戰備就緒」。中國的第三艘航母也是第二艘國產航母——003型正在建造當中;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ONI)預計它將於2024年投入使用。
  • 我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皮皮蝦又火了一把……
    四天前,中國海軍迎來了68周歲的生日,昨天,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在大連正式下水!春暉萬裡映海疆,戰艦劈波闖大洋,這大概是送給中國海軍最好的生日禮物。媒體報導、網友歡呼,一時間,到處都揮斥著莊重飛揚的自豪快樂。這一天,等得太久,但我們終究等到了。先來個視頻感受下航空下水全程,燃到爆!
  • 我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為何沒人再提航母無用論了?
    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儀式4月26日上午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
  • 300艘!中國海軍艦艇總量超美國居世界第一?然而真相是...|軍情晚報
    ,僅2018年全國下水了的艦艇總量就接近40艘。▲首艘國產航母在大連造船廠下水景象排水量約1.2萬噸級的055型驅逐艦服役1艘,在建5艘,現役飛彈驅逐艦總數約31艘,其他目前海試、舾裝或在建中的盾艦有13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