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27戰機因何拖垮了蘇聯?背後的深層原因

2021-02-23 小鹿情感深處

新朋友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小鹿情感深處」,再點關注公眾號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我們都知道東歐大國的武器一向很牛逼,1985年開始服役的蘇27戰鬥機是1980年代東歐武器的神作之一,儘管這款神作為人所稱道,但是細看當時的研發歷史,你從中也能窺探當時東歐大國的體制弊端,而且也就能知道為什麼這個大國沒有我們中國強大,甚至最後還要垮臺!

早在1977年,東歐大國的軍事部門就在研發新一代武器,抗衡美國的武器,可是主管這些武器部門的領導,他們不一定是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但一定是政治人才

比如說蘇27項目最早的總工程師伊萬諾夫,這個人學術水平一般,但因為善於..說好聽點就是善於協調人際關係,所以當了總工程師。

在伊萬諾夫的領導下,新戰機的研究困難重重,經常出現荒唐的錯誤,比如說實驗機竟然因為管理混亂,在試飛中不夠油了,然後摔下來,另外還有兩架實驗機連發動機都沒有,也沒有單位肯接收,至於其他試飛過程的墜機事件根本就不用提了。

在這位領導的支持下,東歐大國的軍事部門每天都要消耗價值過億的資產,而且很多錯誤如果管理得妥當一些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因為這是最高層領導欽定的總工程師,誰也趕不走他,而且這位領導非常固執,不願意放權給手下的研發部門,所以大家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浪費國家財產。

除非能有一個人脈更廣的人跳出來,這樣才能趕走豬領導,很快牛人就出現了,那就是西蒙諾夫,這個人對戰鬥機的設計能力特別突出,但是在東歐大國這裡,這不是最重點的,重點是他曾經擔任航空工業部門副部長,這個頭銜足夠大,已經壓倒了伊萬諾夫,而且這個人在軍事工業部門的人脈是伊萬諾夫遠遠追不上的,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

所以西蒙諾夫很快就架空了伊萬諾夫的權利,最後伊萬諾夫帶著一批科學家離開了蘇27項目,有了西蒙諾夫,蘇27項目總算走上了正軌。

西蒙諾夫把蘇27項目幾乎重新洗了一遍,生產單位原有工裝夾具全部報廢,絕大部分提供設計依據的實驗,比如說模型,還有部件的風洞吹風、結構強度等等都要全面重做。

這麼一搞,差不多等於這個項目全部重來了,之前東歐大國花費了幾十個億,幾乎全部白費,而這些損失如果你當初讓一個專業的人來幹是可以避免掉的。

不過只要戰鬥機能夠出來,這些大家都是值得的。1979年在西蒙諾夫的領導下,蘇27被成功研發了出來,並在1985年服役,如此看來西門諾夫還是不負眾望的,畢竟他能成功的完成作業,可是事實真是如此嗎?

西蒙諾夫為了趕工,方便自己給領導交差,忽略了很多工作細節,導致飛機的設計出現問題,製造飛機的成本直線上升。

比如說為了彌補雷達和發動機技術落後的缺陷,蘇27採取了更大更重的雷達,結果對結構強度造成了嚴重不利的影響,導致機體很容易崩裂。

再比如說戰機僅有1000飛行小時,發動機僅有500小時,即便是結構強化的型號,壽命也只有2000飛行小時,而在同時期美國三代戰機的壽命普遍在4000~6000小時,就算是跟中國的戰鬥機比起來,蘇27也稍遜風騷。

再比如說雖然蘇27的航程巨大,但是導航系統非常落後,如果在惡劣的天氣下,沒有地面引導的支持,蘇27連回家的路都找不到。

1995年,蘇27表演隊參加完航展回家的時候,只能靠伊爾76運輸機領航,結果因為領航錯誤,5架蘇27有3架墜毀,可以說結構容易破損,檢測很難修理和維護過程耗時耗力耗金錢是蘇27最大的問題。

美國戰機用肉眼就能發現的問題,蘇27往往要藉助窺探器材,甚至成為完全的檢查死角,戰機一下子就能修好的機械問題,蘇27會因為結構和設備相互遮擋,必須把整個戰鬥機拆開才能進一步處理問題。

從1985年到東歐大國解體,用於飛行實驗的蘇27樣機也就只有67架,就是因為製造和維護的費用太過高昂,成本和收益根本不成正比。

其實蘇27的製造過程是東歐大國軍事工業體制的一個縮影,它所暴露出來的深層次問題,逐步把東歐大國拖垮了,這東歐大國的獨特體制之下,軍事工業部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任何部門的開銷可能會被限制,唯獨軍事部門的開銷是無限的。

根據俄國國家航空系統研究院院長費多索夫的回憶錄,當時軍事工業的工程師可以毫無節制的向國家要錢,同時又不用考慮效率的問題,只要有結果就行了。

如此一來,工程師每次立項新的型號都要以透支整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資本為代價來實現並不划算的工程成就,也就這一點來說,東歐大國真的沒有我們中國強


相關焦點

  • 中國引進蘇27,印度卻選擇了蘇30MKI,兩架戰機到底差在哪兒?
    戰鬥機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蘇27戰機是俄國三代戰機中的佼佼者,它綜合性強,戰鬥力強,具有高機動性,長期成為俄羅斯主要的空中力量。更是在技術基礎上,延伸出了蘇30、蘇34等戰機。經過不懈的談判,我國於上世紀90年代開始陸續購入蘇27戰機。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在引進時選擇了蘇30MKI,所以,今天我就來對比一下兩架戰機究竟有何不同。
  • 中國引進蘇27戰機始末:購買前空軍不堪一擊!
    1989年,冰封了30年的中蘇關係終於揭開了新的篇章,戈巴契夫在那年的5月訪問了北京,這標誌著中蘇兩國關係實現了正常化。戈巴契夫訪華時,送出了一份厚禮——重啟中蘇軍事合作,原先一直處於完全中斷狀態的中蘇軍貿隨之重新拉開了幃幕,蘇-27出口中國的合同就是在這一短暫的時期達成的。在1989年夏天,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與美國和西方的武器技術合作幾乎全面停止。
  • 拖垮蘇聯的並不是阿富汗,而是我國這個小鄰國
    而從現在來看,很多人在分析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其中一條都會提到,是因為整個阿富汗將蘇聯拖垮了,是阿富汗戰爭,徹底讓蘇聯解體。但是其實真實原因絕對不是如此,拖垮蘇聯的不是阿富汗,而是我國這個小鄰國。蘇聯入侵阿富汗,其實戰爭的規模,其實不大,蘇聯在阿富汗的軍隊也就是10萬人,在阿富汗呆了10年,陣亡1萬多人。
  • 當年中國拿下蘇-27到底有多不易,蘇聯人的想法完全不同
    在同年12月,中蘇雙方籤署了購買24架蘇-27戰機的協議,次年2月,蘇聯派遣蘇-27戰機首次來華表演,蘇-27用其精彩的表演再次讓中國人認識到自己沒有選錯。然而天有不測風雲,1991年12月25日,一場震驚世界的大事發生,戈巴契夫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同一天,龐大的蘇聯宣告解體,世界政局重新洗牌。
  • 中國進口蘇27二十七年,首批接近報廢,國產戰機全面頂替 |軍情晚報
    早在1990年,中國便派遣了軍方代表團前往蘇聯,商討引進新式戰鬥機的相關事宜。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蘇聯方面極力推銷的米格-29最終落選,3批次76架Su27成為了中國空軍的新寵。▲中國空軍裝備的蘇-27SK戰鬥機1992年6月27日首批12架Su-27戰機,由俄羅斯後貝加爾軍區吉達機場起飛,轉場至中國安徽蕪湖空軍基地。
  • 18萬件狗皮換回這批蘇27到底值不值?
    中國蘇27戰機。當時用狗皮大衣代替部分款項確有其事,但並非「只用大衣換飛機」;俄方在與中方進行價格商談期間還有很多軼事,包括因丟了面子在會場上氣勢不足等。專家在節目中可能由於口語省略等表述原因與事實有些許差距。
  • 殲11不是蘇27仿製品,中國引進蘇-27,回報價值比航母還高
    我國的殲-11系列戰機是我前我軍裝備數量最多的一款重型戰鬥機之一,殲-11的前身就是蘇聯時期誕生的蘇-27戰機,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的殲-11就是蘇-27的國內組裝版,早期的殲-11A戰鬥機和蘇-27SK並沒有多少區別,而且那個時期我國的航空發展水平還比較低
  • 米格-23、米格-31、蘇-27戰機機殼,適合靜展和國防科普教育!
    中蘇關係破裂後,大航程、多用途的米格-23形成的威脅,是促成中國殲-8B誕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米格-23的大量出口又使中國獲得了直接研究它的機會,從而使中國第三代戰鬥機在性能上實現了跨越,並在綜合作戰性能上實現了對前者的超越。
  • 飛行員操控不當,蘇27直撞3架運輸機,83人當場死亡,高層震怒
    圖為烏克蘭蘇2719年前的7月27日,註定是烏克蘭空軍史上最黑暗的一天,當時一架蘇27戰機在表演時突然直接撞向3架運輸機
  • 「普加喬夫眼鏡蛇」:空中機動傳奇的蘇-27
    10時39分,該機與一架過去從未見過的蘇聯新式戰機遭遇,遭受這架蘇軍戰機2次驅逐後,10時56分,在距蘇聯海岸線48海裡處,這架蘇軍戰機第3次逼近P-3B,在稍加調整位置和方向後,猛然加力,從P-3B的右翼下方高速掠過.
  • 蘇27永不為奴!被美軍「擒獲」後,摔死F35首席試飛員
    這美國啊,被蘇式戰機搞得焦頭爛額,就想著自己也搞幾架蘇27什麼的開開。結果水土不服,雖然成果也有,但更多的是悲劇,不僅中將沒了,王牌試飛員死了,去年一架蘇27也一頭扎地上了。真可謂「你可以『俘虜』我,但蘇27永不為奴」。
  • 既然中國能買蘇27,卻為何不買蘇25這款攻擊機?看完原因就懂了
    說起蘇霍伊,當下軍迷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側衛」蘇-27戰鬥機,它不僅曾是全球頂尖的四代機,而且也與中國戰機研製發展有著較深的淵源。
  • 蘇27系列從來不帶副油箱的利弊!
    蘇27和此後的多種發展型號,想找一張他們最近幾年掛過副油箱的照片是非常困難的,幾乎只有早年在蘇27的原型機的研發期間,才能找到一張兩張,入役後的蘇27系列,似乎就從來不用配備副油箱這種別的戰鬥機都離不開的基本輔助系統!1989年,蘇27首次亮相法國巴黎航展,就從蘇聯境內的基地,中途不加油直飛巴黎參展!又在航展的飛行表演中,做出了驚世駭俗的眼鏡蛇機動動作,震驚了整個西方!
  • 大年初六強闖海峽,幻影2000想要玩花樣羞辱對手,蘇27幹得太漂亮
    而俄羅斯國防部為了防止法國戰機侵入到領空,俄羅斯軍方下令讓南部軍區出動兩架蘇-27戰機緊急起飛進行攔截,將法國戰機驅逐之後,俄羅斯兩架戰機隨後就返回機場內。但是為什麼法國突然會派遣戰機去招惹俄羅斯?主要還是因烏克蘭與北約之間為了最親密以及最重要的夥伴,對烏克蘭實施安全承諾。在未來的時間內烏克蘭還將受到北約的強大的實際支持,其中就包含黑海以及烏克蘭舉行的聯合軍事演習、情報信息以及剛開訪問交流等。
  • 林虎中將,為了購買蘇27戰機,帶人把蘇軍17位將軍喝翻在宴會廳
    抗美援朝中後期,蘇聯看到中國軍隊確實能打,開始對中國軍隊進行大規模的援助,空軍當然是重中之重。到1958年,解放軍空軍一共有各類戰機3000多架,其中除了大批米格15戰機外,還有幾個師的米格17戰機,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噴氣戰鬥機之一。雖然當時解放軍空軍的實力達到了一個頂峰,但都是從蘇聯直接購買的,自己仍然沒有雄厚的基礎儲備。
  • 俄軍蘇25被擊落因性能太差:中國戰機去敘利亞會強得多?
    實際上蘇25也可以飛的很高,但是更大的高空巡邏高度,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對地觀測能力和武器投放精度。在此前敘利亞空襲的一些戰例中,法國的陣風戰機往返幾千公裡卻只丟下幾枚精確制導的水泥配重炸彈,原因也在這:寧願降低殺傷範圍——這將顯著降低行動成功的概率,也要優先降低附帶殺傷。
  • 春節特別報導⑦|「中華側衛」殲-11:蘇-27在華極速升華 「絕配」 殲-20
    「側衛」來華之路由於歷史原因,當時唯一能為中國提供三代戰機的國家只有蘇聯。起初,蘇聯極力向我們推薦中型的米格-29戰機,在解放軍空軍莫斯科代表團的一再堅持下,我們最終獲得了航程更遠、體型更大的重型戰機蘇-27.
  • 蘇-27是俄國軍工永遠的痛,專家追悔莫及,儘管靠它賺了好多錢
    眾所周知,蘇-27已經是俄國軍工心中永遠的痛,蘇聯解體後不久的1996年,俄國為了挽救低迷的經濟,咬著牙決定向我國出售200架蘇-27戰機的全套配件,但條件是分15年執行,沒料到才執行到第
  • 冷戰拖垮了蘇聯使其解體,難道就沒有拖壞美國嗎?
    冷戰對美國的負面影響被忽略了,其實也落下了很多毛病!「冷戰拖垮了蘇聯,為什麼沒有拖垮美國?」這些問題擺出來稍微一分析,大家是不是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沒錯,當年分析蘇聯冷戰落敗與解體的因素時不也是這幾條嗎?
  • 俄羅斯空軍蘇35戰機遭遇首次戰損
    儘管蘇-35S戰機的原型為蘇-27,而並非是一款全新的戰機,但可以說該機對蘇-27戰機進行了由裡到外的全面的升級改造,使其各方面性能相較蘇-27都有了極大的提高,綜合性能十分優秀。即使是面對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五代機,也仍具有一定的戰鬥力。蘇-35S由俄羅斯的蘇霍伊設計局設計,是一種單座雙發並具有極強機動性的多用途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