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口蘇27二十七年,首批接近報廢,國產戰機全面頂替 |軍情晚報

2021-02-21 軍武次位面


《軍情晚報》為您收集最有意思,最具價值的軍情新聞

由蘇霍伊飛機設計局研發製造的Su-27可以說一款家喻戶曉的明星戰機,優美的邊條結構設計與修長的機身曲線使它的外形看起來非常的美觀大氣,因此成為了不少軍迷心中的「鋼鐵美男子」。

▲俄羅斯Su-27「側衛」戰鬥機

重達7噸的載彈量、極佳的機動性能和高達1500公裡的作戰半徑,讓這款戰機成為了上世紀80、90年代紅色陣營裡的空中脊梁。

▲再加上這次著名的空中較量

Su27在那個年月裡真可謂威名赫赫了

本期推送,軍武就和大家一起關注一下當年中國空軍引進的最早一批Su27老兵,今日的命運如何?

早在1990年,中國便派遣了軍方代表團前往蘇聯,商討引進新式戰鬥機的相關事宜。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蘇聯方面極力推銷的米格-29最終落選,3批次76架Su27成為了中國空軍的新寵。

▲中國空軍裝備的蘇-27SK戰鬥機

1992年6月27日首批12架Su-27戰機,由俄羅斯後貝加爾軍區吉達機場起飛,轉場至中國安徽蕪湖空軍基地。

首批12架Su-27戰鬥機中除了包含有8架單座的SK型外,還有4架串聯式雙人座艙的UBK型,後者在執行戰鬥值班任務之餘,還兼具著部分教練機的職能,這對於急需體驗新一代戰鬥機的中國飛行員而言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中國空軍裝備的蘇-27UBK戰鬥機

Su-27的到來顯然有著十足的現實意義,因為當年的中國空軍正處於一個「青黃不接」的艱苦階段:由於各種原因,國內許多新型戰機的研製項目都相繼下馬,至此許多本應該退役的老舊飛機不得不堅守戰鬥崗位,以維持航空力量規模。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則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水平的殲-6、殲7戰鬥機。

▲當年殲-6戰鬥機還在堅守崗位

▲當年殲-7戰鬥機還是骨幹力量

 

在之前的海灣戰爭當中,美國用F-15戰鬥機組成的「鷹牆」毫不費力的便掃蕩了整個伊拉克空中力量,這不但震撼了當時的世界,也從側面為中國研製第三代戰機的步伐吹響了「加油號」。

▲90年代中期,美國曾做過估計

奪取戰爭制空權,打殘中國空軍

僅需兩個戰機聯隊,這個估計並不狂妄

▲點擊上方即可購買商品


海灣戰爭結束後的第二年,中國手中僅有一支以殲-7、殲8系列戰鬥機為骨幹的落後航空力量,一旦爆發戰事,尤其是在面對具備超視距空戰能力的對手時必定會處於完全被動的局面。

▲當年殲-8II都是軍中少有的精銳

 

而當年作為「精銳」的殲-8II則得益於中美蜜月時期的技術合作,成為了中國空軍作戰序列中少有的具備超視距作戰能力的一型戰機,但處於本身截擊機的設計定位,它與當時主流的外軍三代戰機也有著巨大差距,對於整體落後的中國空軍來說猶如「杯水車薪」。

 

▲中國空軍地勤人員正在為

Su-27SK戰鬥機裝填飛彈

 

與之相比,Su-27SK/UBK的到來可謂是讓中國空軍如獲至寶,其強悍的技術水平和優異的作戰性能能夠碾壓任何一款現役國產戰機,借用一名中國軍方人士的話來說,「這架飛機(Su-27)的載油量都超過了殲-7的空重」,可見Su-27的作戰能力對於當年的中國軍隊來說是非常具有震撼性的。

▲正在進行起降訓練的Su-27UBK戰鬥機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些Su-27交付後便獲得了來自於中國空軍的「國寶級」待遇,以至於每一架戰機在升空前都被擦得「鋥光瓦亮」,如此保養程度顯然比俄羅斯空軍髒兮兮上天的同僚們要好的太多。

 

 ▲俄軍的Su27像是被煙燻過一遍

而在高標準的維護工作的背後,Su-27戰鬥機也在執行著最為艱難的戰鬥值班任務:由於本身航程大且具備超視距作戰能力的特點,這些僅有的第三代戰機成為了當年中國空軍用於執行遠程戰備巡航任務的最佳選擇,因此它們成為了空中邊境線上的常客,為中國的領海領空安全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在1999年獻禮人民空軍的電視劇

《壯志凌雲》當中,Su27作為門面在片頭出現

1996年不滿足只引進成品的中國代表團訪問俄羅斯,與俄方代表共同籤訂了引進Su-27戰鬥機生產線的相關協議,這也就為「側衛」在中國的發展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21世紀後,由中國瀋陽飛機製造廠仿製的殲-11A戰鬥機下線,開啟了中華側衛的支線任務。

 ▲真一架一架算的話,現役側衛的數量

中國比俄羅斯還多 

然而隨著二十一世紀的到來,世界各國在雷達探測和飛行控制等航空技術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許多原本先進的武器都已經徹底失去了此前的鋒芒,而曾經身為中俄兩國空軍王牌的Su-27戰鬥機也不幸成為了其中瀕臨淘汰的一員。

  ▲四代機的出現,讓之前的所有

三代機在空中中都過時了

 

僅僅在最後一批Su-27到貨後的第三年也就是2004年,中國大陸首款第三代戰鬥機殲-10開始進入批量服役階段,儘管它僅僅是一款單發中型戰鬥機,論級別不及身為雙發重型戰鬥機的Su-27,但是得益於都卜勒脈衝雷達和數位化顯示屏的集中使用,前者在探測靈敏度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Su-27戰鬥機早期型號的

座艙,這肯定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了

 

作為一款完全按照世界先進標準自主正向開發的戰鬥機,殲10戰機相比進口的俄系飛機,在掛載國產先進彈藥的能力方面毫無疑問是更加方便的,在殲10出現之後,原本壓在Su27/殲11系列身上的空防重擔開始得以被分擔。

 ▲2003年,殲11B戰鬥機首飛

圖為殲11BS超低空通場

2002年9月第三批28架Su-27UBK戰鬥機全部到貨,原裝版「側衛」在中國空軍的服役數量也就成為定局——僅僅為76架,其中包含了36架單座型的SK和40架雙座型的UBK。因此,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如今中國空軍高達數百架的「側衛」系列戰鬥機其實大多都是國產的殲-11系列。

 

 ▲它們中只有最近的一架是原產於俄羅斯的

Su-27UBK,剩下是由中國製造的殲-11A型

在新銳戰機越來越多的情況下,老側衛們也就逐漸退出了一線部隊,比如最早一批喜提「側衛」的「霧都雄鷹」現在就在用殲16,某支曾使用過Su30MKK的勁旅據推測現在已經在準備駕馭殲20了。

已經逐漸走入壽命末期的「老側衛」們,越來越多的由東南、西南一線崗位走向了西北、內陸那些沒有太多對抗任務的地區。

受制於冷戰時期蘇聯航空工業的技術水平,「側衛」戰鬥機的理論飛行壽命只有3000小時不到。儘管中國盡了最大的努力對它們進行保養維修,使得一些Su-27SK/UBK的實際飛行壽命增加至5000小時左右,但即使如此,首批Su-27SK也基本因為壽命到期而退役。

▲ Su-27SK報廢機體

就如上圖中這架拍攝於2009年3月25日西安街頭的Su27SK報廢機體,可見十餘年的飛行磨鍊已經耗盡了這員老將最後的一口氣。與之類似,即便是2002年下線的最新批次Su-27UBK在十七年後的今天也已臨近壽終正寢。


總而言之,隨著飛行壽命的大限將至,Su-27這架陪伴著無數軍迷度過童年的經典戰機已經步入了淘汰倒計時,只不過,同那些失去了外匯便無法更新裝備的國家相比,這些老裝備的退場,對我們而言更多的是一種幸福。

畢竟,誰還沒個喜新厭舊的毛病呢?中國的天空還是交給新一代的國產先進戰機來守護吧!

 ▼▼▼點擊閱讀原文搶購更多好貨!!!

相關焦點

  • 中國進口蘇-27全部退役了?有人再傳謠你就這麼懟回去!
    中國一共採購多少架蘇-27?咱們先說一說中國到底向蘇聯/俄羅斯進口了多少架原裝成品蘇-27型戰鬥機。,因此首批裝備蘇-27型戰鬥機的空軍航空兵某團(當然軍改之後都已經團改旅了)實際上拿到的是26架蘇-27SK/UB型戰鬥機,其中20架是由共青城製造的蘇-27SK型,6架是由伊爾庫茨克製造的蘇-27UB型。
  • 中國最強戰機已採用國產發動機!俄羅斯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圖為近日曝光的殲11D戰機【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1222期】近日,網上曝光了一張殲11D戰機的最新照片,從中可以看到,該機已經裝備了國產渦扇10發動機,因此,有俄羅斯媒體表示,這樣一來,中國戰機的生產將不再依靠俄羅斯的發動機
  • 中國引進蘇27戰機始末:購買前空軍不堪一擊!
    1989年,冰封了30年的中蘇關係終於揭開了新的篇章,戈巴契夫在那年的5月訪問了北京,這標誌著中蘇兩國關係實現了正常化。戈巴契夫訪華時,送出了一份厚禮——重啟中蘇軍事合作,原先一直處於完全中斷狀態的中蘇軍貿隨之重新拉開了幃幕,蘇-27出口中國的合同就是在這一短暫的時期達成的。在1989年夏天,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與美國和西方的武器技術合作幾乎全面停止。
  • 殲11不是蘇27仿製品,中國引進蘇-27,回報價值比航母還高
    首批進入中國的蘇-27SMK戰鬥機就在這個大背景之下,我國空軍引進了俄羅斯的蘇-27戰機,蘇-27戰機在當時各方面的性能都非常優越,尤其是航程和機動性都不錯,在部分性能上超越了美國的F-15戰機。那時候的沈飛就是一個蘇-27組裝的大廠子,進口的生產線進來,組裝亮劍,先組裝大零件,接下來再組裝小的零件,越來越難,當時克服了艱難困苦。
  • 20種,中國蘇27原來這麼多,殲11殲15殲16就有14型
    自從上世紀90年代初,我們用方便麵、狗皮大衣和現金換回大批蘇27以來,這種俄羅斯戰機就在中國落地生根、繁衍生息,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側衛」家族。包括蘇27、蘇30、蘇35、殲11、殲15、殲16,各種子型號加起來竟然有20種之多,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
  • 一場戰爭救活了中國軍工,兩伊戰爭的雙方為啥都買中國武器?|軍情晚報
    《軍情晚報》為您收集最有意思,最具價值的軍情新聞而在武器方面,此次戰爭中,從美制F-14「雄貓」和AIM-54「不死鳥」飛彈,在到蘇制飛毛腿短程彈道飛彈,乃至中國的轟-6轟炸機皆悉數亮相。蘇制T-55型坦克雖然價格便宜但已經落後於時代,更先進的T-64又買不起,只能尋求新的武器供應商。而基於雙方的現役裝備水平半斤八兩,伊拉克自家手裡的T72也是閹割型號,對上伊朗的美制M60優勢也並不明顯。於是伊拉克盯上了中國的69II式坦克。
  • 軍情 境外媒體:首批蘇-35戰機飛抵滄州 正式交付中國
    港媒稱,中國去年底與俄羅斯達成協議,將會向俄方購入24架蘇35戰機,12月25日再有新消息傳出。
  • 俄羅斯要將蘇-35生產技術轉讓給中國,中國為何不要?和國產戰機有何關係?
    這個世界往往就是這麼不可捉摸從上世紀90年代到現在,中國總共從俄羅斯進口了200架純俄羅斯原產蘇霍伊系列戰鬥機,分別為36架蘇-27SK戰鬥機、40架蘇-27UBK戰鬥機、76架蘇-30MKK戰鬥機、24架蘇-30MK2戰鬥機和24架蘇-35戰鬥機。
  • 軍情 | 中國空軍蘇-35戰機為何能迅速形成戰鬥力?
    列裝蘇-35戰機的空軍航空兵某旅,駐守在改革開放前沿,是中國空軍首支飛出國門與外國空軍開展聯合訓練的航空兵部隊,被譽為「南疆利劍」。  今年春節前夕,該旅飛行員駕駛蘇-35戰機從這裡起飛,飛赴南海參加聯合戰鬥巡航任務。消息一出,迅速刷爆網際網路。此時,距該旅蘇-35戰機本場首飛還不到一年。
  • 礪劍堂藏經閣(十五)Su-35戰鬥機進口原因分析
    側衛中堅——中國進口蘇35戰鬥機必要性分析劍童:聽村裡小夥伴說俺們進口的蘇35真沒多大用,師傅您咋看?鑄劍師:中國進口蘇35,現在看來可是件很明智的事啊~伴隨著發動機推力的增加和翼展的拓大,飛機的載彈量和載油量有所上升,作戰半徑比「長腿」蘇27還增加了300公裡,達到了1580公裡;載彈量在8噸左右。也就是說,蘇35可以以不犧牲機動性和空戰能力為前提,完成戰鬥轟炸機的作戰任務,充分體現了一款成熟的多用途戰鬥機的先進性(對比國產的殲11和殲16系列,成熟兩字更顯珍貴)。以上這些性能優勢能夠大幅度拓展蘇35戰鬥機的實戰適用環境。
  • 中國空軍原裝蘇27或已全部退役 最後一批被殲16取代
    而在該事件發生後的第3個年頭也就是1990年,中國軍隊派遣代表團前往蘇聯參觀蘇-27戰鬥機,並於同年的12月籤署了24架該型戰機的購買協議,也就為這款在當時堪稱世界一流水平的現役戰機進軍中國奠定了基礎。
  • 蘇27戰機因何拖垮了蘇聯?背後的深層原因
    我們都知道東歐大國的武器一向很牛逼,1985年開始服役的蘇27戰鬥機是1980年代東歐武器的神作之一,儘管這款神作為人所稱道,但是細看當時的研發歷史,你從中也能窺探當時東歐大國的體制弊端,而且也就能知道為什麼這個大國沒有我們中國強大,甚至最後還要垮臺!
  • 中國引進蘇27,印度卻選擇了蘇30MKI,兩架戰機到底差在哪兒?
    戰鬥機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蘇27戰機是俄國三代戰機中的佼佼者,它綜合性強,戰鬥力強,具有高機動性,長期成為俄羅斯主要的空中力量。更是在技術基礎上,延伸出了蘇30、蘇34等戰機。經過不懈的談判,我國於上世紀90年代開始陸續購入蘇27戰機。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在引進時選擇了蘇30MKI,所以,今天我就來對比一下兩架戰機究竟有何不同。
  • 2018中國亮相的十大武器,這在10年前都不敢想 |軍情晚報
    軍武優選重磅防寒裝備到貨從頭到腳裝備齊全,99即可包郵,還有更多頂尖好貨等你發現《軍情晚報》為您收集最有意思,最具價值的軍情新聞2018年,是中國軍迷又一個幸福的年頭,這一年,中國武器裝備一次又一次驚豔亮相,各種先進軍事裝備如同雨後春筍一樣破土而出,一大批高科技武器裝備在部隊得到廣泛運用。
  • 蘇27和蘇30的區別在哪?中國選擇了前者,而印度選擇了後者
    在以前,我國和印度因為自身的科研技術水平不是很發達,於是紛紛選擇了向強國進口戰機,當時先進的蘇式戰機成了兩國的首選,然而不同的是,當時我國選擇進口了蘇27,而印度卻選擇進口了蘇30MKI,那麼,這兩架戰機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刀口評論/進口的AL31發動機裡發現女內褲!還有人說殲20裝的是"三姨夫"嗎?
    進口的AL31發動機裡發現女內褲!還
  • 春節特別報導⑦|「中華側衛」殲-11:蘇-27在華極速升華 「絕配」 殲-20
    「側衛」來華之路由於歷史原因,當時唯一能為中國提供三代戰機的國家只有蘇聯。起初,蘇聯極力向我們推薦中型的米格-29戰機,在解放軍空軍莫斯科代表團的一再堅持下,我們最終獲得了航程更遠、體型更大的重型戰機蘇-27.
  • 中國戰機發動機水平到底如何?和美國差距到底多大?
    渦扇-10相比於以往的國產發動機以及同時期國際上其他同類型發動機具有較高的技術起點,該機的核心機在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研發的CFM56民用渦扇發動機的核心機基礎上發展而來,而CFM56又由B-1戰略轟炸機所採用的F101渦扇發動機發展而來,後者又衍生出供F-15和F-16所採用的F110渦扇發動機,因此從技術上來說渦扇-10與F110屬於同代發動機,理論上來說具備接近的發展潛力。
  • 中國055大驅的亞洲王者段位不保了?日本萬噸大艦本月下水|軍情晚報
    《軍情晚報》為您收集最有意思,最具價值的軍情新聞近日,一艘055萬噸驅逐艦被命名為「拉薩號」,重升了055萬噸驅逐艦的關注度與此同時,作為中國軍迷潛意識中的「較勁對象」,日本海上自衛隊也有了「新動作」——同為萬噸級驅逐艦的27DDG首艦也將在本月底下水。這也激起了廣大軍迷內心的「中日海軍對比」情結。
  • 臺灣一架失蹤戰機投誠了?這種事發生不了 | 軍情晚報
    《軍情晚報》為您收集最有意思,最具價值的軍情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