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1名飛行員血灑長空——中國空軍的殊死抗戰(上)

2021-02-07 航空製造網

在中華民族偉大的反侵略戰爭中,弱小的中國空軍同強悍的日軍航空隊進行浴血奮戰,為奪取抗戰的最後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在這長達8年的空中對抗中,中國共有2468架飛機被擊落,4321名飛行員血灑長空,演繹了一曲最為壯麗的悲歌。

中國空軍在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前,先後將各地區、各派系的航空部隊統一於中央國民政府領導,但兵力仍然十分有限:飛機陳舊,機型雜亂,性能落後,機種配備比例失調。截止1937年8月14日,中國空軍正式與日機交戰時,列編的9個大隊零5個獨立中隊,裝備各型飛機296架,不及日軍的九分之一。能夠和日軍飛機正面對抗的飛機,只有150架左右。飛行員620名,在中國當時的訓練條件下,真正能參戰的飛行員更是不足半數,且訓練重點是對地攻擊,基本無空戰經驗。

而日本在全面侵華戰爭開始時前,就已形成了完整的航空武器生產體系,能獨立生產世界上先進的作戰飛機,能夠生產各類飛機和技術裝備,作戰損耗後可以及時得到補充。而且日本那時有年生產1600架飛機的能力,同時日本陸、海軍航空隊的空地勤人員訓練有素,各項保障有力。到1937年8月14日,日本陸軍航空隊約有飛機1480架,海軍航空隊約有飛機1220架。現役飛行員有3000人,預備役和民間飛行員另有2000多人,每年還可以培養培訓上千名飛行員。

在淞滬會戰開始後,中日兩國空中力量開始了自抗戰以來的首次交鋒。1937年8月14日,日軍18架轟炸機襲擊杭州筧橋機場。當日中國空軍驅逐機第4大隊的第21、23中隊飛機剛轉到筧橋機場,未及停機即接到報告有日機入侵。大隊長高志航旋即率隊升空迎擊敵機。空戰中,高志航擊落擊落敵機兩架,全大隊共擊落日機六架,在受傷返航的日機中,一架迫降於基隆以北的海面沉沒。取得了中日空戰的首次勝利,而中國空軍則「零損失」。這是進行全面抗戰後中國空軍對日軍航空隊空戰取得的第一個勝利。

筧橋空戰——打破日本空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筧橋空戰,即8.14空戰以6比0的輝煌戰績載入空軍史冊,一舉粉碎日軍航空兵不可戰勝的神話,增強了中國軍民抗戰的必勝信心。當時有首歌:八一四西湖濱,志航隊飛將軍,怒目裂血飛騰,振臂高呼鼓翼升,群鷹奮起如流星,掀天揭地鬼神驚。我何壯兮一擋十,彼何怯兮六比零,一戰傳捷,舉世蜚聲。

中國空軍的首戰取得了重大勝利。1937年8月14日,中國空軍一天中出動飛機8批76架次,集中轟炸了日軍在上海的軍械庫、碼頭、軍艦等重要目標,給敵以沉重打擊。淞滬戰役中,連續組織空軍部隊向日軍突擊,遲滯了日軍地面部隊的進攻速度,殲滅了日軍的有生力量。

8月14日至16日這3天中,日本海軍號稱「虎之子」的第一聯合航空隊38架新型陸上攻擊機竟損失18架,使日軍極感震驚。8月下旬至10月下旬,中日雙方為了爭奪滬、寧、杭等地的制空權,展開了激烈的空戰。中國空軍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經過三個月的英勇奮戰,使日寇損失飛機230架、擊斃飛行員327名。初試鋒芒的中國空軍打擊了日本空中殺手的囂張氣焰,使全國人民為之振奮,令中外人士矚目!

然而中國空軍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到10月22日,僅剩飛機81架,其中許多是戰傷和故障待修的,基本上喪失了作戰能力。戰爭初期成長起來的優秀飛行員大多殉國,飛機及各機場損失慘重。

開戰不到半年,年輕的中國空軍「四大天王」,「空軍軍神」高志航、「空中趙子龍」樂以琴、「中國的紅武士」劉粹剛及梁天成悉數陣亡。儘管損失慘重,中國空軍的抵抗意志卻絲毫不減,逆境苦鬥奮力反擊。

1937年11月,中國空軍開始獲得蘇聯的援助,飛機的數量及性能有所增強,在蘇聯志願航空隊的支援下,作戰實力有所恢復。在隨後的南昌空戰、武漢空戰、南雄空戰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戰績。1938年4月29日,日軍出動18架轟炸機,在28架戰鬥機掩護下,空襲武漢,中國空軍和蘇聯空軍志願隊奮起迎戰,雙方經過30分鐘激戰,我方以損失12架飛機,傷亡飛行員5人的代價,共擊落日機21架,其中包括轟炸機10架,戰鬥機11架。斃敵飛行員50餘人,2人跳傘後被活捉。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5月19日夜,中國空軍第14中隊中隊長徐煥升、副中隊長董彥博率機組駕駛2架轟炸機出擊日本,20日2時45分飛抵日本長崎上空,爾後到福岡,幾乎飛遍日本九州全島,沿途投下幾十萬份傳單,4時左右返航安全降落。這次作戰行動被譽為「紙片轟炸」、「人道遠徵」,震驚世界。在日本國內也引起強烈反響,第二天日本就決定充實日本本土的防空設施和防空力量。徐煥升因此成為二戰期間「轟炸日本本土的第一人」。

此戰後,中共領導人董必武等代表中共中央和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赴中國空軍領導機關慰問並敬獻錦旗,中共中央敬獻的錦旗上寫著「德威並用,智勇雙全」,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敬獻的錦旗上寫著「氣吞三島,威震九州」。表示了對中國空軍的敬意。

 

1939年10月,中、蘇空軍兩次襲擊武漢日本空軍基地,炸毀日機近100架,車輛40餘輛、彈藥3萬餘箱、油庫一座,炸死炸傷日軍530多人。日本海軍第一聯合航空隊司令冢原二四三少將重傷,木更津航空隊副隊長、鹿屋航空隊副隊長都被炸死,60多名空軍骨幹被炸得血肉橫飛。空戰中還擊落日機3架,我方僅輕傷1架。此番襲擊,嚴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極大鼓舞了我方抗日軍民的信心和勇氣。

武漢空戰油畫

    

在開戰一年多時間內,日軍號稱戰鬥機「四大天王」的三輪寬、山下七郎、潮田良平、南鄉茂章等曾經驕橫拔扈不可一世的空中殺手,其中3人先後被中國空軍的陳其光、高志航、徐葆昀等擊落斃命,1人被擊傷後迫降被俘。日本海軍第13航空隊司令官奧田喜久司大佐於1939年11月4日率72架飛機空襲成都,中國空軍年僅22歲的新飛行員鄧從珊首先殺入敵陣,盯住敵帶隊長機窮追猛打,犧牲前將號稱日本海軍「轟炸大王」的奧田喜久司擊落斃命。

但是,到了1939年以後,由於中國飛機在質量和數量上都與日機進一步拉大了差距,在空戰中的損失逐漸加大。1940年3月開始,蘇聯志願航空隊在3個月內分批回國,蘇聯一方的援助也幾乎枯竭,一時又得不到英美的援助。性能落後的中國作戰飛機也越打越少,日本飛機卻越打越多、越打越新。中國空軍也迎來了抗戰以來最為艱難的時刻……


轉載請註明出處「航空製造網」微信公眾號並附二維碼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載內容為本公眾號原創或網絡轉載,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跟我們聯繫!轉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焦點

  • ​致敬——血灑長空
    1931年「9·18事變」後,國民政府成立中央航校,正式組建空軍。中國第一代飛行員和航空技術人才,大多都是在那時投筆從戎,考入航校,加入空軍的。這些飛行員和航空技術人才絕大部分家境優越,受過高等教育,大都出身清華、北大、南開等名校。還有出身富豪家庭的200多名華僑子弟是「七七事變」後從歐洲、美國等地歸國從軍,報效國家的青年才俊。
  • 抗戰空軍之碧血長空
    本公眾號繼成都大轟炸、成都之復仇兩個專題後,追溯抗戰中英勇無比的中國空軍,隆重推出第三個專題《碧血長空》,讓我們在中國空軍英雄置生死於度外奮勇殺敵的故事中感知那段光榮奮戰的家國歷史。在「8·14空戰」之後的三個多月中,日軍損失飛機230架,飛行員被擊斃327人。但是,中國空軍同樣也損失慘重,至當年12月,南京陷落時,中國空軍力量幾乎損失殆盡。更為嚴重的是,中國本來就為數不多的飛行人員多數陣亡,一批空中名將相繼隕落。被稱為中國空軍「四大天王」之首的空軍第四大隊隊長高志航首開擊落敵機紀錄,此後更是一人擊落敵機多架,被日軍稱為「中國空軍最有價值的飛行員、指揮員」。
  • 碧血長空,抗戰之鷹永生!
    面對如此敵強我弱,敵眾我寡的局勢,中國空軍作戰憑什麼?抗戰中的中國空軍飛行員,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家世良好,受過高等教育,有著自覺的愛國心。受教育程度高,是抗戰期間空軍同陸軍、海軍相比,最大的不同之處,正因如此,當時的空軍深得第一夫人宋美齡的青睞。
  • 抗戰中的中國空軍:寧可自盡,絕不被俘《碧血祭長空》9月20日廣圖展映
    在前不久的「9.3」大閱兵上,空中梯隊的精彩炫技讓世人驚訝,讓國人驕傲。然而,當我們身處和平年代,看著翱翔天際的殲擊機飛過天安門,你是否能聯想到,在七八十年前中華大地上空上演著怎樣的一幕壯烈的史詩。你又可知道,曾經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守護著祖國的藍天,用生命鋪就中國戰鷹騰飛的閃光航程。中日空戰是人類戰爭史上時間最長的空中對決。4296名中國空軍英靈,無一人一機投敵受降,平均年齡23歲,成就了一個時代的傳奇。是怎樣的力量讓他們血染長空?凌
  • 血灑長空 不列顛之戰——二十世紀經典戰役
    而英國空軍則共有作戰飛機1350架,其中戰鬥機704架,轟炸機646架。德國空軍在數量上佔有2:1的優勢,但在形式上卻居於不利地位。首先德國不能獲得高射炮火的支援;其次是在海上和英國領空作戰,若是一架飛機被擊落,則飛行員也就永遠地損失了;而最重要的是英國空軍能夠獲得雷達的合作。此外,英國還截獲了一部德國最高層的密碼機「依密碼」,藉此破譯了德軍差不多全部的重要通訊往來,而德國人卻一無所知。
  • 請銘記抗戰期間的中國空軍勇士!
    同時,空軍有2468架被擊落或被炸毀,6000多名官兵獻出生命,平均年齡僅23歲。抗戰初期中國空軍裝備的美制「霍克」2型驅逐機抗戰全面爆發時,中國空軍的實力薄弱,僅有600多架飛機,可作戰的飛機僅300餘架,飛行員600餘人,能戰鬥的僅為一半。
  • 燃燒的太平洋(序五):運籌帷幄、血灑長空——中途島戰役(上)
    由此可見,只有大約2,500名戰鬥部隊和2,500名非戰鬥部隊的日軍即便按照計劃發動登陸行動也是兇多吉少,成功的可能性十分渺茫。➤ 「需要二次攻擊」:空襲中途島6月3日清晨,田中賴三少將的護衛隊和掃雷部隊首先被2架PBY發現,山本五十六強令其他部隊按原計劃出擊的惡果顯現。下午,中途島上的9架B-17前去轟炸沒有空中掩護的日軍登陸艦隊,只可惜未能取得命中。
  • 中國抗日戰場上空為何出現蘇聯戰鬥機?而且還撞死了日本王牌
    蘇聯不僅出售給中國一千多架飛機,而且在來華助戰的1091名蘇聯飛行員中,有八成都是參加過西班牙內戰的蘇聯空軍精銳。他們在中國最危急的時候雪中送炭,扭轉了中國空軍的絕對劣勢。其中包括:日加列夫(後任蘇聯空軍總司令,空軍元帥)、雷恰戈夫(後任蘇聯空軍司令,中將)、波雷寧(後任蘇聯空軍後勤部長,上將)、赫留金(後任蘇聯空軍副司令員,上將)。他們在四年間,總共為中國培訓了近1萬名相關技術人員。
  • 郭松民 | 「中國空軍」鮮為人知的故事
    帖子當中最令人「感動」的是這樣一段話——至抗戰勝利,總共有十六期畢業生,1700人沖天參戰,擊落日軍敵機超過1200架,犧牲官兵超過4321人,平均年齡不足23歲。給人的印象是,這些人都是抗戰當中犧牲的,有的標題甚至含糊其辭地暗示,有1700名國軍飛行員犧牲。
  • 《浴血長空》 重回抗日歷史,什麼叫真正的打飛機!是中國人就進來!
    《浴血長空》(又名《血戰長空》)是一款真實反映二戰時期空戰歷史的3D聯網飛行戰鬥手遊。
  • 共同的歷史 永遠的記憶——中國人民抗戰勝利七十周年英烈祭
    回望抗戰歷史,在民族大義面前,無數沒有留下名字的中國人,爆發出來的堅韌、勇猛與無私,為這段歷史鋪上了壯烈的底色。騰衝有座無名婦女雕塑,記載著一個真實的故事:1944年,中國遠徵軍反攻,十萬民工運送軍糧,一位小腳婦女翻山越嶺背軍糧,缺衣少食,她餓死在途中,而袋中的軍糧,卻顆粒未少……滇緬公路,20萬各族勞工血寫的傳奇。
  • 英雄從未走遠,《血戰長空》人物原型揭秘
    《血戰長空》反映中國第一代空軍英雄事跡,講述了在艱苦卓絕的對日抗戰年代的悲情故事,那硝煙瀰漫的戰火的大地上,飛行員們捨生忘死的自殺式空襲,前赴後繼、頑強奮戰的精神震撼了所有的觀眾。《血戰長空》劇照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大舉入侵中國,危難時刻空軍湧現了一大批英勇的年輕飛行員。
  • 中蘇空軍轟炸臺灣松山機場 致其癱瘓一個月
    (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作戰記》一書則寫到:「1938年2月17日,中蘇籤訂了《軍事航空協定》,蘇聯支援中國抗戰,來華作戰的蘇聯志願航空隊也到了中國,與中國空軍並肩作戰。」)抗戰期間,與中國空軍共同作戰的有兩支勁旅,一支是大名鼎鼎、婦孺皆知的美國「飛虎隊」,另一支就是蘇聯志願航空隊。
  • 一個打十個,把日本航空隊聯隊長打到切腹自盡,誰說抗戰的中國沒有空軍! | 庫書
    6架),擊傷一架,而中國空軍無一損失!劉粹剛,一人擊落過敵機11架。南京保衛戰中,日機欺負中國空軍已無力量,在南京上空做特技表演,劉粹剛單獨駕駛飛機升空,在數萬南京市民眼前擊落日機一架。 1937年10月,在支援山西戰場夜航時,為了保全珍貴的飛機而不肯跳傘,最終飛機撞上高平縣魁星樓,機毀人亡,時年24歲。除了這些英雄,還有一批名字值得銘記。
  • 中國荒鷲—抗戰雙料王牌飛行員柳哲生
    中國空軍在抗戰中誕生過多名王牌飛行員,但雙料王牌飛行員則僅僅只有兩名。
  • 崑崙關戰役,中國空軍去哪了?(之五)
    這次空戰的結果,空軍戰報總結說是志願隊傷2名,飛機傷5架。另有一種敘述,是蘇聯志願隊從柳州起飛到桂林增援,擊落日機數架,大隊長柯基納基在擊落1架敵機後,遭到數架日機圍攻,在座機受傷後仍滑翔安全著陸;一位名叫李辛克的飛行員,在這次空戰中犧牲。
  • 【專題】抗戰科普:國民政府814「空軍節」由來抗戰空軍四大天王
    日本媒體發出「中國已非昔日之支那」的哀嘆!而在前幾天,不可一世的日本空軍還不承認中國空軍的存在!在激烈的空戰中,一個又一個優秀飛行員在血與火的較量中脫穎而出。特別是四大隊分隊長樂以琴,在「八·一五」空戰中駕駛2204號戰機左右開弓,彈無虛發,一連擊中4架日機,打得日本飛行員魂飛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