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編輯:紅色歷程 姚祥新
手閱原創:紅色歷程 姚祥新
《血戰長空》反映中國第一代空軍英雄事跡,講述了在艱苦卓絕的對日抗戰年代的悲情故事,那硝煙瀰漫的戰火的大地上,飛行員們捨生忘死的自殺式空襲,前赴後繼、頑強奮戰的精神震撼了所有的觀眾。這些故事大都是真實的,有原型,那時候很多飛行員的「壽命」也就只有六個月。
《血戰長空》劇照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大舉入侵中國,危難時刻空軍湧現了一大批英勇的年輕飛行員。編劇江奇濤進行大量的史實考證,劇中很多人物都有原型。事實上,那時中國空軍的裝備不可能對抗日本空軍,以卵擊石式的進攻頻頻發生,真實的歷史比《血戰長空》更慘烈,劇中所有人物的原型最後都犧牲了。
《血戰長空》裡的高雲天,原型高志航,1920年投筆從戎,考入東北陸軍軍官教育班,後到法國學習兩年飛機駕駛,並以優異成績回國,歷任東北航空處少校(陸軍銜)駕駛員、空軍中尉分隊長、中國空軍驅逐機部隊司令兼第四大隊大隊長。
高志航
1937年11月21日,高志航奉命赴蘭州接收蘇聯援華戰機,轉場至河南周口機場時,高志航部隊遭遇敵機空襲。他率戰友迎敵,機場傷亡慘重,高志航腿部受傷奮力登機,在滑出跑道的瞬間尚未起飛就不幸被日機炸彈命中而犧牲。
沙溢扮演的劉長嶺,原型劉粹剛,中央航校第二期畢業,任空軍第五航空大隊第二十四隊上尉隊長。劉粹剛在抗日戰爭時期,是—位叱吒風雲、名震中外的「飛將軍」。在對日空戰中,劉粹剛常以寡敵眾,以弱抗強。從8月16日首開紀錄到10月中旬,共擊落敵機11架。
劉粹剛
1937年10月25日,劉粹剛放下唯一一顆照明彈,協助僚機迫降後,自己的座機只能摸黑迫降。但因天黑,在迫降過程中飛機不慎撞上了高平縣城東南城垣上20多米高的魁星樓,不幸犧牲,時年24歲。
徐海喬扮演的徐士業,原型閻海文,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閻海文流亡北平,就讀於北平東北中學。1934年秋,考入杭州筧橋中央航空學校。1936年10月畢業,分配到空軍第五大隊二十四中隊見習,1937年4月任少尉飛行員。1937年8月13日,淞滬戰爭爆發後,第五大隊奉命派6架飛機支援陸軍八十八師轟炸虹口日海軍陸戰隊司令部,閻海文多次請戰,終於爭得出徵任務。
閻海文的軍官證
8月16日閻海文在完成轟炸任務返航時,座機被敵高射炮擊中。跳傘時,因風向變化落入敵陣地,為敵包圍。被圍後,閻海文寧死不降,拔手槍擊斃日軍5人,之後用最後一顆子彈殉國。
記得《血戰長空》的主題曲裡有一句歌詞:「他從未走遠/溫暖了我的雙眼/守護在熱愛的地方」。在那個陰霾的時代,曾經有一群飛行員駕駛戰機捍衛民族的尊嚴!在國難當頭的時候,我們的民族英雄,用他們的生命和熱血守護著自己熱愛的祖國,雖然犧牲的結局無法改變,但他們從未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