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即將下水的消息在全世界刷屏。
4月23日,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在船塢中已經整裝待發。(圖片來源:人民網)
建造第二艘航母的「中國速度」令各國媒體刮目相看。新加坡《聯合早報》引用美國外交政策理事會亞洲安全項目主任傑夫·史密斯的話說:「中國建造首艘國產航母的速度之快,超出許多華盛頓觀察家的意料。」
俄軍事專家瓦西裡·卡申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則表示,「首艘中國完全自主研製的航空母艦,在中國航母項目向前發展過程中,將是重要的一步。」
不過,一片讚譽聲中,來自一個國家的媒體和網民的聲音聽起來卻有些「很不是滋味」。
文 | 喻新 杜薇
本文摘編自微信公眾號「參考消息」(ID:ckxxwx)。
「印度洋的新威脅:中國將建造至少六艘航母」,《印度經濟時報》網站4月21日這則報導的新聞標題,用「聳人聽聞」來形容並不為過。
《印度經濟時報》網站報導截圖
中國的第二艘航母還未下水,印度媒體就積極主動「認領」自身受到威脅。「入戲」速度之快,也是醉了。
那麼,中國航母到底會怎樣「威脅」印度呢?
《印度經濟時報》列舉了如下理由:中國即將完成第二艘航母的建造,它將於2020年開始在海軍服役;中國同時也在上海研發第三艘航母;此外,中國還在提升其第一艘航母遼寧艦的作戰能力,並培養航母艦載機飛行員,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能這樣做;更有專家預測,未來中國將建造至少六艘航母。
中國航母遼寧艦
總之,用該報自己的話概況:「中國正計劃建造更多航母,增強其海軍實力,將對印度構成更大威脅。」
原本中國航母是「絕對主角」的新聞,印度媒體又一次把自己代入了受中國威脅的「角色」,連這幕戲的「場景」——印度洋都選好了。
不過,一些印媒努力渲染「中國威脅」的背後,夾帶私貨的「尾巴」也露了出來。
如《新印度快報》4月8日刊登一位印度軍方人士的文章,稱隨著中國第二、三艘航母的建造,中國正在為大型海陸空作戰做準備。一旦和印度發生軍事衝突,將在全方位發起攻勢。
《新印度快報》截圖
繞了一大圈,作者的「小心機」在文章最後沒藏住:「面對這種形勢,印度將軍費比重降到GDP的1.63%顯然不是時候」。
相比起印度媒體的炒作,更有意思的是印度網友的反應——對於同一條新聞,印度網友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一種是「自我安慰式」,認為中國國產航母只能風光一時:
甚至還有網友呼籲,如果印度抵制「中國製造」,就等於切斷了中國軍隊的資源。
「我們應當禁止進口中國產品。這樣就能打擊中國經濟,這樣勇敢的印度軍隊面對的將是一個虛弱的中國軍隊。」下面這名網友寫道。
不過看到中國國產航母下水在即,更多印度網友則將怒火指向了本國政府。「我們為什麼總是落後這麼多?」
一位叫「印度愛國者」的網友呼籲:「我們如龜速的官僚政府正計劃建造第三艘航母。我們的政府必須儘快做決定,印度的速度已經太落後了。」
還有網友直接「質問」印度總理:「請問莫迪總理,我們還在睡覺嗎?請加速建設我們的海軍,時間已經不夠了。」
「中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國防力量、建造航母。但印度仍保持著蝸牛的步調。每一個國防項目或艦船建造都要晚8到10年。期間還會發生各種腐敗欺詐問題。印度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發展?」有印度網友情緒激動地這樣說。
印度網友的埋怨並非沒有道理,事實上,就連印媒也不止一次在報導中透露出對中國航母建造速度之快的豔羨。
「5年前,印度擁有2艘航母,中國一艘都沒有。現在,可能就在這個月,中國航母的數量將超過印度了。」印度《商業標準報》4月19日稱,當北京果斷地推進其航母計劃,新德裡則對其海上戰鬥力量表現得「猶豫不決」。
今年3月,印度「維拉特」(INS Viraat)號航母退役,使得印度海軍只剩下一艘由原俄羅斯航母翻修而來的「超日王」號(INS Vikramaditya)。而此前備受期待的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INS Vikrant),要投入使用仍遙遙無期。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
新德裡電視臺網站去年就報導稱: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完工的速度應當引起印度海軍的關注。「『維克蘭特』號從開工建造到最終加入海軍最起碼需要9年時間,中國的航母則只需要3年時間。」
報導稱,中國國產001A型航母從2015年3月上船臺開始搭建至今,不過才短短兩年多時間,而印度「維克蘭特」號於2009年2月在印度科欽船廠開工,之後歷經三次下水,而直到2015年6月「維克蘭特」號第三次出塢下水時,其艦體製作才總算基本完成,但艦上雷達電子設備一無所有。因此,「維克蘭特」號被笑稱為世界上服役前下水次數最多的航空母艦。
2015年6月10日,「維克蘭特」號航母第三次下水,但艦上雷達電子設備一無所有。
「當看到中國以飛快的速度走到它前面,印度心態上受到的打擊比較大,這反映在媒體上就是渲染『中國威脅論』。」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主任趙幹城表示。
他說,印度媒體對「中國軍事威脅論」的調門很高,尤其是海軍,「印度一直自認印度洋是它的勢力範圍,所以對中國海軍出現在印度洋,印度媒體經常炒作。中國航母實力的提升,意味著中國擁有貨真價實的遠洋海軍,也被認為對印度構成的威脅更大。對於這一點,中國官方在無數場合對印度有過說明、解釋,表明中國海軍出現在印度洋根本無意威懾印度,是中國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是為了確保我們能源安全、運輸航道的安全。」
在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的中國海軍編隊
趙幹城介紹說,印度雖然擁有航母的歷史非常久,但是其建造航母的進展極其緩慢,水平比較落後,相比之下,中國航母國產化的能力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因此聽到中國航母走在它前面,印度便緊張不安。」
「所以就國產航母的建造能力而言,中國和印度已經沒有什麼可比性。」趙幹城表示,雖然就航母製造技術而言,美俄都願意對印度提供方便,但中國自己的研發能力已遠遠超過印度,印度只能通過與美國的合作來突破技術瓶頸。「航母、潛艇和飛機這三方面的技術,是印度對美國主要的期待。」
學術合作聯繫人:聶智洋(微信號:i87062760),添加時請註明:姓名+職稱+單位
庫叔福利
庫叔的贈書活動一直都在!國際文化出版公司為庫叔提供下圖所示書籍40本贈予熱心讀者。每天都送,請大家在文章下評論,點讚最高者(數量超過三十),庫叔會在評論區回復並通知得獎。當然,評論的質量庫叔會進行把控的。想和庫叔聊天請添加庫叔微信號(lwzkkushu),合作請聯繫微信(18514203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