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為何首批國產戰機都以5命名

2022-01-30 國科環宇

5,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數字

在中國空軍68年的歷史上

第一批國產戰機的型號

卻恰恰都是以5來命名的

這到底是為什麼?

上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

航空工業相繼製造出了

第一代各個型號的國產軍用飛機

5

就成為中國空軍歷史上

具有特殊意義的數字

為什麼國產首批戰機都以5為序號?

這些以5冠名的戰機在服役的過程中

都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近日央視的《軍事科技》「新中國經典戰機」

為大家揭秘了「長空5戰隊」

初教5,新中國自行生產的第一架飛機,1954年7月3日首飛成功

初教5,為新中國早期飛行員的培養訓練做出了貢獻


這架機身標有「中0101」的殲5,是我國製造的第一種噴氣式飛機中的第一架

1956年10月1日,待命飛向天安門上空接受檢閱的殲5機群

殲教5是殲5的重大改型,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曾選用該機作為表演飛機


1965年6月4日,我國自行研製的超音速強擊機在濛濛細雨中首飛成功

強5採用錐形機頭、兩側進氣道設計

強5的總裝車間


運5,我國自己製造的第一種輕型多用途運輸機

1957年首飛,半個多世紀以來,運5依舊老當益壯、用途廣泛


1959年,直5在北京展覽館的飛行表演

直5,我國第一代多用途直升機


亞音速輕型戰術轟炸機——轟5

轟5機群對地投彈

海軍航空兵裝備的轟5魚雷型


水轟5,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大型水上巡邏反潛轟炸機

水轟5改裝成的森林滅火飛機

這些「5」字輩的戰機,在那個火紅的年代,為新中國的天空構築起了鋼鐵長城,也為後續戰機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航空工業的一代代經典戰機相繼聯手接替飛行,保衛祖國威震長空,見證了中國空軍力量68年的發展史。

也正是有了這些傳奇戰機,使得今天的中國空軍,從成立之初的國土防空型作戰力量發展成為了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戰略空軍,形成了機種齊全、功能配套、性能先進的空戰體制,為祖國領空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點擊「閱讀原文」試試看!

相關焦點

  • 中國進口蘇27二十七年,首批接近報廢,國產戰機全面頂替 |軍情晚報
    ▲中國空軍裝備的蘇-27SK戰鬥機1992年6月27日首批12架Su-27戰機,由俄羅斯後貝加爾軍區吉達機場起飛,轉場至中國安徽蕪湖空軍基地。作為一款完全按照世界先進標準自主正向開發的戰鬥機,殲10戰機相比進口的俄系飛機,在掛載國產先進彈藥的能力方面毫無疑問是更加方便的,在殲10出現之後,原本壓在Su27/殲11系列身上的空防重擔開始得以被分擔。
  • 為何中國軍機代號很「齷齪」?看西方如何黑解放軍戰機(支援篇)
    看西方人如何埋汰解放軍戰機(上)》中,我們看到了北約對於中國戰鬥機的奇葩命名,那麼對於中國的其它軍機的命名又會怎樣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看一看吧。強-5戰機是中國參照殲-6戰鬥機自行研製的一型單座雙發超音速噴氣強擊機。對於這款戰機,北約給出了一個奇怪的代號Fantan,中文意思是「番攤」。
  • 國產航母山東艦三亞入列,你最關心的5個問題都在這
    軍事專家李傑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表示,山東能成為中國首艘國產航母的命名原因有二:國產航母的命名側重於沿海省份,山東作為沿海大省,有入選資格:其次,中國的第一個航母基地在山東,作為國產航母的命名「擔當」,山東也是名正言順。
  • 中國空軍蘇-35戰機為何能迅速形成戰鬥力
    此時,距該旅蘇-35戰機本場首飛還不到一年。  5月11日,該旅再次執行繞島巡航任務,蘇-35戰機首次與轟-6K戰機編隊飛越巴士海峽,實現了繞島巡航模式的新突破,彰顯了空軍體系作戰能力的新提升。2018年5月11日,中國空軍蘇-35戰機與轟-6k戰機編隊飛行訓練。劉銳攝  有關軍事專家表示,蘇-35是多用途戰鬥機,具備制空作戰和對地、海面目標精確打擊能力。
  • 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就要下水了,戰力超群!
    《亞洲時報》稱:經過兩年零九個月的建造,中國第二艘、也是國產首艘航母已「初步成型」。據山東當地媒體透露,該航母可能將被命名為「山東」號,目前它正在大連港口建造,但沒有透露完工日期或更多細節。報導還宣稱,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不久前曾南下南海進行遠航演習,而新航母的最終下水服役,將讓臺灣以及捲入南海主權紛爭的各方感到更加緊張。
  • 日本陸軍航空隊,最強戰機為何以中國神仙命名?47飛行戰隊始末
    為了迎合英美鬼畜這一說法,日本還將1940年8月出產的先進陸軍戰機命名為「鍾馗」,意圖用「鍾馗」去抓「鬼」。此款戰機性能十分優越,被裝備給日本陸軍空軍王牌,被稱為空中新撰組的47飛行隊。但是也許是47飛行隊「新撰組」這雅稱起得實在不好,和新撰組保衛德川幕府的結果一樣,日本帝國也滅亡了。今天就來看看空中新撰組,裝備日本陸軍最新科技的第47飛行隊始末。
  • 揭秘臺灣空軍軍官學校:誕生了臺灣第一個女飛行員
    很長一段時間內,臺灣空軍軍官學校只招收男飛行員,直到1991年5月8日才打破這個男性專屬的行業「慣例」。4月10日,臺灣軍方為罹難飛官羅尚樺舉辦告別式。而與羅尚樺同在3月22日駕駛F-5E戰機失事的上尉飛官潘穎諄,至今尚未尋獲。羅尚樺與潘穎諄,都畢業於臺灣空軍軍官學校。
  • 這些地方,為何都以華僑華人之名命名?
    王吉米的一生將燒麥,粵菜做到了極致,俘獲了當地民眾、明星及政府官員的味蕾。 葡萄牙——紀念對經濟發展有卓越貢獻的華商 2008年10月3日, 「何鴻燊博士大馬路」在埃什託裡爾賭場北門揭幕。揭幕儀式上,時任卡斯卡伊斯的市長稱讚了何鴻燊博士對葡萄牙及該市經濟發展的貢獻,並向其頒發企業家榮譽獎牌。
  • 國產航母為啥叫山東艦?舷號為何是17?權威答案來了!
    來源:新華社、共青團中央12月18日,海軍新聞發言人程德偉就我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命名、舷號、儀式舉辦地、技術性能等問題,接受了記者書面採訪。1、我國第二艘航母被正式命名為山東艦主要是基於什麼考慮?《海軍艦艇命名規定》明確,巡洋艦和兩棲攻擊艦及以上級別艦艇以行政省和直轄市名命名。根據這一規定,綜合考慮各省、直轄市申請意願等各方面因素,我國第二艘航母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2、山東艦為何舷號17?
  • 軍情 | 中國空軍蘇-35戰機為何能迅速形成戰鬥力?
    5月11日,該旅再次執行繞島巡航任務,蘇-35戰機首次與轟-6K戰機編隊飛越巴士海峽,實現了繞島巡航模式的新突破,彰顯了空軍體系作戰能力的新提升。蘇-35戰機開展實戰化軍事訓練,有助於增強空軍遠程遠海作戰能力。  為何換裝周期縮短,戰鬥力能迅速生成?「關鍵要以改革創新精神敢為人先,立起不僅高飛、更要勝戰的思維理念。」該旅政委陳俊軍說,蘇-35戰機列裝以來戰鬥力快速成長的背後,凝聚著該旅官兵一脈相承的開新圖強精神。
  • 揭秘國產95式多用途刺刀是怎樣被製作出來的?
    國產95式多用途刺刀是專門為95式5.8mm自動步槍研製的,它與95式槍族一同走入人們的視野。
  • 獨家|「咆哮殲15」登上國產航母 為隱身艦載機爭取時間
    EA-18G儘管基本放棄空戰能力,但仍在抵抗中「擊落」F-22戰機。所謂「咆哮殲-15」是因為美國此前列裝的艦載電子戰機——EA-18G被命名為「咆哮者」。從目前世界主流第4代戰機的家族化發展來看,「咆哮殲-15」或許將是殲-15家族中最複雜的一款。那麼問題來了,中國為何要在剛剛掌握基本型殲-15的狀態下,要跳過兼具空優/攻擊的雙座殲-15(事實上雙座艦載機才是大型航母的標配)直接發展最複雜的「咆哮殲-15」呢?
  • 【解局】中國首艘國產航母會怎樣命名(文末有驚喜)
    命名 在過去的2016年,最受關注的中國軍備非國產航母莫屬。僅在國防部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國產航母的話題在一年內就被提了近10次之多。雖然大多數問題的關注點都在航母建設的進度上,但很多「吃瓜群眾」顯然對這艘在建的國產航母會怎樣命名更加關心。
  • 國產新型自行火炮升級七對負重輪 — 石油大戶曾引進上一代
    關於國產自行火炮其實早已在全球享有盛名,不管是射程、火力和彈藥種類,以及信息化程度都非常先進,甚至是領先於美國的M109A7「帕拉丁」火炮系統。
  • 中國主要戰機發動機九成國產
    中國空軍大校吳國輝對媒體表示,在中國主要作戰飛機中,國產航空發動機已經佔到了90%左右的比率。
  • 軍情 境外媒體:首批蘇-35戰機飛抵滄州 正式交付中國
    網傳消息指,首批一共4架俄羅斯蘇-35戰機,25日已抵達河北滄州飛行訓練中心,正式交付中國,將進行蘇35飛行員培訓。報導稱,外間預計蘇-35戰機若正式入列,中國空軍將能深入東海和南海參與作戰行動。對於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可謂如虎添翼,如同獲得一份「聖誕禮物」。
  • 【揭秘】東海艦隊2015年第一艦為何以「黃岡」命名?
    海軍黃岡艦隸屬東海艦隊驅逐艦第六支隊,該艦也是第五艘以湖北省地級市命名的海軍主力驅護艦艇。  以「黃岡」命名的舷號577的054A型飛彈護衛艦,將入列東海艦隊服役,護衛祖國的藍色海疆。這是我省繼武漢、黃石、宜昌、襄陽後,第5個被我軍戰艦命名的城市。  「黃岡艦」命名的由來
  • 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俄國產兩棲攻擊艦命名沿用原西北風級
    俄羅斯國產兩棲攻擊艦近日曝出重大進展。
  • 臺軍首批改裝戰機剛出廠測試,就揚言讓解放軍不敢再繞臺…
    據臺媒報導,臺空軍「F-16A/B升級F-16V」的性能提升工程中,首批
  • 全國人大代表元茂榮建議:以「衛溫」命名首艘國產航母
    國產航母的建造進度長時間引人關注。這是中國幾代人的夢想,也是強國的象徵。它會叫什麼名字?在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台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元茂榮提交了一份建議:    「我建議以『衛溫』命名中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