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27永不為奴!被美軍「擒獲」後,摔死F35首席試飛員

2021-03-02 今日環球銳察


文 | 諸葛兵

只做優質軍事內容,讓你獲得軍事知識,充實軍迷每一天,一萬期的長徵路。

這美國啊,被蘇式戰機搞得焦頭爛額,就想著自己也搞幾架蘇27什麼的開開。結果水土不服,雖然成果也有,但更多的是悲劇,不僅中將沒了,王牌試飛員死了,去年一架蘇27也一頭扎地上了。真可謂「你可以『俘虜』我,但蘇27永不為奴」。

鐵血軍事

如果不能觀看本期完整視頻,可以複製連結到瀏覽器裡觀看

http://1t.click/aVfy

如果連結也不行,那就看下面的文字版吧

小兵兵本著尋找外星人的心思查找關於51區的資料,但是關於外星人的準確資料沒有找到,卻找到了俄羅斯的蘇-27戰鬥機在51區上空和美軍的F-16在空中狗鬥的新聞。 其實,美國擁有蘇(俄)式戰機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全世界都知道。像什麼米格-17、米格-21、米格-23、米格-29、蘇-27啊,這些經典戰機可是當初美國飛行員成神路上的必修關卡。▲蘇-27(資料圖)這些在美國的蘇式戰機,可是為培養美國飛行員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冷戰時,美國就有一隻裝備了米格戰機的入侵者中隊,為美國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的飛行員提供了超過15000架次的空中對抗訓練。而之所以會有這支入侵者中隊,是因為那些參加過越戰空戰的美國老兵,深知蘇式戰機在空中狗鬥是多麼的難纏,即便有著各種皿煮加成,還是被蘇聯戰機搞得焦頭爛額。其實,小兵兵很理解那些參加過越南戰爭空戰的美國飛行員會有這樣的想法。你想啊,戰爭中駕駛米格戰機的基本是北越飛行員,還並不算很豪邁。這要是碰到個喝了二斤伏特加的蘇聯老大哥,誰能知道戰鬥機會不會被當成殲星艦開。 所以,美國為了能在未來可能爆發的衝突或是戰爭中取得優勢,便開展了著名的「永恆的佩格」項目,組建了大名鼎鼎的第4477「紅鷹」測試和評估中隊。▲「紅鷹」中隊的米格-21雙機這樣一來,人的問題解決了,但問題又來了,飛機怎麼辦?去找蘇聯買?估計人家也不會賣。首先是叛逃的飛行員所帶來的飛機,只不過這種情況獲得的飛機數量不多,不夠用。再有就是換,例如美國用幾架F-4從以色列手中換到了一架伊拉克的米格-21和兩架敘利亞的米格-17,大佬有心,小弟支持,水到渠成。▲米格-21「魚窩」是一種具有機鼻進氣錐的超音速戰鬥機,機動性比米格-17稍差還有種辦法是通過蘇聯之外的第三方途徑批發,比如中美蜜月期的那批殲7以及從摩爾多瓦購得的米格29。最後一種辦法就是用民間公司的名義去買,像2009年,就有一家名為「榮耀飛機」的美國私人軍事公司,從烏克蘭空軍後買回兩架蘇-27UB雙座型戰機,並且這兩架在被完全翻新之後分別註冊了民間飛機編碼,之後這兩架蘇-27UB戰鬥機被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買家買走。 ▲蘇27UB雙座戰鬥教練機(資料圖)因為蘇式戰機每個機型都有自己的性格,像米格-17和米格-21的氣動剎車手柄都在操縱杆正面,讓習慣了踏板剎車的飛行員一時適應不過來。▲「永恆的佩格」飛行員們在米格-17和米格-21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後才敢去碰米格-23另外就是正規訓練少得可憐的、飛行手冊缺乏等問題,導致了能接觸到的最有經驗的美軍飛行員也只飛了米格幾個小時而已。此外,由於飛機都是這一架那兩架弄過來的,後勤保障工作簡直是要了維修機師的親命了,零件不配套還要專門找廠家定製。 所以,面對這一系列問題,可以說這些美軍飛行員基本都是在用繩命在飛行,能在紅鷹中隊做假想敵的飛行員,那絕對是美軍精英中的精英,但就是這樣的精英,也不是沒中過招。美國空軍目前只公布了其中一名上尉飛行員的姓名,他叫馬克·珀斯泰,而馬克的家人直到2006年才被軍方告知,馬克是因為米格-23失控墜毀機身亡的。而除此之外,關於米格-23最致命的傳說,是它帶走了美國空軍中將「羅伯特·邦德」。羅伯特·邦德中將在退役前訪問了格魯姆湖的第6513「紅帽子」測試中隊,這個中隊和第4477中隊的性質差不多,也裝備了幾架米格戰機用作技術測試研究工作。因為中將先生曾經駕駛過米格-23,所以很有自信的想要再次飛一次米格-23BN戰鬥轟炸機,作為自己的退役飛行。 然後飛起來的中將先生就開始放飛自我了,速度直接超過了2馬赫,飛行高度達到了一萬兩千米。但是中將先生並不知道長時間高速飛行觸發了米格-23的一個液壓機械保護裝置,一時無法關閉加力。這個保護裝置的設計目的,是避免飛行員在高速中突然關閉加力而造成圖曼斯基R-29發動機損壞,甚至爆炸。畢竟米格-23在高速飛行下機翼是72度全後掠的狀態,俯仰操作極為有限,並且會有偏航和滾轉傾斜。一系列的問題導致了飛機失控,結果就是中將在跳傘的時候脖子被超高音速氣流折斷,降落傘被撕碎。 2017年,蘇-27就把美國王牌飛行員舒爾茨給摔了,這位老哥是美軍F-35項目的首席試飛員,大風大浪都闖過來了,卻沒想到自己會折在了蘇-27手裡。這要是戰時狀態下,這架蘇-27那可是立了老大的功啦。而2018年,在烏克蘭舉行的「晴空-2018」7國演習中,烏克蘭空軍一架蘇-27UB教練機,帶著一名美國國民警衛隊的飛行員一頭扎地上了。小兵兵覺得,美國牛仔貌似一直的都沒有完全馴服這些來自西伯利亞的烈馬。為啥這麼說呢?因為西方戰機都有標準化流程設計製造,本身質量、裝配、配置統一度都比較一至,駕駛起來沒那麼有個性。而蘇式戰機走的是簡單、直接、粗暴的路子,和西方戰機的操作體驗還是有許多差異的,這要是不熟悉套路就貿然裝*,那後果就肯定不咋好。▲許多早期型號的米格-21沒有可轉向前起落架,地面轉彎很困難而正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想戰勝你的對手,就要先了解你的對手:像不要試圖在背後跟著一架米格-17轉彎,因為米格-17的轉彎半徑比你小得多,你絕對會過衝過頭。當然,米格-21的轉彎也很厲害,所以不要試圖在低速中與之狗鬥,利用自己推力更大的發動機,引誘米格-21進入垂直交戰。▲正確的做法同樣是利用自己鬥機推力更大的發動機,引誘米格-21進入垂直交戰以及米格-23,這些「鞭撻者」飛行員擅長打了就跑戰術。但如果他試圖轉彎,就是攻擊的最好時機等等。
這樣的經驗都是美軍假想敵部隊用實際駕駛經驗總結出的結論,可以說是非常寶貴的經驗了。當然了,隨著近些年國際軍事形式的發展,美軍已經不僅僅滿足於通過傳統蘇式戰機進行模擬對抗的套路了。這不去年,美國海軍航空兵VFA-32戰鬥機中隊的一位少校就在海軍學術期刊《Processdings》中發文稱:派一批人員到中國偷一些殲10、殲15和殲20戰鬥機。尤其是美國已經明確把我們擺在了第一競爭對手的位置上,研究我們實屬基操,讓它不這麼幹是不可能了。不如我們大度點,外貿版的裝備便宜點賣給美國,反正以前美國也跟我們買過殲7,再買那麼幾回別的也沒啥,買著買著可能也就習慣了。西方是怎麼從輿論抹黑蘇聯的?前不久的英國貨車39命案上,西方媒體在事情還未查清前,先入為主的抹黑中國。這一套,其實不新鮮,他們之前就曾對蘇聯這樣幹過。那麼,西方是怎樣在輿論上抹黑蘇聯的?具體又有些什麼套路?別走開,鐵血軍事,明日開講!


·  「我,90後華裔女生,替美國向中國海警船喊話,感到很自豪」

·  美國大兵跑了,中國援助的大米就到了!| 今日神評

·  中國在沙漠裡搞了個湖,西方環保人士出來說兩句?| 今日神評

·  印度又把一塊中國領土劃給自己,這次純粹自討沒趣!| 今日神評

·  蘇聯解體的四年前,戈巴契夫就這樣被美國坑了 | 圖說海外

相關焦點

  • 殲10背後的故事,首席試飛員雷強現身說法
    殲10戰鬥機首席試飛員雷強,技術精湛,膽大信息,酷愛飛行小編:雷大校您好,央視講訴了殲10發展過程的一些故事,您是什麼時候參與到殲10項目的?雷強:90年代初空軍聯合航空部挑選了19名飛行員成立了殲10項目的試飛小組,這是我國第一次成立專門的型號飛機試飛員挑選機構,通過一段時間的考核和觀察,挑選了9名飛行員成立了殲10首批改裝試飛員。
  • 試飛員體驗: 從F-16隼到F-22猛禽
    前言, 這是一名飛過F-22戰鬥機的試飛員所撰寫的F-16戰鬥機的飛行體驗. 聽著有點怪怪的.
  • 「普加喬夫眼鏡蛇」:空中機動傳奇的蘇-27
    1977年5月20日,在蘇霍伊設計局首席試飛員、蘇聯英雄瓦拉米爾·伊留申的駕駛下,T-10-1(機頭號10 )首次衝入了藍天。蘇聯派兩架蘇-27飛機參加了航展,普加喬夫駕駛飛機完成了一組高難度的複雜特技,給在場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蘇-27的秘密終於被揭開。
  • 蘇-27戰機起飛時曾經拖動一輛T62坦克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眾所周知,蘇-27戰鬥機使用了兩臺AL-31大推力發動機,那麼這兩臺發動機的拉力有多強呢
  • 中國引進蘇27戰機始末:購買前空軍不堪一擊!
    隨後便邀請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別洛烏索夫率團於10月中旬訪問中國,同時告知他:中國已確定購買一定數量的蘇-27戰鬥機,期待他們的正式答覆。8月23日至9月13日,總參裝備部長率團赴蘇,對蘇-27飛機再次進行了詳細的技術考察,基本摸清了飛機的技術狀態和作戰使用特點以及蘇方向我提供飛機的商務條件。回國後,邀請別洛烏索夫訪華的信息也很快得到了回音。
  • F-16側杆操作引領潮流,多國戰機爭相模仿,我試飛員坦承優點多多
    有人喜歡F-14雄貓戰鬥機,有人喜歡蘇-27側衛戰鬥機,有人喜歡F-15鷹式戰鬥機.的確以上戰機都有各自的優點,但是說到國際影響力,還是美國通用公司的F-16戰鬥機,F-16戰戰鬥機研製於上世紀70年代初,近50年時間研製出多個改進型號,全球產量接近5000架,裝備全球30多年國家和地區。參加了多次局部戰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可以說,F-16戰鬥機是第三代戰鬥機中的經典。
  • 殲11不是蘇27仿製品,中國引進蘇-27,回報價值比航母還高
    這讓我國也同時感到震驚,那時候我國空軍裝備還是以殲-6、殲-7和少量的殲-8戰機為主力,都是老舊的二代機,而美軍已經換裝三代機為主力戰機了,開始研發四代機了,差距非常大。,但是畢竟蘇聯還是有很強大的科研基礎,為蘇-27開發了獨特的IRST裝置,通過該型裝置來彌補蘇-27戰鬥機機載雷達和其他航電設備的不足。
  • 蘇-57進化論(一),誤入歧途的蘇聯五代機
    但這種被稱為PAK-FA的隱身戰鬥機發展步伐相對緩慢,並且隨著首架生產型在去年年底試飛中的墜毀,蘇-57是否已經成熟倍受質疑。  PAK-FA是俄語「未來前線航空系統」的縮寫,首架原型機T-50-1於10年前的2010年1月29日在蘇霍伊首席試飛員謝爾蓋·博格丹(Sergey Bogdan)的駕駛下,在阿穆爾河畔共青城飛機製造廠首飛。
  • 擊毀F22和F35並不難,難就難在這裡
    其實,俄羅斯蘇-35戰鬥機也可以銷定美國的f-22和f-35戰鬥機。此外,S400俄制地對空飛彈可以完勝捕捉並擊毀美國上二款戰機,這到讓美國這兩款隱形戰鬥機成了隱而不隱的戰鬥機。主要是飛機體外表面塗了隱身原料,所以一般雷達看不見f22、f35隱身戰機。但是世界上有矛就有盾,我國科學家經過多年刻苦銘心研究,終於研究出了米波地面雷達,該雷達經過多次試驗,能探測到美國空軍的f22、f35隱身戰機。土耳其前段說他們進口的俄羅斯S400防導系統看到了美軍了f22、f35隱身飛機。有待進一步驗證。
  • 蘇35交付解放軍後能否對付日本F35:情況十分不樂觀
    蘇35是俄羅斯最新的三代半戰鬥機(俄羅斯人自己稱為4++代戰機),F-35則是美軍中與F-22形成高低搭檔的低配機型,最新三代半與低配的四代機,似乎有一定的可比性。而在國內較為廣泛的看法是,F-35雖然是隱身戰機,但機動性不及蘇35,蘇35隻要能進入近距空戰,擊落F-35的機會就較大。情況果真如此嗎?我們不妨先看F-35的機動性是否如傳說中的差勁。
  • iPhone12降價1400元 | LCD永不為奴!主流LCD屏旗艦推薦
    談到手機上的LCD,機圈一般都流行一句話:LCD永不為奴!
  • 蘇27系列從來不帶副油箱的利弊!
    對座艙後部的機身主油箱加上機翼兩邊的油箱,都是不夠用的。這樣就必須在機翼和機身下面掛上副油箱,開加力起飛期間先用副油箱的油料,等發現敵情,再拋掉副油箱,這樣既減輕了飛機的自重,又減小了飛行阻力,可以有利於近距離的纏鬥和機炮攻擊。從過去的第一代噴氣機到現在的五代機,這種狀況基本沒變。即使殲20、F22A、F35、蘇57,都有掛副油箱試飛或者作戰值班的照片。
  • 蘇27戰機因何拖垮了蘇聯?背後的深層原因
    在伊萬諾夫的領導下,新戰機的研究困難重重,經常出現荒唐的錯誤,比如說實驗機竟然因為管理混亂,在試飛中不夠油了,然後摔下來,另外還有兩架實驗機連發動機都沒有,也沒有單位肯接收,至於其他試飛過程的墜機事件根本就不用提了。
  • 俄羅斯經典鐵翼 Su-27側衛戰機
    (圖/蘇愷公司)現在提到俄制戰機,許多人會以「外形優美」來形容,這是來自Su-27系列戰機的印象,其實以前的俄制戰機外形簡單而粗獷,而Su-27改變了這一切。被西方稱為「側衛」(Flanker)的Su-27戰機,在問世之初著實讓西方盟國大驚失色,它還有許多故事值得聊一聊。
  • 原蘇聯駐華使館首席翻譯憶中蘇崢嶸歲月(圖)
    中新社莫斯科6月12日電 題:原蘇聯駐華使館首席翻譯憶中蘇崢嶸歲月  中新社記者 田冰  「在中共領導下,中國的改革開放卓有成效,已經走在了俄羅斯的前面。」日前,前蘇聯資深外交官、漢學家顧達壽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道。這位已82歲高齡的原蘇聯駐華使館首席翻譯興致勃勃地向記者講起他與中國歷代領導人之間鮮為人知的故事和他所親眼目睹的中蘇崢嶸歲月。
  • 德國狂魔純手工金屬模型蘇27...兒子出生時開始做...試飛時娃都會走路了 對話飛行家
    ▼ 爸比和他的真·1:6 蘇27▼
  • 魚鷹MV-22: 試飛員講述自然結冰試飛
    飛機在發動機故障時, 不能發生自旋, 可以由一臺發動機同時驅動兩邊的槳葉.雲觀察的目的是確定什麼高度能夠提供最有利於試飛的液態水含量(LWC)和外部空氣溫度(OAT)結合. 不到一分鐘, 飛機系統提出了「檢測」到冰的警告. 冰冷威利識別到結冰條件. 我們在雲層中繼續下降並監控液態水含量, 外部大氣溫度和中間值直徑(冰晶的整體碰撞機率). 我們在下降過程中, 遇到了輕微到中等程度的霧冰.
  • 美國轟炸機欺上家門口,蘇27火速反擊!
    作為毛熊冷戰時期展示肌肉的高光時刻,我們這些軍迷可是津津樂道了很久,雖然「巴倫支海手術刀」並非故意為之,但蘇-27這把「手術刀」在我們心中的形象高大了不少。前兩天,蘇-27想「做手術」的心又開始蠢蠢欲動?據美國媒體報導稱,當地時間8月29日,美國空軍在一份聲明抗議俄羅斯蘇-27戰機「不安全且不專業」的攔截行為。
  • 米格-29、蘇-27在美國:是富豪藏品,也是美軍訓練假想敵
    在他於2018年10月離世後,其收藏的軍機及他創立的「同溫層發射」公司都將被出售,最新拍賣的是他於2011年購入的一架俄制米格-29UB戰鬥機。實際上,保羅·艾倫並非美國境內唯一的收藏或持有俄(蘇)制戰機的個人(或組織),不論是美國民間還是軍方,均保有一定數量的同類戰機,那麼這些「身處異鄉」的俄(蘇)制戰機都有哪些?都被用作什麼用途?近況又如何?本文就此為您簡析。
  • 中國殲20隱身數據對俄震動有多大:或動搖俄投產蘇57
    11月15日的俄羅斯《消息報》報導,俄羅斯「紅星」電視臺發布蘇-57的視頻,蘇霍伊首席設計師哈伊爾·斯特列利茨表示,蘇-57的真正王牌在於多功能性,在對地攻擊方面優於F-22,在機動性和加速性方面優於F-35。季霍米羅夫儀器設計科學研究院院長尤裡·別雷稱,蘇-57的「松鼠」雷達的性能超過所有美國系統,無論是F-22,還是F-35都沒有這樣的雷達系統。